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框剪结构,筏板基础)(115页).doc

(辽宁)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框剪结构,筏板基础)(115页).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2.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辽宁)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框剪结构,筏板基础)(115页).doc

1#、2#、3#、9#、10#、12#、13#

XXXX抚顺XX嘉园项目部

1.1.抚顺XX嘉园工程施工合同

1.2.抚顺XX嘉园工程施工图纸

(渝)17J02 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图集(二) 双排扣件式脚手架1.3.抚顺XX嘉园工程所用的主要法律、法规

1.4.本工程采用的规范、规程

2.4.1给排水、采暖概况

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室内+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定外污水检查井,地下室污废水集中到污水坑,再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井。底层和以上各层生活污废水排出管分开设置,分别排入污水检查井。地下室压力排水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或法兰连接。室内采用UPVC螺旋消音塑料管材,横管采用UPVC平管。采用螺母挤压密封胶圈连接接头。排出管采用离心排水铸铁管,卡扣式连接。

本工程住宅每户按1根网线考虑,设一个计算机插座,插座选用RJ45超五类,与网线匹配,底过距地0.5m,暗装。数据网线进线由甲方与电信局制定,从楼层接线箱引至住户内,计算机插座的线路采用超五类4对双绞线。

本工程采用总线制多功能访客对讲系统,将住户的防入侵报警系统纳入其中。本楼设独立的访客对讲系统,工作状态及报警信号送至小区管理中心,门口机嵌墙安装,底边距地1.4m,对讲分机挂墙安装在住户门厅内,距地1.4m。

本工程住宅楼室内外高差0.6m。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0=0.45KN/m2,SO=0.45KN/m2。

2.5.1.1地形地貌概述:拟建场地位于抚顺市XX区,地形平坦,该场地地层的构成主要为第四纪冲积的粘性土及砂类土、岩石组成。地下水位为1.70~2.60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以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水位随季节变化变幅为1.00~2.00米。现分述如下:

1)耕土: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其次含少量碎砖,层厚为0.3~1.4米,局部为杂填土。

2)粉质粘土:黄褐色,含云母氧化铁,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湿,可塑,层厚0.3~4.2米,顶板埋深0.0~1.4米。

3)中砂:黄褐色,由石英、长石组成,充填少量粘性土,颗粒级配均匀,颗粒棱角形为主,饱合,稍密。层厚0.2~4.0米,顶板埋深0.3~4.6米。

4)砾砂:黄褐色,由石英、长石组成,充填少量粘性土,颗粒级配良好,颗粒棱角形为主,含圆砾约占30%,饱合,稍密。层厚0.3~2.8米,顶板埋深2.2~4.5米。

5)圆砾:由结晶岩组成孔隙间充填粗砾砂,含卵石约占20~30%,一般粒径20~40mm,最大粒径80mm,磨圆度好,呈亚圆形,微风化,中密。层厚0.3~2.3米。面板埋深3.1~5.2米。

6)糜棱岩:粗粒结构,块状构造,部分岩石风化呈砂状,节理裂隙发育,易钻进,裂隙是充填混粒砂,为强风化。层厚0.5~10.0米,顶板埋深4.4~6.0米。

7) 糜棱岩:主在矿物石英、云母组成,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不易钻进,锤击声脆,为是风化。顶板埋深6.0~14.8米,钻孔揭露量大厚度9.5米。

3.1.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达到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008年7月1日开工,2009年8月31日竣工,施工总工期:427日历天。

3.1.3现场管理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创一流水平,达到省级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安全目标: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事故小于2‰。

结构施工目标:创抚顺市浑河杯

3.1.4现场文明环保目标

3.2.1项目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同时开工的楼栋号多、同时展开平行施工的作业面较大的实际情况,实现项目总体协调、分区负责的原则,项目组织机构见框图。项目管理机构负责整个项目实施的策划、总体安排部署、项目预算、项目成本、项目采购、项目资金。

XXXX抚顺XX嘉园工程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3.2.2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

3.2.2.1项目经理(张玉石)

3.2.2.2总工程师(赵福光)

对项目经理负责,主管项目技术工作,对项目质量负技术责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编制质量计划、参与编制健康安全环境保证计划(HSE),组织评审施工方案。

3.2.2.3副经理(马永锋)

协助项目经理履行工程承包合同,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2.2.4总经济师(张静)

对项目经理负责,主管项目经济工作,对项目经济组织制定项目部年、季、月生产经营计划,组织编制审核预决算。负责施工合同的管理,项目部工程承包转包、分包合同,必须经项目部总经济师审核认定后办理。

3.2.2.5总会计师(王军)

对项目经理负责,主管项目财务工作,对项目财务组织制定项目部年、季、月财务计划,负责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3.2.2.6工程组:(杨陞一)

(1)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管理、协调与质量管理工作。

(2)执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及时反馈管理信息。

(3)负责根据项目月度计划分解成周作业计划,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安排。

(4)负责对分包商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审核分包商班组的交底,且各项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手续齐全。

(5)负责项目施工、管理、技术、质量资料的搜集管理工作。

(6)负责各项目施工管理日报、记录的填写工作。

(7)负责施工中一般技术问题的处理,并将结果反馈技术管理部。

(8)协助安全部门对现场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并随时对现场的安全设施及防护进行检查,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

(9)协助物资部对进场材料的构配件的检查、验收及保护。

(10)负责安全整理的复查工作,现场的安全工作的评定工作,并作好记录。

3.2.2.7技术组:(李选民)

(1)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监督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

(2)负责对分包单位施工方案的审核工作。

(3)组织施工方案和重要部位施工的技术交底。

(4)负责施工技术保证资料的汇总及管理。

(5)工艺技术准备:施工技术审核管理;项目专项技术措施管理,编制过程控制计划,纠正和预防措施;编制和审定材料,送审计划和需用计划,组织材料送审。

(7)负责计量器具的台帐管理,进行标识、审核。

(8)负责图纸及施工技术书籍的管理;与设计院进行图纸问题的联络、确认;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

(9)负责现场试验及抽样试验工作。

(10)影像资料管理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3.2.2.8质量检查组:(沈殿卿)

(1)编制项目“质量检验管理办法”,增加施工预控能力和过程中的检查,使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参与技术方案的编制,加强预控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把关,严格按照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评定标准、国家规范进行监督、检查。

(2)负责项目质量检查与监督工作,监督和指导分包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组织分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和评定标准的学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负责工程的隐、预检,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审核和质量评定资料的收集工作。

(3)严格“一案三工序”的检查,组织分包单位做好工序、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

(4)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处理方案监督和指导责任单位的修复。

(5)具体负责项目质量检查验证与监督工作,协调好与业主、监理、分包的关系,为工程顺利报验创造条件。

(7)负责制定过程检验计划,定期进行工程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监督整改情况。

(8)负责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指定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检验管理点。

(9)负责合格产品控制检验状态管理。(10)负责制定项目标识管理计划;负责制定项目质量成本数据库。

3.2.2.9安环检查组:(宋显安)

(1)执行公司要求的有关规章制度,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安全活动计划,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2)负责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定,并监督分包方组织实施。

(3)负责分包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进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特殊工种培训、考核工作,并及时做好安全记录。

(4)及时对现场的平面布置及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监督、制止、处罚、下达整改、复查。

(5)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6)组织现场特殊设施的验收,并建立特殊工种台帐。

3.2.2.10材料设备组:(王玉文)

(1)负责项目物资的统一管理工作。

(2)需编制采购计划,依据程序及采购计划购买,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3)监督各分包方进场材料的验证、复试,并记录存档。

(4)及时组织自供材料的选择、送审,并跟踪及时将审定结果报技术管理部及经营管理部。

(5)负责对自已施工的项目实行限额领料单管理,对项目材料成本核算负责。

(6)负责对项目主要材料进场时间、进场计划的安排。

(7)负责进场物资库存情况,制定和物质管理办法,做好各类物资的标识。

(8)负责进场物资的报验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9)协助保安负责对进场供应车辆的记录出门条的开放,在场时间的记录等工作。

(10)对场内各类物资的装车、卸车的计划时间确定及统计。

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2008年7月1日,竣工时间2009年8月30日,期间要历经两个雨季及一个冬季施工。结合该项目各栋号的建筑规模,综合考虑该场地施工条件以及资金分阶段投入的计划安排,以地上结构25层的高层栋号楼为总工期控制主线,最后控制该项目总的竣工时间。在前期施工准备期间,同时开展场坪、临时施工道路及水、电的接入、临建施工及地基处理工作。总体小区各楼栋号外装修完成时间控制在2009年6月底,给小区外网施工创造条件,以保证整个工程竣工节点的实现。

本施工现场分三个施工作业区,1#2#3#钢筋加工与木工加工区放工在各自楼前,12#13#楼钢筋加工与木工加工区放在12#楼与13#楼中间,9#楼10#楼钢筋加工与木工加工区放在9#与10#楼之间。土方开挖由于开挖深度不深,采取大开挖,降水采用井点降水,塔吊9#楼与12#楼为防止塔吊碰撞,采用QTZ315塔吊,1#、2#、3#、10#、13#楼均采用QTZ40塔吊。全场不设置搅拌站,全部采用商砼。

3.4.施工重点与难点

3.4.1本工程建筑工程量大、工期短、土方开挖量集中。

本工程工期自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总工期427天,其中还经历一个雨季,一个冬季,工期紧张,给施工安排增大了难度,而且阶段时间内人力、物资、机械设备投入量大,对总包单位的管理、协调、组织难度加大。

3.4.2保证工程的几何尺寸是业主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测量和放线的轴线投测,垂直度偏差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3.4.3本工程现场布置困难,塔吊布置必须兼顾各种综合因数,既要满足群塔安全施工要求,又要确保垂直运输机械发挥最大效能。

3.4.4本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部位包括:

3.4.4.1、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卷材防水施工;

3.4.4.2、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

3.4.4.3、结构施工期间混凝土的养护;

3.4.4.4、在专业工程施工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配合施工及专业工程与装修施工的配合。

3.5.危险性较大(重大危险性)工程重点部位明细

根据本工程特点,对施工存在的较大危险性源点进行识别,其中包括如下施工内容:外脚手架、卸料平台两种类型。

根据各施工特点,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履行审批制度进行方案的审批过程。

3.6.1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管理工作必不可缺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

3.6.1.1项目部接到施工图纸后,项目经理组织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组织设计交底会。

3.6.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批确认后,由项目部牵头,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控制要点。

3.6.1.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工长、技术员等)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

3.6.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3.6.2.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照企业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经有关部门评审,签署意见并签字后返回项目部。

3.6.2.2经企业及项目部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应上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6.3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3.6.3.1在施工方案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3.6.3.2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3.6.3.3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工序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的验收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记录》,作为档案资料保存。其主要内容见下表。

技术复核与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如图:

隐蔽工程验收 技术复核

3.6.4施工阶段的砼及试块管理制度

3.6.4.1凡在设计图纸中标明强度等级的砼、砂浆均属管理范围。

3.6.4.2项目工程师负责砼、砂浆的强度评定。

3.6.4.3砼及砂浆的配比材料级配由有资质的试验室签发。

3.6.4.4由专职试验员测试砼的坍落度及制作试块、养护并送试。

3.6.5施工阶段“砼浇灌令”制度

3.6.5.1砼浇筑必须严格执行签署“砼浇灌令”制度。

3.6.5.2项目部技术组负责填送“砼浇灌令”单,以检查浇灌前期的准备工作。

3.6.5.3“砼浇灌令”签发条件:

模板的支撑系统按施工方案施工完毕;

模板、钢筋及其支架质量符合规定,验收合格;

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必须确认签证;

施工范围内安全设施落实;

施工机具准备就绪而且能正常运转;

3.6.6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工作制度

3.6.6.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3.6.6.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项目质量负责人确认,最终评定表由项目专职质量员核定。

3.6.6.3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施工队之间的质量检查。

3.6.6.4企业质量部对每个分部分项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令。项目质量负责人应在指定限期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公司质量检查科。

3.6.6.5分部工程质量核验前项目工程师必须提前填写好分部工程核验单,并经项目经理、监理、业主、设计单位确认后上报质监站申请核验。

3.6.6.6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流程如下表。

分项工程验评 分部工程验评

3.6.7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3.6.7.1分供方评价和选择

对分供方按照采购原则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组织评价并确定合格分供方名单,建立合格分供方档案,签约后对合格分供方进行控制。

由组长、计划员、材料员对初选的分供方进行调查。

由组长组织计划员、材料员对调查资料进行评价、选择、确认,满足下列一种方式即为合格分供方。

产品在本企业长期使用可靠。

对新选择的分供方经评价其生产许可证、执照,生产的产品规格、型号,质量执行标准以及质量体系能满足本企业要求。

材料员对合格分供方签约后的供应过程进行控制。

3.6.7.2编制采购文件

①采购工作要规定明确的质量要求,其要求包含在与分供方的分承包合同中,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数量、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包括验收、包装、运输、结算)以及违约责任。提供有关质量保证文件,制造过程质量监督和成品合格的规定等内容,合同资料要归档。

②项目部预算员编制单项工程材料需用计划,经项目部总经济师审核批准,报项目部物资供应组。

③供应组审核,汇总材料需用计划,编制材料季度采购计划,经组长批准,交材料员采购。

6.7.3签定采购合同

①采购合同由物资供应部门具备资质人员负责签订,合同内容必须满足物资采购计划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②采购合同必须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验收条件等内容。

③物资供应部门计划员负责保管合同,建立合同管理台帐。

3.6.7.4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类材料的采购控制必须符合企业质量程序文件的规定。进场后的材料应组织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3.6.7.5做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钢筋、原材料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所有防水材料必须进行取样进行复试。

3.6.8施工中的计量制度

3.6.8.1按施工工艺计量网络图,质量检测计量网络图配齐计量器具。

3.6.8.2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100%按时送检,其他计量器具也要按计划按时送检;周转送检率不得低于90%;在周检的基础上,按时进行抽检10%,并作抽检原始记录。

3.6.8.3计量器具统一建卡,分发给专人保管,并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调配。

3.6.8.4原材料检测要及时做好记录,发现量差超过正负公差范围时,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

3.6.8.5模板安装、预留预埋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否则要整改。

3.6.8.6钢筋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严格按配料单进行;绑扎及焊接参数用相应计算器具进行检测,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3.6.8.7搅拌砂浆和砼的计量器具进行一次检查,减少仪表造成的的系统误差。混凝土施工中,试验人员按规定做坍落度试验及强度试块。

3.6.8.8试验人员每季度要对实验仪器进行一次抽查,维修及保养,无证人员不得使用仪器设备,各种试验要按其试验程序及标准操作。

3.6.8.9现场测量组每季度要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抽查、维修及保养。在测量前对仪器要认真校核,按测量步骤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消除测量中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

3.6.8.10计量器具的保管,使用人员必须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精心维修,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应擦拭干净,对量具量仪的测量面和刻度不得用油石、砂纸等硬物擦拭;非计量人员不得任意拆卸、改造、检修计量器具;对较贵重的计量器具,其存放应符合规定要求。

3.6.9工程质量统计技术应用及奖励制度

3.6.9.1按照企业制定的质量统计技术应用程序,针对项目特点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针对工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成立专题QC小组进行攻关,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3.6.9.2作好统计技术记录,统一纳入质量管理文件。

3.6.9.3项目部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施工队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跟踪管理。

3.6.9.4对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将对施工队进行处罚、处罚的形式为停工整改、罚款直至赶出工地。

3.6.9.5凡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达到合格,项目部将对其进行奖励。奖励的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3.6.9.6项目部在实施奖罚时,以平时检查、抽查、每月一次的大检查,评定质量结果为依据。

3.6.10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6.10.1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1)施工组织设计、冬、雨季施工措施、施工方案及其它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由项目部技术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技术部、质量检查部、安全检查部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其它技术资料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总工程师批准。

(2)施工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由项目部根据合同及业主要求,在开工前确认,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由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同时将目录上报公司工程技术科审核其适用性,如不适用,由工程技术科立即通知项目部更改,经与业主协商后确定。

3.6.10.2文件和资料的编号:

(1)以项目部制发的管理性公文编号、分发。

(2)工程技术标准和资料按发放顺序编号。

(3)各部门制发的其它文件和资料不编号,受控文件和资料编号分发。

(4)需下发的原始文件和资料编分发号。

(5)外来原始文件和资料按原文件编号下发,若转发时按公司规定编号。

⑥上级主管部门对本专业的文件和资料编号有专门规定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3.6.10.3文件和资料的收发和登记:

(1)质量体系运行所形成的文件和资料及质量体系支持性文件的发放范围,由编制部门提出,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编制部门发放并登记。

(3)各部门制发的管理性文件和资料,由制发单位发放、登记,并填写《收发文记录》。

(4)项目部根据提供的任务分工,发放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并做好记录。

(5)上级部门下发或外来的文件和资料应做好收文登记,若需下发时,做好发文登记。

(6)接受的受控文件和资料,如需继续下发时(包括复印件),应做好发文登记和控制。

3.6.10.4文件和资料的更改:

(2)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更改:

项目部接到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更改的通知单后,由项目部负责将通知单按原受控范围发放,各单位及时进行更改,并做好记录。

文件和资料的制发部门应按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规定,做好文件更改记录。

非文件更改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自行更改文件。

3.6.10.5文件和资料的标识:

(1)各有关部门、项目部制发的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加盖项目部行政章,编分发号后,则为有效版本,要作为受控文件管理,由发放和使用部门负责控制。

(2)合同版本加盖公司合同章为有效版本,除加盖“正本”、“副本”印章外,不再另做标识。

(3)采购合同盖项目部合同章为有效版本,内部材料转帐形成的采购文件盖行政章为有效版本,不再另做标识。

(4)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以加盖单位或部门行政章为有效版本,并且编分发号。

(5)工程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等文件和资料加盖项目部章,不再做其它标识,当标准文件和资料作废时,应标识。

3.6.10.6文件和资料的借阅:

建立相应的借阅制度,并做好借阅记录。

3.6.10.7失效的文件和资料由文件持有部门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3.6.10.8文件和资料的保管与归档:

工程竣工资料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要求归档。

其它文件和资料由各编制部门保管。

3.6.11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砖等,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做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6.12过程三检制度

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自检要作记录,隐藏工程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方案记录。

3.6.13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验收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施工员和项目经理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6.14培训上岗制度

DB31/T 752-2013标准下载3.6.15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执行《记录控制程序》,按程序文件例附表格填写,无表格的自建表格或一般文件进行记录。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交接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清理各方责任。

3.6.15.1质量记录的填写必须准确、及时、完整、清晰。

3.6.15.2项目部要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质量记录。其保存期限应按有关法规、合同和质量体系文件规定执行。

3.6.16成品保护制度

要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项目经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NB/T 10294-2019 机房走线架,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3.6.17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