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检察院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省检察院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64.1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省检察院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省检察院危旧房改造项目

JSH 2014-1025 远海区域疏浚工程计价暂行办法

安徽建工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施 工 方 案 会 签

省检察院危旧房改造项目深基坑支护

安徽晋兆置业有限公司拟在合肥市桐城南路建设省检察院危旧房改造项目,该工程由2幢32~33层高层组成,设1层地下室。

西侧由南至北分布:2幢7层住宅楼(外墙距地库外墙线4.93~8.05m),地库外墙线约5.0m处地下0.5~1.0m深度,埋设有3排水、电、气管道,北侧紧邻化7层住宅楼的粪池;

东侧道路红线距地库外墙线约10.5m;

北侧用地红线(简易砖砌围墙)距地库外墙线3.0m;

南侧用地红线(简易砖砌围墙)距地库外墙线4.4m,距围墙线约1.0m内、地下0.5~1.0m深度,埋设有3排水、电、气管道。

变形控制要求及施工特点

合肥地区强制性标准及文件、支护设计图纸、地质报告

安徽建工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统筹组织,超前安排、网络控制、确保重点,确保工期;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程度,确保工程质量;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确保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保护环境,抓质量以安全为基础和前提。

基坑西侧采用人工挖孔桩-内钢支撑支护;南侧、北侧围墙部位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护,东侧采用土钉墙支护。

围护桩:人工挖孔桩,桩径900,共101根,桩长8.3m。护壁、桩身砼C25。

钢筋笼主筋18φ20、内环φ16@2000、外环φ8@200。

压密注浆:西侧压密注浆孔总计104个,平均深度5.0m以进入老土0.5m为准,排距1.2m,注浆压力0.2~0.4Mpa(通过试验孔确定,以不损坏管线为准),每米注浆量大于50Kg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0.4~0.6。

冠梁: 砼强度等级C25。b*h=900*600,主筋14φ18,Φ8@200箍筋。

土钉墙:放坡系数1:0.75,锚管为2排钢管Φ48×3直接击入土体,钢管前端1/3长度每个600一个Φ5注浆孔,L=6m。

依据勘察报告,本场地基坑范围内土层自上而下分布有:

③层,粘土(粉质粘土)

2.1施工总平面布置、临时设施

为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的前提下,结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2.2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及道路、通讯设施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具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施工队长配备手机,保证通讯联络通畅,不误时误事,提高办事效率。

2.3人员、设备、材料准备

专业班组已作好准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已全部就绪,钢筋、水泥一次性进场,砂、石按进度分批进场。

2.4测量、放线、定位(总包单位实施)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采用全站仪建立精度较高的控制网(点),以控制整个区域。根据测放的控制网(点),利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图上的尺寸,测放具体的基坑开挖桩位点并检查校核,确保桩位准确。

根据提供的水准点,用DS3水平仪观测,以闭合线路进行引测,闭合误差以内。在确定±0.00时,应会同监理、业主共同确定,然后将标高点移位至不受影响的固定设施上,或另订基准桩,以便施工时进行测定及检查。

第三章、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二)喷锚施工工艺流程

(三)压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四)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按图纸尺寸把围护桩中心位置在实地做好测量记号或者钉木桩标志。

先开挖冠梁底面以上、冠梁外侧面以内2~3m宽土方。采用冠梁底面以上土方局部开挖外运。开挖深度1.0~1.5m,挖土流向为从西向东,沿支护桩轴线纵向开挖,从工地东侧外运。

预留运土坡道处土方,先用小挖机配合机动翻斗车尽可能多的将土方转运于基坑外集中堆放,再用小挖机装车外运。剩余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装入吊篮,塔吊吊运于基坑外集中堆放,再用小挖机装车外运。

锚杆发挥有效作用的重点是锚杆体系在挖土过程中的保护,挖土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措施实施,确保锚杆体系安全、完整、有效。

1、整个挖土过程必须保证土方挖运负责人、总包单位施工负责人,测量工全过程现场值班,严格控制挖土深度,禁止超挖。

2、围护桩周边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机械开挖,防止挖土机对围护桩及锚杆体系产生破坏。

3、挖土时应根据基坑土质情况留有一定的安全坡度,防止塌方而造成事故。当第一层土方挖去后,应立即在基坑边设置高度超过的安全栏杆。

运土坡道留设于东侧,走向正对大门方向。坡道顶在原始地面标高,坡道底处标高随的开挖标高留置,坡道坡度大于1:5,以满足运土需要。整个土方外运结束后再挖除运土坡道。

4.3挂网、泄水管布设

1、钢筋网片采用HRB235钢筋,间距250mm,采用焊接或绑扎制作,网格允许偏差。钢筋网片通过在挖孔桩上安装膨胀螺栓固定在边壁上,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钢筋网、加强筋与膨胀螺栓连接应牢固可靠。 采用Φ14@1500~1800加强筋与膨胀螺栓通过Φ=300连接筋焊牢、压紧钢筋网。

钢筋网(钢板网)扎制与连接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喷射砼面层。本基坑采用1个机组施工,每个机组使用空压机喷射装置,喷射砼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水灰比不宜大于0.45,强度等级C20,喷射厚度为。在喷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调节好工作风压0.5~0.7Mpa;

(2)水灰比宜控制在0.45;

(3)喷射砼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6~范围内,射流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喷射砼终凝后2小时内,应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喷水养护,连续养护5~7天。 坡顶范围应进行硬化处理。坡面泄水管间距不大于。

(4)如一次喷射砼厚度达不到设计厚度时,应等到第一次喷射的砼终凝后再作补喷,达到规定厚度为止。

(5)面层喷射砼时,应视边坡直立能力具体情况,采取一次喷射完成或者分层喷射完成即先喷射底层,扎钢筋网后,再喷射表层。

确保泻水管畅通是保证护坡安全的有力保证,面层喷射砼时应封堵泻水管口,喷射砼初凝后管口部四周用水泥浆封固,用Φ35短木棍向管内捣入5~15碎石至管底端部土层中,确保泻水管排水畅通。

由于桩间距较小且地下水丰富,采用间隔跳花施工。先挖的桩孔必须灌注桩芯砼12h后,方可开挖相邻桩孔。

1、测量员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和桩位平面布置图,进行轴线放样,在建筑物四周建立轴线测量控制网,建立高程控制点并加以保护,桩位采用十字交叉法控制。

2、桩位放样完毕后,测量员先将放样结果交项目技术负责验收。

3、项目技术负责验收合格后,再报请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经双方负责人在测量放线定位记录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桩位均用木桩钉铁钉标记,或用红漆在水泥地上做记号。

1、采用MU7.5标准砖、M2.5水泥砂浆砌筑导向砖井圈,井圈中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2、以桩位中心线设置十字交叉线,在井圈上做好标记,以便于校直孔壁,控制孔径。

3、导向砖井圈壁厚,顶面比场地高出,便于挡水和定位,井圈内径为钢筋混凝土护壁外径。

4、导向砖井圈应砌筑牢固,表面抹厚1:2水泥砂浆,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且利于做桩位控制标记。

5、导向砖井圈应砌筑好后,在所有井圈的对应位置设立标高点,由测量员、施工员、质检员共同检测,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直立状态的能力,以为一施工段,开挖面积为设计桩径加护壁厚度。

2、挖桩工从上到下逐段进行,同一段内挖土次序先中间后周边。

3、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使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大量渗水时,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出,当遇到流沙等不良土质易塌方时,根据实际减少每次孔壁施工高度。

4、测量控制:安装提升井架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1、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进行桩孔第开挖,挖孔桩第是整根挖孔桩的开始,开挖到位后,立即绑扎护壁钢筋,护壁节与节之间为内锯齿形。第一节砼护壁高出地面20~左右,便于挡水、挡落物。

2、支设护壁模板: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护壁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中心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身尺寸和位置准确。

3、设置操作平台,用来临时放置护壁混凝土用。

5、拆除模板继续下一段施工: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常温下24小时)便可拆模,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6、每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将桩位轴线、标高测设在钢筋混凝土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射,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度,随之进行修整护壁,孔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7、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应无积水,终孔后,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必须对桩身直径,孔底标高,桩位中心线,井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测,同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吊放钢筋笼,尽快浇筑桩身砼。

8、成孔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桩径+,垂直度0.5%,桩位。

1、所有进场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供货商签字盖章并标明原件存放地、技术负责人注明所代表的数量和使用部位。钢筋表面或每件钢筋均应有标牌,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项目部材料员、试验员分别建立钢筋进场、试验台帐。

2、焊条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型号要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

3、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钢筋笼根据桩长整体制作,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或者施划记号标定主筋位置,加劲箍设在主筋内侧。

4、钢筋笼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钢筋笼点焊用J422焊条,严格按设计要求,主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接头位置错开且间距>35d。

(2)加强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梅花绑扎固定,局部梅花电焊,以保证吊装时螺旋箍筋与主筋连接为柔性连接,避免电焊点脱焊。

5、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地面上,堆放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6、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要求:主筋间距允许偏差±;螺旋筋螺距允许偏差±,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

7、钢筋笼采用20T汽车吊进行吊装,钢筋笼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碰撞,就位后立即固定。安放前需再检查孔内情况,以确定孔内有无塌方或沉渣,钢筋笼入时应呈垂直状态入孔,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顺直,避免碰撞孔壁。严禁野蛮作业,造成墩笼、扭笼,下笼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若中途遇到阻碍,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再酌情处理。

8、安装钢筋笼后,沿钢筋笼圆周均匀布设一组3根*长φ48钢管夹持住钢筋笼使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夹持点相距1200,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桩芯砼浇筑完成10min后及时回收钢管,重复利用于下根桩。

9、注意钢筋笼的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工艺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

1、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砼,在灌注砼前,应进行清孔工作,要求孔壁、孔底必须清理干净,孔底无浮渣,孔壁无松动。

2、当有地下水而渗水量不大时,则应抽除孔内积水后,用串筒法浇筑砼,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如果渗水量过大,积水过多不便排干,则应用导管法水下灌注砼。

3、商品混凝土到现场使用前必须提供商品砼原材料及配合比报告。

4、砼拌合料质量控制,浇筑前应检测砼坍落度,对坍落度不符合施工要求或有离析现场的砼应做退货处理,严禁灌入桩孔,坍落度损失大于/h时,要调整配比。砼坍落度以100为宜,每左右为一层及时振捣。

5、砼汽车输送泵停靠在施工场地上,可直接够到桩孔,相邻的两根桩同步并行浇筑,以减少砼对孔壁的压力差,砼灌注要保持连续。桩身砼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每根桩身砼一次性浇筑完毕,中间不留任何施工缝。,配备两台加长振捣棒(长),以方便砼振捣。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以为宜,插入式振捣棒要做到“快插慢拔”,每一振捣点延续时间,要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每点为20~30秒。振点成梅花型布置,两振点间距约为,振捣位置桩位中间向四周扩展,如此连续灌注混凝土直至桩顶。

6、注意桩头砼的标高,应超出设计标高15~,以保证在凿除浮浆层后,桩顶标高符合要求。

7、桩身砼必须留有试件,设专人制作砼试块,灌注时随机抽取混凝土,每桩制作1组标准养护试块,每个灌注台班留置龄期试块2组。

8、在冠梁施工前,每一根桩均应进行小应变完整性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

冠梁应一次施工完毕。除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预留砼试块外,还应分别制作3天、7天和20天龄期的混凝土试块,测定相应龄期混凝土强度,为下步工序施工提供依据。

测量放线必须准确,保证冠梁的设置位置准确。

冠梁、支护桩与钢支撑应紧密接触,锚固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使其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支护桩间与钢围檩间空隙用C25砼填实。

4.8土钉(锚管)施工

土钉孔采用干法钻孔Φ100,土钉孔采用水泥净浆,注浆压力0.2~0.4Mpa,每米注浆量大于5Kg水泥,否则应进行二次注浆,注浆压力0.4~0.6Mpa。土钉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

锚管采用冲击器击打入土中。锚管为2排钢管Φ48×3直接击入土体,钢管前端1/3长度每个600一个Φ5注浆孔,L=6m。

锚管孔注浆采用水泥净浆,注浆压力0.2~0.4Mpa,每米注浆量大于5Kg水泥,否则应进行二次注浆,注浆压力0.4~0.6Mpa。

注浆时,要做到边注浆边往外拉动注浆管,不可拉动得太快,以免造成水泥浆脱节而使浆液不够饱满。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分钟时,就用水清洗注浆机及注浆管,重新注浆。浆液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并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注浆过程中观察孔口返浆情况,如孔口返浆用粘土在孔口围偃,确保浆液的密实。

3、土钉及喷护面施工完毕3d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

4.9冬、雨季施工措施

根据本地区的气象特点、以往经验,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为冬期施工,为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施工中由施工技术交底确定的各种相应措施,纳入施工过程并进行控制。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在特定的条件下,须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

1、若遇阴雨天气,须暂停作业,并用雨布覆盖已挖工作面,防止坍塌。

2、根据现场水流向作好排水准备工作,保证施工道路畅通、排水流畅,设置排水沟,排至集水井。

3、提前配备雨期施工材料,排水设备,露天设立的机电设备要有防雨措施、保安装置,高塔作好防雷电措施。

4、风、雨、雷电过后,对现场所有电器、电路、施工架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5、雨后进行砼施工,重新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6、施工应尽量避开冻季。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大约在12月开始进入低温季节,本工程施工受冬季影响的工程主要体现在桩孔成孔施工上。在这些项目的施工中,主要应注意采取防霜冻措施。因此,我们要抓住今年11月黄金时节,设多个作业面,力争完成桩基成孔施工。

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7、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寒流突然袭击。 施工现场配备必须的各类防冻防水用具及材料。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内外气温,并及时做好记录。

工地临时供水管道等材料做好保温防冻措施。铺垫整修好现场临时道路,尤其是的材料进场道路,以防积水结冰,材料无法进场。整治临时设施,如搅拌机棚等,做好保温防雨措施,防冻防雨水漏入棚内,搅拌机用完要将水泵中的水排出,以防冻裂。对于水泥等不宜雨淋、霜冻的材料要采取有效措施,搭设防护蓬等,保证工程质量,减少经济损失。

8、 成立冬雨季施工安全值班小组,值班人员每天轮流值班,并写出书面记录,如发现隐患,定整改措施,并监督执行。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控制坍落度,用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9、在冬期施工混凝土时,必须防止在硬化初期遭受冻害,并尽早获得强度,采取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温度降到0℃前,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抗冻临界强度。为了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用水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选高效减水剂,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块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并加入适量防冻剂。为了缩短养护时间,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浇筑和拆模后的混凝土采用草垫加薄膜覆盖。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值才能拆模,混凝土板强度必须达到100加下层模板、钢筋施工荷载,严格控制遭受冲击荷载。混凝土采用热水养护不低于7天。

4.10不利地层、边坡水害预防措施

若遇局部复杂土层时(现场必须密切注意土层变化),应削坡卸荷,防止变形。削坡方案应根据局部出露情况区别对待,由施工单位拿出方案,交监理审批。

对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如场地周围生产、生活排水等)进行仔细观察,采取截断、引走等措施彻底排除水害隐患。

4.11降水、排水措施

在开挖过程中要做好地下水的抽、排:

1、在坡顶部外侧距边坡上口线外2m砌挡水墙,防止水流渗入坡内;挡水墙至坡护顶线范围内均用素砼护面防止雨水渗入地下。

2、基坑内四周挖250*300mm的排水沟,每隔20米挖一集水井,及时抽水,防止积水对基坑土壁的破坏。

3、填土层滞水较丰富时,采取局部压密注浆的办法进行加固止水。

4、若遇阴雨天气,必须暂停作业,并用雨布覆盖已挖工作面和砼护面,防止边坡坍塌。根据现场水流向作好排水准备工作,配备Φ50潜水泵5台,及时抽水,防止积水对基坑土壁的破坏。保证排水流畅,基坑现场不留积水。

4.12填土层较厚地段边坡处治措施

若遇局部地段填土层较厚,上层滞水较丰富时,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其回填土尚未固结稳定,填土层中上层滞水可能大量涌入基坑,造成边坡稳定性极差,拟采用压密注浆的办法进行加固。

视边坡自稳定能力具体情况,对稳定性较差局部地段,采取护面砼分层喷射法完成,即先扎钢筋网喷射40厚底层后,再设置膨胀螺栓、焊接加强钢筋喷射面层至设计护面砼80厚。

在坡顶部外侧距边坡上口线外2m砌挡水墙,防止水流渗入坡内;排水沟或挡水墙至坡护顶线范围内均用素砼护面防止雨水渗入地下。对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如场地周围生产、生活排水等)进行仔细观察,采取截断、引走等措施彻底排除水害隐患。

在基坑开挖前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土方开挖和基坑使用期间均应由业主委托有专业测量资质的单位对内支撑、坡顶、道路、住宅楼等进行变形监测,每次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应及时向施工及设计方反馈,以便指导施工。

边坡变形观测点应布置在变形较大以及土质相对较差处,观测点间距≤25m,每段观测点不少于3个观测点。每栋建筑物观测点不少于6个。

变形监测点需在挖孔桩、土方开挖前埋设,一般1~2天监测一次,但监测周期必须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每层土方开挖后24h监测一次,

3、变形加速且不收敛时加密观测次数。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2~5天监测一次,半个月后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15天观测一次。

根据本工程土质条件以及基坑的变形要求,本基坑变形预警值为:

2、连续三天水平位移速率达3mm/天;

3、周边建筑物附加变形10mm。

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超过预警值,继续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时,立即寻找原因,采取针对性应急补救措施。可采用坑内回填土方反压或堆集砂袋直至变形稳定之后再采取坡顶卸载、局部增设预应力锚杆、局部增加内支撑或斜支撑等措施。

当基坑变形值达到设计预警值继续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时,或突降大暴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14施工单位自行监测措施

(1)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

(2)围护桩地下桩体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围护桩顶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3)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

(4)坑外地下土层的沉降。

(5)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

测点布设合理方能经济有效。在确定测点的布设前,必须知道基地的地质情况和基坑的围护设计方案,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理论的预测来考虑测点的布设范围和密度。

边坡变形观测点应布置在变形较大以及土质相对较差处,观测点间距≤25m,每段观测点不少于3个观测点。每栋建筑物观测点不少于6个。

原则上,能埋的测点应在工程开工前埋设完成,并应保证有一定的稳定期,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各项静态初始值应测取完毕。沉降、位移的测点应直接安装在被监测的物体上,只有道路地下管线若无条件开挖样洞设点,则可在人行道上埋设水泥桩作为模拟监测点,此时的模拟桩的深度应稍大于管线深度,且地表应设井盖保护,不止于影响行人安全;如果马路上有管线设备(如管线井、阀门等)的话,则可在设备上直接设点观测。

变形监测点需在挖孔桩、土方开挖前埋设,一般1~2天监测一次,但监测周期必须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每层土方开挖后24h监测一次,

3、变形加速且不收敛时加密观测次数。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2~5天监测一次,半个月后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15天观测一次。

根据本工程土质条件以及基坑的变形要求,本基坑变形预警值为:

2、连续三天水平位移速率达3mm/天;

3、周边建筑物附加变形10mm。

根据经验知道,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为坑深的3~4倍,因此,沉降观测所选的后视点应选在施工的影响范围之外;后视点不应少于二点。沉降观测的仪器应选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精密水准观测方法测二测回,测回校差应小于±lmm。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都应在基坑开工前测取初始值。在开工期间,应根据需要不断测取数据,从几天观测一次到一天观测几次都可以;每次的观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即为累计量,与前次的观测数据相比较即为日变量。日变量大于3mm,累计变量大于10mm即应报警。

位移监测点的观测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偏角法。同样,测站点应选在基坑的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外方向的选用应不少于3点,每次观测都必须定向,为防止测站点被破坏,应在安全地段再设一点作为保护点,以便在必要时作恢复测站点之用。初次观测时,须同时测取测站至各测点的距离,有了距离就可算出各测点的秒差,以后各次的观测只要测出每个测点的角度变化就可推算出各测点的位移量。观测次数和报警值与沉降监测相同。当然也可用坐标法来测取位移量。

第五章、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计划

本工程采用全面施工,重点突出,齐头并进,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

成立精干的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内部分工负责紧密配合,形成有条不紊的管理系统,实施工程高效管理。

全面“一盘棋”,在“人、机、料、法、环”上确保的施工需要。

加强工程管理指挥,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齐共管。

配备的劳务人员必须是由劳务公司派遣的有丰富经验的熟练工人,数量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做到每个工作面都满负荷运转。

配备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施工机械设备,备足机械易损件,做到随坏随修复施工,避免出现机械设备损坏影响施工进度。

设专人管理施工材料,有预见、有计划地备足施工用料,钢材、商品砼在施工前确定好供应商和供应计划。

本工程桩间距<2.5m,挖孔桩施工按规定应跳桩开挖,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现场环境,采用砼护壁到桩底、加厚砼护壁厚度到200/175mm,在北侧、西侧同时开挖至孔底标高,浇注桩芯时控制砼的高度差在2m以内可以满足安全要求。

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严格过程质量控制,加强“三检”制度的落实,杜绝重大差错的发生,避免发生返工而延误工程进度。

5.3施工人员配备计划

加强用工的计划性,实行定额用工,保证施工人员需求满足施工生产需用。加强劳动定额的管理,确保定额水平完成。

5.4、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为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合理调配使用机械至为重要,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

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目标是: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边坡支护确保基坑正常施工。

为确保本工程上述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员工,必须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质量,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1、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3、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目标管理,把工程的质量总目标分解成工序质量目标,并落实到人。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都必须以“质量目标”为中心。实施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把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纳入“质量第一”的轨道。

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本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对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负责。

建立三全控制措施,即全过程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全员参与控制。具体质量保证控制措施如下:

(1) 劳动主体控制:包括所有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通过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职工在施工过程中其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2) 劳动对象控制: 劳动对象有原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其控制内容为: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贯彻单位内部质量程序文件中明确材料设备在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

(3) 工程工艺控制: 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分部工程开工前,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和各阶段施工平面图,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 工程材料控制: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都将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水泥、钢材等其它外购材料必须三证(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5) 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具有相应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度,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设备控制: 对施工所用设备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进行专项设计,工程所用的现场安装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在安装使用前须经专业管理部门验收。

(7) 施工环境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现场的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等内容,要消除其对工程的影响主要采取预测预防的方法,对地质水文方面影响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降水排水加固等技术方案,对天气气象等方面在施工方案中制订专项施工方案,如冬雨季及高温季节明确施工措施,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各项准备以紧急应对。

(8) 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 在实施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下图。

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严格贯彻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自检互检报验,材料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等质量技术检查验收制度,树立全员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1)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将交底内容形成书面记录并经与会人员签字认可后形成文件。

(2)做好测量放样等工作,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准确放样。

(3)做好各种原材料的送检工作,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施工中,质检员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项目技术负责必须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及成孔记录,进行质量动态分析,及时汇总上报给项目经理。

(2)施工中加强各个工序质量管理,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

(3)各班组之间要做好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记录,保证下道工序正常施工和满足质量要求。

(4)进场材料按指定位置堆放,实行“四验”制度。

(5)施工机械必须做好保养,实行“四定”制度。

(6)做好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7)质量验收程序具体措施如下:

a桩位放样:质检组自检→监理单位复检、签字

b 孔径:当班自检→质检员抽检→监理单位抽检

c垂直度:当班自检→质检员复检→监理单位复检

d成孔验收:当班自检→质检员复检→监理单位复检、签字

e砼坍落度:试块制作工检测→质检员抽检→监理单位抽检

f钢材:在监理单位见证取样送检→资料交监理单位核准。钢筋焊接每300组接头送一组试样,焊件制作→监理见证送检→资料交监理单位核准。

3.加强全面质量意识教育,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一切为业主服务的思想。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技术规范,严格按图纸施工,如有变更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施工工艺,规定具体的施工工序、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对各个施工作业面的技术要点、施工步骤、操作方法、设备使用、人员配置、后勤保障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时人人心中有数,各个环节紧密配合,秩序井然,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5.坚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验收制度,验收时同时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所有不合格的材料和工程设备及时发现及时清除,确保工程质量。

6.配备专门的试验人员,按全同规定和监理单位的指示进行各项材料试验和工艺试验,为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试验资料。

7.确保隐蔽工程和工程隐蔽部位的验收工作,在监理单位确认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在验收单上签字后,才能进行覆盖。

8.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校核,对施工中布设的永久性测量控制点定期复测,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测量控制点不被破坏,配备优秀的满足工程要求的测量工程师、测量技术人员,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指导。

9.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杜绝重大差错的发生。

10. 施工质量监控保证措施

施工中,在工程监控部门的严格把关监督下,本工程质检部配备足够的、专业齐全的监控人员和必要的质量监控设备ZJM-021-3632-2020标准下载,认真做好“旁站监督”工作,对工程施工质量实施过程监控;并督促各工序工程质量目标承包人严格按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图纸施工;随机检查施工和质量技术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

a、加强全面质量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b、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谁负责操作,谁负责质量”的原则,严把施工质量关。对使用的材料和所有部位及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详细做好质量检查记录,编制质量报表,交监理审查。

c、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技术规范,严格按图纸施工,如有变更必须有设计变更通知单。

d、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并制定施工工艺,规定具体的施工工序、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对各个施工作业面的技术要点、施工步骤、操作方法、设备使用、人员配置、后勤保障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时人人心中有数,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e、坚持材料、设备的验收制度,验收时同时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所有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及时发现及时清除,确保工程质量。

f、确保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监理单位确认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在验收单上签字后,才能进行覆盖。

g、配备满足工程要求的测量技术人员,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校核Q/GDW 11897-2018 调度自动化机房设计与建设规范,对施工中布设的永久性测量控制点定期复测,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测量控制点不被破坏。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杜绝重大差错的发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