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上关镇境内某标段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云南省大理州上关镇境内某标段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11.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云南省大理州上关镇境内某标段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本标段施工设计文件及图纸

设计交底及现场勘察资料

已批准的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GB/T 34525-2017标准下载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砼与砌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砼与砌石工程施工规范

新建大理~丽江线N5标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上关镇境内,起讫里程DK51+600~D1K61+850,全长10.25km。本标段包括上关车站、青花坪车站及上关~青花坪区间。

本标段内地层岩性相对单一,表层覆盖坡积残粘土,下伏基岩为玄武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及微风化带,玄武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具中弱膨胀性。路堑穿越地段大部为山脚坡地,地面横坡较陡,附属工程工作量大,种类多。地基加固有CFG桩、水泥搅拌桩等;基床加固有渗水土、二布一膜土工布等;挡护工程主要有锚固(锚索)桩、桩板墙、桩间墙、锚杆(锚索)框架梁、桩基托梁、人字(方格)截水骨架、喷混植生及液压喷播植草等。详见下表:

0

本标段内的路基附属工程由项目部下辖的三个工区负责组织施工。三个工区的辖段划分如下:

一工区:DK51+600~D1K54+230;

二工区:D1K54+230~D1K58+880;

三工区:D1K58+880~D1K61+850。

每个工区设工区经理一人,工区总工一人;工区成员由技术、安全、质量、试验、调度等组成。各工区人员如下:

经理:刘春生;总工:李洪亮;技术工程师:邢成志、李树传、杨震;质量工程师:张永合;试验员:林杰;安全员:吴二乾;调度员:方元安。

经理:张增壮;总工:汝吉旺;技术工程师:李祥俊、徐志强、邱德鹏;质量工程师:孔祥忠;试验员:安丰林;安全员:刘赴兴;调度员:陶再金。

经理:杨平;总工:杨东;技术工程师:陈雪峰、黎文明、康平、原小帅;质量工程师:孙承军;试验员:曾庆林;安全员:陈泽斌;调度员:冯志敏。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路基附属工程的施工应与站场及区间路基土石方施工相适应。地基加固工程应在路基填筑前施工完毕;基床加固应在路堑开挖至换填标高或路堤填筑至设计基床加固高程后组织施工;挡护工程的施工应与路堑分级开挖相配合,随开挖随支护。路堤方格骨架护坡安排在路堤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并选在有利草种生长的季节进行喷播植草。

DK52+300~+390段、D1K54+040~+150段及D1K55+410~+500段软土地基均采用φ50㎝水泥搅拌桩加固,桩间距有1.0m、1.2m、1.3m三种,均按正三角形布置,加固宽度为路堤坡脚外2.0m,加固深度打穿软土层至下持力层不小于0.5m。在水泥搅拌桩顶部铺设一层双向50KN/m土工格栅及0.5m厚的砂砾石垫层。

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劣质水泥。对进场水泥应分批提供有关强度,安定性等试验报告,并分批取样送检,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饮用水使用时可不经试验。其它水源需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准备:进场道路满足施工机械的进出要求,施工场地强度满足机械的承载力要求,施工前,平整场地,做到“三通一平”。根据场地条件因地制宜搭设灰浆操作棚和存放水泥临时仓库,防止水泥受潮变质。由于水泥用量较大,根据施工进度备足原料。

施工前备齐以下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方试验报告(28d龄期)、水泥搅拌桩设计桩位图以及原地面高程、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测量资料,包括平面控制桩、水准点的测量资料。

工艺性试桩: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性试桩,试桩位置及里程按设计要求,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通过工艺性试桩,确定该场地的成桩经验及各种技术参数。

浆液配制:在施工场地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最佳喷浆量及添加剂配方。掺灰量不得小于15%的最低掺量,水灰比严格控制,一般在0.45~0.5。制备好的水泥浆停置时间不得过长,超过2h要降级使用。浆液在灰浆搅拌机中要不断搅拌,直到送浆前。

桩位放样:按照施工图设计给定的桩位平面位置形式和间距,用石灰粉进行定位。在每个机组作业段内,每次放样数量不得大于该机组当日作业完成量,并且每天必须由技术人员对当天完成桩位进行复核。

定位:按照放好的桩位和确定的钻孔作业线路,进行钻机对位,钻尖对准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同时在钻杆架上拴好垂球,控制钻杆倾斜度不得大于1.5%。若钻机支撑脚处砂砾石垫层较软弱,必须加垫枕木等,保证钻机作业过程中不发生倾斜。

预搅下沉: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起动搅拌机电动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动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机具下沉搅拌中土阻力较大时,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或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

制备水泥浆:待深层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

提升喷浆搅拌: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并且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

重复上、下搅拌: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人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清洗:向集料斗中注人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钻机移位: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1.3施工注意事项

室内工艺配方试验:水泥掺加量,水泥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掺加量、水灰比必须通过室内配比试验的检验。

施工中随时检查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使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桩位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桩长误差不大于5㎝,桩径偏差不得大于2cm。应定时检查水泥搅拌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应定期复核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20mm。

施工中技术人员跟班检查并做好详细原始记录:输灰泵输浆量(含管道压力)、水泥浆经输浆管达到搅拌喷浆时间以及搅拌下沉速度,喷浆搅拌提升速度,重复搅拌下沉及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复搅搅拌桩长及施工中有无异常现象等。

水泥浆不得离析,拌和必须均匀。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搅拌机下沉至停灰面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如因故停机超过3h,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

桩体施工中,若发现钻机不正常的振动、晃动、倾斜、移位等现象,应立即停钻检查。必要时应提钻重打。

搅拌机提升至地面以下1m时宜用慢速;当喷浆口即将出地面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深层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必须对地基进行静载测试和抽芯取样测试,用以检验施工质量。

5.1.4.1施工期质量检验

深层搅拌桩属地下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应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并坚持全方位的施工监理。在施工期,每根桩均应有一份完整的质量检验单,施工单位主管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名后作为施工档案。质量检验见下表:

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允许偏差表

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

测量机头上升距离和时间

桩轴线偏移(纵横方向)

用经纬仪检查(或钢尺丈量)

5.1.4.2工程竣工后质量检验

成桩28d后抽芯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抽检数量为2%,且每一工点不得少于2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5MPa。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样取样部位在桩顶以下0.5m、1.0m、1.5m各截取1个;也可在桩径方向1/4处、桩头至2/3桩长范围内垂直钻芯取3个。

加固后地基,采用平板载荷进行试验,单桩承载力不得小于8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80kpa。

DK51+990~DK52+100段填方基底采用φ50㎝振动沉管CFG桩加固,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加固I区1.2m,加固Ⅱ区1.3m,加固深度打穿软土层到下持力层不小于0.5m。在CFG桩顶部铺设一层双向50KN/m土工格栅及0.5m厚的砂砾石垫层。

施工准备:三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根据设计桩长、沉管深度确定机架高度和沉管长度。

施工前由工地试验室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CFG桩混合料采用水泥、砂、碎石、石膏等材料,每盘料的搅拌时间不应小于60s,混合料坍落度控制在3~5㎝,室内块体试样28d轴心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工艺性试桩: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性试桩,试桩位置及里程按设计要求,试验群桩数量采用10棵,要求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不能满足要求时,将试桩资料通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重新修正桩长或桩间距,以满足承载力要求。通过工艺性试桩,确定该场地的成桩经验及各种技术参数。

桩位放样:按照施工图设计给定的轴位平面位置形式和间距,用石灰粉进行定位。在每个机组作业段内,每次放样数量不得大于该机组当日作业完成量,并且每天必须由技术人员对当天完成桩位进行复核。

钻机就位:根据放好的桩位确定的施打顺序进行钻机对位,调整沉管与钻机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对位偏差不大于5㎝。

沉管:启动马达,沉管至预定标高,沉管过程中,每沉1.0m应做好电流表上的记录,并对地层变化处予以说明,作为竣工资料组卷。

投料、拔管成桩:沉管至设计标高后,停机立即向管内投料,直到混合料与进料口平齐。启动马达留振5~10s,开始拔管,拔管速率为1.2~1.5m/min,遇淤泥或泥炭质土等敏感土层,拔管速率应放慢。投料过程中不允许反插,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沉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粒状材料或粘土封顶。

施打顺序:由中央向四周,由线路中心向两侧坡脚施打。如发现地下水位较高,孔隙水压力较大时采取间隔跳打的施工方法。

铺设土工格栅的砂砾垫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坚硬凸出物,以免穿破或损伤土工格栅,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上碾压,待上覆砂砾垫层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压实,当上覆填层厚度大于0.6m后,方能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

为避免受阳光照射老化,土工格栅铺设后及时填筑砂砾垫层覆盖,以尽量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土工格栅铺设时,宜将强度高的方向(纵向)置于垂直路堤轴线方向,其最小铺设宽度应不小于2.5m。

铺设时不许有褶皱、扭结,应拉紧用木钉或竹钉固定。土工格栅拉平拉直,幅与幅之间沿线路方向密贴排放;横向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长度50cm。土工格栅伸入护道内不小于0.6m并回折(圆弧),回折长度不小于2.5m。如下图所示:

土工格栅的搭接采用铁丝绑扎,每隔10~15cm绑扎一个点,绑扎时施工人员每人一把尺,边丈量边绑扎,做到搭接尺寸准确无误。铺设完后,首先自检合格,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堤填筑。

锚固桩应在路堑开挖至桩顶标高,并完成桩顶以上边坡的防护工程后进行开挖施工。开挖时应间隔跳挖,采用人工挖孔,石方段浅孔松动爆破,辅以风镐开挖,卷扬机配合吊斗出碴,孔壁采用钢筋砼护壁支护,高扬程水泵抽排孔内地下水。桩孔挖深超过7m时压入式通风,低压电路白炽灯照明。

锚固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桩孔钢筋集中在作业队钢筋场地内加工、弯制,架子车运至工地,孔内绑扎。桩身砼漏斗配合导管浇注,捣固棒振捣密实。

锚索桩与锚固桩相比,是在桩的上部增加了1~2排锚索,通过预应力锚索来限制桩的位移和转动。其施工工艺是通过桩身砼及护壁砼浇注时预留锚索孔,采用潜孔钻机干钻成孔,孔内安放锚索并压浆后,通过嵌固在桩身上锚具张拉后锁定,之后封锚。

锚索施工前应选择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以验证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要求单孔6束张拉力不小于1100KN,试验锚索应按设计初始应力值重新张拉锁定。

钻孔:潜孔钻机干钻成孔,钻孔直径φ130㎜,钻孔深度应比锚索长30㎝,钻孔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制作锚索:每孔锚索采用6束φ15.2㎜钢绞线制作,其抗拉强度不得低于1860MPa。锚索长度按设计,制作时应增加1.5m的张拉段,其长度由锚固段、张拉段、自由段三部分组成。锚索为永久工程,自由段应涂强力防腐涂料并套聚乙烯塑料管隔离防护。

锚索安放:孔内用高压风将岩屑吹净,安放锚索至设计深度。

斜托施工:护壁面凿毛,浇注砼斜托,斜托面应与钻孔轴线垂直,确保锚索张拉时千斤顶出力与锚索在同一轴线上。

压浆;采用孔底注浆法。单液注浆泵利用孔内注浆管自孔底向上一次压注M35水泥砂浆,中途不得停浆。注浆压力0.6~0.8MPa。孔内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补灌。

张拉:孔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锚索张拉。锚具采用OVM型锚具,分3~4次对锚索进行逐级张拉,每次张拉时间间隔3~5天。锚索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及受力作好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符。

锁定、封锚:按设计初始应力值对锚索进行锁定,将张拉段多余部分剪去,并用C15砼封头。

桩板墙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挡土板均在作业队驻地集中预制,汽运至工地,人工配合吊车安装就位。挡土板的安装必须整齐,上下板之间密贴。

内置式挡土板安装前桩后土体可按1:1.25临时坡率开挖,然后安放挡土板并及时回填夯实板后土体,板与地面悬空部分采用浆砌片石回填。

靠线路侧锁口与护壁应对齐,壁厚0.2m,必须保证锁口与护壁的施工质量,以便挂板。

所有挡土板施工完成后,桩范围内板前距板面7.5cm处设置φ8钢筋网并通过联接钢筋固定位置,然后采用模注C20砼封闭,封层表面距板面15cm,宽同桩身前板宽。

板后满铺双层GM塑料排水网兼30㎝厚砂砾石反滤层,反滤层顶及最底排泄水孔处采用粘土封闭。排水网采用水泥钉或粘贴固定。

桩前岩土开挖距设计边坡2m时,宜采用小爆破,以防破坏桩身和震坏墙后岩体。

5.7重力式路堑挡土墙

挡土墙施工时,先将墙顶边坡按设计坡率刷坡,再分段跳槽开挖临时墙背边坡。分段长度按沉降缝位置进行分段,每段长不大于10~20m。墙身采用C20片石砼一次连续浇注成型,浇注时不得出现水平施工缝。分段处设置沉降缝,缝宽2~3㎝,缝内填塞沥青木板。墙身高出路肩高程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墙背连续设置30㎝厚的砂砾石反滤层,泄水孔处设置GM塑料排水网。最底排泄水孔底及反滤层顶采用粘土封顶。

挡土墙顶应平顺渐变,其纵坡不得陡于墙顶挖方边坡坡度。

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桩间墙由嵌入岩层的锚固桩及桩间片石砼挡墙组成。

锚固桩、挡土墙施工如前所述。

桩基托梁挡土墙由锚固桩、钢筋砼托梁及片石砼挡土墙三部分组成。

钢筋砼托梁根据设计分段长度,分段立模就位现浇。锚固桩嵌入托梁内的长度不小于50㎜,桩身主筋伸入托梁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托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在其上立模浇注挡土墙片石砼。墙顶设置角钢立柱栏杆。挡土墙背后连续设置30㎝厚的砂砾石反滤层。

桩基托梁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DBJ50/T-086-2016 重庆市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确保桩中心、托梁中心与挡墙基底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

为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墙身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墙背填料的分层填筑,靠近墙背2m范围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充分压实。

锚杆框架梁与路堑开挖相适应分级施作,一般用于路堑挡土墙顶的一级或二级边坡防护,边坡高一般为8m。

通过锚固在坡体深部稳定岩体上的锚杆将力传给框架梁,再经框架对不稳定坡体施加一个预应力,使岩体间的正压力和摩阻力大大提高,增大抗滑力,限制不稳定岩体的发育,从而确保边坡的稳定。同时锚孔内的高压注浆,使浆液将锚孔周围坡体内的裂隙充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边坡的稳定性。

桩基托梁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框架梁宽0.5m,厚0.5m,节点间距4.0m,采用C30钢筋砼现场立模浇注。锚杆采用φ32HRB335螺纹钢筋制作,单根长8m,设置在框架梁的节点上。锚杆与坡面垂直,钻孔直径φ110mm,干钻成孔,高压风清孔,放入锚杆后自孔底向上一次压注M30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

压浆过程中,中途不得停浆,孔内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在初凝前进行二次补浆。

锚杆头采用弯钩与框架梁内主筋焊接219.75米超高层综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支架与锚杆采用焊接连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