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综合性文化场馆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深圳]综合性文化场馆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5.9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圳]综合性文化场馆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总承包工程

编制人:

吉G2012-370:抽油机基础审核人:

审批人:

模板支撑体系概况

本工程高支模工程一览表如下:

(备注:高度小于4.5m的按照集中线荷载超过15KN/m判定为高支模,其余为高度或集中线荷载超限判定为高支模;表中层高减去梁高或板厚即为梁或板支撑架搭设高度。)

高支模区域平面示意图:

地上核心筒局部高支模区域(云线范围)

按照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搭设高度大于或等于4.5米的支模系统为高支撑模板系统;搭设高度8m或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及以上,需按高大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并进行专家论证。

根据本工程楼层结构标高及规范可知需要高支模的结构楼层主要为地下2层局部区域、地下室1层、地上核心筒区域部分连梁。本方案主要针对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工程地下室结构层施工支模高度大于4.5米或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楼层的模板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地下室需要进行高支模的结构楼层梁、板支模体系,墙、柱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另见地下、地上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其中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梁截面0.8m²)需要专家论证。

(1)《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总承包工程施工图纸》

(2)《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年版

(9)《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10)《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图册 》 2013版

(11)《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粤建监字(1998)27号

(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粤建质〔2011〕13号

(14)《深圳市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深建规〔2007〕14号

施工前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支模施工方案,提供高支模施工技术保障;明确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物质等各部门施工管理人员任务与责任。同时组织人员认真熟悉方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做好施工前三级技术安全交底,搞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

1)轴线、模板边线放线: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其他各条轴线。根据施工图弹出模板边线及水平检测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及校正。

2)水平标高控制:根据模板实际施工要求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也可引测到其他过度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1)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施工部署,高支模施工顺序为9区负一层→1区负二层→5区负二层→7、8、3、2、6、4、1区负一层→地上核心筒。

9区高支模搭设计划横道图(其他区参考)

本工程高大支模施工全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撑体系。支模的纵横杆、内外立杆等均选用Ф48.3×3.6钢管;模板选用18mm厚胶合板,背楞方木尺寸为50×100mm,主楞和剪刀撑采用Ф48.3×3.6扣件式钢管;巨形柱箍采用8#槽钢,一般柱箍采用钢管;梁、板底顶撑为可调节U形钢支托。所有材料必须具备相应合格证书,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施工劳动力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的根本保证,因此如何合理选择施工班组,配足高素质的施工劳动力是保证工程目标实现的关键。选入本工程的施工班组必须是有责任感和创优精神,施工人员有较高素质和团队精神,所有人员做到目标一致。

施工工艺技术及检查验收

本工程高支模楼层梁具有多种截面形式,最小截面为400×600,最大截面为4800×1500;梁高支模体系设计选取不利状态进行设计,其余参考相应分区进行搭设。梁高支模按截面设计如下:

b×h≤400×800梁,按最大截面设计:

400×800<b×h≤800×700梁,按最大截面设计:

800×700<b×h≤800×1300梁,按最大截面设计:

800×1300<b×h≤1000×1500梁,按最大截面设计:

连梁700(750)×2550、800×(2550、2850),按最大截面设计:

连梁1000×(2150、2550、2850),按最大截面设计:

超宽扁梁1800×1500、(3000、4000、4200、2800)×1500,按最大截面设计:

(2)后浇带处板高支模设计

后浇带处板高支模设计同一般楼层板:双面覆18mm厚胶合模板,次楞使用50×100mm小木枋不大于250mm间距布置,φ48钢管作为主楞,板底使用可调U托支撑,后浇带下部满堂架钢管支撑体系加支斜撑,距楼面200mm高设一道扫地杆,立杆底端布设300mm×50mm垫板。

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搭设,直至第一步支撑架交圈完成→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并随搭设进行设置剪刀撑

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立杆应采用对接接头,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50mm以内。

4)梁、板下立杆间距均应成模数,立杆纵横成行,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横杆应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的立杆连接,以保证架体的整体性。

5)立杆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距离顶层水平杆的长度≤500(含螺杆伸出长度)。

1)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满堂模板支架外围周圈、内部双方向每4跨设竖向连续剪刀撑,底端应与地面顶紧;顶层、底层、竖向剪刀撑顶部各交点平面设水平剪刀撑,竖向间距≤6m;梁跨度大于8m时,在紧靠梁两侧必须设置横向垂直剪刀撑,横向垂直剪刀撑沿梁长间距小于5m;剪刀撑斜杆与水平成45 度,且须上顶模板,下支楼面上,以增强支撑系统稳定性。

水平、竖向剪刀撑布置图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

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

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应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复核验收。

1)整体性:大梁立杆纵向水平拉杆两端可用可调顶托与已浇注的钢筋混凝土柱顶紧或抱箍扣接;横向水平拉杆可伸进次梁、板底支撑立杆并与其水平拉杆扣接。各区高支模体系高宽比应控制≤2,当高宽比大于2时,支架全高范围内宽度方向延伸数跨直至高宽比满足规范要求,延伸部分的支架构造不低于高支模部位板下支架构造,且立杆对齐,水平杆、剪刀撑连通。

2)砼浇筑施工顺序:高支模区域应先浇筑墙或柱体等竖向结构混凝土,再施工梁、板结构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竖向构件浇筑砼的速度应控制≤1.5m/h,超宽扁梁区域砼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0~500mm。

3)泵送管道不能依附于满堂脚手架上,只能依附柱身另搭设支撑架。

4)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5)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的要求。立杆支撑必须竖直(保证立杆轴心承载),禁止使用扭曲锈蚀严重的立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禁止错接。立杆承载要贯通,禁止出现立杆传载到横杆,横杆再传递到立杆的情况(保证受力明确)。支撑必须保证横平竖直,成排成列,以保证横杆与每一根立杆能够用扣件连接。阴阳角应采用木坊进行定位,以保证线条平顺及防止出现胀模现场发生。

6)顶托支座位置必须采用两根钢管并排传递承载的方式。顶托支撑插入长度应以保证顶托支撑稳定及不发生偏移为原则,一般以伸出长度不超过总长的1/3为宜。

7)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遇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据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8)高支模区域和宽扁梁区域梁、板支撑体系应按规范加强型构造要求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水平杆及垂直、水平剪刀撑,并应采用连墙杆或钢管与结构柱抱箍,水平间距≤9米,竖向间距3米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墙等竖向结构拉紧顶牢,确保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9)根据计算可知高支模区域立杆支座结构层下支撑保留的层数至少一层,地下室支模架等待地下室高支模区域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大梁宽度范围内立杆应上下对顶,保证荷载的有效传递、分解。施工过程加强沉降监测,观测点间隔5米设置一个,确保高支模区域架体的稳定性。

架体抱柱及沉降观测点平面图

(1)高支模安装完毕后,必须先由班组、项目部自检,再通知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并报监理单位、安监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件)。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表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件)。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工程安装允许偏差表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件)。

检验方法: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1)严格控制模板垂直度,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mm线,根据层高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2)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3)门窗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

4)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位移;

5)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6)模板直射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7)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在窗台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100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钉木枋固定。

(10)跨度小于4m不考虑起拱,4~6m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的板起拱15mm。

(11)与安装分包的配合

封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封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封模。

(12)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1)胶合板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

(2)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4)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5)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6)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

(7)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

(1)高支模支架搭设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持证(架工证)上岗。

(2)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搭设前对搭设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作业交底。

(3)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4)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5)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6)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7)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8)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9)钢模板堆放时,使模板向下倾斜3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

(10)大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11)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3/h。

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措施

(1)雨天使用的木模板拆下后应放平,以免变形,模板拆下后及时清理,刷脱模剂,经大雨冲刷过后应重新刷一遍。

(2)模板拼装后尽快浇筑混凝土,防止模板遇雨变形。

(3)大雨、大风后应及时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修理,消除安全隐患。

(4)大雨期间,不得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5)检查机械防雷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各类机械设备的电气开关应做好防雨准备。大风雷雨天气应切断叫源,以免引起火灾或触电伤亡事故。 风雨过后,要对现场的临时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当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6)各高支模区,必须设置避雷装置

(2)成立台风期间抢险救灾小组,密切注意现场动态,遇有紧急情况,立刻投入现场进行抢救,使损失降到最低。

(3)对施工现场应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如有拉结不牢、变形等情况,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必须停止使用。风雨过后,应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重点抢修。

(4)台风到来之前,应对现场的机械、脚手架、及未装好的钢筋、模板等进行临时加固,堆放在楼面、屋面的小型机具、零星材料要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东西要及时搬到建筑物内。

(5)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1)高温炎热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工地设茶水供应站,保证施工操作人员的水分补充;饮食要卫生、饭菜要可口,确保职工健康。

(3)加工现场使用电气焊及其他机具时,要防止火星溅落引起火灾,消防设备必须齐全、有效。

(4)做好用电管理,夏季高温时是用电高峰期,定期对电气设备逐台进行全面检查、保养,禁止乱拉电线。

(5)高温期间根据生产和职工健康的需要,合理安排生产班次和劳动作息时间。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观察受伤人员摔伤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而造成二次伤害。

(6)车辆一到立即就近送往医院。

(7)由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1)一旦发生模板、脚手架坍塌事故,现场抢救组应首先进行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了解事发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压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移除工作。

挖掘、移除应采用人工挖掘、移除,禁止采用机械挖掘、移除,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人工挖掘、移除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抢救挖掘、移除人员应分班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时换班,保障抢救挖掘、移除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压埋人员抢救出来。

(2)如有人员失踪、受伤,安全保卫组应立即报警。并做好救助车辆引导。

(3)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现场伤员抢救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

1)争分夺秒抢救被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

2)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

3)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

(4)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针对事故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使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项目部特别成立安全事故紧急救援小组,并且经常演练,达到在安全事故发生能够迅速、及时的处理妥当。

(1)安全事故紧急救援小组名单:

组员:洪琦(15811833418) 卫洋洲( 15019232172)

杨文华( 13410566599) 周超宽(15019268152)

1)组长:发生安全事故后,负责总体调度指挥,总体策划,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各救护单位第一时间取得联系。

2)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实施救护工作,安排人员疏散、管理,保持稳定现场,冷静沉着处理。

3)组员:负责实施救护工作,保证事故发生后,能使救护工作做到最佳,确保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

(2)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紧急动员小组组员和各班班组进行迅速、针对性的处理,保护好现场。

梁400×800 计算

设计简图如下:

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W=bh2/6=400×18×18/6=21600mm3,I=bh3/12=400×18×18×18/12=19440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8)+1.4×2,1.35×(0.1+(24+1.5)×0.8)+1.4×0.7×2]×0.4=10.67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8]×0.4=9.9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0.4=0.71kN/m

q2=[G1k+(G2k+G3k)×h]×b=[0.1+(24+1.5)×0.8]×0.4=8.2kN/m

σ=Mmax/W=(0.107×9.96×0.222+0.121×0.71×0.222)×106/21600=2.7N/mm2≤[f]=18N/mm2

νmax=0.632q2l4/(100EI)=0.632×8.2×2254/(100×10000×194400)=0.07mm≤[ν]=l/400=225/400=0.56mm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1.143 q1静l+1.223 q1活l=1.143×9.96×0.22+1.223×0.71×0.22=2.76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143q2l=1.143×8.2×0.22=2.11kN

计算简图如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2.76/0.4=6.8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2.11/0.4=5.27kN/m

小梁弯矩图(kN·m)

σ=Mmax/W=0.65×106/60750=10.72N/mm2≤[f]=15.44N/mm2

小梁剪力图(kN)

Vmax=1.715kN

τmax=3Vmax/(2bh0)=3×1.715×1000/(2×45×90)=0.64N/mm2≤[τ]=1.78N/mm2

小梁变形图(mm)

νmax=1.88mm≤[ν]=l/400=1000/400=2.5mm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1.72kN,R2=1.7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1.28kN,R2=1.28kN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由上节可知R=max[R1,R2]=1.72kN,R'=max[R1',R2']=1.28kN

GB/T 23137-2020标准下载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σ=Mmax/W=0.39×106/4490=86.19N/mm2≤[f]=205N/mm2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Vmax=2.3kN

GBT 39686-2020 陶瓷厚涂层的弹性模量与强度试验方法.pdf τmax=2Vmax/A=2×2.3×1000/424=10.87N/mm2≤[τ]=125N/mm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