某一级路施工组织设计

某一级路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80.6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一级路施工组织设计

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DGJ32 TJ 06-2017标准下载三、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四、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五、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七、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八、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D合段(桩号:K7+490—K10+374)全长2.884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防护、排水、桥梁、涵洞、附属工程等。

2、施工组织机构及部署

2.1.1本项目将全面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按照ISO9001标准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我公司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与业主签定合同的同时,开始施工现场准备工作,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2.1.1技术、生产准备工作

a.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和设计技术资料,学习并熟悉招标文件和监理程序,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

b.现场核对设计资料,组织有关人员对线路走向、弃土场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地质水文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

c.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更为具体、更有效的施工方案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明确的《作业指导书》和《质量管理手册》并报业主、监理审批,审批后均发放到每一个部门,使每个技术人员充分理解工程技术和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d.在工程开工前,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和质量培训。

e.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将各分项工程施工任务及质量检验责任落实到人,并将各分项工程所需设备进行组合。

f.施工前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和加密,恢复路线中、边线。复测路线横断面、纵断面。

g.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落实所需要施工项目临时设施及技术组织措施。

h.建立完善的临时排污系统,确保环境不被污染。

2.2.1.2物资准备

a.做好生产人员、机械设备等的进场准备工作。

b.对本工程料场位置和运输路线进行详细的调查,掌握本工程材料供应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材料供应方案。其要点是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在开工前,储备正常施工一个星期以上的工程材料。

2.2.2设备、人员的动员周期

签订合同后3天内,立即进行人员、设备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对计划投入该工程的机械陆续进入工地,包括路面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等。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均需5天,其中主要工程机械和人员动员周期控制在4天之内。完成各种临建设施5天。

2.2.3设备、人员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2.3.1本合同段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技术工、普工从本公司直接调至施工现场。

2.2.3.2大型工程机械和设备采用平板拖车运到施工现场。小型设备用汽车运到施工现场,按设备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进场。

3.1施工总平面图布置依据和原则

3.1.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现场布置尽量紧凑,节约土地。

3.1.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放位置,尽量使得运距最短,从而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

3.1.3力争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降低临时设施费。

3.1.4临时设施的布置,尽量便利工人的生产生活,使工人至施工区的距离最近,往返时间最少。

3.2.1本项目临时用地布置在浦城县煤化工业园附近。

3.2.2施工临时用地四周砌筑围墙进行封闭管理。临时设施的场地内布置值班室、配电房、办公室、仓库、试验室、厕所等生产用房及钢筋、模板加工车间。生活设施以施工队为单位在附近租房解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在料场进行拌和,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地点。

3.3现场临时施工用电、用水

施工临时用电采取电网和自备发电相结合的方法,即以电网为主,移动工作所场的照明用电采取临时发电的方式。电源从业主指定点接入装表计量。

生产用水以井水为主,或从干净水源抽取至施工临时用地蓄水池内;生活用水则尽可能地采用自来水或井水。自来水从附近水源接入装表计量。

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根据《渭清路(K367+300)至蒲城煤化工业园(平路村)一级公路新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我司的综合实力进行编制,计划2011年5月1日开工,2011年9月30日竣工,总工期为5个月。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一。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考虑到工期紧、工程量大的情况,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我公司根据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并结合施工类似工程经验,我们拟把路面施工作为重点安排,把基层摊铺施工中线型与标高控制作为技术难点安排。

在具体施工顺序上,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遵守客观的施工顺序,展开多个工作面,平行流水施工。

路面基层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本标段路面工程以优质快速施工为重点,按“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的总体思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施工,确保按期完成。

2.2.2.1施工前准备

2.2.2.1.1施工测量

2.2.2.1.1.1在开工之前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复测,其内容包括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

2.2.2.1.1.2对所有的测量进行记录并整理所有的资料。每段测量完成后,测量记录本及成果资料由测量员和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交给监理工程师,并为业主所有,我司留下测量记录及资料副本。

2.2.2.1.1.3在施工测量完成以前,不得着手开挖。开挖时,遇非适用材料必须挖除。在挖除之前对非使用材料的范围应先进行测量,并在开挖完成后及回填之前从新进行监测。

2.2.2.1.1.4必要时,监理工程师核对全部或任何一部分工程的测量,以证实所提供的线向、坡度、标高和横断面是否实际。在核对工作中,我司无偿提供设备和辅助人员。

2.2.2.1.2施工放样

开工之前现场放出路基边缘、借土场、弃土场等具体位置,标明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2.2.2.1.3地下管线探测

施工前我司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对现场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进行探明,并将探明结果通知监理工程师,必要时请求业主及有关部分协助。

2.2.2.1.3.1明挖3米深探坑

2.2.2.1.3.2利用地质雷达探测

2.2.2.2场地整理

2.2.2.2.1清理及掘除

2.2.2.2.1.2无须保留的地面实物如树木、其他高出地面的障碍物,都必须予以清楚或掘除,并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堆放。

2.2.2.2.1.4处理后的现场始终我司负责派人保持,以满足监理工程师要求。

2.2.2.2.1.5道路用地范围内的表土的清除与土方工程进度计划相适应。

2.2.2.2.1.6树墩坑和清移障碍物所留下的孔洞,应招标文件及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予以回填和压实。

2.2.2.2.1.7清除的表土尽可能在用于植树、种草的地方堆放。

2.2.2.2.2拆除

2.2.2.2.2.1拆除工作包括全部或局部拆除所有指定或不允许保留的房屋、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并予以满意的处理;该项工作还包括拆除后的某些指定材料的再利用和拆除工作产生的坑穴的回填和压实,但不包括其他项目下规定的障碍物拆除和处理。

2.2.2.2.2.2正在用于通行车辆的道路以及其他排水结构物,在对其他正常的交通做出满意的安排以后才能拆除。

2.2.2.2.2.3原有结构物的下部结构应拆除到天然地下面以下50cm;如其整个或部分处于新建结构物的界线之内时,则应拆除到使新结构物施工不受影响的程度。

2.2.2.2.2.4拆除结构物所留下的基坑或空穴用适用材料回填到周围地面标高,并应按招标文件或有关施工规定压实。

2.2.2.2.2.5所有拆除下来指定为适用的材料,应避免不需要的损坏,并分段或分片,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位置堆存;对于须废弃的材料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处理。

2.2.2.2.3场地排水

2.2.2.2.3.1地面积水和地下水的排除,一般可通过纵、横向排水将水引入城市排水道内排除。

2.2.2.2.3.2为避免返工浪费,欲设置的排水管尽量与原设计的路基排水系统相吻合。

2.2.2.2.3.3当排水沟未完成时,不宜正式填挖路基。施工时注意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是流畅顺,渗水性土质的排水构造。

2.2.2.3挖方与填方

2.2.2.3.1一般要求

2.2.2.3.1.1所有挖方或填方作业均应严格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线向、标高和横断面。

2.2.2.3.1.2挖方或填方作业均不得对邻居的设施及其正常使用产生破坏及干扰。

2.2.2.3.1.3路基挖方材料一般应用填方,除设计规定或被定为非适用材料外不得任意废弃,并力争填、挖、借、弃合理。

2.2.2.3.1.4在整个施工期间,始终保证路床面排水畅通。

2.2.2.3.2土石开挖

2.2.2.3.2.1土方开挖

2.2.2.3.2.1.1旧路土方开挖无论工程量有多大,土层有多深,均严格禁止用爆破法施工。

2.2.2.3.2.1.2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或遇有底下管道、电缆,应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清监理工程师批准。

2.2.2.3.2.1.3如果在指定设置弃土场的地方不能满足堆积弃方数量时,停止开挖,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相应修改施工方案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2.2.2.3.2.1.4开挖时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和其他构造物的保护,并应妥善保护文物古迹。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且停止作业待指示处理。

2.2.2.3.2.1.5居民区的开挖,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

2.2.2.3.2.2非适用材料的处理

2.2.2.3.2.2.1路基挖方挖至完工断面后,如仍留有非适用材料,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宽度和深度继续挖除,为此而产生的超挖部分,必须用批准的材料回填,并压实到图纸或与其连路段相同规划的密实度。在回填前,应测量必要的断面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2.2.3.2.2.2在暴露出的挖方是适用材料和非使用材料相混杂的地方,挖方作业的方式,应能把使用材料独立地挖出来,一供填方使用,且不得被非适用材料污染。已污染的材料应按废方处理。

2.2.2.3.2.2.3在填方区挖除低于原地表面的非适用材料时(除了清楚与掘除的要求以外),其挖除深度应由监理工程师确定。在挖除前,应测量必要的断面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2.2.3.2.2.4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路基挖方或填方区内挖除的非适用材料,应按弃方要求处理。

2.2.2.3.2.3弃方

2.2.2.3.2.3.1在挖土以前不少于28天,我司提出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该方案包括挖土及弃土的方式、调运方案、弃土位置、弃土堆的形式、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等。

2.2.2.3.2.3.2当弃土堆的位置、堆入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必须在更改前将更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2.2.3.2.3.3弃土堆要堆方整齐,美观稳定,排水畅通,不得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他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

2.2.2.3.2.3.4任何时候,弃土不得干扰正常社会车辆的行驶,不论是运输或堆放中,皆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2.2.2.3.3土方填方

2.2.2.3.3.1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要根据压实设备、压实方法及现场压实实验确定。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层数应尽量减少。

2.2.2.3.3.2路堤基底,在20cm范围内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3%。基底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多开始填筑;下一层填土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上一层填土不得进行。

2.2.2.3.3.3在旧路面、混凝土或其他硬质材料筑路堤时,表面应翻松15cm深,并精细破碎,予以整形,压实到与新路堤规定相同的压实度。

2.2.2.3.3.4路堤填土高度(不包括路面厚度)大于1.0m时,对于土质基底将原地面整平压实到无轮迹后才可填筑路堤。其压实度应符合路基压实的要求。

2.2.2.3.3.5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土填筑路堤时,在压实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

2.2.2.3.3.6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以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透水性较大的土填筑的下层边坡上。

2.2.2.3.3.7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硬质材料予以清楚或破碎,使其每块的任一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1/4,并应使料径均匀分布,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2.2.2.4土方压实与路基整形

2.2.2.4.1压实试验

施工前先进行压实试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2.2.2.4.1.1含水量密度试验

2.2.2.4.1.2压实标准

为了减少路基沉陷,以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路基必须达到所规定的压实标准。压实标准用压实度来表示,压实度依填挖类型及土层深度规定如下表示。

路槽底面以下深(cm)

2.2.2.4.2路基压实

2.2.2.4.2.1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与压路机、土的种类和压实度要求有关,通过试验路来确定。

2.2.2.4.2.2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要有一部分重叠,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填两区段宜纵向重叠l—1.5m。碾压作到无漏压、无死角和确保碾压均匀。

2.2.2.4.2.3碾压时,在直线路段和大半径曲线路段,先压边缘,后压中间。

2.2.2.4.2.4开始碾压时,土体较疏松,强度低,故先轻压,随着土体密度的增加,再逐步提高压强。推运摊土料时,力求机械车辆均匀分布行使路堤边缘往往压实不到,仍处于松散状态,雨后容易滑坍,两侧采取多填宽度50cm并用夯实机夯实,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按设计宽度和坡度予以刷齐整平。

2.2.2.4.2.5分层压实作业用平地机充分整平,以保证被压实路堤各层的均匀一致的平整度。

2.2.2.4.2.6填土层在压实前应先整平,并应作2%~4%的横坡。辗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15~20cm,并特别注意搅匀。

2.2.2.4.2.7无论何时,只要路堤铺筑到结构物附近的地方,或铺筑到无法采用压路机压实的地方,应使用压夯、夯锤或其他有效夯具予以夯实。当工程量小并在监理工程师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手夯进行夯实。

2.2.2.4.2.8在摊铺下一层之前每一层的压实都需监理工程师批准。

2.2.2.4.3整修成型

2.2.2.4.3.1路基与其他各种工程基本完工后,应对其处型进行修整,使之与设计图纸用符合,尺寸误差满足规定要求,且具有满意的外观。

2.2.2.4.3.2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及响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出修整计划,应在监理工程师核查与批准后放能动工修整。

2.2.2.4.3.3路基表面应采用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应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劣实。

2.2.2.4.4质量监控

2.2.2.4.4.1取样

2.2.2.4.4.1.1土的压实应控制土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对土的含水量必须严加控制,及时测定,随时调整。

2.2.2.4.4.1.2压实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样试验,检查起是否符合规定压实度。

2.2.2.4.4.1.2.1路槽底面(路基面)小于30cm的各层每1000m2取样一次;

2.2.2.4.4.1.2.2路槽底面(路基面)大于30cm的各层每2000m2取样一次;

2.2.2.4.4.1.2.3路堤基底以下各层每4000m2取样一次。

2.2.2.4.4.2允许误差

路基修整后的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每200m4点弯道增检起点和终点

每200m4处(三米直尺)

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2.3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2.3.1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2.3.2拌料在拌料场内集中机械拌制,然后用自卸车运至摊铺现场。

2.3.3测放稳定层中线及边线,沿中线及边线每隔5m设一指示桩并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基层的设计标高。

2.3.4拌和料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的用量每槽过秤,采用集中拌和设备拌和。

2.3.5摊铺稳定层时,应控制好稳定层的松铺厚度。

2.3.7稳定层辗压完成后4小时应进行淋水保养,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在平均气温15℃以上时不小于3天,15℃以下时不小于7天,保养期间不得有机械通过稳定层。

2.3.8.1水泥等必须附有合格证及化验单,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等。

2.3.8.2辗压必须遵循“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则。

2.3.8.3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及宽度,其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2.3.8.4稳定层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密实度、抗压强度及其他各项检查项目必须达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合格后才可铺筑面层。

2.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4.1.1材料的拌和在搅拌厂集中拌和。

2.4.1.2材料的来源在材料用于工程56天前按规范要求选定,进行材料的标准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将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2.4.1.3试验路段

2.4.1.3.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现场压实试验,进行到监理工程师确认到规定压实度为止,其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次数和层厚、压实时混合料的含水量范围、干密度等均作详细书面记录,作为今后施工时现场控制的依据。

试验路段抽样检验项目和频度

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容重

2.4.1.4雨季施工

2.4.1.4.1集中力量,分段铺筑,在雨前碾压坚实。

2.4.1.4.2随时疏通边沟,保证排水良好,并做好施工现场的防风雨的措施。

2.4.1.4.3在垫层或基层施工前,路基面始终保持合格状态。雨季期间,禁止路基或垫层通行车辆。

2.4.1.5路面排水

施工现场配备良好的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除路表水,路表水排除时避免损坏路基或其他结构物。

2.4.2.1工作面准备

2.4.2.1.1基层表面保证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2.4.2.1.2沥青混凝土选择商品沥青混凝土,沥青生产厂选在远离人口稠密区的地方,防止对居民及周围农田造成影响,其距离不少于1km。

2.4.2.2.1拌和场设备

2.4.2.2.1.1拌和厂配备具有足够试验设备的试验室,并能及时提供监理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2.4.2.2.1.2拌和厂配有自动控制和各种集料、沥青进料计量和测温装置,同时配有产量不小于220t/h,并装有保温成品的贮料仓和二次除尘的设备。

2.4.2.2.1.3拌和设备的生产能量与摊铺进度和工程规模相匹配。

2.4.2.2.2运料设备

采用自卸汽车,自卸汽车具有紧密、清洁、光滑的底板和侧板,并备有保温、防雨、防止尘埃污染的覆盖物。

2.4.2.2.3摊铺与整平设备

摊铺与整平设备采用自动推进的全宽度摊铺机,并配有电子调平系统、可调节振幅的振动夯具和振动整平板,能确保达到规定的平整度和横坡度。

2.4.2.2.4压实设备

2.4.2.3.1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和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别堆放。

2.4.2.3.2拌和前对不同料源的粗、细集料、沥青均进行抽样检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2.4.2.3.3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控制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2.4.2.3.5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料速度、拌合时间先行试拌,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再投入正常拌和,试拌的混合料废弃。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块现象。

2.4.2.3.6沥青混合料检验

①在拌和作业中,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验。

②在每次取样后6小时,将试验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当试验结果表明需要作任何调整时,都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在未经调整前,对有疑问的混合料不准使用。

2.4.2.3.7所有过度加热、已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均废弃。

2.4.2.2.4运输

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壁洁净,无有机物,并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水1:3)混合液,不得有多余的油水混合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不低于规范规定的到现场温度。不符合温度要求,或粘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2.4.2.2.5摊铺

2.4.2.2.5.1沥青混合料摊铺前,检查下层的质量,下层质量符合要求后,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

2.4.2.2.5.2根据试验路段铺筑时测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松铺系数、摊铺机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摊铺在基层面上,并避免产生拖痕、断层现象。

2.4.2.2.5.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按规范要求控制好,并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选用。

2.4.2.2.5.4根据需要采取全幅或半幅路面摊铺,尽量避免纵向施工接缝为原则。

2.4.2.2.5.5摊铺机无法摊铺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人工摊铺。

2.4.2.2.5.6雨天或表面有积水,及施工气温低于10℃均不进行摊铺沥青混合料施工。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低于110℃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应废弃。

2.4.2.2.6压实

2.4.2.2.6.1沥青混合料经摊铺整型后,立即进行充分、均匀的碾压。

2.4.2.2.6.2压实工作按铺筑试验确定的压实设备组合的程序进行,并备有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路缘石边等狭窄部位的压实。

2.4.2.2.6.3碾压作业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实度的温度下进行,开始碾压温度一般不得低于110℃,碾压终止温度钢轮压路机不得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得低于80℃,振动压路机不得低于65℃。

2.4.2.2.6.4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以均匀速度行驶,碾压行驶速度符合规定。

2.4.2.2.6.5碾压采取纵向进行,并由混合料摊铺的低边向高边慢速均匀进行,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双轮30cm,三轮为后轮宽度的二分之一。

2.4.2.2.6.6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相距10m以上,并驶出压实线3m以外。

2.4.2.2.6.7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横缝或其他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碾压温度的要求,则采用加热器使混合料达到要求的碾压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

2.4.2.2.6.8压路机避免停置在已碾压终止的路面上,并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他有机杂质掉落在路面上。

2.4.2.2.6.9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2.4.2.2.7接缝

2.4.2.2.7.1铺筑工作的安排使纵、横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接缝的方法及设备,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接缝处密度和表面修饰应与其他部分相同。

2.4.2.2.7.2纵向接缝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

2.4.2.2.7.3纵向接缝保证是热接缝,且是连续和平行的,缝边整齐并形成直线。

2.4.2.2.7.4保证纵向接缝与横坡变坡线的重合在15cm以内,与下层接缝借开15cm以上。

2.4.2.2.7.5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一台钢轮静力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工作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

2.4.2.2.7.6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要做成一道横缝。横缝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横缝在相连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至少错开1m。

2.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施工

2.5.1桥台、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2.5.1.1钻孔桩施工工艺见下图

桥梁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

2.5.1.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根据该桥的钻孔桩基础所处地质情况,我们计划采用正冲击钻机成孔和1台25T吊车施工,钢筋笼在现场加工,25T吊车配合吊装,用导管灌注水下砼。

①、严格审核图纸,对钻孔桩设计坐标、高程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采用总监办批复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

②、钻孔开挖采用全站仪放样,开挖至高于设计高程30㎝时必须复测,模板、钢筋安装前必须放样,安装后必须复测,中线偏位、高程等数值必须小《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平面位置使用全站仪放样及复测,高程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和3m双面塔尺进行高程测量。

③、桩位放样后进行串线检查钻孔灌注桩基础放样的横向、纵向偏差。

④、桩位控制点埋设护桩,每点四个,护桩用大木桩打入地面后,用水泥混凝土固定,木桩顶部钉入小铁钉标定位置。护桩要做到稳固,易于保存。

⑤、桩位放样后及时上报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待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抽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本合同段准备采用钢护筒护孔,直径大于桩径30CM,护筒中心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竖直线倾钢护筒顶标高采用正循环钻时应高出地下水位1~1.5米,并高出地面30CM,位置准确,竖直,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耐压、不漏水。护筒四周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

就位前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场地与钻机座落处的平整和加固,主要机具的检查与安装。以避免在钻进过程中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使用吊车就位,牢固拴好缆风绳,冲击钻头中心位置准确,偏差小于1CM。

①、开孔:开钻时先在孔内灌注泥浆,泥浆比重指标根据土层情况而定,或回入清水,用小冲击钻冲击造浆。

②、冲程根据土层情况分别而定:一般在通过坚硬密实岩层时,采取高冲程(4-5M)。

③、在通过卵石或岩层时,如表面不平整,先投入粘土和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型钻进,注意防止发生斜孔,坍孔事故。注意均匀地松放钢丝绳的长度,一般有密实坚硬土层每次松绳3-5CM,注意防止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锥”。松绳过多,则会减少冲程,降低钻进速度,严重时会使钢丝绳纠缠发生事故。

④、为正确控制钻机的冲程,在钢丝绳子上涂油漆长度标志或绑扎一红布条为标记。

a.在掏渣后或因其它原因停钻后再次开钻时,由低冲程逐渐加大到正常冲程以免卡钻。

c.分级钻进:冲击锥起吊平稳,防止冲撞护管和孔壁,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锥撞击人身事故。因故停钻时,孔口盖保护并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d. 钻孔过程中要做好钻孔记录,对各土层资料与设计资料进行对比,若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情况不符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研究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钻孔桩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孔口坍塌容易发现,而孔内坍塌则需仔细观察现象,如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水面冒细密的水泡、出土量显著增加、没有进尺或进尺甚小、孔深突然变浅、钻头达不到原来的孔深、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等,均表明孔内已有坍塌。

A、泥浆比重或粘度太小,未形成坚实的护壁。

B、施工场地夯填土质量不良。

C、钻机和钻架未支承好,支承面受过大的压力。

D、护筒埋置深度太浅。

E、埋置护筒不符合要求,护筒周围或底部未用优质粘土夯实填筑。

G、护筒直径过小或护筒埋置不够平整垂直,开孔时钻头左右晃动冲击护筒,钻进中钻头或抽渣桶碰撞护筒。

H、孔内规定的水位高度不够或未保持好规定的水位。护筒高度不够,孔内涌出承压水,降低水的静压力。

I、在松软的砂层中进尺太快。

J、提住钻头钻进时,旋转速度太快,空转时间太长

K、遇易塌孔的流砂层,未及时采取措施。

M、补水时水流冲塌孔壁。

N、钻头、抽渣桶或钢筋笼碰撞孔壁。

O、补水量过大,经常溢出孔壁,或抽渣桶中的泥浆未及时排出,浸泡孔口土壤,以至松软坍塌。

P、从终孔至灌注水下混凝土,延误时间过长等。

(3)、塌孔的预防和处理

A、在松散的粉砂土、淤泥层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

B、如孔口坍塌,可回填重新埋设护筒再钻。或下钢护筒至未坍处以下至少1米。

在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地层中,稀泥浆会向孔外漏浆,一般有护筒底漏浆和护筒接缝处漏浆两种情况,严重漏浆为坍孔的先兆,应及时处理。漏浆的主要原因是:护筒埋置太浅、回填土不密实或护筒接缝不严密、或水头过高等等。补救的办法是: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或回填土增加护壁;护筒本身漏浆则可用棉絮堵塞。此外护筒内掉落物也会造成漏浆。

检查掏渣筒情况和钻进速度等以综合判断是否已进入风化岩层2.0m以上(或设计的桩底标高),已进入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确认后即可检孔,检孔合格进行下道工序。

钢*的下料、焊接及绑扎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要求主**直,箍*圆顺,尺寸准确,主*接头互相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不多于主*总数的50%,两接头距离大于50厘米。为使钢*笼达到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在钢*笼主*上每隔2米左右对称设置四个“水泥垫块”。钢*笼根据设计长度分节加工,钢*笼每节长自行调节,以防止骨架在运输、吊装就位过程中变形。

(2)、钢*笼运输及吊装

钢*笼运输采用两部加托架的*车直接运输。总的要求是:无论采用什么办法运输,都不得使骨架变形。采用汽车吊安装,孔口焊接接长。起吊时可用双吊点,吊点位置恰当。采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使用主钩起吊。第二吊点设在骨架的中点到三分点之间。起吊时,先起吊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松第二吊点。直到骨架与地面垂直后停止起吊。解除第二吊点后,吊入钢*笼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若遇至阻碍,可徐起直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因而引起坍塌。下放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孔内水位情况,如发生异样马上停止,检验是否发生坍孔。钢*笼入孔接长宜用单面搭接焊,以利施工,并使上下节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笼入孔后采用四根定位钢*将钢*笼固定在护筒顶的钢管上,以防止钢*笼下沉或上浮。

导管直径为φ300mm,通过能力25立方米/小时,导管使用前试拼组装、试压、编号并自上而下标示尺度,其轴线误差一般不宜超过孔深的0.5%,亦不大于10Cm。导管内壁应圆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

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对其规格质量和拼装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装、过球和水压实验。试压可用水压或风压进行,其压力大小宜等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吊放时,应使位置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骨架和碰撞孔壁。

采用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为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应尽量缩短灌注作业时间,坚持连续作业,使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时间内完成。

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施工前测定砂、石的含水量,换算施工配合比后,交付拌和站严格按配合比施工,并不定时的检测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工作应迅速,防止塌孔和泥浆沉淀过厚。开始灌注前应再次核对钢*笼标高、导管下端距孔底尺寸、孔深、泥浆沉淀厚度、孔壁有无坍塌现象等,如不符合要求,应经过处理后方可开始灌注。一经开始灌注,应连续进行直至完成,中途任何原因造成灌注中断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否则采取补救措施,或重钻。

在把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应立即检测孔内混凝土面的高度。计算出导管的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则出现灌注事故,应立即进行处理。

2.5.2、承台、施工:

2.5.2.1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测量放样;放出承台中心线,经复核无误进行下道工序。

①、模板制作:模板委托专业模板厂加工,采用5mm厚钢板制作整体、定型钢模板。

②、绑扎钢*:根据设计,下料绑扎,绑扎要牢固,位置准确,确保钢*混凝土保护厚度,下垫混凝土垫块,保证钢*骨架的加工质量及结构钢*的整体性。

③、安装模板:钢*骨架绑扎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安装模板,模板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模板安装牢固,不允许有丝毫移动, 以防止漏浆,接缝处夹一层海绵条,模板安装完毕用外向锤球调整模板竖直,调整完毕用经纬仪复测,合格后将模板完全固定。

④、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按工程需用的数量拌和,已初凝的混凝土废弃处理。混凝土拌和设备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水灰比以及自动控制进料和出料,自动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每盘混凝土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缸标出的额定容量的10﹪,在水泥和石料进缸前,先加一部分拌和料,我们在混凝土拌和站设置专职试验员与质检员经常进行粗、细骨料级配检查分析,对骨料进行含水量分析并相应地修正配合比。混凝土在运输时要避免振动产生的离析。

⑤、混凝土浇注:浇注混凝土时先在底部打一层高标号砂浆垫层,然后先将拌好的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自下而上、水*地分层浇注,每层30c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注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分层。用插入式振捣,振捣由专人负责,振捣至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坦为止。在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指标,并按规范要求制作试件。

2.5.3.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5.3.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测量放样;放出墩柱、桥台中心线,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无误后进行下道工序。

①、模板制作:模板委托专业模板厂加工,采用5mm厚钢板制作整体、定型钢模板。

②、钢*的焊接及绑扎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要求主**直,箍*圆顺,绑扎要牢固、尺寸准确,主*接头互相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不多于主*总数的50%,两接头距离大于50厘米。为使钢*达到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在主*上每隔2米左右对称设置四个“水泥垫块”。保证钢*骨架的加工质量及结构钢*的整体性。

③、安装模板:拼装模板时用四个地锚固定,以稳定及调整垂直度。本桥墩身高度没有超12m时,采取一次施工成型。用泵车或吊车吊斗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钢*骨架绑扎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安装模板,模板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模板安装牢固,不允许有丝毫移动, 以防止漏浆,接缝处夹一层海绵条,模板安装完毕用外向锤球调整模板竖直,调整完毕用经纬仪复测合格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后将模板完全固定。

④、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按工程需用的数量由搅拌站统一拌和,已初凝的混凝土废弃处理。混凝土拌和设备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水灰比以及自动控制进料和出料,自动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每盘混凝土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缸标出的额定容量的10﹪,在水泥和石料进缸前,先加一部分拌和料,我们在混凝土拌和站设置专职试验员与质检员经常进行粗、细骨料级配检查分析,对骨料进行含水量分析并相应地修正配合比。混凝土由罐车运送至桥梁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振动产生的离析。

⑤、混凝土浇注:然后先将拌好的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自下而上、水*地分层浇注,每层30c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注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分层。用插入式振捣,振捣由专人负责,振捣至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坦为止。在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指标,并按规范要求制作试件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避免碰撞钢*、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结构物的外形尺寸及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墩柱拆模后及时涂养护剂或塑料布包裹养生不少于7天。

2.5.4.1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1)模板制作:委托专业厂家加工制作模板。

(2)测量放样;放出墩顶中心线,经复核无误进行下道工序。

(3)安装支架及底模:桥墩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梁底支撑采用抱箍,抱箍上面用砂箱支撑40工字钢,工字钢用拉杆拉紧,工字钢上面铺设10*10的方木然后在铺底模。底模安装好后,进行检测古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位置、高程均无误后,进行下道工序。

(4)绑扎钢*:钢*绑扎要求同墩柱,特别注意预留孔的设置。若有钢*防碍,适当调整钢*位置。

(5)混凝土浇注:要求基本同墩柱,浇注时我们将派测量人员随时观测模板支架的变形情况,及时消除施工隐患。砼施工及钢*绑扎参照墩身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盖梁底及盖梁顶面标高准确,支承垫石顶面一定要抹光滑,以利于支座与盖梁的密贴。

(6)拆模、养生: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初凝前及时进行二次收浆,防止盖梁产生收缩裂缝,初凝后立即养生,并覆盖保水材料,当混凝土强度达2.5MPA时拆除侧模,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0﹪时落架拆除底模。

2.5.5后张法预应力钢*砼箱梁

板梁在桥位现场预制、张拉、存放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杭州市政府2019年12月).pdf,用架桥机架设。

制梁存梁台座地基采用“泥结石硬化”处理,然后浇筑砼,台座顶板铺以4mm钢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