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doc

XX大学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大学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doc

1.1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我公司企业标准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XX综合体育中心工程施工图和工程招标文件编制而成。

1.2 该工程编制方案主要引用的标准有: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范围为图纸范围内的土建、暖气、卫生、空调、电气工程DB62/T 4128-2020标准下载,与室外有联系的各种管线均做出外墙轴线2.5m。

该工程由XX基建规划处负责筹建,由XX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单位将通过招标选定,本工程位于XX校园东北部,主楼中轴线中段,南侧为教学楼,东、西、北三侧为运动场所,施工用场地面积28000m2。

XX综合体育中心是一座集体育比赛、办公、会议、教学练习、电视转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本工程地上三层(二层以上建筑平面为椭圆形),檐高15m,屋顶拱高29m。首层建筑面积8584 m2 ,总建筑面积12547.85m2。中心部分为比赛场地,周围设贵宾室、新闻用房、裁判室和运动员休息室等;

南侧有击剑室、舞蹈健美室等及空调机房、配电室;北侧为教研办公室及其他设备用房。本工程外墙装修主要有磨光和烧毛花岗石材,配银灰色铝合金外门窗,大拱及局部采用白色涂料;剁斧石台阶、大平台采用广场砖铺地;观众厅屋顶采用铝合金板屋面,拱间为强化PVC 板天窗。室内选用硬木门窗,比赛大厅地面双层硬木地板,墙面采用穿孔烤漆钢板,浮云式铝板吊顶。其他房间地面做法为预制水磨石、磨光石材地面、铺地砖地面、水泥地面和活动地板等,墙面做法主要有吸声墙面、面砖墙面等,吊顶有矿棉板、石膏吸声板等。

2.4.1 本工程属于多功能的大空间公用建筑,结构设计新颖,建筑造型美观,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屋盖采用网架蛋壳形结构,由两个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及边柱支撑。2.4.2 装饰档次高,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多,质量要求高,是XX九十年校庆会议中心,也将是XX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性建筑。

2.4.3 工期紧。前期施工准备工作繁多,工期后门已关闭,即2001 年4 月XX校庆需使用。

2.5.1 工程桩共462 根,施工质量要求高,如何保证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缩短桩基施工工期,对保证如期竣工使用具有关键作用。

2.5.2 施工场地狭窄。该工程占地面积大,北面紧临大运动场,南面靠近XX教学楼,西面为蓝排球场,东面为网球场,可施工使用的场地很少,这给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

2.5.3 椭圆形平面、蛋壳形屋盖及大型拱的定位是施工测量控制的难点与重点。

2.5.4 大型拱的模板及其支撑体系,以及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该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和关键。

2.5.5 两拱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桁架梁其方向、标高、桁架高度、腹杆长度变化多,高空浇筑混凝土,施工复杂,难度大。

本项目施工总体目标如下:

1999 年10 月1 日开工,2000 年11 月15 日竣工交付,总工期412d。各阶段工期控制目标为:

1999 年12 月5 日完成桩基施工

1999 年12 月30 日完成±0.000m 以下结构

2000 年4 月20 日完成结构封顶

确保XX市结构“长城杯”,XX市优质工程,创鲁班奖。

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发生率小于2‰

达到XX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标准

3.5 竣工保修承诺∶竣工保修时间均大于建设部和XX市规定的保修期限,

4.1.1.1 项目组织机构

4.1.1.2 项目管理措施

(2) 公司对项目实行的是方针目标管理,根据对建设单位的承诺制定总体方针目标、如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目标项目制造成本目标等。项目经理部则按公司的方针目标进行相应的决策,具体组织生产活动履行项目管理职责。公司按年度方针目标,每月、每季度对项目进行综合考评,制订《项目方针目标展开图》根据考核结果按《工程项目管理责任目标考核与奖励办法》执行。该工程采用目标管理法施工,我公司将按照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来运作和管理项目,形成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及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以GB/T9002—IS09002 模式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以此出色地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本工程质量目标。

(3) 项目经理受公司法人委托作为项目法人代表,履行建设单位和公司签订的合同,以签订的目标责任状对项目经理进行考核,杜绝了项目承包带来的弊端.项目员工由项目经理聘用,定期考核,竞争上岗。

(4) 为规范该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将执行颂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现场CI 手册》。

4.1.1.3 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将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兑现对建设单位的承诺。为此项目经理部建立下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并严格贯彻执行。

(1)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制度

(2) 施工项目计划管理制度

(3)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4)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制度

(5)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6)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7) 施工项目劳动工资、奖金管理办法

(8) 施工项目计量管理制度

(9) 施工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0) 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11) 施工项目材料管理制度

(12) 施工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13) 施工项目劳动管理制度

(14) 施工项目治安保卫管理制度

(15) 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

(16) 施工项目CI 实施办法

4.1.1.4 材料采购

(1) 本工程材料采购周期短、数量大、品种多,为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采购订货的设备达到国家优质产品,保护建设单位的利益,以合理的价格采购最优质的产品,本工程材料采购采用公司和建设单位联合的集中采购制。

(2) 我公司在京施工多年,具有负责物资采购、供应的专职职能部门,积累了广泛全面的市场信息网络和合作多年信誉良好的供应厂家,这些可保证物资采购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发挥我公司规模采购的优惠条件保证优质优价。避免了个别采购人员的“黑箱操作”损害建设单位和我公司的利益。

1)依据施工图编制材料、设备计划,其内容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标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订购工程设备符合工程图纸设计要求或建设单位规定的产品要求。

2)根据“分承包管理工作程序”和“物资采购程序”对分供方进行评定,对其资质证书、营业执照进行审查,建立合格分供方档案,并选择不少于三家进行报价竞争,最后和建设单位有关部门联合确定最佳价格、厂家。

3)对采购某些大宗材料或重要工程设备,应明确规定需方在分供方货源处进行验证的安排及产品放行的方式。

4)对需进行检测的材料进场后经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项目部对材料应进行标识、验收、记录、挂牌标识。

4.1.2 施工先进技术

本工程致力于不断开发和使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领先的技术达到领先的质量水平。“创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用雄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不断满足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在本工程我们将采用70 系列定型模板及早拆体系,钢筋混凝土拱、桁架采用特制模板和先进施工技术。先进的钢筋连接技术,成功的管理经验等,能确保实现对建设单位的承诺。

4.1.3.1 本工程按基础、主体结构、装修安装三个阶段组织施工。同时亦按三个阶段进行验收。基础于2000 年1 月10 日组织验收,结构于2000 年5 月25 日组织验收。避免混凝土拱与下部主体框架立体交叉作业,南北两侧框架(A 轴~F 轴+2500、K 轴 –2500~Q 轴)与拱同步施工,拱下部分结构(F 轴+2500~K 轴 –2500)待拱完成后再施工。首层局部提前插入砌筑及装修施工,全部装修安装于2000 年11 月5 日竣工,11 月15 日交付。

4.1.4 施工流水段划分

4.1.4.1 基础施工阶段

工程桩的施工应按拱脚和框架的不同部位桩基,分区域组织施工,并先完成拱的桩基、承台、拉梁施工;框架结构的承台及基础梁按对称线分成四块进行施工流水。应注意各部分的时间安排,平衡施工机械、劳动力组织,协调各施工工种、各专业之间衔接,压缩或调整各施工工序在一个流水段上的持续时间,保持均衡流水。以取得工期短、质量高的最佳效果。

4.1.4.2 结构施工阶段

针对该工程占地面积大的特点,以及大型钢筋混凝土拱施工难点,结合平面设计图划分为六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具体划分位置以F 轴北侧2500mm、K轴南侧2500mm和⑦轴东侧3500mm处三条直线将整个施工区域划分成六个施工段,自南往北依次分别为A1、A2、B1、B2、C1、C2。以大型拱施工为重点,单独组成一个施工段(分成十三个小段)领先施工,混凝土拱的施工应从两端对称分段流水作业。与此同时组织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A1、A2 段和C1、C2 段,并各自组织段内流水施工,即A1 段和A2 段组织互流水,C1 和C2 段组织互流水;其中A1 段和C1 段领先施工,A2 段和C2 段随后。最后施工拱下边区域的B1、B2 两段;,主体施工阶段流水段施工应结合模板、工期、劳动力投入等因素进行综合安排,施工作业队由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专业工种组成,作业班组之间,互相协调配合施工。力争各流水段施工进度节拍一致,从而保证各工序的衔接合理,以实现连续均衡流水作业。每施工段派一名土建专业工程师。一名水电专业工程师负责全权管理,各专业配备一名专业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监督指导。

4.1.4.3 结构施工阶段水电设备安装预埋与结构同步施工,在主导工序施工过程中穿插进行。装修和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根据功能分区和分层组织流水施工作业。

4.1.5 主要施工工艺简述

4.1.5.1 桩基工程

桩基施工采用反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导管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成孔与浇筑混凝土分别流水作业。

4.1.5.2 钢筋工程

本工程工期紧,施工场地较为狭窄,为保证在校园内做到文明施工,钢筋加工考虑在我公司加工厂加工,根据工程需要计划供应到现场。钢筋的连接:灌注桩钢筋采用搭接焊,柱筋连接主要采用电渣焊,钢筋混凝土拱、承台板、梁的钢筋采用冷挤压钢筋连接技术,楼板的钢筋直径较小,采用绑扎搭接与对焊连接。

4.1.5.3 模板工程

(1) 结合流水段划分,框架柱模板采用工具式柱模,墙、梁模板采用70 系列中型钢模板。模板配制根据施工流水段和进度计划综合考虑。

(2) 混凝土拱和桁架模板采用18mm 厚维莎板加木楞制作定型模板,使用钢管支撑和对拉螺栓控制截面尺寸。

(3) 楼板底模全部采用12mm 竹夹板,顶板搁栅采用50mmx100mm,木方托梁采用100mm×100mm 木方,支撑采用碗扣式多功能早拆体系,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模板周转率。

4.1.5.4 混凝土工程

(1) 该工程全部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配置两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的拌制应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计量,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 桩基混凝土采用机动翻斗车水平运输,采用吊车起升导管法水下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求连续紧凑,不得中途停歇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承台板与基础梁的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施工新技术。

(3) 地上首层混凝土施工,考虑设计要求及工程结构特点,混凝土浇筑柱子采用塔吊吊运,梁板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到位可加快浇筑速度,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二、三层结构柱、梁、板混凝土采用塔吊运到作业面,并控制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 拱的混凝土浇筑采用免振导自密实混凝土,采用塔吊吊送入模,每段先浇筑两侧和底壁与拱间桁架的混凝土,待内模拆除后,再安装顶壁底模、浇筑顶壁混凝土。

4.1.5.4 钢结构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桁架采用钢支撑,观众厅屋顶为球节点钢网架。为保证质量,网架构件委托专业厂家制作。钢构件运至现场后利用现场塔吊进行高空拼装,由我公司专业分公司进行安装。

4.2.1 主要工程量及资源需用量

4.2.1.1 主要工程量

4.2.1.2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本工程建筑物平面尺寸(轴线距离)为97.9m×107.2m,建筑物总高度29m 由于本工程首层建筑面积较大,在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布置2 台H3/36B(最大起重力矩2950kNm,R=60m)塔吊,承担钢筋、模板、混凝土、钢结构和周转材料的垂直和水平运输。

本工程混凝土量比较集中的部位,其垂直水平运输主要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技术。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施工进度计划和每段混凝土工作量,现场配备1 台地泵和1 台汽车泵以满足施工需要,依据现场条件进行布置。同时为满足拱、桁架、框架柱、梁板的施工工艺要求,其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吊完成。

钢结构和钢网架的安装根据结构设计和现场实际条件考虑使用塔吊吊运、高空安装。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4.2.1.3 主要周转材料用量计划

4.2.2 劳动力组织及计划安排

4.2.2.1 基础施工阶段

本工程基础施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程桩、土方开挖与回填、钢筋加工与绑扎、模板安装与拆除、混凝土浇筑。桩基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先进行试桩,应提前落实施工方案和试验方法,以便试桩完成后及时施工工程桩。桩基施工时,根据工程桩的规格、分布部位组织分组作业。可按机械成孔、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筑组成若干班组。桩基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桩,便于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承台和基础梁的施工,根据拱基础和框架基础分为两个体系的特点,按进度安排,先施工埋置较深的拱脚承台及拉梁,同时进行数量较多又不影响拱脚拉梁的承台及基础梁的施工,最后完成拉梁交叉部位的承台与基础梁。各部分基础的施工依先后顺序适当安排土方回填作业。桩基以上基础施工,根据工程建筑平面,按混凝土拱和框架结构基础,将整个施工面分成两部分,并组建两个施工队,按工种专业组织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组成若干施工班组,以便开展流水作业。

该阶段工期计划安排如下,进场施工、测量放线3d,桩基施工及测桩62d。坑槽挖土、钎探、验槽和施工垫层,合计占用工期时间10d。承台、基础梁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合计占用工期时间15d。整个基础施工计划工期90d,共投入劳动力300 人。

4.2.2.2 地上结构施工阶段

由于本工程首层建筑面积较大,根据本工程建筑平面及结构特点,划分成六个流水段,建立三个综合施工队组织施工,其中A1、A2 段为第一施工区,B1、B2 段为第二施工区,C1、C2 段为第三施工区;每个施工区域设区段长负责本区段的施工。每个施工段以钢筋、模板、混凝土分项组织流水作业。地上结构施工应以钢筋混凝土拱为施工重点和难点,不仅因为其工艺较为复杂,而且与框架结构交叉并影响后者的施工。其架子搭设将占据框架结构施工作业面。拱体及桁架的施工拟组织160 人左右的施工队,从拱的两端开始分段对称施工,最后完成拱顶部位,整个拱的计划工期为60d。框架结构的施工按施工段的划分形成南北两个施工区域,组织两个施工队,进行区段流水。首层建筑面积较大,施工占用时间较长,而拱的施工又使B1、B2 段滞后施工,所以A、C 两区可及时插入土方回填、地面施工和砌筑工程,既加快施工进度又避免产生窝工。

地上结构主要工程内容为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拆除,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在该施工阶段的后期,除保持三个结构施工队人数外,尚应组织钢结构安装、墙体砌筑等专业队的进场作业,及时插入施工。

主体施工阶段始于冬期,因冬期气温较低,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因此需考虑适当的技术间歇,为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框架梁、拱的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整个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计划工期约为105d,劳动力投入高峰时期600 人。其中钢筋工160 人,木工220 人,混凝土工80 人,起重架子工80 人,其他配合工种60 人。

4.2.2.3 装修和设备安装施工阶段

本工程装修施工作业面大,可投入较多的工种队伍进行穿插作业,按装修设计的特点,组织不同的分部、分项专业队伍(砌筑抹灰、门窗安装、室内装修、屋面防水保温以及外墙饰面、屋顶安装)作有顺序的施工。

装修作业的全面展开之前应预先解决好二次装修设计方案、装修样板的试作验收、各种材料样品的确认以及货源组织。室外装修、屋面施工应考虑到雨期的影响。内部装修按照结构完成的先后顺序进行,通过严格周密计划、合理组织施工做到作业面不闲置、工序衔接紧密。处理好水电设备安装各专业与各装饰分项作业的协调配合和成品保护工作。整个装修计划工期约165d,高峰期劳动力人数,装修施工人员500 人、水电安装人员150 人,其他50 人,劳动力总数700 人。

各时间段的劳动力数量详见劳动力曲线图。(图略)

4.2.3 网络进度计划

我公司根据“网络控制”原则,将编制三级网络控制计划。

(1) 熟悉施工图,组织图纸预审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将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逐步编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主要方案如下: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2)钢筋混凝土拱及桁架施工方案;

1)外墙干挂石材施工方案;

2)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3)金属板装饰施工方案;

4)PVC 板采光顶施工方案;

5)顶棚吊顶施工方案;

6)墙地面砖粘贴施工方案;

7)油漆工程施工方案。

(2) 组织本工程拟采用的新材料试验工作和新技术的调研工作;

(3) 在遵守国家及XX市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质保体系、编制创优计划。

(4) 贯彻ISO9002 质量管理标准,执行我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编制本工程质量计划。

(1) 按照建筑总平面图的要求,做好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

(2) 修建、完善施工现场隔离围墙、临时道路和临建设施;

(3) 敷设施工临时用水、用电系统。

(1) 编制主要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2) 根据施工资源计划要求,提前落实建筑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设备的加工或订货工作。

(1) 按照投标所确定的项目经理部主要组成人员,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2) 根据施工阶段需要,提前做好劳动力数量和工种配备计划。

(3)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不同阶段劳动力需要,通过竞争考核、择优确定劳动力队伍。

5.1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5.1.1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

(1) 施工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空间,精心安排,周密规划,合理布局。

(2) 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种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二次运输费用。

(3) 尽量采用装配式临建设施,提高安装速度,尽快投入使用。

(4) 各项临建设施要本着“有利生产、经济适用、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布置。

5.1.2 施工平面图布置依据:

(1) 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及立面图。

(2) 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3) 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4) 建筑红线、水源、电源位置。

(5) 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标准。

本施工场地沿规划红线安装装配式围墙,围墙2000mm 高。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

5.1.4 现场道路确定

5.1.4.1 现场道路布置原则:

(1) 施工现场道路尽量布置成环形,出入口至少两个,以保证物资运输畅通无阻。

(2) 施工道路的布置应方便物资运输及装卸,使物资转运量尽量小,转运路径尽量短。

(3) 在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下,施工道路总长度应尽量减少,以使经济指标满足要求。

5.1.4.2 道路设置

本工程施工场地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大于3:1,场地条件良好,足够满足道路布置要求。根据设置原则,场内布置半环形运输道路,在东侧(网球场北侧)设置1 个宽8m 的车辆出入口;在西侧设1 个宽8m 的车辆、人员出入口。东侧道路中线距围墙20m,道路宽6m;南侧道路中线距围墙12m,道路宽5m;西侧道路中线距围墙4m,道路宽6m。路面采用C20 混凝土硬化,厚度200mm,转弯半径12m。沿道路两旁设置深度及底边宽度均为0.4m 的梯形排水沟,纵向坡度3‰。

5.1.5 现场材料堆场

5.1.5.1 材料堆场的设置原则:

(1) 不占正式工程位置,不影响施工,方便料具管理。

(2) 尽量靠近道路,方便材料运输和装卸。

(3) 尽量靠近起重机械,将材料一次运至作业面,减少二次搬运。

5.1.5.2 材料堆场设置

本工程现场不设钢筋加工场地,钢筋的下料、成型均在我公司的专业加工场进行。随着工程进度需要钢筋分层、分段、分部位、分规格运抵施工现场,根据分段施工的安排和塔吊的布置,在场地东、西各设一个钢筋堆场和一个模板及周转材料堆场。在现场东侧靠近围墙设一个混凝土搅拌站和配套的砂石堆料场和一个水泥库。装修阶段原混凝土搅拌站改为砂浆搅拌站,砂、水泥存放场不变。施工现场砂石露天存放,水泥存放在水泥库中。

5.1.5 现场临时建筑

5.1.5.1 现场临时建筑布置原则:

(1) 靠近交通路线,方便职工上下班及对外联系。

(2) 不占正式工程位置。

(3) 尽量采用装配式房屋,可周转,经济实用。

5.1.5.2 临建设施

根据场地情况,本工程临时建筑集中布置在场地南侧靠近围墙,临建用房采用3000mm×6000mm 装配式盒式标准间,两层办公楼1 栋,材料库房、工具房和电工房设在东南角为单层,标养室设在南侧与电工房相临。综合考虑现场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等各方面因素,临建总面积共612m2。其中总包方办公用房270m2,建设单位办公室36m2,监理办公室36m2,分包方办公室54m2,工具房36m2,电工房36m2,材料库108m2,试验及标养室36m2。

5.1.6 水平垂直运输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布置2 台塔式起重机承担结构施工的水平及垂直运输,型号为H3/36B,工作半径为60m,起重力矩为2950kN/m。塔吊安放在H轴大拱梁基础承台上,不另做基础。本工程塔吊主要用于结构施工吊运钢筋模板和墙柱混凝土吊运入模,安装阶段吊装钢网架。塔吊在基础梁混凝土浇筑后14d 内安装完毕。梁板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沿结构布置竖向及水平泵管,本工地配备两台混凝土泵,其中一台作为备用泵,每个流水段施工设1 台输送泵以满足施工要求。

本工程装修阶段不设室外电梯,采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研制生产的SSE100 型门式升降机,其额定载重量1000kg,该机投资少、工效高,每台班可吊运50~60t。本工地在东、西面各设置一台,能够满足装修阶段材料垂直运输要求。

根据总进度计划,大部分结构施工均处在冬期施工阶段,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保温的方式进行,无需养护用水。本工程工程桩反循环泥浆护壁及混凝土现场搅拌施工用水量较大,另外还有砂浆搅拌、砌筑抹灰工程用水、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

5.2.1 用水量计算:

(1) 施工现场用水量计算

式中q1—施工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来表示)

T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t — 每天工作班数(班)

Σq1=1.15×40×8×250×1.5/(2×8×3600)+1.15×30×250×1.5/(2

×8×3600)+1.15×60×300×1.5/(1×8×3600)

(2) 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式中 q2—机械用水量(L/S)

K1 —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本工程主要为钻孔机施工用水

q2=1.15×2×4×3800/(8×3600)=1.21 L/s

(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

式中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N3—施工现场用水定额(20~60L/人.班)

t—每天工作班数,取2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所以q3=600×60×1.5/(2×8×3600)

(4).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式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L/s)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

因为本现场不设工人宿舍,因此该项用水量可忽略不计。

查表知:q5=10L/s

q1 +q2+q3+q4 =5.56+0.94=6.5L/s

因为q1 +q2+q3+q4< q5

所以Q=q5+1/2(q1 +q2+q3+q4)

=10+7.71×0.5

5.2.2 供水管道布置

d=(4Q/(Л×V×1000))1/2=(4×13.85/(3.14×1.2×1000))1/2=0.121m

本建筑工地的供水流量13.85L/s 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沿建筑周圈设直径DN120 的给水管以满足施工和消防要求,办公区及标养室等处给水管选择管径DN50 给水管埋深为800mm。

5.2.3 施工现场内设沉淀池,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需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雨水则通过设置在场内的排水沟,有组织地排入市政雨水井。

5.3 临时用电设计(表略)

5.3.1 用电量的计算

式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容量(kVA)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K1 K2K3 K4—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

查表可知COSф=0.75, K1=0.5 ,K2=0.6,K3=0.8 ,K4 =1.0

∑P1=110×2+8×3+3×4+1.1×10+3×3+3×1.1+60×4=519.3kW

∑P2=6×30+6×38.6=411.6kW

其中电渣压力焊机按高峰时期两个流水段的使用量(6 台),电焊机按6台来考虑,工程桩施工时不用塔吊,所以P1 取299.3kW(总功率减去塔吊功率220kW)。

由于照明用电量所占密度较动力用电量(P1 、P2 之和)要少得多,所以在总用电量计算时照明用电计算可以简化,只要在动力用电量之外再加10%作为照明用电即可。

则总用电量 P 动=1.05(0.5×299.3/0.75+0.6×411.6)×1.1=515.70kVA

根据计算选用630kVA 的电源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6.1.1 施工测量前准备

(1) 校对测量仪器:将本工程应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校核,保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2) 根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坐标桩的准确性。

6.1.2 建筑物定位和基础工程测量放线

(1) 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无误后,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

(2) 轴线控制网布设: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本工程施工设控制轴线7 条,分别为(1)、(5)、(10)、(14)、(A)、(H)、(P)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安全、易保存位置,相邻点间通视良好。

控制轴线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由工长复检,再由专职质检员专检验线。

6.1.3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放线

本工程轴线控制桩及极坐标中心控制桩,埋桩深度1.5m,不得在道路或堆放材料的附近埋设。随着结构层的升高,将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施工依据。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

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

6.1.4 施工高程测量

(1) 水准点引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3 个,以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

(2) 现场水准点精度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程》高程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3) 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

1)场内敷设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核,对检测后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2)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标高传递基准点。用水准仪往返测验,以便检验和纠正。当施工层墙柱拆模后在墙柱上测设相对该层+1.000m 标高。

3)在结构层施工,传递引测标高时,应用钢尺自基准点+1.000m 处向上垂直丈量,做为该楼层抄平的依据。(表略)

(1) 在施工过程中及工程竣工后,要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准备工作:工具和仪器应采用精密水准仪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水准尺。

2)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应依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相互检查核对,专用水准点埋设数量不少于3 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受施工机具车辆碰压,防止水准点高程变动。

3)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测量,其闭合差不得超过0.6√n (n为测段的测站数),水准点高程可根据国家或城市水准点引测,应与该地区水准点联测。

4)本工程使用高精度瑞士徕卡N3 型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5)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依据设计图规定,项目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埋设。

6)沉降观测终止,视沉降量大小及沉降速度确定,通常以月沉降量超过1mm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

7)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2)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应做到四固定;

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 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

1)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2)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出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前后几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供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负责人员使用。

本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目标为创结构“长城杯”,钢筋工程的质量对于结构工程质量关系很大,因此施工过程中强调过程控制,对本分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检查预控,检查的重点在于:锚固、接头、抗震规定、钢筋到位、保护层、审图把关。

本工程全部钢筋均采用热轧I级光圆钢筋及II级螺纹钢筋。钢筋进入加工厂时,要按批进行验收,每一验收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超过60t。检查分两步进行:

1.外观检查:每批钢筋抽取5%进行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凸块不得超过横肋高度,每1m 的弯曲度不大于4mm。交货时随机抽取10 根(长6m)称重,其重量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2.试验检查: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上截取两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试件重新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退回厂家,以确保用于工程的钢筋均为优质钢筋。

为保证科学组织,合理下料,提高钢筋成材率,从而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本工程钢筋加工、成型全部在我公司专业加工厂进行。

6.2.2.1 钢筋除锈

钢筋在下料前应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接效果,盘圆钢筋除锈通过其冷拉调直过程来实现,螺纹钢筋除锈使用电动除锈机,并装设排尘罩及排尘管道,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2.2.2 钢筋调直

采用卷扬机调直钢筋,其调直冷拉率:I级钢不大于4%,II级钢不大于1%,经过调直工艺后,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6.2.2.3 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时根据其直径及钢筋级别等因素,确定使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机进行操作,切断时要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长料不用短尺量,防止产生累积误差,工作台上应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必须切除,硬度与钢种不符时,必须及时通知技术人员。钢筋断口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时,必须重新切断。切断长度允许误差为±5mm。

6.2.2.4 钢筋弯曲成型

弯曲成型采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进行,弯曲后钢筋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

6.2.3 成型钢筋检查及验收

I级钢筋末端的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钢筋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 倍,箍筋135°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平直段长度为10 倍钢筋直径。II级钢筋末端的90°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

6.2.4 钢筋的贮存及运输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期、分批运抵施工现场,现场设专用钢筋堆放场,场地平整,铺设垫木,防止钢筋变形,成型钢筋按规格、使用部位整齐码放,挂牌标识,作到整洁清楚,一目了然,方便使用。长钢筋吊运时,应进行试吊以确定吊点,防止吊点距离过大,钢筋产生变形。

6.2.5 钢筋的连接

(1) 钢筋连接形式及接头位置

1)楼板受力筋采用搭接连接;

2)楼层梁的受力筋直径小于22mm 的采用搭接连接,直径大于等于22mm的采用挤压套筒连接;

3)框架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连接。

Ⅰ级钢钢筋,L≥30d,且不小于300mm;

Ⅱ级钢钢筋,L≥40d,且不小于300mm

(A)柱主筋连接位置(图略)

(2) 钢箍形式和钢筋锚固要求

1)梁内箍筋均为矩形封闭式双肢箍或四肢箍,四肢箍由一个外部箍和一个内部箍组成。

2)梁柱中矩形封闭箍(端头)均弯折不小于135°的角度,形成弯钩。

3)附加单肢箍端部须做成180°弯钩。

锚固长度:La=30d(非抗震构件及次梁锚固长度)

Lae=35d(抗震构件锚固长度)

6.2.6 钢筋绑扎顺序

6.2.6.1 框架柱钢筋的绑扎

1)框架柱接头形式采用电渣压力焊,每根钢筋的接头要相互错开,同截面的接头率不应大于50%。

2)框架柱的主筋立好后按柱箍间距尺寸画好箍筋分档线,按实际个 数套好箍筋,将柱箍绑扎到梁底部位后,加密区部位暂时不绑(已套好)穿梁下铁,梁筋就位后再绑扎加密区柱箍筋.

3)绑扎柱竖向受力钢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柱筋绑扎完毕后,在模板上口用垫块将钢筋垫正,以避免柱钢筋位移.

6.2.6.2 墙体钢筋的绑扎

1)墙体钢筋接头形式采用绑扎搭接,每根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同截面的接头率不应大于50%。

2)绑扎墙竖向受力钢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绑扣时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凡是搭接处要绑扎三个扣,以免不牢固发生变形,绑扎钢丝必须朝内。

3)墙体钢筋定位靠钢筋定距框,可以保证所有墙主筋全部到位,保证保护层完全正确。

4)墙体钢筋保护层采用15mm 塑料PVC 垫块,垫块间距为500mm×500mm,成梅花型布置。

6.2.6.3 框架梁钢筋绑扎

1)绑扎梁钢筋时,先用钢管搭设专用操作架,然后由专业绑扎人员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穿筋,在穿筋的同时进行接头部位的冷挤压连接,连接完毕后,按照箍筋间距的要求在主筋上做好标记,进行箍筋的绑扎。绑扎箍筋时应避免顺扣以防梁筋滑动。

4)梁骨架绑扎完后进行PVC 垫块绑扎。

(5)梁主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本工程基础梁LL1 为预应力梁,共计四条,长度为97.65m,截面尺寸为1200×1000。

2)认真检查预应力筋的孔道,孔道必须保证尺寸和位置正确,平顺畅通,无局部弯曲;孔道端部的预埋钢板垂直于孔道轴线,孔道接头处不得漏浆,灌浆孔和排气孔符合设计要求的位置。

3)穿筋前,检查钢筋、钢丝束的规格、总长,要符合设计要求。

4)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按设计规定进行,张拉时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5)灌浆顺序先上后下,待排气孔冒出浓将后,既堵死排气孔,再压将至0.6MPa 保持1~2min 后,即可堵塞灌浆孔。

6)按要求制作水泥浆试块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版 专家评审修改稿),并加强养护。

6.2.6.4 楼板、楼梯绑扎

1)顶板模板支好后,在顶板上按图纸间距要求弹出顶板钢筋线。

2)框架梁就位后按照“先铺长向,后铺短向”的顺序绑扎顶板下铁钢筋。

3)在绑扎上铁的同时架设Ф10 间距1000mm 的钢筋马凳。

4)钢筋绑扎成型后派专人看守NB/T 35118-2018 水电站油系统技术规范,禁止直接在钢筋上面行走,并派专人负责检修。

6.2.7 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

(1) 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