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石大桥到屈龙角水闸段施工组织设计

澜石大桥到屈龙角水闸段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37.4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澜石大桥到屈龙角水闸段施工组织设计

xx大桥至xx水闸段堤路结合工程

施工单位:xx市xx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地处xx大堤干堤的中游堤段SL/T 769-2020标准下载,上起xx大桥,下至xx水闸。堤围桩号:佛石7+415~8+040,堤线总长约0.625KM。

本段工程以堤路结合的方式加固xx大堤xx大桥至屈龙水闸长约0.625km的堤段,沿堤铺筑总宽21~23m的城市道路,道路临江侧设10~24m宽的河滨观景平台并作景观及绿化布置。xx大堤为2级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为3级,临时建筑为4级。沿堤道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等级Ⅱ级,设计行车速度40km/h。

工程主要建筑物兼作路基的堤身、沥青砼路面、路面排水设施以及河滨观景平台等。

本工程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受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冬季气候以干冷、晴天为主;春季(2~4月)常出现梅雨天气;初夏(5~6月份)有连续暴雨发生;7~8月份受热带季风影响,以热带气旋和热带低压形成的暴雨常伴有台风发生;9~11月,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大气晴朗少云,时有秋旱出现。

由于地理条件,本地区暴雨频次多,强度大,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降雨量约80%以上集中在4~9月,其中5、6两月雨量占全年40%,一般年份都超过900mm,冬半年为少雨季。

xx大堤地处珠江三角洲中下游,本地区洪水受西江、北江洪水影响及下游涨潮影响,洪水波的峰值相对较小,历时稍长,退洪较慢。本段东平河50年一遇洪水位在6.04~m之间。

根据地质测绘和钻孔揭露,工程范围由新到老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S)、第四系冲积层(Qal)、下第三系(E)地层。第四系冲积层(Qal)主要淤质土、淤质粉砂、细砂、中砂、粗砂和砂砾等组成。下第三系(E)地层为泥质粉砂岩、砂岩、粉砂质泥岩。本工程堤段各土层由上至下分层基本情况为:素填土,淤质粉细砂、局部淤质粘土,细砂,中砂或砾砂、粗砂,粉质粘土地、淤质粉质粘土地,粉细砂,中砂、粗砂,全风化粉砂质泥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弱风化泥质粉砂岩、细砂岩。

工程范围地下水主要为储藏于第四系冲积层的空隙水,受季节降水及河水位影响,钻孔地下水位一般在1.0~4.0之间。堤内外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雨季外江水位上涨时,外江水位高于堤内水位,堤内地下水受东平河水及大气降水补级;枯水季节堤内地下水位高于外江水位,堤内地下水补给河水。

施工期间陆路对外交通主要利用现有堤顶防汛公路,水路则利用东平河水道及沿堤线多处码头,交通条件较好。

平面布置力求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既定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四大目标的实现。

2.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表1。

本工程拟在堤顶道路设计线附近建临时工棚作为项目部办公室和工人临时宿舍、拌合站和钢筋加工棚。施工道路利用现有上堤道路和xx大堤堤围道路,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场地进行平整,修筑临时道路和机械停置场。

为了保证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堆放场地将进行硬化处理,即钢筋、模板、砂石料、周转料场等浇成一块面积较大的砼场地。材料尽可能按计划分期、分批、分层供应,以减少二次搬运。

施工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组织技术交底。材料供应部门,提出外加工定货单,并提出工料分析和进行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安排,通知各项负责人到场,明确任务,进行施工队伍组织工作。

项目部场地包括搭建工棚、办公房,整理材料和机械场地,接通水、电,配备生活设施。

各种机械设备首先土方机械和运输机械到场,进行试运作。进行施工场地的清理工作。

进场后首先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线路固定桩,对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闭合测量。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加密水准点,对控制点进行适当的栓桩及保护,避免损坏影响正常施工。然后每20米设置中桩和边桩。对挡土墙、桥涵等结构物位置加设控制中桩。测量原地面及清表碾压高程,绘制土方断面图,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监理工程师,作为今后实际工程量的确定依据。对于鱼塘段可暂进行平面位置的测量,并在塘埂上设置中桩及边桩,测出塘埂标高、绘制出鱼塘平面详图,以便今后干塘后进一步测量。以上测量工作采用全站测距仪及水准仪完成。

3.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从附近高压电引入,另自备两台120KW发电机备用。

3.3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供水:现场采用Φ75的供水管径从附近接入,经(水表)供入施工现场管网,各施工段用胶管接用,考虑到季节性供水短缺和周围的环境卫生,备蓄水(暗)池供施工用水。

3.4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3.4.1非渔塘段清表土、碾压

人工对线内树木、树根进行伐除和挖除、使用推土机垂直路线沿横向推除草皮及表层腐植土等不适宜材料,清表厚度为30cm。首先将表土推至路线两测边沟位置以外,然后使用装载机将草皮土集中堆放于坡角线以外,统一弃运至弃土场弃置或今后作为边坡绿化种植土使用。人工将推土机清表后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清理,确保其表面无草根及树根等重新生长。同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边沟位置初步挖掘排水沟,以利路基填筑过程中的排水,并为下一步的边沟护砌创造条件。完成以上工作后使用平地机配合人工对清表后的表面进行整平和排压,使用平地机做进一步的找平,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同时由测量人员对清表及经过填前碾压的地表面每20米进行横断面高程测量,绘制出清表后的断面图,整理成正式的书面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供监理工程师认证,做为路基填方工程量的计量依据。

(1)围堰:采用顶宽1.0m,迎、背水面边坡均为1:2.0的横断面,堰堤主体堤砂,迎水面铺防水编织布一层,上压300~600厚袋砂包护坡顶,背水面铺300厚袋装砂包护脚。采用向前推进方法填筑。

(2)淤泥清运:施工清淤前,首先由测量人员对河底进行高程测量,绘制出河底原状横断面图,待业主代表及监理工程师确认。在清淤过程中设置集水窝、用水泵将渗出地下水排除。

3.4.3.1路基填砂

(1)施工准备,首先对拟填筑路段地表进行清除表土和整平及填前碾压(注意设置2%横坡以便排水),使之达到规范要求。由测量人员测量设置中桩线,两测设置边桩,中线桩上标出填筑路基标高,以及每层标高。

(3)砂的填筑。使用自卸汽车从砂场运砂至填筑位置,分堆卸车首先用推土机推平排压。考虑到砂的特性,可先进行半幅填筑,以保证运输车辆的正常行驶。

(4)调整含水量。每层砂铺齐后,测定其天然含水量,视含水量大小控制洒水量,洒水车洒水,局部配合人工洒水,使砂的含水量达到试验测定的最佳含水量。洒水时要注意上、下层之间不存在干砂层,填筑上层砂之前要在下层砂表面进行洒水,在洒水过程中,随时检查含水量。包边土与砂结合部1m宽度范围内要减量洒水,避免包边土过湿,造成找平碾压时结合处包边土出现弹软现象。由于砂层洒水后,水份蒸发和向下层渗透速度较快,因此在洒水后要立即找平,碾压。先用钢胶轮振动压路机不挂振排压一遍,减少砂子在摊平过程中松实不均现象,使砂潜在不平整得以暴露,有利于平地机进行找平。包边土的填筑应与砂基本同步,注意设置横坡以利排水。碾压砂路堤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第一层按照设计要求填筑厚度为60cm,宜用钢胶轮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顺序应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直线段由土质护坡向路中心线碾压,曲线段由弯道内侧向外侧碾压,砂子与包边土同时进行碾压。填砂路基碾压遍数一般振动碾压2至6遍,最后静压一遍消除明显轮迹,碾压速度以2档(2.0Km/h~5.0Km/h)为宜,压路机前轮重叠1/2轮迹,后轮必须超过两个工作结合段。砂在洒水后,水份散失较快,在碾压过程中,如表面含水量较小时,可用洒水车补水,使表面湿润、密实、不松散。碾压完成后及时交验,进行下一步填筑封层,以避免表面水份散失。工程机械及车辆禁止在碾压成型的表面行驶。填筑过程中两侧包边土需宽填50cm,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宽填部分土方,在填筑达到设计砂路基顶标高后,用挖掘机配合以人工修坡,将其用于路基顶封闭层土方。以上路基填筑应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位置设置沉降观测桩,测定观测桩桩顶高程,并做好记录。定期对其进行观测,沉降资料收集后,做为今后填方计量的依据。

挡土后填砂时,采用水冲法,应注意做好排水措施。必须待砼挡土墙达到75%以上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填砂冲水。

3.4.3.2路堤沉降观测

A、观测项目:根据设计要求,路堤加固工程需进行路堤沉降观测和路堤稳定观测。

B、观测的设施:沉降观测设置沉降板,稳定观测设置位移边桩。沿路长每200m横断面上在行车道中线和路堤边坡顶各设沉降板一个,在原堤戗台部位(新路堤内坡脚)和路堤外坡脚各设位移边桩一个。

1)沉降板采用钢板和连接钢管焊接,外加护套钢管。当路基清理后,在路堤基底设置沉降板位置挖一600×600×200的土坑,坑内铺砂厚50压实,将沉降板放置坑内,校平、回填土压实,加护套管。随填土增高,连接管和护套管相应接高。

2)位移边桩:制作一Φ120、长1300钢筋砼桩,顶盖为Φ50(厚4mm)钢板与桩纵筋焊固,在设定观测桩位置埋设,桩顶露出地面100mm,桩周回填密实。

1)沉降板观测:采用仪高法及仅读基本分划读数测定沉降板底、板顶高程,并用闭合水准路线,且精度符合二等水准要求,其路线闭合差mm(L:路线长度公里数)。

2)路堤稳定观测:采用视准线法,设三级点位,由位移标点和用以控制标点的工作基点和用以控制工作基点的校核基点三部分组成。工作基点要求设置在路堤两端或位移边桩的纵排或横排延长轴线上,且在地基变形影响区以外,位移边桩与工作台基点桩的距离不小于100m;工作基点桩用无缝钢管打入地层中,深度大于10m,校核基点桩打入岩层,桩周顶部用砼浇筑固定。

1)沉降板观测频率:施工期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填筑间歇期间,每三天观测一次;填筑完毕进入预压期后,第一个月每隔一周观测一次,第二个月每隔15天观测一次,第三个月每隔一周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多余的填料卸除为止。

2)位移边桩观测频率:同沉降观测。

3.4.3.1圆木桩基础

挡土墙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开挖时先挖至设计基底以上0.2m,余下的0.2m由人工清挖。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障碍物,或地基出现与设计不符现象,及时与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联系,征求设计单位处理意见,确定适当的方法并经实施处理后,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按设计要求,本标段部分挡土墙基础采用打松木桩,提高基础承载力。

松木桩采用移动式打桩机打入。一定要选择桩径和长度均符合要求的新鲜木桩,打入前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后,方可打入。对于地质特别软弱的地段,请求驻地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可缩短木桩间距或增加木桩长度,使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木桩尽量打到设计标高,对于中途断桩的,一定要补上相同材质的木桩。

3.4.3.2钢筋砼挡土墙施工

本工程所用钢筋均附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后由项目部质检部负责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按照级别、直径、炉号、试验与否分类堆放,挂牌标示,并设置单独存放区。钢筋采用集中加工,加工前由施工员绘制下料表,经审核后交至钢筋加工厂进行加工。进场钢筋在钢筋加工厂下料前,采用钢筋对焊机进行闪光对焊,然后根据运输条件及图纸要求下料,尽可能减少现场焊接数量。现场钢筋接头时,直径大于φ16时水平筋用窄间隙焊或锥螺纹接头,竖向筋用电渣压力焊或锥螺纹接头。

无论采取哪种接头形式,均做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

基础钢筋绑扎之前,认真学习图纸。钢筋绑扎时,严格按照标示的位置布筋,对号入位。所有构筑物为防止绑扎过程中及绑扎完毕后钢筋移位或变型,无论是基础钢筋还是侧墙钢筋,均加设支撑梯架。梯架事先由钢筋工按照基础厚度及侧墙宽度计算加工,基础钢筋梯架间距不得大于1.6m,其端部及中间每隔6~4m设一道三角型梯架,侧墙钢筋梯架间距不得大于2.0m。

钢筋绑扎过程中,如钢筋位置与预留孔、预埋管位置冲突时,不得将钢筋割断,而是将钢筋作成缓弯,从预留孔、管四周绕行。

钢筋垫块由钢筋工放置,在基础或侧墙直墙段,每平方米加垫块一个,在侧墙拐角或有斜八字凸出段另外加倍放垫块,垫块呈梅花状安置并与钢筋绑牢。

模板以定型组合钢模板为主,采用高强度钢框覆塑胶合板。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做好拼缝严密不漏浆,支撑稳固安全不变形,标高和构件断面尺寸严格按图施工,按规定验收。对墙板节点的模板提前配置好,方便拆除安装,保证外观质量和断面尺寸。

在浇灌砼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将模板的孔洞和缝隙堵严,并将模板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将砼通过制作好的串筒投入。不得随意投入而造成混凝土离析。

施工前检查模板牢固性,几何尺寸、轴线要准确。

混凝土在浇筑前,要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标号,由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应计量准确,按配合比严格配料,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出料。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浇筑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结构超高时应设斜槽下料。振捣中不得漏振、欠振、少振、超振。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现场应根据其气候情况进行洒水养护,已浇筑的砼应覆盖和浇水养护,不得少于七昼夜,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拆除支撑及模板前,必须在试压报告出来,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方要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应做到工完场清。

3.4.3.3浆砌石挡土墙施工

挡墙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为200mm~300m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倍,抗压强度应大于30Mpa。砌筑砂浆中所用的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符合混凝土中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采用中粗砂,砂浆的配合比可通过试验确定,必须有良好的和易性,随拌随用,保持适当的稠度,夏天应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砌体应分层分段砌筑,且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砌筑要一致。各砌层的砌石应安放稳固,砌石间应砂浆饱满,粘接牢固(泄水管处更是如此),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砌筑上层砌石时,避免振动下层砌石。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砌体沟缝砂浆强度应不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待砂浆初凝后洒水养护7~14天,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3.4.4路面结构层施工

3.4.4.1 25cm厚未筛分混石底层施工

混石底层施工是在路基填砂的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和高程均达到规范要求、通过质量检查验收后进行。材料选用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在30Mpa的硬石轧制,最大粒径小于90mm,长条和软弱颗粒含量不超过15%。

每隔10m在道路的中心线和边线(每边比设计路面宽0.75m)设基准桩,桩顶高程比混石顶面设计高程高5cm。材料运至现场后,按每车摊铺面积卸料,再采用推土机、平地机和人工相结合在全路宽分左右两幅进行摊铺。沿路长摊铺50m,作为一个碾压段进行碾压。

碾压程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由试验段提供,一般按下列规程进行施工。

A、摊铺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

B、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向高,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按试验段提供的数据。

C、先用的光轮压路机由边向中碾压,其速度一般为1.5~2.0Km/h稳压一遍。

D、用振动压路机和和三轮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遍数4遍,碾压速度2.5~3.0Km/h,后轮重叠1/2轮宽。

E、最后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速度为2.5~3.0Km/h,重叠1/2轮宽,一般碾压3遍即可。

F、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压实度,测量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标高,以保证铺筑层的厚度,设专人负责碾压工作。

3.4.4.2 20cm厚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施工

对将要施工的路段,先用竹片桩在基层中线和边线,每隔10米分别打上中桩和边桩,然后测出每个桩处应填筑的高度,用红油漆画在竹片上,以控制标高。用钢模或方木做支撑,模板高度与石粉层的压实厚度相同。采用连续式稳定土厂拌设备拌和水泥稳定石粉,除喂料外,均由一人操作控制,注意配料准确,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且拌合要均匀。采用15T汽车运输,运输时间很短,对拌料质量不会有影响。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半幅路的中央,根据每车料的摊铺面积计算卸料间距。采用推土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大致推平。同时配一个3~5人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集料带(铲除粗集料,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水泥细集料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用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并按上述方法再碾压一遍。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水泥石粉进行找补整平,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每次整形都应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5T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实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度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以采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的碾压速度。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水泥稳定石粉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层碾压完后,过一天就可以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石粉,不需经过7天养生期,在铺筑上层稳定层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屋表面湿润,为增加上下层之间的粘结性,在铺筑上层稳定层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本处采用洒水车不间断洒水养生,养生不少于7天。

水泥稳定石粉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

厂拌设备使用前必须先调试使料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施工期间的横缝、纵缝处理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碾压过程中,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处理;

严禁压路机在碾压或完成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

3.4.5沥青砼面层施工

3.4.5.1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沥青配合比设计分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根据技术规范试验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对选用的沥青、碎石、砂、矿粉进行试验,检验材料的各种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粗集料、细集料进行筛分,得到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利用筛分结果计算并绘制级配曲线。根据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的级配曲线和矿料的颗粒组成,用图表法或试算法确定符合级配曲线要求的各种矿料的配合比例,用马歇尔试验等方法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在试验段开工前呈报监理工程师。

粗集料:粗集料的选用应干净、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度。扁平颗粒含量小于10%。同时,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要求,并满足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补充规定的要求。并应对每批来料进行检验。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视密度不小于(t/m3)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石料冲击值不大于(%)

2)细集料:采用石屑,要求坚硬、清洁、无风化、不含杂质,并且具有适当的级配。其规格应满足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补充规定的要求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的规定的要求。

3)矿粉:采用从石灰岩磨细后得到的矿粉,也应满足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补充规定的要求,采用拌合站除尘。回收粉尘必须清洁、无杂质,塑性指数小于4,并且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50%。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要求

视密度不小于(t/m3)

针入度(25℃,100g,5s)min(0.1mm)

延度(5℃,5cm/min)min(cm)

软化点Tr&bmin(℃)

运动黏度(135℃)max(Pa.s)

离析,软化点差max(℃)

弹性恢复(25℃)min(%)

针入度比25℃min(%)

延度5℃min(cm)

针入度(25℃,100g,5s)(0.1mm)

延度(15℃,5cm/min)不小于(cm)

软化点(环球法)(℃)

闪点(COC)不小于(℃)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密度(15℃)(g/cm3)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延度(25℃)不小于(cm)

延度(15℃)(cm)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后,还需要在正式生产前进行试拌,提取混合料试样做抽提试验和马歇尔试验,检验混合料性能指标。在经过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段生产。

4、沥青混合料正式生产

在进行大批量生产之前先要建立有力组织机构,确立以站长为中心的生产体系,减少中间层次,提高工作效率。混合料的生产需要大批量的沥青、燃油和石料,要做好材料的及时供应,准备足够的材料贮存。

5、沥青砼生产的几点注意事项:

拌合时将矿料充分地烘干,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必须分别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所有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或已经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应废弃。拌和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离析和结块现象。

材料的规格发生改变时,应实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上层混合料加入抗剥落剂,中、下层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低于4级时,也应加入抗剥落剂。

3.4.5.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车辆组织:本标段内平均运距25Km左右,摊铺机分段作业摊铺,每机配15辆15t的自卸汽车运输。沥青砼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合能力和摊铺能力应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卸料,每一次开始摊铺时每台摊铺机前应有3台以上运料车等待。

保温措施:沥青的运输时间控制在0.5小时以内,在运输沥青时用蓬布搭盖,以防运输途中遇雨或气温较低时沥青散热太快。

防离析与倾泻措施:运输途中速度不宜太快,严禁急刹车。从成品仓向运料车卸料时,自卸车分三次装料,第一次装前车厢,第二次装后车厢,第三次装中间车厢,以防止混合料离析。

车厢保洁措施:运料车底板及侧板应抹一层油水混合物(油水比为1:3),清除可见余液,防止混合料粘在车箱板上;箱内边角处有堆积结块混合料时,应及时清除。

3.4.5.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压实

采用德国产福格勒SUPER2100型12.5m幅宽摊铺机摊铺,半幅路面一次摊铺,该摊铺机装有可调的活动熨平板,可自动电加热,装有可调振幅的震动夯板。

摊铺层厚、标高、坡度控制:我公司配备的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功能,摊铺厚度根据试验段中得出的松铺系数确定摊铺厚度。在摊铺下面层时,自动找平摊铺机需要一个准确的基准面,基准面可采用设置钢丝弦线的方法,在铺设前先按设计的纵坡进行布设,摊铺机利用传感器自动调整摊铺标高和坡度。在摊铺的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虚铺的厚度。在进行中面层和上面层的摊铺时,采用自动平衡梁装置。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平整度控制:碾压过程中用3m铝合金靠尺跟踪检测,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及时修整。

3.4.5.4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时间和温度控制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矿料温度(间歇试拌和机)(℃)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

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

混合料储料仓储料温度(℃)

储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不低于120~150且不超过165

不低于150~160且不超过170

120~150不低于120

140~160不低于120

沥青砼从出厂到摊铺不应超过1h,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掌握好“沥青加热温度”、“矿料温度”、“出厂温度”、“贮存温度”、“运输到现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终了温度”等。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见下表:

3.4.5.5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缝预留与处理

由于使用12.5m宽幅摊铺机进行左、右幅分别摊铺作业,因此存在一条纵向接缝。

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混合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应做成一道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横向接缝。上下两层面预留的横缝至少错开1m,下面层须避开下层预防反射裂缝。

横缝应用切缝机切成垂直上下层面的平接缝(见下图),铺筑接头时应先在压实段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接缝处预热软化。

采用平衡梁控制标高和平整度时,应在压实段铺垫橡胶带,使平衡梁雪撬接触在橡胶带上。橡胶带厚度接近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差,这样做的横缝经压实后能保证平顺,见下图。

横缝碾压时应先清除掉接缝预热混合料,并顺横缝方向进行,采用双钢轮机,压路机先置于已压实的一侧,以后每压一遍钢轮便向新铺段横移20cm,直至双钢轮全部碾压新铺层面后改作纵向常规碾压。见下图所示:

沥青面层与沥青面层之间、下层与沥青面层之间应洒布粘层沥青。当下层沥青被污染后,在铺设上层沥青之前应将其脏物尘土清扫干净,当有粘土块时,应用水刷洗,并在表面干燥后浇洒粘层油。浇洒粘层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在乳化沥青破乳、水份蒸发后方可铺筑上层沥青。

3.4.5.6检测与质量标准

施工完成后,对沥青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抗滑值、厚度、中线、纵断面高程、路面宽度、模坡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要求,并满足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补充规定的要求。

3.4.6排水工程施工

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砼管材逐节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进场水泥的品牌及质量,进场砂、石料、砖的材质等均采取了相应措施。

测量放线→挖槽→清底及夯实→摊铺碎石层→浇筑砼管基→下管、稳管→支模→浇筑砼包管→抹管箍→养护→回填

复测水准点高程,根据图纸要求放出排水管的中心线,依据管径放出开槽线。

根据已放好的开槽线,利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开挖,保证开槽宽度,注意不扰动槽底原状土,随着开挖进行槽底深的检测,距槽底约10cm时,用人工清理槽底至槽底高。遇到槽底有明水的情况,在槽边挖设排水沟和集水坑。

槽底清理后要在槽中设立管线中线桩,高程控制中线桩选用木桩每10m布设1根,用经纬仪控制钉入槽底中心线位置,用小铁钉示出,木桩的入土深度以桩顶为管基础砼面高程。同时,在木桩上做出砂垫层标高标志。

4、按标高摊铺垫层,保证宽度、平整、并夯实。

在已铺设好的垫层上,按宽度支好模板,浇筑砼至木桩,桩顶预埋钢筋头用做砼包管支模。振捣、抹平及养护。

待砼管基养护期到达以后,采用机械(或人工)下管,先横向下管,然后进行纵向位移,待全部排水管下完后,进行稳管,保证其高程及接口宽度、顺直度,管的底部两侧备好楔子,以防止管子滚动。

在浇筑完的砼管基上利用预埋好的钢筋头做模板底部的内面支撑,内模的上部用木杠使两模板相互支撑,模板外部用木杠的槽壁支撑。

待模板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即进行砼包管的施工(180º同上)。

8、砼包管浇筑完成后,用草制品对表面苫盖,洒水养护,待养护期完成后,拆模进行回填。管顶进入结构层时应回填与结构层相同的材料,其它回填透水性材料。施工中两侧同时回填,分层夯实。

9、检查井砌筑井身至设计高程,四周回填透水性材料,周围同时回填夯实。

雨水井采用反开槽施工,待基层完成后,在设计部位按尺寸开挖成槽后,基底先进行夯实,基底铺筑10cm砂垫层,然后浇筑底板砼,墙身按设计要求用M10水泥砂浆砌砖,并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井内壁用1:2水泥砂浆勾缝,通入井同的雨水管应与井内壁接平顺,多余部分凿除,衔接部位水泥砂浆应填充饱满、抹平。预制过梁安装应注意与井口尺寸保持一致,并调整井口与路面保持平顺,雨水井口四周回填与基层相同的材料。

3.4.7景观平台施工

本工程道路临江侧设10~24m宽的河滨观景平台并作景观及绿化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搭设桩基平台。

场地平整:场地采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压路机压实,然后铺垫枕木作钻孔平台。

护筒采用钢板加45号角钢加强圈焊结而成,直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顶应高出地面0.3米左右,根据现场地质条件,护筒底埋置于硬土层。埋置后四周粘土夯填密实。护筒埋设前要对桩位进行复核,桩位的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为了保护施工环境和文明施工,根据现场条件用砖砌筑泥浆沉淀池、循环池及泥浆槽,共设150m3泥浆池1座,30m3沉淀池1座。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废弃的泥浆和沉渣采用汽运的方式运出场外。

本工程采用粘土造浆,制备的泥浆须满足规范的要求,泥浆充分拌制均匀备用,在开钻前泥浆一定要备制充足。粘土就地取材,其含砂率不大于4%,胶体率不低于95%,塑性指数大于25,粒径小于0.005mm。制浆前将泥块打碎,使在搅拌时易于成浆。制成后泥浆在各项指标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钻机就位前,对钻机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对主要机具的检查、维修与安装,配套设施的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等。桩机就位后,为保证底座和顶端的平稳,打木桩固定,以防产生位移。顶部的起吊滑缘轮、转盘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保证在同一垂线上,其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以确保钻孔桩竖直度误差≤1%的要求。

在钻孔之前应先清除杂物。钻进时必须控制钻进速度,保证泥浆质量,必要时向孔内投放粘土,以加大泥浆比重,防止坍孔,同时应注意孔内水位变化,一旦坍孔,应立即上提钻机,回填井孔,重新钻进。为节约粘土,泥浆去渣净化后再回流入孔中循环使用。

钻机开钻前,检查各种机具、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泥浆制备是否充足,以及水、电路是否畅通,确保正常施工。具体应注意以下事项:

检查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是否一致,其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厘米,同时还需检查钻杆是否垂直。

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故停钻时,必须把钻头提出孔口,以防埋钻,孔口必须加盖防护。

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地层变化,以便随时调整钻压、钻速及泥浆指标,并做好记录。

钻进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损耗泥浆,保证钻孔中的泥浆指标,防止发生坍孔、缩孔等质量事故。

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对孔深、孔径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本桥部分桩基缺少地质图,加大了钻孔桩施工难度。常见钻孔事故有坍孔、弯孔、粘钻、缩孔、掉钻落物、卡钻等。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做好预防并及时处理。钻进过程中严防偏孔、坍孔、卡钻、掉钻等现象。

(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的制作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分段制作,用吊机吊放,孔位垂直焊接。钢筋保护层采取在竖直主筋上每隔2米在同一截面上对称设置4个钢筋耳环。安装时采用双机抬吊法。钢筋笼顶用型钢联结到孔口加以固定,以防笼体在浇注混凝土时上浮或下落,保证笼体处于设计位置。

钢筋笼安装完毕后,下导管进行清孔。混凝土灌注前应严格检查沉渣厚度不大于设计规范要求,孔内泥浆比重和含砂率符合有关要求。

灌注混凝土应注意以下事项:

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工作应迅速,不得中途停顿,应合理组织,统筹协调各道工序,防止坍孔;

水下桩采用商品砼,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以18~22厘米为宜,使其有良好的流动性;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取决于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性质,但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米;

d)当孔内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较深的埋管,放慢灌注速度,以防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升;

灌注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8米至1.0米,以便清除浮浆和消除测量误差;

在灌注混凝土前和灌注过程中应填写工程检查证和混凝土灌注测量记录。

本桥桥面铺装下层采用180mm厚C25细石砼面板,板受力钢筋采用双向通长钢筋配置,底梁与面板整体浇注。

在铺设桥面钢筋之前,对架设好的模板高程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结果调整并布设桥面标高控制点。

铺装层钢筋绑扎:为使钢筋网绑扎整齐标准,按钢筋设计间距先在桥面上打点标出,钢筋在桥下加工场集中加工,再吊运到桥面上,按桥面上标示点位置布置好钢筋,用铁丝绑扎,面板层钢筋接头,其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35d),且不小于250mm,接头错开布置,钢筋网要采用辅助钢筋支撑牢固。

模板安装:模板采用3.5号槽钢,由于铺装层砼厚6CM,模板安装比较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在板带的分界线上埋设两根Φ16竖向钢筋,再在两根竖向钢筋上按测量放样标高焊接一根横向Φ16钢筋作为模板固定支架,上面铺设模板,模板下面有钢筋网部分用水泥砂浆或用水泥砂浆砌筑红砖填塞,以防止漏浆,具体布置见附图,砂浆在模板拆除后,凿除,清理干净,再继续下一板带的施工。

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施工全过程有非渔塘段基底处理、渔塘段围堰清淤、路基填土砂、桥涵工程、挡土墙、路面结构层、水泥砼面层、沿线绿化带等主要工程。按照平行流水作业方法进行施工,重点确保桥涵工程、填砂工程等关键工序的工期。

4.2主要工序及施工顺序

DB63/T 1514-2016标准下载本工程总的工程序为先下后上施工。主要工序为:

测量放线→路基清表(渔塘清淤)→基底碾压→砂垫层(挡土墙)→钢筋砼挡土墙→排水工程→路基填砂→施工底基层→水泥石屑基层→沥青砼路面→开放交通。观景平台在开工手就抓紧进行桩基础的施工,进而进行梁板的施工,为通水准备条件。

劳动力组织采用按工种分组施工的方式,统一调度各工种的施工力量组织施工。根据本工程的工作量、进度要求等因素,高峰期二班倒选用劳动力达150人。在土建工程施工时,装修和水、电、设备安装工程由专业人员配合施工。

4.4施工管理机构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为能够给贵单位承建优质工程,按目标工期提前完工,我公司把该工程列为重点工程和信誉工程。决定选派技术能力强、在丰富经验、工作作风过硬的、善打硬仗的精兵强将,并具有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和具有中级以下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管理机构JGJ168-2009 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全面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将定期分批安排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对该工程的实施进行检查、督促,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修正。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我们将贯彻“重合同、守信誉”的方针,全方位保证该项目标工程的顺利实施。

施工总的安排是:进场后首先进行堤防整治工程,采取围堰清淤、填砂、挡土墙基础(打圆木桩)、挡土墙底板和墙身砼浇注、排水工程、路面工程,同时抓紧进行桥涵的施工。计划在2003年12月8日准时开工;计划在2004年11月18日前完成。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见附表2: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