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业清印印染有限公司搬迁工程主车间施工组织设计之二

宏业清印印染有限公司搬迁工程主车间施工组织设计之二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06.5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宏业清印印染有限公司搬迁工程主车间施工组织设计之二

现场搅拌混凝土:为零星、小量混凝土,按现场采购的材料送区检测中心试验室做配合比设计试验。

2.4.3墙、柱混凝土

(1)墙、柱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模板淋水湿润,先向柱底铺一层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份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试验室配合比值)某市城市建设施工围挡.pdf,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每层都要充分振捣后再浇筑下一层。

(2)在柱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有木工跟班看模,发现有胀模、漏浆等现象时应暂停浇筑,待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随时观测柱的垂直度,如有偏移及时调整,浇筑完成时再复测一次,保证柱的垂直度。

(3)墙、柱混凝土养护:柱混凝土浇好后24小时以后拆模,拆模后马上进行养护。用苫布将柱整个包裹起来。架设水管,用软胶管缠绕在柱子顶部,相对柱面做成喷淋孔,均匀地向柱面淋水,水沿柱面流下使整个柱湿润,阀门设在地面,由专人控制,保证柱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7天后可间断性浇水养护至14天。

2.4.4楼面梁板混凝土

(1)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输送管的远端开始按一定宽度的浇筑带浇筑。当因故拖延,另一接槎处将超时,临时用手推车倒运将其接续至少1.0m宽。

每一浇筑带要首先浇筑梁内混凝土,并要分层铺筑,分层振捣,此时可与浇筑带的方向相反铺筑梁内的第二层混凝土(此时并不会超过凝结时间)。

(2)本工程主体各层柱与梁板混凝土标号均不相同。核心区混凝土,按柱标号(高标号)浇筑,并沿梁延伸,该处要求浇筑的范围按设计图即附图。

应先浇柱后浇梁,初凝前完成即可,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先浇混凝土层使之紧密结合。本处于梁板浇注同时施工。核心区混凝土用塔机挂0.5m3混凝土料斗。

由专人负责该处混凝土的浇筑。为防止商品混凝土送料差错,应在卸料地点悬挂醒目的混凝土标号牌,并注明使用部位。

2.4.5混凝土振捣操作

(1)对梁的振捣应于混凝土铺平后,按顺序推进以防漏振,两次振捣的交接部位应交叉二个影响未经范围;分层振捣部位,应插入下层已振捣好的混凝土至少50毫米,加强层面结合。

(2)插振操作应快插慢拔,持续时间10~30秒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时)移棒间距1.25dR约40厘米。

(3)平板振捣器应平稳拖动速度均匀以平板不再下沉为宜。横向重叠平个板宽,局部凹陷处及时填平混凝土再振。

(4)当浇筑柱、梁交叉处钢筋较密集时,要注意振捣是否密实。振动棒可以从梁上部钢筋较稀处插向梁端进行振捣,或用小直径振捣棒,必要时增加手工插捣,以防混凝土插死造成空调。

2.4.6混凝土施工措施

(1)为防止停电造成混凝土浇筑不能连续进行,特配备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组,在停电时马上启动,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进行。

(2)严格按已决定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控制好浇筑带宽度。对截面较大的梁应分层浇筑使混凝土均匀上升。在有梁的浇筑带中应先浇筑梁后浇筑板。

(3)控制好板面平整度和混凝土板的浇筑厚度,首先控制好模板的平整度,浇筑混凝土前在钢筋网上间隔3m竖向焊φ12短钢筋,长度等于板厚,短钢筋下端与模板面顶紧,以此来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施工过程中质检员随时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及厚度。

(4)混凝土浇筑要避开台风,大暴雨等恶劣天气,事先和气象部门联系,掌握混凝土浇筑期间的天气情况。现场准备防雨布。遇小雨不停工,若遇大雨时可暂停施工将已经铺筑的混凝土振捣好,用防雨布遮盖,雨停后清除积水,当停歇时间超过2.5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未超时间,对接槎剔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浇筑一层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继续进行工作。

(5)每作业段的混凝土浇筑是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浇筑时如发生意外情况或被迫留置施工缝时,一定要按规定选择留缝位置并留直槎,主梁留槎处增插直径20的插筋,间距150。等到混凝土达到1.2Mpa以上强度时,将留槎处的模板打开,将混凝土接槎上的松动石凿掉,直至达到坚硬的混凝土层,清理干净后封好模板,在缝上刷素水泥浆一道,接缝处涂刷一层界面结合剂。

(6)商品混凝土也要按规范要求在浇筑地点制作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作为竣工资料。

(7)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终凝即可进行养护,专人淋水养护,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连续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5.1.1泵机安装

在总平面图中的输送泵位置处浇筑一混凝土平台并埋设拉环,以固定输送泵,泵机就位后用木方将泵机垫起使轮胎悬空,拉结稳固。安装锥形管(长度大于1m),水平管2段,再装逆止阀。

2.5.1.2地下室浇筑阶段配管

(1)地面与泵连接的水平管段用木礅支垫,便于拆卸清洗。

(2)自地面向坑内不得设90度弯头,应加135度弯头缓慢向下弯曲其坡度已超过7度,为了减缓混凝土的自重流动,泵刚开始压道混凝土时,混凝土管道内尚空,可以用塞进海棉塑料或湿布,水泥袋纸等作为压送混凝土的先导,以防止其自重作用下的流淌,造成混凝土的离析,此外,尚应在斜管下端设置五倍于落差长度的水平管,还应在下行管的上端处加装一个排气阀(在停泵时管内会吸入空气),在开始泵送以后如倾斜管内存有空洞,应先打开排气阀泵送排气,当倾斜管内充满混凝土时开始从排气阀溢出砂浆时关闭排气阀进行正常泵送。当例退一段后水平管已不足20m时加二个弯头和一段软管并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10厘米,减小混凝土向下自流离析。

(3)增加90度弯头时,应在弯曲处加一斜拉杆以防冲力损坏管接头连接件破坏管道。

(4)地下室墙、柱与顶板施工时向下管道在7度以内,但管内的混凝土仍会在自重下移动,造成石子与砂浆的分离堵塞管道。为此仍应在下行倾斜管道的前端设置一段长度要相当于5倍落差的水平配管或长度为3倍落差的水平软管,以减少混凝土产生离析的机会,在初送混凝土前仍应塞进海棉塑料或湿布、水泥袋等做压送的先导。

(5)水平管上应覆盖湿草袋或麻袋,保持湿润。

2.5.1.3±0.000m以上主体浇筑时的配管

(1)地下室及楼房配管方式见附图:

地面水平管段宜用木块支架,不宜固定,以便排除堵管及清洗时拆除;

弯管应与建筑结构用L50×5角钢φ12螺栓固定,设专用底座,并橡皮垫和撑以木楔;弯管外侧极易摩损,所以在施工时应及时检查;垂直管段要与建筑结构每2~3m紧固一处,用L50×5角钢φ12螺栓,确保无任何颤动和晃动否则会影响泵送效果;

新管段用于压力大的刚开始处,对此处管道还应经常检查发现磨损较大时及时更换。

(2)垂直向上输送混凝土时,由于水锤作用使混凝土产生逆流,输送效率下降,这种现象随着垂直向上的高度越高而截止明显。为此应在混凝土泵与垂直管之间设置一段水平管,水平管的长度不少于垂直管高度的1/3,以抵消反堕冲力影响;并在混凝土泵出料口附近的水平输送管上加一个止流阀,泵送开始时,将止流阀打开,混凝土就能顺利地输送;当暂停混凝土输送或混凝土出现倒流时及时关闭。由水平管转向垂直管的弯头,其曲率半径小于1m。

(3)水平管道应覆盖一层麻袋和草袋并经常浇水湿润,防止曝晒(设专人负责)。

2.5.2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

(1)泵送前,应用水、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泵机和输送管道,以减少泵送阻力。

(2)泵机料斗上要装一个隔离大石块的筛网,派专人看守,发现大块物料立即拣出。

(3)泵送宜边疆进行,尽量不要停屯。如果不能边疆供料时,宁可泵送速度降低,尽量保持边疆泵送。料斗中应留有25厘米以上的混凝土拌合物,以防吸入空气造成阻塞。

如果需长时间停泵,每隔4~5min,要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使之搅拌3~4转,以防混凝土离析。

停泵时间超过30~45min,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从泵中和管道中洗除。

(4)泵送时发现泵压力升高、管路产生震动,泵送压力显得不足,混凝土推出困难时,此时必于堵管的前期症候,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塞管。

此时,可采取反泵运行来排除堵管现象。即把管道内一部分混凝土抽回料斗中,适当搅拌,必要时加少量水泥浆拌和,再恢复泵送,同时,输送车随着反泵反的泵送及时被充,以解决堵管问题。

如果反泵后再泵送,把原有料泵送完,再补充新料时又堵管,说明堵管已无法排除。只有将管道中的物料反泵倒入料斗,加水泥浆搅拌后再泵,一般故障即可排除。

若经过多次反泵至再泵送无效,只有将设置的管道拆卸点拆开,一面清除水平管道内的物料;一面从此点泵送出料,临时用手推车接料布料。

2.5.3管道清洗:在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要对管道进行及时清洗。清洗时,先将泵车尾部的大弯管卸下,在锥行管内塞入一些废纸或麻袋,然后放海棉球,将水洗槽加满后盖紧盖子,打开进水阀进行清洗,将进气阀及放气阀关闭,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清洗装置压力指示,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以免引起管道破裂事故。

2.6通风竖井内表面光滑的措施

地下室战时发电机房通风竖井及各单元前室送风竖井,通风专业图纸中要求其内表面光滑,减小通风阻力。通风井道的一侧或三侧为地下室挡土墙或电梯间剪力墙、部分的模板采用涂塑胶合板,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楼层接槎部分的模板下端加钉托木再钉盖木条,保证上下面不错开和不漏浆,拆模后及时铲掉粘连的素浆或不平整部位,封堵对拉螺栓孔洞,以防以后疏漏。此外还不要忘记预埋接结筋。砖墙部分的井道要选砖,内表面平齐,并且砌一小段0.4~0.5m就要进行内抹面与混凝土墙交接缝用抹灰砂浆堵塞严密。利用每层排气口留洞处在井道内设一块斜木板坡向楼层内,上部掉下砂浆杂物流出不致堵塞井道或砂浆挂在井壁上。

3、砌体工程及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措施

本工程±0.000m以下,选用粘土实心砖填充墙,采用机制红砖MU10,用M5水泥砂浆砌筑。±0.000m以上住宅外墙及分户墙,采用180厚机制红砖,厨、厕为120厚机制红砖均用MU10和M5砂浆砌筑。其余内墙90水泥石渣砖。

在施工中,每层的具体构造要求参照建筑相应节点详图,施工时,卫生间、厨房和需安装设备、管道等处,应留出洞口。

框架柱与填充墙连接,要求留出φ6·500拉结钢筋。

墙体安排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5层楼板完成后砌筑开始进入。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见附图。

(1)放线:清扫基层后在柱间画出墙边线,将门窗洞口线引到柱侧面标识,还要弹出较楼层地面高出0.5m标高控制线。

(2)清理基层:剔除凸出部位、清扫干净、浇水湿润。整理拉结筋将柱子预埋的拉结筋剔出煨直,遗漏的要以膨胀螺栓补充并与钢筋焊接接长。

(3)粘土砖需提前充分浇水湿润。

(4)排砖:事先排好位置,不得有小于1/2的砖块。

(5)砌筑:应挂线砌筑、灰缝均匀、砂浆应饱满,要打顶头灰砌筑,与框架柱边缘处更应及时填满砂浆。顶皮应用粘土砖斜向组砌。

(6)构造柱于砌筑前整理上下插筋,砌筑时要砌成马牙槎,并应先放后收(底皮砖处加宽)马牙宽60,高300,沿高度每500加设拉结筋,伸入墙中1000,柱高大于3.0m可分二次支模浇筑混凝土。

(7)砖填充墙、构造柱详见建筑平面图,一般断面高240内设4φ12,上、下应由楼板、梁或底板留出,箍筋φ6·200。

填充墙设2φ6·500通长筋与主体结构相连接。

(8)填充墙砌至板或梁底时,应待砌体沉实后(一般3~5天)再砌所留处墙体,斜砌逐块敲紧砌实,砂浆仔细填缝。

(1)空心块墙体,其相互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交错搭接,沿墙高每隔400mm设2φ6钢筋,拉结筋伸入墙中1000设置于灰缝内。

(2)空心砌块内隔墙,门洞两侧以及沿墙长每隔2.5米至3米设置构造柱,断面120×墙厚,内设纵向钢筋4φ10(四角),上、下应由楼板或梁留出后,绑扎或焊接搭接,箍筋φ6·200。

(3)空心砌块内隔墙在门洞上设一道钢筋混凝土腰带,腰带沿墙全长,其断面120高,内设纵向钢筋4φ10。

(1)机制红砖、空心砖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2)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级试块的平均值不小于试块标准养护抗压强度;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小于0.75fm.k。

(3)空心砖砌体水平灰缝饱满,立缝填塞密实。

(4)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应留斜槎,其它部位只准留阳槎且应留拉结筋。

(5)上下砖错缝,每间2皮砖通缝不超过3处。

(6)接槎处砂浆密实,砖缝平直,接槎处水平灰缝小于5mm或有透亮缺陷不超过5个。

(7)接结筋、构造柱、现浇混凝土带均符合设计要求。预埋木砖、预埋件符合规定,允许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3.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暖卫、电气管线及预埋件应注意保护,防止碰撞损坏,预埋的拉结筋应加强保护,不得踩倒、弯折。墙上不得放脚手架排木,防止发生事故。

(2)砂浆强度不够:注意不使用过期水泥,计量要准确,保证搅拌时间。砂浆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应符合规定。

(3)墙体顶面不平直:砌到顶部时不拉线时,墙体容易里出外进,应在梁底或板底弹出墙边线,认真按线砌筑,以保证墙体顶部平直通顺。

(4)门窗框两侧漏砌实心砖:门窗两侧砌实心砖,便于埋设木砖或铁件,固定门窗框,并安放混凝土过梁。

(5)拉结筋不符砖行:混凝土墙、柱内预埋拉结筋经常不能与砖行灰缝吻合,应预先计算砖行模数、位置、标高控制准确,不应将拉结筋弯折使用。

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防水层

外墙防渗见第七章8.4条

4.1.1地下室底板包含了六个大承台基础,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收缩裂缝在第六章1.7条中已就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坍落变提出了要求。这里从防水角度再提出几项要求:混凝土的砂率35~40%,坍落度8~10厘米掺加缓凝型减水剂,满足泵送要求的流动度。外墙混凝土中再加入UEA外加剂提高抗渗性能。

4.1.3消防专业配管及其它专业配管穿越地下室的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由木工配合安装,固定牢固和不成为漏水的导体。外层钢筋的S型拉结筋和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4.1.4外墙浇筑落料高度超过2米,应采用串桶下料,分层铺筑分层震捣,以开始泛浆不冒气泡为度,不可过震离析。浇筑时两台泵在同一段前后相继跟进,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特别是墙体浇筑时,以免出现人为的冷缝,浇筑顺序与底板相同。见附图。

4.1.5底板与墙体施工缝留在底板高0.5m处加设钢板止水带0.4米宽搭缝处满焊。东段或西段不再留置施工缝,一次浇筑完成。墙体施工时将施工缝处浮浆及浮石凿除。浇筑时先铺一层同条件砂浆。

4.1.6地下室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应不在雨天施工,临时遇雨时用防雨布封盖墙体上口。

4.1.7增加对商品混凝土坍落度的抽检,坍落度大于8~10厘米时,坚持退货不得继续使用。

4.1.8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外墙的外表面、柱面、,仅告养护时浇水是不够的。为此采取柱周包麻袋墙面挂麻袋覆盖,保持经常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4.1.9延缓拆除外墙面的模板,地下室顶板、楼层板的承重模板待混凝土达到90%设计强度后拆除。并且尽快安排做外防水层,回填土减少暴露时间。

4.2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防水层

底板防水层设于板下的C10混凝土垫层之上,其上再浇一层C10厚10厘米的混凝土保护层,再施工底板。

(1)在承台、基础梁砖模完成后填土夯实。烧筑垫层采取小片逐块推进的方法,以利于赶工期。此时测量员应配合控制标高,使垫层面平整。抹找平层时,应对基层清扫干净,提前浇水湿润又不可有明水。先贴饼、冲筋、控制表面平整,用铁抹子压光。

(3)防水层采用“汇丽”牌聚胺脂911防水涂料厚度2.0mm。底板侧边及0.5m短墙面防水采用反做法,涂刷于砖模的找平层上。为利于上部外墙防水层接槎,在短墙顶面三皮砖范围见增加一道无纺布和涂布层增强,余下的半幅卷筒固定于砖模顶面。

(4)涂膜防水层做法见本节4.4条。

(5)防水层施工24小时后方可浇筑上部混凝土保护层。依据层混凝土浇筑前用砂浆抹出通道。其上铺板作为小车通道。不得直接在防水层上行车。采取倒退方向浇筑。铺筑混凝土时不得用铁锹铲混凝土,只能用木爬子扒平,用平板式振捣器震实。

(6)后浇带处加强做法按施工图所给详图施工。

4.2.2地下室侧墙外防水

(1)对混凝土结构表面应仔细处理、铲平凸棱、局部凸棱、局部凸起、刷去浮灰,提前喷水湿润,抹找平层前先用水泥素浆刷扫,确保与混凝土结构层粘贴牢固,不空鼓也是保证防水层不脱落的重要一环。

(2)对转角处,预埋件处都要抹出园弧斜面,且圆滑密实。

(3)防水层的涂布施工方法与底板相同见本节4.4条。

(4)后浇带处要增一层无纺布,一道涂布层增强,转角处、预埋穿墙管处,也要增做涂布层加强。

(5)立墙面涂布要比底板时的操作加细,纵、横向、斜向交叉涂抹,刷迹搭接,均匀涂布。

(6)与底板立墙处的接槎,应仔细拆除预置的三皮砖,冲洗掉粘土找平层破损处补齐,将预留无纺布整平、仔细做好,接头部位,不得存有折棱,堆积现象。

4.2.3地下室顶板防水

4.2.3.1防水层用料:3mmAPP酸性沥青防水卷材加1.5mm“金汤”牌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与楼房的屋面用料相同。可按屋面防水方案施工。不同的是地下室的结构特殊;位於室外自然地面1.5米以下泥土、水中,承受着泥土和水浸蚀和压力,因而在施工中,要更加严格、细致地执行施工方案规定。

地下室结构特点:防水施工时

(1)转角、卷材接头多。

(2)基层处理、更要加细些。

(3)防水层,100厚C10混凝土施工时对防水层要严加保护。

4.2.3.2几项特别处理:

地下室转角多,卷材接头多,作卷材防水层时,在屋面的防水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各角再加一层附加层,每个附加层和每个接头的卷材,必须坚持用热熔(汽油火焰喷栓热熔)卷材粘贴面、接头。

4.2.3.3APP卷材防水做法见4.3条

4.3.1卷材屋面防水用料与地下室顶板相同。

工艺流程:清理基层、检验→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密封处理→铺贴卷材附加层→铺贴卷材→热熔封边和接卷材头→细部节点卷材收头处理→蓄水试验→保护层。

(1)先将基层上凸出的混凝土部分剔平,将基层表面灰尘、污垢清扫干净,用水(碱水)刷掉油污。

(2)1:1的水泥细砂浆补平、补全凹的部位和边、角、后、晾干,备用。

(3)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彻底清除干净。基层坡度应(找坡)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顺平、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基层表面必须干燥。

4.3.3屋面坡度和保温层施工的控制

屋面的防水层必须保证屋面正常排水。一般平屋权威性坡度主要为:材料找坡‘根据所设计的水落口分布位置,划分排水区域。屋面横向宽度分中为屋脊中心线,纵向以两面水落口之间划分区域分水岭,使排水坡度I=0.5%~2%,保证减少屋面积水的弊病。要通过铺设保温层实现坡度控制,铺设时应对坡度和各排水区域平整度拉线,靠尺检查,控制平整度误差7mm以内,确认符合要求后,在保温层上做水泥砂浆找平层。

4.3.4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的控制

(1)作法为:用1:3水泥砂浆抹在保温层上,厚度20~25mm,砂浆摊铺后,用2m以上长度刮杆刮平,一次摊铺抹压成型面积以60m2左右为宜。刮杆刮平后,用木抹子槎平,达到表面平整,平整度误差用靠尺检测≤5mm。12h后用草袋覆盖,浇水养护。避免找平层水泥砂浆出现收缩开裂起砂、起皮现象。

(2)女儿墙、出屋面管道、通水机基础等立墙面的根部圆弧半径为80mm,通风机的基础做圆锥台或方锥台,并宜用细石混凝土制成,锥台底面宽≥300mm,高≥60mm整平抹光。以免节点部位卷材铺贴折裂,利于粘实粘牢。水落口周围500mm范围内应做成略低的凹坑,坡度≥5%。

(3)女儿墙压、顶通风机基础抹灰顶部向四周做不小6%的排水坡。女儿墙顶部做成6%向内侧排水坡。压顶底边做滴水线,坡度≥20mm整个抹灰必须线角顺直清晰、表面平光、形状规矩。

4.3.5卷材铺贴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1)卷材铺贴的基本要求:

(2)平行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卷材长短边的搭接宽度≥80mm,单铺贴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应错开500mm。

(3)卷材施工铺贴筹划

卷材铺贴前应进行施工铺贴筹划,主要有;铺贴顺序。分幅位置、分幅搭接宽度,细部节点,例如:水落口、管根、墙体转角等部位铺贴样式。再按照房屋实际平面尺寸和形状,结合卷材规格,放样於找平层上,规划预排,实量测分幅弹线(控制线),节点放样,以控制卷材各片成型效果。搞好屋面卷材铺贴设计来控制质量。

铺贴卷材时,首先按照弹放在找平层上的控制线,从檐口(屋面最低标高处)开始,逐幅顺序向屋脊方向铺贴。每贴一幅均先将卷材整卷打开,按线试铺,摆正顺直,定好所需长度和搭接缝位置,然后回卷。用汽油火焰喷卷材粘贴面的热溶胶,并滚动卷材,使其直接粘压於找平层上。卷材粘贴后应大面平整,接缝顺直(偏差≤5mm为宜)。

搭接缝位置必须粘结牢固,封闭严密。粘贴中不得污染外侧和墙面。屋面完工,做专项验收。

(5)屋面细部节点卷材收头处理

铺贴卷材时要处理好细部节点,出屋面的构件泛水收头的包裹和封口处理。要根据细部节点的实际形状放样,宜将同类型细部节点防水卷材裁割成统一的外形尺寸。做到细部附加层不外露,搭接缝位置顺当合理。

水落口封口处理,先贴节点附加层,将长度与出水口长度相同的卷材(女儿墙一般厚度为240mm)伸入口内满贴,入口周边留置80mm宽度的卷材封口,再用屋面卷材层覆盖水落口,使卷材接缝位置设在洞口棱角上,使口角整齐美观封口,严密不翘边。

管道包裹:先将屋面卷材层裹至管道的管身80mm高,再在其上铺设节点附加层,包裹高度不小於250mm。底面覆盖在锥台上,接缝位於锥台的斜棱上,上口用金属箍箍紧。

女儿墙、通风机的基础根部,先铺节点附加层,附加层铺在屋面上的宽度≥100mm,贴在墙根立面上的高度≥200mm,再用屋面卷材屋覆盖,收头高度≥250mm,收头裁割平直,并用压条钉压。钉距均匀≤800mm,最后用1:25粘胶砂浆嵌牢。

屋面防水工程应在顶层外装修作业完成后进行,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屋面施工完毕,严禁上人,严禁进行其它施工作业,保护膜不受损坏。

4.3.6聚合物涂料施工见本节4.6条。

4.4厨房、卫生间防水

厨、卫防水层施工不当引起漏水是住户投诉最多的项目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对此不够重视,疏于管理,防水层施工时清理不彻底,事后乱凿乱拆。在本工程施工中公司与项目组对此已引起重视,将在施工中具体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改变不良习俗。

4.4.1在安排防水层施工前由项目副经理组织查清,还有哪些工种还没有施工,避免事后乱凿。

4.4.2要求各工种预埋或穿墙地漏等处的堵塞由土建工种协同进行。地漏口周围,穿过地面的管道及预埋件堵塞时要预留出宽10mm,深7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膏。

4.4.3对基层清理时要铲平凸起部位、刷去浮浆,清理工作要单独安排操作人员,由抹灰工验收。检查时发现问题连同抹灰工一起重罚。

4.4.4抹找平层时立墙,立管等转角处抹圆弧形,地漏口标高应低于地面20毫米。

4.4.5防水材料用“金汤”牌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1.5mm并在墙面处上翻200mm。其做法见本节4.2.3.4条。

4.4.6洁具、器具等设备、沿墙周边和门框、预埋件、穿过防水层的螺钉周边均应用“汉高”密封膏填塞。

4.4.7防水层及其上的砂浆保护层完成后,充水做漏水试验并填写记录,通报监理单位验收签字。

4.5.1清扫基层: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认真清扫干净。

4.5.2涂布基层处理剂:将聚氨酯甲、乙组份和二甲苯1:1.5:2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再用长把滚刷蘸取这种混合材料,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上,涂布时不得堆积或露白见底。涂后应干燥固化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4.5.3涂膜防水层的施工

(1)涂膜混合材料的配制。将聚氨酯甲、乙组份和二甲苯按1:1.5:0.2的比例配合注入拌料桶中,搅拌均匀。混合料应随用随配,并在2小时内用完。

(2)涂膜防水层的涂布施工:用流刷蘸取配制好的聚氨酯混合料,顺序涂布在基层处理剂已固化干燥且干净的基层表面上,涂布时要求厚薄均匀一致。平面基层以涂布3~4遍为宜,立面基层以涂布4~5遍为宜。涂膜防水层的总厚度不得小于1.5mm。

(3)第一遍涂完后,需固化5小时以上,至手指触及基本不粘时,再按上述方法涂布以后几遍。后一遍宜与前一遍的涂布方向相垂直。凡遇转角时,应铺设聚氨酯纤维无纺布作胎体增强材料,进行附加补强处理。

(1)防水施工由公司已具备专业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施工。

(2)施工层总厚度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厚度均匀、无开裂、孔洞、脱落或收头不严的现象。

(3)对出屋面管道、立墙根部要仔细涂抹均匀,并向上涂刷至少200mm。

(4)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说明书和出厂化验报告。

(5)完工后经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进行下道工序。

4.6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涂刷(滚涂)工艺是在基层上涂刷(滚涂)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形成柔性防水膜的施工方法。

4.6.1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涂刷(滚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修补平整→湿润→配料搅拌→第一遍涂刷(滚涂)→……→最后一次涂刷(滚涂)→养护

4.6.2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涂刷(滚涂)施工要点:

(1)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宜采用搅拌器搅拌,拌合要均匀不含团粒,并在凝聚前用完。

(2)根据聚合物乳液性能、温度和施工部位,确定适宜的掺水量及调度。

(3)涂刮(滚涂)施工完后应保持湿润,严禁干燥脱水。

根据施工计划和现场具体条件制订施工方案,包括工期、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1)材料试验和试配工作。

(2)组织结构验收和工序交接工作,应对以下主要项目进行检查:

门窗框是否安装齐全,门口高低是否符合要求

预留木块和铁件有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

水电线管、配电箱是否安装完毕

(1)基层表面凹凸太多的地方,事先要进行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齐,混凝土表面要用1:1水泥砂浆掺107胶甩浆。

(2)墙面的脚手眼应堵塞严密。

(3)抹灰以前基面要洒水湿润。

(1)抹灰前必须找好规矩,即四角方正、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墙面要做好灰饼。

(2)室内墙柱面的阳角要做好护角,并抹出小圆角。

(3)管道背后的墙面抹灰,宜在安装前进行。

(1)外墙面挑出阳台、雨蓬、挑出窗台、屋面挑檐的下口边缘均应抹出滴水,不论贴面砖与否均应做。

(2)滴水由鹰咀线和滴水槽两部分组成。鹰咀线宽70外端低15抹成向外边缘的斜面。紧贴座咀线内侧划出10宽的槽(即在鹰咀线抹好后用抹刀划出两条线,将中间处灰浆去掉)。

(3)窗口上缘滴水,底手贴面砖向外坡斜,外侧立砖向下伸过砖面3~5毫米。

(4)窗口下缘(窗台)面砖向外坡斜、压盖立面砖。

(5)阳台、雨蓬、挑檐面砖粘贴同(3)、(4)条。

尺寸一致,颜色均匀,无凹凸不平、裂缝夹心和缺釉现象,整齐方正,无缺角现象。

(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瓷砖的类型,尺寸和颜色进行选择和分类,各个版面应进行排版设计并进行试排,以符合设计要求。

(2)粘贴面砖时,要求拼缝均匀,嵌缝严密,表面平整。

(3)镶贴面砖如遇到凸出的管线、灯具和隆重设备支承等,应用整砖套割吻合,穿出部分应在面砖的中心。

(4)同一墙面不得有一排以上的非整砖,并且非整砖应贴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

(1)在清理好的基面上,找好规矩和泣水。

(2)应按设计要求挑选规格颜色一致的面砖,瓷砖铺砌前浸水2~3h,然后取出阴干备用。

(3)按排版设计在基面上弹线。

(4)镶贴时,在瓷砖背面满铺粘结砂浆,镶贴后用小铲把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贴牢固,并用靠尺随时找平找方。

(5)面砖镶贴完成一定流水段后,立即用砂浆勾缝。

(6)整个工程完工后,用浓度10%的草酸刷洗表面,并随即用水冲洗干净。

(7)滴水处面砖粘贴方法见本章5.1.4条。

(1)涂料工程的等级和产品的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产品国家标准的规定。

(2)涂料工程基本体或基层的含水率:混凝土和抹灰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

(3)涂料干燥前,应防止雨淋,尘土沾污等措施。

(4)涂料工程使用的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开裂。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并清理干净。

(5)涂料的工作粘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涂粘施工时不流坠,不显刷纹。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

(6)双组份或多组份涂料在施涂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配合比,根据使用情况分批混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有涂料在施涂前和施涂过程中,均应充分搅拌。

(7)水性和乳液涂料施涂时的环境温度,应按产品说明书的温度控制。施涂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或浸泡在相应的溶剂中。

5.4.2材料质量要求

(1)涂料工程的所用涂料和半成品(包括施涂现场配制的),均应有品名、种类、颜色、制作时间、贮存有效期、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

(2)涂料工程使用的腻子的塑性和易涂性应满足施工要求。干燥后应坚固,并按基层,底涂料和面涂料的性能配套使用。

5.4.3涂料施工要点

(1)涂料施工前应将基体或基层的缺棱掉角处,用1:3的水泥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表面麻面及缝隙应用腻子填补齐平。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溅抹和砂浆流痕应清除干净。外墙涂料分段进行时,应以分格缝、墙的阴角处或水落管等为分界线。

(2)外墙粉笔料工程,同一墙面应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过厚;涂厚应均匀,颜色一致。

5.4.4涂料施工顺序:

修补、清扫→填补缝隙、局部刮腻子→磨平→第一遍涂料→第二遍涂料。

5.4.5施涂涂料质量要求

涂料表面不允许掉粉、起皮、漏刷、透底、反碱、变色、流坠、疙瘩;颜色要求一致,无砂眼,无刷纹;装饰线,分色线平直(拉5m线检查,不足5mm拉通线检查),偏差不大于1mm。

5.5.1施工准备及基层处理

(1)外墙面砖在标书中待定,开工后取得书面意见后执行。本工程粘贴工程量大,就配足人力,需较多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为加快进度将打底与贴砖分为二个工序相跟进行。

(2)面砖采购时征得甲方与设计单位意见,决定规格色彩与格缝的要求。材料进场时要加大抽检验收的数量大批量进货。以确保规格偏差与颜色相近。水泥应从一个厂家订货。

(3)用防水砂浆堵塞空心砖之间与框架柱、梁之间的缝隙。并将凸出的砂浆剔平。

(4)抹灰前墙面提前24小时充分洗水湿润、构缝。

(5)按设计要求用1:3防水砂浆分两次抹外墙面。

(6)墙面抹好后做1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

基层处理→用经纬仪弹出垂直线→决定面砖出墙尺寸→大墙面四角、门窗口弹坚强不屈规方决定竖直线→挂线打灰饼→抹底层砂浆喷水养护→进行横竖排砖弹分格线→浸砖3小时,取出擦干表面晾干待用→镶贴面砖。

(1)应事前选砖,将颜色有差异,规格不同的砖,分别选出用于不同的墙面(相差超过标准要求时应作退货处理)。

(2)门窗上口应做鹰咀滴水线,腰线、窗台向外倾斜,找出流水坡度。

(3)所用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水泥应做安定性试验复检。

(4)弹线工序应按每块砖弹出墨线,逐块按线自上而下安排粘贴。

(5)每天均应按质量标准进行班组自检。

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洞口埋设连接件→铝合金门窗安装→四周嵌缝→清理→安装五金配件→安装密封条、打胶。

(2)弹线找规矩;在顶层门窗口边线,用大线坠将门窗边线下引,并在每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剔凿处理。水平位置以楼层500mm水平线为准往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层窗下皮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按设计要求。

(3)铝合金门窗制作完成后应粘贴塑料保护薄膜。避免填缝或墙面抹灰时水泥砂浆污染、腐蚀铝合金门窗。

6.2铝合金窗框与墙体缝隙处理

6.2.1特别是外窗与墙体间处理不当引起渗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二:

(1)墙体砌筑时留口,后塞窗框常有打砖凿墙的现象、窗框安装后堵塞不严密、有内窗台板时更易缝隙的填塞堵塞不严密窗台板上下都有空隙,摸灰时又不注意而造成渗水。

(2)铝合金窗框与墙体缝隙处理不当。

(1)铝合金窗提前制作,砌墙时安装。此办法在主体完成之前不利于成品保护,其二是后塞口时派砌砖工跟随修理或补砌,本工程先采用第二办法,再采用第一办法。

(2)窗框与墙体缝隙的填塞方法有二:

其一:用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外表留8~10mm深槽口用“汉高”牌密封膏填塞,密封时要连续进行,不得出现空挡缝。

其二;采用低碱的高铝水泥细石混凝土堵缝。该种水泥快硬,保管其缺少量使用不易掌握,不准备采用。

(3)安装好门窗扇及五金件,调整后将缝隙用玻璃胶打满。

(1)铝合金门窗及其附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铝合金门窗的安装位置、开启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必须牢固,门窗扇关闭严密,间隙均匀,开关灵活。

(4)框与墙间隙填塞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不渗水。

(5)门窗表面洁净,无划痕、碰伤、无锈蚀、涂胶表面平滑、平整、厚度均匀、无气孔。

(6)墙体抹灰及粉刷未完成前不得将保护膜撕掉,应在交工前撕去,不可用刀铲,防止将表面划伤,影响美观。

本工程两栋楼房的平面图形复杂,地下室范围较大,须多次进行定位放线控制,主要控制网、控制点和定位放线,均需以点的坐标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测设,其间有测量专业的计算和角度没设。一般的工地放线员难以胜任。为此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7.1.成立项目测量组

由公司抽调一名测量工程师和一名测量技术员,项目组抽调二名测量员,二名测工组成测量组,负责主控制网的建立和地下室底板处地下室顶板处的±0.000米标高处的三次定位放线测量,主体进行至三层以上时方允许公司抽回公司的人员。沉降观测的全过程均由测量组负责。

7.1.2配备必要数量和精度的测量仪器

J2型精密经纬仪,二台,交会法时同时使用。

J6型工程经纬仪,一台,施工过程监控时使用。

DS3型工程水准仪,二台。

S1型精密水准仪,一台,沉降观测使用。

3米铟钢水准尺,一对,沉降观测使用。

5米普通水准尺(塔尺),二只。

7.1.3建立三级测量制度,即测量组施测,项目组复测和建设、监理单位的检测审定。

三级测量中以测量组的自行控制为主,主控制网点的测设过程中都应该是闭合型的,用交会法求点时必须用第三已知点检查。用极坐标法求出的点必须用相邻已知点丈量边长或测出角度闭合差。

7.1.4地下室施工期间,对主控制线和定位控制线要多留控制桩并利用周围建筑和地下室坑壁留置方向控制点,对方向控制点应明确标识,必要时须留点之记以免用错,对地下室底板上预留的柱插筋,要实测监测,确保位置准确。

7.2.1确定平面控制网的型式

7.2.2首级网测设方法选择

首级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全过程测量放线的依据,其精度必须满足规范第7.2.3~7.2.5条要求。依此其方法有三:

其一:原桩基础施工单位留下的控制点(至少三个)仍有效(建设单位认可)。可对该批控制点复测检相后就近利用,以极坐标法测设出十字轴网。之后丈量角对线验证,并平差调整。

其二:如果上条件不成立,须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至少三个)测设时,采取二步法完成(草测与精测见C条)。

其三;利用上条草测成果对十字轴网各条边均丈量。与设计值(反复的边长)相比绝对误差在10毫米之内时,对各点进行估计平差;若误差超过10毫米再增加定向角和四边形内角观测,对边角条件综合考虑进行计算平差。

以上方法均可行,待工程中标后,依据已知建条件,确定并写出具体实施方案提交,建设单位,确认后实施。

下面叙述第二条方法的测设步骤

7.2.2.1第二种方法的测设步骤

(1)第一步: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至少三个,以下简称“已知点”)草测出A~E十字轴的四个端点(以下简称A、B、D、E为“四端点”)。

以已知点坐标值和首级网四端点的设计值反复工其间的边长与坐标方位角。

合肥市其边角关系以细部点测量方法(极坐标法或交会法)草测出四点的近视位置,暂时钉小桩并用砂浆抹出较大一些的平面。

极坐标法:测角时由J2型经纬仪半测回。测距时经纬仪定向,钢尺铺地丈量。

交会法;用J2型经纬仪从三个已知点进行前方交会观测,对所得误差三角形目测平差求得。

(2)第二步:精测:对草测得到的四端点进行测量求得其精确坐标值,再与设计值相比,进行点位改正。改正后的点即为本工程十字轴控制网的主控制点。

精测方法选择:采用二级小三角方法,按Ⅱ级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施测。

理由:二级小三角法,用DJ2级经纬仪观测一测回,边长较9130以之内),可直接照准目标点照准点误差极小,免去大量的边长大量的作业(与三边网法相比)。

以距本工程较近的二个已知点与四端点中的一点(能构成强度较大的三角形)为起算三角形与四端点所构成的4个三角形构成小三角网。

距离丈量:仅丈量A、B边,以普通钢尺量距。经纬仪定向5m托尺桩悬空丈量。以规范表2.4.10中第2项技术要求作业,并进行温度、倾斜和尺长改正。

进行内业计算时以三角形和四边形内角和的二个条件进行角的第一次平差。以起始边与终结边外定向角(即坐标方位角闭合)和起始边(二已知点反算边长)和终结边(AB边)为边长闭合二个条件以线线三角索简易平差怯进行归算。

以求得与设计值相比,对草测所得进行点位改近。

7.2.2.2主控制点的埋点与防护

A~E为主控制点,用10×10cm梗木方或型钢制作打入土中外露10~15cm,四周用混凝土灌筑并设标志保护。备用控制桩用元木桩打入土中,可埋入土中隐蔽保护也可与主控制桩相同保护。方向点可以是木桩,也可以是画在附近建筑物上的一条方向线,方向点必须注明所控制的轴线编号。

为防止主控制点被破坏丢失,在挖土区之外的主控制线的延长线上做一个备用控制桩和一个方向点(桩)。在主控制桩外打入三个粗钢筋焊成保护框并涂刷红色相间的油漆标识。

依据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得到本工程的施工临时水准点。A、B、D、E作为本工程的临时水准点,此外在11与12栋东侧地下室范围之外建立二个钢筋混凝土的半永久性水准点,主要作为不沉降观测水准点。由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出发,经由A、B、D、E各点后再回到控制点处,形成闭合环。精度按三级水准,其主要技术要求按规范表3.2.6。A、B、D、E各点必须为转点参与平差,不可为中间点。每次测量均应保留原始的野外记录和平差计算资料。

7.2.5控制点的复测及仪器校验

施工期间,特别是主体进行至第三层以前应妥善保管好,建设单位提供的和我们测设的主控制点。发现被破坏后即时补上。

平面控制点于地下室垫层浇筑前进行一次复测,地下室顶板浇筑前再复测一次,±0.000米放线前再进行复测一次。±0.000米楼板浇筑后将各控制轴线反测到该标高的墙上(或柱上)。

高程控制点复测次数除与上述时间相同外,尚应在开工后的每场大雨过后或有二个以上主控制桩被破坏后,均应增加复测次数。

经纬仪于首次测设和每次复测前,均应对水准管轴、竖轴、横轴的三轴关系进行校验水准仪每周进行一次角误差的校验。

7.2.6定位放线控制点(二级点)

由于11栋、12栋建筑平面图形复杂。另外四个点也是很重要的。两栋的④轴与⑦轴的交点(X=5278、768,Y=4053、278)、(X=5378、314,Y=4021、268)和23轴与27轴交点(X=5301、831,Y=4083、695),(X=5377、302,Y=4059、426)。其测设方法:

(1)11栋以D点为站点用极坐标法测设出上述二个二级点;分别用A、C和B、C点为站点用前方交会法检查,12栋的测设方法相同。

(2)量距以普通钢尺丈量,按边长规范表2.4.10第3项主要技术要求。

(3)角度观测以DJ2经纬仪一个完整测回,取平均值为方向控制线。

(4)以极坐标法和交会法所测得点的误差,按极坐标测设时的边长和角度换算为相对误差,距离相对误差按1/10000和测角中误差8″控制。不超限时可不必改正。

7.3.1地下室挖土前进徒刑次定位控制放线,将两楼房各块体的相邻重合轴线和另一方面的边缘轴线引测到地下室挖范围之外,中间部位为正交轴线以普通的放线方法测设,便于随时提供挖土时的轴线控制。此时可用方向线的交会法很快定出土方底处的控制点。

7.3.3本工程地下室分二段流水作业测量放线工作亦必须按二次测设,并需在第二次测设的同时检查第一次的测设成果,以防发生错误或较大误差。

7.3.4地下室顶板完成后再做一次定位放线,主要是对设备夹层处剪力墙定位放线和将楼房控制轴线延伸至地下室顶板上为±0.000米楼层放线作出充分准备。

(1)±0.000米楼层定位放线利用地下室顶板放线时留下的控制轴线测设成果依据主控制点,用延长线法和交会法测设。本层放线较为方便其精度也易掌握。

(3)利用两楼房的坐标关系,以另一楼对应点作为本栋放线的校核。以增加误差控制条件,每层放线均应进行校核工作。

(4)除用上述方法放线并用激光准直仪投测外尚应在楼外,用经纬仪利用轴线控制桩的延长线直接测量各楼层的垂直度偏差,观测点为房屋的4个角点和中部单元凸形面处的角点。

(5)在每单元电气井留洞处悬挂5kg重垂球,用细钢丝接线随楼层长期悬挂于该处,用以直观控制垂直度以防仪器发生过大误差造成错误。

7.5.1基础施工抄平放线

(1)基础:计算开挖坡坡度,定出开挖边线位置,挖土过程中测量放线员及时将标高反测到坑壁的木桩上,提供挖土控制。

(2)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

(3)基坑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高。有垫层的应在上放出(弹墨线)承台和基础梁平面尺寸。

(4)基础砖模砌筑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砖模的几何尺寸,在砖模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油漆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油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

(5)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弹出有关的墙和柱等截面尺寸线,有地梁、预留孔洞、管道、埋件等应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关的标示(包括标高和截面等几何尺寸)。

(6)砖砌基础要按施工图纸入出墙体的外边线及相应的砖砌基础大样标示。

7.5.2主体结构施工抄平放线

(1)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根据已有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成上,特别是±0.000层的引测必须符合无误后作标记。以后每完成一层楼面用垂球或经纬仪(铅垂)把±0.000层的控制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墙、柱、梁和各种洞口等平面位置。

(2)高程施工测量;各层墙、柱筋接驳安装完毕后把水准点结合每栋建筑物各层相应的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墙、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底及板面等的标高标记(包括:楼板的跌级、斜面和预埋件等)。在拆除模板后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至柱上并选择便于向上传递位置作好标记,作为向上传递的控制点,再根据施工图用钢尺量度传递到各层(要注意减少积累误差)。

(3)砌砖的施工抄平放线:先根据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建筑施工平面图,弹出墙体的平面轴线、墙边线及门窗、洞口等位置。

(4)框架结构工程砌砖前,应将水平标高引测在混凝土墙、柱的一定高度位置上,与混凝土墙(柱)相连接的墙体相应位置应放出墙体的垂直边线,窗台、窗顶、门顶、洞底、顶等标高,作为砌砖的依据。

7.5.3装饰施工抄平放线

(1)室内装饰:根据建筑施工图弹出相应的全部墨线,包括脚线、墙初线、顶棚顶高程线、梁底水平线、装饰线及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步级等的墨线,对厨厕间的台阶、厨柜、储物柜、阁楼等的墨线及有关跌线斜水等的控制线。

(2)凡镶贴各种规格的饰面材料应按块料的规格和设计要求的图案等放出分格、分色、跌级的布料墨线及收边、收口、斜水等控制线,楼地面包括:房间、走廊、阳台等统一放线,国寒流饰面缝线纵横畅顺。

(3)天面防水层、找平(坡)层等应按图纸要求放控制线,并在其完成面上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结合各种隔热层块料规格放出脊缝、顺水缝、伸缩缝、饰面层收口及分隔缝的控制线。

(1)标示混凝土厚度的“三角墨”应尖角朝上,以便浇捣混凝土中途寻找(或用铁钉、铁丝等标示)。

(2)水准仪、经纬仪要按计量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并要注意进行妥善保管。

(3)每次轴线测量都应由另一人进行复核。

8.1水准点及观测点布设

沉降观测是高层建筑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时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尤为重要,若出现失误,将无法弥补。对此本公司也十分重视。

8.1.1水准点:设计要求设置三个

工程中标后及时向建设单位了解:本工程是否存在工程桩之外的试验桩,基吸时正好利用;A区13栋的已设水准点(沉降观测用)是否可供本工程利用,除此之外尽快协商确定位置,尽早着手制作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留出尽量多的时间使水准点自然沉实。

水准点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呈四角锥台形上表面20×20cm中部埋设黄铜棒顶端呈球形,露出久15~20mm。

8.1.2观测点:设计要求不应少于6个

本方案认为每栋楼至少7个(两端头外角、三处剪力墙和中部单元D轴上的两个外角处)最好为9个。届时与建设、设计单位协商确定。

观测点用Ф25元钢弯成直角形,端头呈半球形埋入混凝土内部分做成燕尾形,露出混凝土面外,外墙装饰时不得碰动或割除。随工程交工一起交付。

8.2.1使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3米长铟钢水准尺一对,实心楔铁尺垫(打入土中应用)。

现观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认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京沪铁路罗而庄特大桥上跨104国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尽可能做到下列四点:

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