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doc

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6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doc

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红格尔水库位于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境内的塔布河干流中游,坝址距红格尔苏木(大庙)所在地南5公里,处于敖特其沟峡谷内,距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65公里,有草原公路可通往坝址,交通尚属便利。

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排沙洞、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大坝为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DB35/T 1924-2020标准下载,坝顶长度,顶宽,坝顶高程,最大坝高,防浪墙顶高程,上下游坡比1:1.70,下游坝坡在高程处设宽马道。坝体填筑坝基与堆石体之间铺设厚砂砾石过渡料,分区从上游至下游分为:上游堆石区、上游过渡带2(厚)、上游过渡带1(厚)、沥青混凝土心墙(厚)、下游过渡带1(厚)、下游过渡带2(厚)、下游堆石区。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坝址区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Q)及印支期第一次侵入岩(γδ5)。分

(1)全新统洪积层(Q4pal)

岩性为级配不良砂,灰黄色,稍湿~饱和状,呈中密状,含少量砾石,钻孔揭露厚度2m,层顶分布高程1258.11m,层底分布高程1256.11m。主要分布于坝址区的河床、河漫滩位置。

(2)全新统残积层(Q4el)

岩性为细砂、中砂、细砾、砂壤土,主要为花岗岩全风化物,灰褐色、灰黄色。细砾无分选,多呈棱角状。该层厚度0.60~2.30m,层顶分布高程1308.40~1326.36m,层底分布高程1307.40~1325.76m。分布于坝址区两岸丘陵区的基岩表面。

(3)全新统坡积层(Q)

岩性为细砂、中砂、细砾、砂壤土,主要为花岗岩全风化及强风化物,具有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灰褐色、灰黄色。细砾无分选,多呈棱角状。该层厚度5~12m, 层顶分布高程1266.36~,层底分布高程1263.96~。分布于坝址区两岸丘陵区的坡脚处。

坝基处的河谷地层较单一,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强风化带埋深10.20~10.50m(高程1247.61~1248.02m)。下部为弱风化层,揭露深度23.0~30.Om。

河床左岸坝基上部为基岩强风化带,埋深13.Om(高程1245.22m)以上为强透水层,以下为弱透水层。河床右岸坝基上部为强风化带及裂隙发育带,埋深22.Om(高程126佷1叫以上为强一中等透水层,以下为弱透水层。

本地区洪水出现在夏汛。夏汛一般出现在7~8月份。由于本地区植被条件较差,流域内遇上暴雨,水流迅速汇集,由支流向干流汇入,洪水过程特点是峰高量急。

本地区风多且大,年平均风速3.8 m/s,风向以西风居多,历年最大风速达3 2m/s。

(1) 相关设计图纸及合同文件;

坝体填筑道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为坝前上坝道路和坝后上坝道路。坝前上坝道路主要满足上游围堰的填筑、山体开挖堆石料上坝及过渡料填筑,坝后道路主要满足泄洪道开挖堆石料、大坝心墙两侧的过渡料及沥青心墙填筑。具体道路见《大坝工程施工布置图》。

上坝施工道路及运输强度

坝内沿上下游横穿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自制整体式钢栈桥法,钢栈桥加工安装两座,形成回路,其桥台为I20工字钢,桥面为I20工字钢和钢板(厚5mm),长6.0m,宽3.0m,重5.0t。

坝体填筑用风主要为基础面及地质缺陷部位的清理,我部计划采用1台21m3油动空压机移动供风。

照明用电布置,分别在左右岸坡顶上约EL1302m处各安置两台高亮度海洋王照明灯(2Kw),在心墙位置沿坝轴方向上放置两台移动照明灯,满足沥青心墙及大坝填筑夜间施工。

坝面其它施工用电由2台400KV·A变压器及右岸800KV·A变压器引出,在坝面设置配电柜。

本工程施工用水填筑前期大坝上游围堰基坑内抽水至施工作业面,后期采取坝后建泵站集中抽水,主要为文明施工用水,由我部洒水车供给。

5 大坝体填筑施工方案

坝体填筑根据总体工期、2017年度汛、蓄水等关键节点要求对坝体填筑进行分期分区填筑:本工程大坝填筑主要分三期进行填筑, 三期填筑主要包括如下:

Ⅰ期:2016年10月1日~2016年11月15日,主要进行坝基过渡带2和上下游堆石料、过渡料填筑,主要利用山体开挖料,大坝填筑至EL1259高程(坝高10m),填筑道路采用上下游上坝道路,填筑总量为18.2万m3。.

Ⅱ期: 2017年4月1日~2017年6月30日,大坝全断面填筑至EL1306.16m汛期高程(坝高47.2m),满足坝体挡水度汛要求,填筑施工道路采用坝后“之”字路进行坝体填筑,填筑方量58.8万m3。

Ⅲ期:2017年7月1日~2017年11月15日,坝体全断面填筑至EL1315.3m坝顶高程,完成大坝主体填筑。填筑施工道路采用坝后“之”字路进行坝体填筑,填筑工程量7.3万m3。

以上坝体填筑总方量为84.3万m3。

填筑时,靠近上、下游坝坡部位适当超填、超碾,坝体每上升2~3m采用反铲按设计坡线削坡一次。坝体上升2~3m后,安排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坝坡护坡施工。

坝料开采主要采用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运至坝面后按设计厚度摊铺并用推土机整平,振动碾碾压至设计要求。

5.1坝体填筑施工方法

大坝填筑遵循均衡平起的原则进行,坝体填筑,总体上遵循与沥青混凝土心墙碾压全断面平起均衡上升的施工方法。对坝壳料,根据坝面面积大小及各类坝料分序、分区的不同,将坝面沿坝轴线方向按50~100m分成若干个单元。在各单元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使各单元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流水作业。各单元之间进行鲜明标识,标明摊铺、碾压、检验等工作状态,以避免超压或漏压。

过渡料采用后退法上料,堆石料采用进占法上料。

5.2 大坝填筑工艺流程

5.3坝料开采加工与平衡

本工程料源整体规划为:大坝体填筑料来源主要为山体开挖料及溢洪道开挖料。溢洪道开挖总石方(包括进口山体开挖)为231.7万m3(自然方),坝体堆石需要石方66.09万m3,溢洪道开挖石方量远远大于需要量,能满足大坝填筑需要。

坝体填筑堆石料主要采用山体开挖及溢洪道开挖料,过渡带1料从坝王府砂砾石料场开采,经过筛分获得,过渡带2料采用开挖石料破碎筛分获得。

(1)清表:堆石料开采前,首先将溢洪道及进口山体表面强风化岩石,采用钻孔爆破,1.6m3挖掘机装料,20t自卸汽车拉运至弃渣场。

(2)堆石料开采:溢洪道及进口山体开挖根据爆破试验参数钻爆松动,由1.6m3挖掘机分层挖装,20t自卸汽车拉运至填筑区。

(3)施工机具配置: 1.6m3反铲挖掘机4台,20t自卸汽车20辆。

过渡带1料从坝王府砂砾石料场开采,1.6m3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工地料场堆放,在料场边安装蓖条筛作业平台,3m3装载机装料筛分;经蓖条筛过滤后,3m3装载机配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堆存场;填筑时3m3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填筑作业面。

碎石加工与过渡带2料使用同一破碎系统,破碎好的碎石堆放到边上料场内,使用时采用3m3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填筑作业面。

本工程坝体填筑总量84.3万m3,其中堆石料63.48万m3,过渡带1料6.6万m3,过渡带2料12.9万m3,坝顶碎石填筑1.3万m3。

坝体堆石料填筑63.48万m3,自然方到压实方系数取0.9,损耗按0.03计算,则坝壳料开采石料为72.6万m3。

过渡带2料12.9万m3和坝顶碎石填筑1.3万m3,自然方到压实方系数取0.9,损耗按0.03计算,可得(12.9+1.3)/0.9*1.03=16.33万m3,采用开挖石料破碎获得,石料利用率按2倍考虑,需要石料为:16.33*2=32.66万m3。

以上二项共需要开采石料为105.31万m3(自然方),溢洪道开挖总石方(包括进口山体开挖)为231.7万m3(自然方),已大于需要量的2倍,能满足大坝填筑需要

过渡带1料6.6万m3,已从王府砂砾石料采运10万m3。

(1)坝料由液压反铲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车辆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泥土带入清洁的过渡料、坝壳料填筑区。

(2)过渡料运输及卸料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颗粒分离。运输过程中过渡料保持湿润,卸料高度不大于。

(3)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过渡(反滤)料或坝壳料,一律不得上坝。

(4)坝料运输车辆必须在挡风玻璃右上角标明坝料分区名称。

(5)坝料运输时,车辆速度不得大于,载重量不得大于车辆的标定载重量。

5.5基础面清理与验收

坝体表面及地基表面清理,采用3台1.6m3反铲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弃渣场堆放,边坡清理采用机械配合人工从上往下进行清理。

清理后的坝基采用20t振动碾压实,压实标准同过渡带2料的要求,采用灌水法进行取样检测。

坝体填筑的基础,进行四方联合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坝体填筑。

坝基中布置有观测设备时,在观测设备埋设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坝体填筑。

5.6 过渡料摊铺及碾压

基面验收全格后,先进行基底2m厚过渡带2料和心墙两侧过渡1料填筑。过渡带2料采用132kw推土机平料,根据碾压试验总结,松铺厚度40cm,采用20t振动碾先静碾1遍,然后强振6遍。过渡1料填筑与沥青心墙同步上升,每层松铺厚度25cm,采用2.5t振动碾先静碾2遍,然后强振6遍。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

(1)在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过程中,做到心墙和过渡层的任何断面都高于其上、下游相邻的坝体填筑料1~2层,并在心墙铺筑后,心墙两侧过渡层以外4m范围内坝壳料采用自行碾低频碾压密实,以防心墙局部受振畸变或破坏。

(2)过渡料填筑的位置、尺寸、材料级配、粒径范围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过渡料采用“后退法”卸料。

(3)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过渡料的填筑与沥青混凝土心墙填筑面平起。

(4)过渡料填筑与相邻层次之间的材料界线分明。分段铺筑时,必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防止产生层间错动或折断现象。在斜面上的横向接缝收成缓于1:3的斜坡。

(5)过渡料填筑与坝壳料连接时,可采用锯齿状填筑,但必须保证反滤(过渡)料的设计厚度不受侵占。

(6)过渡料与心墙或坝壳交界处的压实可用振动平碾进行,碾子的行驶方向平行于坝轴线。

(7)过渡料与岸边接触部位,先洒水后用振动平碾顺岸边进行压实。压不到的边角部位,用液压振动夯板压实,但其压实遍数按监理工程师指示作出调整。

(8)在过渡料与基础和岸边及混凝土建筑物(心墙基座混凝土)的接触处填料时,不允许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料集中和架空现象。

(9)坝料运至坝面卸料后,及时摊铺,并保持填筑面平整,每层铺料后用水准仪检查铺料厚度,超厚时及时处理。

(10)过渡料填筑前,用防雨布等遮盖心墙表面,防止砂石落入钢模内。遮盖宽度超出两侧模板各30cm以上。

(11)过渡料因方量少,不能逐层检查进行时,严格按监理人批准的施工参数施工,并加强现场监督,不允许出现漏压现象。

5.7 堆石料摊铺及碾压

堆石料采用20t自卸汽车通过上坝公路直接运输至填筑工作面。堆石料采用进占法铺料。在整个平仓过程中遵循上游高、下游低的原则,以利于仓内积水向下游排除。平仓最大厚度为85cm,保证碾压后80cm。为确保填筑料的密实度,堆石料表面洒水,洒水量根据仓面大小、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调整。

堆石料的碾压机械为20T自行式轮胎振动碾,碾压方式为进退错距法,碾压方向均平行坝轴线。每两碾压条带间需重迭碾压20~30cm,碾压条带端头搭接不得小于100cm。根据碾压试验总结,碾压6遍。

填筑坝体护坡料时,每隔10米测量放出标明填料边界和坡度的示坡桩,对照桩子采用反铲修理堆石料坡面。摊料时反铲将大小石块均匀铺开,充填缝隙,并沿垂直坡面方向击打护坡面,以压实、挤密堆石,做到坡面平整,填筑误差小。

5.8.1 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5.81.1工艺流程图

5.8.2.1沥青混凝土矿料加工与贮存

⑴矿料加工:矿料从厂家外购。

⑵矿料贮存:矿料贮存约5天用量,堆场架设防雨棚,场地设混凝土垫层,场地平整并高出周围地面30cm,防止雨水倒灌,不同粒径的矿料堆存用隔墙分开,防止混杂。

5.8.2.2燃油储存与运输

矿料干燥加热、沥青熔化脱水加热、混合料保温所用燃油均采用柴油。在系统内设置1个25m3柴油集中储罐。柴油从中转油库用柴油运输车运至系统储油罐贮存,用油采用油泵向各用油工段供油。

5.8.2.3骨料初配、沥青熔化、脱水、加热与恒温、输送及干燥加热

⑴骨料初配:堆存于净料堆场的骨料,用胶带机输送至各级配料仓备用。各级骨料分别采用电振给料器进行初配,用胶带机混合输送至干燥加热筒。

⑵骨料干燥加热:冷骨料均匀连续地进入干燥加热筒加热,加热温度控制为170~190℃。经过干燥加热的混合骨料,用热料提升机提升至拌和楼顶进行二次筛分。热料经过筛分分级,按粒径尺寸储存在热料斗内,供配料使用。

5.8.2.4沥青熔化、脱水、加热与恒温、输送

⑴沥青溶化、脱水、加热:沥青拆包后,通过液压自动翻转装置送进DT3型沥青熔化,脱水,加热联合装置,以导热油为介质来加热熔化,确保加热均匀,防止沥青老化。沥青脱水温度控制在110~130℃,配有打泡和脱水装置,使水分气化溢出,防止热沥青溢沸。经脱水后,沥青含水率低于2‰。沥青熔化、脱水一定时间后,继续加热,储存待用的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40℃以内,沥青在使用前再加热至150~170℃,加热时间应小于6h。

⑵沥青恒温:沥青恒温温度必须控制在140℃以内,加热上限温度要严格控制。沥青加热至规定温度后,输送至恒温罐储存待用,恒温时间不宜超过72h,以防止沥青老化。

⑶沥青输送:沥青从恒温罐至拌和楼采用外部保温的双层管道输送,内管与外管间通导热油,避免沥青在输送过程中凝固堵塞管道。

5.8.2.5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⑴配料:沥青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比,矿料以干燥状态为标准,其中骨料采用累计计量,填料及沥青分别单独计量,配料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所有称量设备在使用前都进行校准、测试,并定期予以校验,以保证称量精度。所有组成材料按级配配制,并且总量相符。配料与称量相互联锁,在配好的料未完全卸出且卸料阀门完全关闭之前下一次配料不能启动;在所有配料料斗未达到需用量前,任何称量料斗的卸料阀门不能开启,在配好的料斗中,料未完全卸出且称量设备没有恢复平衡以前卸料阀门不能关闭。沥青、矿料称量误差控制为<0.4%,配合比误差控制为:沥青±0.3%,骨料±2%,填料±1%。

5.8.2.6沥青混合料运输

⑴沥青混合料运输:采用10t保温汽车,现场由ZL50装载机转料入仓,该装载机经改装并配有2.5m3保温转运料斗。

沥青混合料使用10t保温汽车水平运输至施工部位后,通过改装装载机卸入摊铺机沥青混合料料斗。人工摊铺直接采用转运料斗入仓将沥青混合料卸入模板内,人工摊平。

沥青混合料运输设备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保证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温度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保证沥青混合料入仓温度控制在155~165℃。

沥青混合料运输设备及运输道路能保证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骨料分离和外漏,能保证沥青混合料连续、均匀、快速及时地从拌和楼运至铺筑部位。

在运输沥青混合料时,运送沥青混合料的设备每次连续使用前涂刷一层防粘剂,防粘剂不对沥青混合料有损害或起化学反应,涂量大小由现场试验后确定。运送沥青混合料的设备不用时清理干净。每次卸料时不得有混合物粘附或搁置。

⑵仓面交通联系:采用可移动式钢栈桥横跨心墙,联接心墙两侧交通。

5.8.2.7过渡料运输及铺筑

⑴过渡料运输:沥青混凝土心墙上下游侧各设有3m宽过渡层。过渡料采用15t自卸汽车从过渡料加工系统或暂存料场运至施工部位。

⑵过渡料铺筑:人工铺筑部分,采用反铲配合人工铺平;机械铺筑部分,采用反铲转料到摊铺机过渡料料斗,由于摊铺机最大摊铺宽度只有1.5m,故摊铺机无法控制的范围,采用反铲配合人工铺筑过渡料。

5.8.2.8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分为人工摊铺和机械摊铺,与混凝土基座连接的扩大段及两岸岸坡心墙扩大段等无法用沥青混凝土心墙专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其余部分可以用沥青混凝土心墙专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的部位采用机械摊铺。

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机械摊铺时使用沥青混凝土心墙专用联合摊铺机。该摊铺机主要由红外线加热装置、沥青混合料料斗、过渡料仓、活动模板、监视系统及机械驱动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这种摊铺机前面装有红外线加热器,其高度是可以调整的,它用履带行驶,由液力马达无级驱动。它的履带是在前一层平整压实过的过渡料上行驶,心墙的钢模板安装在沥青混合料料斗的下面,驾驶室平台与其邻接,这种设备可保证心墙每一层沥青混合料摊铺得非常均匀、精密。

沥青混凝土心墙摊铺机是履带式液压传动的,心墙与过渡带整平板的宽度是按照设计要求可调整的。过渡层整平高度由旋转式激光器自动控制,它是保证下一层铺筑平整的基础。

沥青混凝土心墙每一层都标有准确的中心线,并由金属细丝定位。在机械前面安装一个摄像机,设在驾驶室里的监视器能使操作者驾驶铺筑机械精确地跟随细丝前进。机械的前部安装有燃气式红外加热器和大功率的真空吸尘器,以清除灰尘和水分。在铺筑上面一层之前,加热器烘干和加热下面一层的表面,以保证上下层结合紧密牢固。摊铺总宽度为3.5m,其摊铺心墙可根据心墙宽度在0.5~1.2m范围内调节,其压实厚度为20±2cm。摊铺机行走速度控制为1~2m/min。

该设备可同时摊铺沥青混合料和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过渡料,沥青混合料通过改装装载机卸入专用摊铺机沥青混合料料斗,过渡料通过反铲装入专用摊铺机过渡料料斗,过渡料在摊铺机控制范围以外的,采用反铲配合摊铺。

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水平分层,全轴线不分段一次摊铺碾压的施工方法。施工严格按要求的铺筑方向、次序、铺筑层厚、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及碾压遍数进行分层铺筑。

工分层厚度为:摊铺厚度小于等于25cm,压实后的厚度20±2cm。机械摊铺采用德国生产的DEMAG DF130C公路沥青摊铺机为基础改造而成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专用联合摊铺机,可同时进行沥青混合料和过渡料的摊铺。摊铺机行走速度控制为1~2m/min,过渡料在摊铺机控制范围以外的,采用反铲配合人工摊铺。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需随时测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发现不合格的料及时清除。

沥青心墙与混凝土基座连接的扩大段及两岸岸坡心墙扩大段等无法用沥青混凝土心墙专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

人工摊铺段使用的模板,采用方便拆装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专用活动钢模板,每块模板尺寸200cm(长)×30cm(宽),采用4mm厚钢板加工而成,按设计要求定位心墙宽度后,相对的两块模板由3根可以调节长度的夹具固定。

模板定位后,经检查合格,方可填筑两侧过渡料。过渡料初碾后,将沥青混合料填入钢模铺平,在沥青混合料碾压前将钢模拔出,并及时将其表面粘附物清除干净。为了使模板减少粘附沥青混合料且易拔出,施工时,可先在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

人工摊铺心墙时,采用转运料斗直接向仓内卸沥青混合料,人工摊平,过渡料使用反铲摊铺,辅以人工整平。

沥青混合料入仓后,人工平仓采用铁锹平运的方式,不得采用平甩的方法,从而保证不会造成骨料的分离,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心墙两侧的过渡料要同时铺筑、碾压,靠近模板部位作业时应特别小心,防止模板走样、变位。距模板20~30cm的过渡料先不碾压,待模板拆除后,随同心墙沥青混合料同时碾压。

⑶沥青混合料及过渡料碾压

施工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碾压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报监理工程师审定后指导工程施工。当振动碾碾轮宽小于心墙宽度时,将两侧过渡料摊铺略高于心墙沥青混合料2~3cm,采用贴缝碾压的施工方法进行碾压。当振动碾碾轮宽大于心墙宽度时,拟采用单边贴缝单边骑缝的碾压方式进行碾压,两侧过渡料摊铺厚度与心墙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相同。必要时在两侧过渡料上覆盖帆布,确保沥青混凝土心墙骑缝碾压时,不使沥青混合料受污染。与两岸岸坡结合部位采用小型振动碾或汽油夯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初碾温度为145~155℃,终碾温度不低于120℃,有风、低温环境下施工温度按上限控制;若摊铺温度过高,摊铺后可静止一定时间,再进行碾压。碾压遍数宜按先静压2遍停10~20min,再振动碾压10遍,最后再静压1遍的方式进行。振动碾的行走速度按25~30m/min控制。具体碾压温度和碾压遍数按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

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铺筑,尽量减少横向接缝,有横缝时,其接合坡度一般做成缓于1∶3的坡,上下层横缝错开2m以上距离。碾压沥青混凝土时,碾压机械不得突然刹车,或横跨心墙碾压。横缝处重叠碾压30~50cm。

5.8.3接缝及层面处理

5.8.3.1沥青混凝土与混凝土基座接缝面处理

与沥青混凝土相接的混凝土基座表面采用人工凿毛将其表面的浮浆、乳皮、废渣及粘着污物等全部清理干净,用0.6MPa左右高压风吹干,保证混凝土表面干净和干燥。

铺筑沥青混合料时,沥青玛蹄脂表面必须保持清洁,必要时应予加热。沥青玛蹄脂涂抹宽度至少比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底每侧宽出2.5cm。

沥青玛蹄脂和沥青混合料铺设时,注意保护和校正止水铜片,止水片附近采用小型机械夯实。铺设前,止水片表面应干燥洁净,并涂2遍冷底子油。

5.8.3.2沥青混凝土心墙横向接缝处理

沥青混凝土心墙尽量保证全线均衡上升,保证同一高程施工,减少横缝。当必须出现横缝时,其结合坡度做成缓于1∶3的斜坡。接缝施工时,使用人工剔除表面粗颗粒骨料,先用人工夯夯实斜坡面至沥青混凝土表面返油,再用振动碾在横缝处碾压使沥青混合料密实。在下次沥青混合料摊铺前,人工用钢钎凿除斜坡尖角处的沥青混凝土,并且钢丝刷除去粘附在沥青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并用高压风吹净。摊铺时,按层面处理的办法先用红外加热器加热,使其层面温度达70℃以上,再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

5.8.3.3层面处理

对于连续上升、层面干净,且已压实的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大于70℃,沥青混凝土层面不作处理,连续上升。

当下层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低于70℃,采用红外加热器加热,加热时,控制加热时间以防沥青混凝土老化。

对于因故停工,停歇时间较长、较脏的沥青混凝土层面,先用高压风、水处理干净后,必要时用红外线加热器烘烤粘污面,使其软化后铲除。再进行加热,当层面加热的温度达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温度后,再在层面上均匀喷涂一层热沥青,然后再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

5.9坝体与岸坡接合部的填筑

坝体与岸坡接合部位包括坝体与原岸坡、坝体与心墙基座等,其接合部位填筑时,若采用自卸汽车卸料及推土机平料,容易发生超径石集中和架空现象,且局部区域碾压机械不易碾压。对该部位填筑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1)对岸坡反坡部位进行削坡、回填混凝土(浆砌石)予以处理。

(2)对接合部位按设计要求铺填细料,并由振动碾尽可能沿岸坡方向碾压密实。

(3)对岸坡接合处的补坡体(混凝土、浆砌石等),在宽2m范围内,采用减薄铺料厚度至20cm,增加碾压遍数及振动碾静压等方式进行碾压。对振动碾不易压实的边角部位,振动夯板压实。

(4)对坝体与心墙基座结合部位填筑,采用薄层(20cm)静压多遍的的方式进行碾压。对振动碾不易压实的边角部位,振动夯板压实。

5.10 过渡料与坝壳料搭接处施工

过渡料与坝壳料填筑,总体遵循平起施工,即:三层过渡料(层厚25cm)与一层坝壳料(层厚75cm)平起施工,并在最后一层填平后进行骑缝碾压。

5.11坝体填筑横向搭接接缝的处理

根据其他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经验,坝体搭接坡比采用1:3,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心墙、过渡层及坝壳料的搭接。在先期坝体填筑过程中,坝壳料、过渡料及沥青混凝土心墙料分层铺筑时形成1:3的“人造边坡”,后期坝体铺筑时,由1.2m3反铲沿坡脚处将先期所填筑的坝壳料1.0m范围内未压实区重新摊铺,并削成1:2的边坡,形成1.0m宽的预留台阶,上层坝料铺填时,将下层碾压面露出,台阶预留明显、整齐,随后期坝壳料填筑一并进行,并采用骑缝碾压,以确保接坡处碾压质量。

坝前抛石护坡在料场人工挑拣300mm≤D≤500mm料,20T自卸汽车拉运至坝前,人工配合1.6m3反铲码放,抛石护坡随砂砾料填筑同步上升。

每层砂砾料填筑后按照抛石位置进行测量放线,挖除多余部分砂砾料,对边坡进行修整夯实后进行抛石料码放。

5.13 雨季坝体填筑施工措施

本标段坝体填筑经历2017年雨季,为确保坝体在雨季正常施工,特制定如下施工措施:

(1)在坝体两岸高边坡的合适位置设截水沟,并结合施工道路排水沟排除雨季边坡来水至填筑面以外。

(2)雨季坝体填筑施工,为防止雨水明流对坝面及坝坡的冲蚀,及时对运输上坝料摊铺、整平、碾压;在每一层坝面碾压后,使坝面形成向上、下游倾斜的坡面(坡度不陡于1%),以利水流顺畅排泄。

(3)雨季坝体填筑施工,对运输道路加强养护,及时清除路面障碍物及路基排水沟,排水通畅。对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确保机械的制动系统安全。

(4)汛期来临前,备足防汛物资(块石、砂袋等)。

(5)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

①当有大到暴雨及短时雷阵雨预报及征候时,做好停工准备,并停止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②沥青混合料拌和、储存过程采用全封闭覆盖方式,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及摊铺机设防雨蓬。

③沥青混合料及过渡料的铺筑,做到碾压密实后心墙高于两侧过渡料1~2cm,呈拱形层面以利排水。控制过渡料的级配以利于排水。

④缩小碾压段,摊铺后尽快碾压密实。

⑤两岸岸坡混凝土基座设挡水埂,防止雨水流向心墙部位。

⑥雨后复工,采用高压风冲洗仓面积水,再用红外加热器加热,加速层面干燥,尽快恢复生产。

⑦遇暴雨及时停工,接头做成缓于1∶3斜坡,接头处理时先用加热器加热人工夯夯实几遍后,再用振动碾碾压密实。

⑧现场准备防雨布,对已经摊铺未压实的沥青混合料及时遮盖,并尽快进行碾压。

⑨未经压实而受雨浸水的沥青混合料,全部铲除。

⑩碾压密实后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及时用防雨布遮盖。

⑪骨料净料堆场设置防雨蓬,堆场地面设混凝土地面,高出周围30cm以上,防止雨水倒流。

⑫过渡料采用大堆储存,并采取相应的防雨排水措施。过渡料不在现场积压,随用随运。

5.14 冬季坝体填筑施工措施

按照工期计划,我部在冬季将进行坝体填筑施工。为确保冬季坝体填筑的质量,编制冬季施工措施如下。

(1) 上坝填料控制措施

大坝填筑施工的主要坝料为:堆石料、过渡料,在料场装运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装料,严禁把结冰、冻块及带水料装运至坝面,应统一规划取料,剥离冻土层上部结块料。

(2) 摊、平、碾各工序控制措施

对拉运至坝面的坝料,应及时摊铺、整平、碾压,各工序安排要紧凑,尽可能做到当日上坝料当日碾压成型,严禁堆料和积料。对坝料中不可避免的结冰坝料要及时对其予以剔除,如因下雪停工,复工前清理坝面积雪后,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复工。

(3)沥青混凝土心墙控制措施

①沥青混合料的出机口温度采用技术条款规定的上限值。

②沥青混合料的储运设备和摊铺机等加强保温,减少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

③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使各工序紧密衔接,做到及时拌和、及时运输、及时摊铺、及时碾压,尽量缩短每一碾压段,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及时碾压。

④加强层面加热,保证层面加热温度达到70℃以上。

⑤铺筑现场准备大功率的加热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⑥提高摊铺、碾压温度的检测频率,对达不到温度要求的沥青混合料作废料处理。

⑦做好天气预报资料的收集工作。气温与降雨量不能满足沥青混凝土正常施工时,暂停施工。

⑧选择环境温度在0℃以上的时段进行施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施工。

⑨加强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与铺筑现场的联系。

⑩现场贮备足量的苫布,必要时在沥青混合料碾压前后进行铺盖,覆盖范围超出心墙两侧各30cm,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解决表面冷却的问题。

对运输道路应加强养护,尤其防止路面结冰现象发生,设专人对路面结冰作清理工作,如铲除冰面,摊撒粗砂等。对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确保机械的制动系统安全。

(5) 机械的保温措施

冬季来临,要根据当地的最低气温选好燃油和润滑油。同时,机油也要按设备要求换冬季专用油,以减少启动阻力,保证润滑。因冬季气温低,液压油粘度加大,液压泵吸油负压增大,造成供油不足,影响执行元件的操作准确性和灵敏性,所以也要选用规定型号的液压油。

发动机启动后要慢速运转一段时间,待水温上来后再加负荷。液压系统预热也是如此。启动发动机后,应先不加负荷使各液压部件运转几次,让所有的执行元件都动作几下,确保各个液压元件都有液压油经过,避免因控制阀发生卡滞造成施工事故。

气温降低,设备油缸、液压管接头等处密封件会裂化收缩造成密封不严出现泄漏,各传动连接件、螺栓也会受低温影响造成强度、刚度下降,如发动机一侧水封盖板漏水、传动轴螺丝松动、销连接脱落等。所以要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将小的隐患消除,避免引起大的故障。同时也要加强保养工作, 低温下润滑油流动性差,黄油更要及时补充。对于水冷发动机,要及时换好防冻液,避免冻裂机体、冷却器的事故发生。每天开工前和收工后要严格检查,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冬季施工的正常进行。

(6) 施工人员的防冻措施

对于施工人员做好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做好冬季劳保品发放,如棉手套、棉安全帽、棉大衣、棉鞋等。

6.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坝体基础面的清理与验收

对经基础开挖完成后的坝基面,按表6.1中相关要求进行清理。

表6.1 坝基与岸坡处理的质检项目及技术要求

(2)坝基基础范围内埋设观测仪器设备保护对坝基范围内布置的观测设备,设醒目标志,设专人负责监护,以免破坏。

6.2坝料开挖、运输过程中质量控制

坝料开挖为防止坝料在开挖运输过程中发生粗料集中现象,各类坝料在开挖中,以立面开采为主。

(1)坝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车辆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泥土带入清洁的反滤料、垫层料、过渡料、排水体料和坝壳料的料源及填筑区。

(2)坝料运输车辆必须在挡风玻璃右上角标明坝料分区名称。

(3)坝料运输时,车辆速度不得大于20km/h(桥梁处不大于15km/h),载重量不得大于车辆的标定载重量。

(4)对雨季和低温季节坝料运输道路,设专人对路面进行养护,并在道路旁作醒目标志;尤其在跨沥青混凝土心墙栈桥处,设专职人员,负责车辆运输安全,以确保坝体填筑顺利进行。

6.3坝体填筑过程质量控制

(1)在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过程中,心墙和过渡层都高于其上、下游相邻的坝体填筑料1~2层,并在心墙铺筑后,心墙两侧过渡层以外4m范围内采用自行式振动碾压实坝壳料,以防心墙局部受振畸变或破坏。

(2)过渡料填筑的位置、尺寸、材料级配、粒径范围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紧邻心墙的过渡料采用摊铺机摊铺,其余过渡料采用“后退法”卸料。

(3)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过渡料的填筑与沥青混凝土心墙填筑面平起。

(4)过渡料填筑与相邻层次之间的材料界线分明。分段铺筑时,必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防止产生层间错动或折断现象。在斜面上的横向接缝收成缓于1:3的斜坡。

(5)过渡料填筑与坝壳料连接时,采用锯齿状填筑,但必须保证过渡料的设计厚度不受侵占。

(6)为增强压实效果,过渡料碾压前做加水润湿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加水及加水量。

(7)过渡料与心墙或坝壳料交界处的压实可用振动平碾进行,碾子的行驶方向平行于坝轴线。

(8)过渡料与岸边接触处可用振动平碾顺岸边进行压实。压不到的边角部位,采用液压振动夯板压实,但其压实遍数按监理工程师指示作出调整。

(9)在过渡料与基础和岸边及混凝土建筑物接触处填料时,不允许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料集中和架空现象。

(10)坝料运至坝面卸料后,及时平整,并保持填筑面平整,每层铺料后用水准仪检查铺料厚度,超厚时及时处理。

(1)堆石料碾压时重点监控碾压遍数、振幅、行驶速度,碾压方向一般平行于坝轴线,岸坡一般沿坡脚进行。碾压完成后,定点测量其高程,以控制压实厚度。碾压后的表面平整度按0~±10cm控制,若出现0~±30cm的不平整现象,重新推平表面进行铺压。

(2)堆石料压实后,通过工地试验室取样,取样数量不小于10000m3~100000m3一个,且每层必须检查边坡结合部,检查合格后,发给碾压合格证,并组织三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每填筑3m厚进行测量放线,对坝坡进行修整,以保证边坡符合要求。

(4)施工中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各级质量责任制。

(5)堆石料在装卸时特别注意避免分离,不允许从高坡向下卸料。靠近岸边地带以较细石料铺筑,严防架空现象。

(6)堆石料铺料和碾压过程中的加水量由试验确定。

6.3.3各类坝料填筑检查项目及取样次数、控制标准和碾压机械技术性能

6.3.4 沥青混凝土心墙

(1)质量过程控制措施

①统一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工序施工质量、工序衔接及分段流水作业,保证均衡上升,连续施工。

②沥青混凝土施工用矿料和心墙两侧过渡料必须经现场施工质检验收,符合沥青混凝土设计要求才能使用。

③质量满足要求的矿料,堆放在净料堆场内,并采取隔离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污染。

④做好原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⑤做好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质量控制,对拌制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作废弃处理。

⑥沥青混凝土运输道路,采用较缓的纵坡,并保证路面平整,路面派专人维护,保证运输机械在运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减少沥青混合料温度损失,并保证不使沥青混合料在运输途中发生骨料分离。

⑦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铺筑厚度、铺筑宽度、压实参数,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

⑧做好机械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机械完好率及使用率。

(2)原材料的检验与控制

①沥青混凝土拌和用的沥青,进场后由试验室与监理共同取样,送往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沥青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后才用于沥青混凝土拌和。

②沥青混凝土拌和用骨料使用之前,由试验室按设计给定的标准,对其比重、吸水率、坚固性、与沥青的粘附力、含泥量等指标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经监理认可后才使用。

(3)沥青混合料制备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①沥青的质量控制:沥青从恒温罐取样,根据其技术要求,作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试验,每天至少应试验一次,同时对恒温罐的温度随时检测,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②骨料的质量控制:骨料从热斗中取样。根据其技术指标,进行超逊径、级配试验,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应试验一次。温度从热料斗中量测,并随时监测,温度不超过170~190℃。

③填料质量控制:主要进行细度检测试验。

④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拌和量严格按试验确定,并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料单打料,称量设备定期校验,测试的误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拌和出的沥青混合料随时观察外观,保证其色泽均匀、稀稠一致,无花白料、无其它异常现象,同时在出机口随时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检测,温度控制在150℃~165℃。

凡沥青混合料质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自动按废料处理:

1)青混合料配料单算错、用错或输入配料指令错误;

2)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的计量失控或漏配;

3)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擅自更改了配料单;

4)外观检查发现有花白料、混合料时稀时稠或黄烟等现象;

5)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成品料仓内保存超过48小时。

(4)沥青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主要是控制温度损失和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要控制好温度损失,必须保证运输能力与摊铺碾压能力相匹配。采用5~7台自卸汽车运沥青混合料较为合适。冬季施工时运料车必须有保温措施,并应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出机口的温度,一般165℃~175℃。

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措施是,一方面,拌和楼沥青混合料实际配比必须准确;另一方面,运输沥青混合料的公路必须平坦无凹凸现象;第三,运输司机必须掌握车速,运料车从拌和楼开到仓面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5)摊铺、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在铺筑过程中要对温度、厚度、宽度、碾压及外观进行检查控制DB52/T 1483-2020 政务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管理。

①温度控制:设专人严格对摊铺温度、初碾温度,终碾温度检查控制,掌握适宜的碾压时间。

②厚度控制:由于摊铺机行走履带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压实后的过渡料上,因此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摊铺厚度的均匀性,过渡料摊铺后采用人工辅助扒平、确保底层的平整,保证铺筑后的心墙略高于两侧过渡料。为了保证心墙厚度、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的速度必须控制均匀。

③宽度控制:部分心墙断面为梯形渐变,而摊铺机为自带可调的竖直模板、施工过程中,精确计算每层的设计上、下底宽,摊铺时按设计最大宽度控制摊铺宽度。沥青混合料摊铺前测量定出心墙轴线并用钢丝标识,调整摊铺机模板中线与心墙轴线重合,摊铺机行走时,通过机器前面的摄像机可使操作者在驾驶室里通过监视器驾驶摊铺机精确地跟随钢丝前进。从而保证心墙轴线上、下游侧宽度满足设计要求。

④碾压控制:振动碾在碾压前人工对碾轮清理干净,碾压温度、遍数、方式、速度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成果控制,振动碾行走过程中匀速行走,做到不突然刹车或横跨心墙。

⑤外观检查:沥青心墙铺筑时DL/T 1829-2018标准下载,对每一铺筑层随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峰窝、麻面、空洞及花白填料等现象,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及时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