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分离式立交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公路分离式立交施工组织设计.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公路分离式立交施工组织设计.doc

地形地貌:路线所经之处主要为低山丘陵区,间夹山前平原和洼地,多发育规模短小的“U”字型冲沟。总体地势起伏不大。沿线以旱田为主,低洼沟谷处以水田为主,相对较平坦。

气象水文:路线所经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每年7月至8月是雨季。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

河流多受降水影响,4~6月为平水期,6~9月为丰水期,10~3月为枯水期。沿线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水和层间水为主,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地质地震:本区地层由新至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种植土或填筑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残坡积层亚粘土、粘土、圆(角)砾和卵(碎)石,下伏灰黑色、灰绿色砂岩、凝灰质砂岩、板岩以及紫红色砂岩、泥质砂岩和燕山早期花岗岩。

GB 51365-2019-T:网络工程验收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本标段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Ⅵ度烈度区)。

公路等级:新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100km/h;

中间隔离带宽:,其中路缘带宽2×

硬路肩宽:2×,其中路缘带宽2×

桥梁宽度:分离式2×12.5米

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

我合同管段内工程地形地貌属于丘陵和平原区。路线所经之处主要为低山丘陵区,主要穿越山丘前缓坡阶地,地势左高右低,间夹山间平原和洼地,局部发育规模短小的“U”字型冲沟,总体地势变化不大,场地主要以农田和林场为主。

难点主要是该地区施工期短,冬季施工的各项质量保证是本工程的难点所在;路面所占比列大,是本项目的重点工程。

5.1 项目部场地平面布置图(见第98页附图)及线路总体平面图(见第99页附图)。

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为施工便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短距离的便道、便桥或便涵。确保材料和机械及时抵达各个工点,在施工期后所建便道还可为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生产服务。施工中加强维护,保证施工便道的畅通。便道位于线路右侧,宽,承载力达41吨,每隔500米左右设置错车道一处,排水顺畅,做到晴雨通车。

5.3 施工用电和通讯

5.4 生活和生产用水

生产、生活用水采用打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并在驻地和施工现场修筑蓄水池蓄水,配备水车供水。

1. 设备、人员、材料进场计划

对设计提供的导线与高程点,采用GPS静态定位观测,每个测量时段均由标段内的导线点组成小三角,然后按照GPS控制测量规范进行平差计算。

已经对线路进行了贯通测量,对中桩和地界桩进行了恢复。配备了一台全站仪和两台水准仪,仪器性能良好。

按照交通部、吉林交通厅及业主要求的试验检测标准进行试验检测和施工质量控制,配置足够的仪器和设备。已于2009年4月20日完成试验室的标定工作。试验室负责本标段各种混合料配合比的选定、原材料试验、土工试验和各种检验,配合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抽检及检验。

在已准入的厂家进行采购,目前已与相应的生产单位取得了联系,可以保证开工的物资需求。同时材料部门提前根据项目月度计划、年度计划、总体计划和过程中的计划调整作好对应的材料计划,根据计划落实阶段所需的各种材料,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

1.施工部署的基本思路及基本原则

统筹安排各类项目施工,保证重点,兼顾其他,确保工程项目按期投产。按照各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应优先安排的工程项目是:

1)按生产工艺要求,须先期投入生产或起主导作用的工程项目按要求做好首件工程认可制度的执行工作,认真总结首件工程的经验和不足,根据总结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指导以后的批量生产,切实做好 “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的质量创优保障工作。

2)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的项目作为项目管段的控制性工程,要根据整体计划工期,尽早打开作业面,配足劳力、机械及材料,达到控制性工程的工期与一般工程同时完工的目标。

3)要考虑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对大规模土方工程和深基础施工,尽量避开雨季。

4)供施工使用的工程项目。如采砂 (石)场、木材加工厂、各种构件加工厂、混凝土搅拌站等施工附属企业及其他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

5)对于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不大、周期较短而又不急于使用的辅助项目,可以考虑与主体工程相配合,作为平衡项目穿插在主体工程的施工中进行。

6)结构物与路基同时开工,路基优先施工填筑方量较大段落。移挖作填段落全面展开施工,按工期要求合理安排路基填筑。对于桥涵较密集段待桥涵主体完工再进行路基施工,减少作业干扰,少留或不留缺口,保证施工连续进行。桥涵、路基主体完工后再进行路面部分的垫层、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最后完成沥青混凝土面层。盖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集中预制、吊装或现浇;箱梁场地集中预制、汽车运输、吊车架设。

经理部设经理一人,总工程师一人,六个职能部门(工程管理部、安质部、机械物资部、计划合同成本部、财务部、综合办、工地试验室)组成。下辖三个路基工程队、三个桥涵工程队、一个路面工程队。该七个工程队具有丰富平原、高原及类似施工经验,且均在待命。劳力全部由我单位职工和长期合同工组成。

2.1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职责

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如下:

2.1.1 工程管理部

主要负责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图纸会审、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制订保证施工质量的规则和细则,并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落实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试验和检验等工作,最终达到该项目的质量目标。

2.1.2 机械物资部

主要负责机械的调配、维修和设备管理,同时做好现场各种材料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工作。

2.1.3 计划合同成本部

主要负责工程进度安排、计量支付、成本控制、资金的管理使用及合同管理工作。

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组织召开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及治安管理,医疗卫生等工作;制订保证施工安全的规定和细则,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控制;解决施工用水、用电、临时用地的租用等问题。为工程顺利实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通过认真阅读建设指挥部文件,结合我单位的施工能力,确定本标段的工期为2009年4月1日至2011年9月10日。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 2009年4月1日至2009年5月5日。

路基主体工程: 2009年5月5日至2010年6月10日。

路面工程: 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

其中:垫层、底基层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基层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8月15日

下面层2010年7月15日至2011年5月15日

中面层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7月15日

上面层2011年7月15日至2011年8月30日

小桥、涵洞、通道工程: 2009年5月10日至2009年10月31日。

天桥、中桥工程: 2009年5月20日至2009年11月15日。

大桥、分离立交工程:2009年5月5日至2009年10月31日。

防护、排水工程: 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

交通工程、绿化及沿线设施: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竣工清理: 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0日。

4.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

路面工程为本工程的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

路面面层和基层及垫层混合料均及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汽车运输至工地,机械摊铺,机械碾压;路面沥青混合料采用热拌热铺法施工,集中拌和,自卸车运输,沥青摊铺机摊铺,机械碾压。

根据路面施工情况及时进行路缘石、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工程的施工,以保持排水畅通和路基边坡的稳定。

施工前选择试验段,试验段的长度不少于100米,选定配合比、摊铺设备、碾压设备的配备及工艺参数。将试验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正式施工地段进行实施。

(1)垫层施工采用厂拌法进行,正式开工前,预先按规范要求选择混合料配合比,作完整的方案书面说明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在路幅的一侧车道按工程师批准的方案修筑200米试验段,据以检验设备和工艺安排的正确性及各项参数的准确性,试验结果交监理工程师审验批准。

垫层料厂拌设备、位置在拌和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取得批准。级配碎石料使用汽车运输,平地机配合人工摊铺,根据压实设计厚度20cm,采用激振力不小于300KN的振动压路机和工作质量不小于25t的胶轮压路机结合进行碾压,并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型。根据规定指标和频率进行试验,合格后进行基层施工。

(2)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采用厂拌法进行。拌和机产量不小于500t/h,施工前做好试验段的各项准备工作,混合料汽车运输,机械配合人工摊铺,每幅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底基层20cm一次摊铺完毕,基层分两层摊铺,每层16cm,一次成形,以保证其整体性。先摊铺的一层经过整型和压实,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继续摊铺上层,并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型。

混合料摊铺整型完成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和光轮压路机进行。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重叠1/2轮宽。全过程中,及时补洒水,保持稳定碎石表面始终潮湿。严禁机动车辆在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施工中,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先洒水然后用土工布(膜)覆盖,养生期不少于14天。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其它一切车辆通行。施工遇下雨立即停止施工,除非已摊铺混合料。此时,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

基层施工结束进行面层施工前,将基层顶面清扫干净,确保连接。

(2)粘层、透层和封层

粘层、透层沥青和封层在铺筑覆盖层之前两天内洒布,采用沥青洒布车均匀洒布,洒布车喷不到的地方采用手工洒布。

(3)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采用机械热拌热铺法施工,混合料集中拌制,专用翻斗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摊铺机在路幅全宽范围内进行摊铺,双钢轮压路机碾压。

沥青路面主体工程开始前14天内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为每种沥青混合料铺筑一段单幅长度不少于200米的试验路面。选定配合比、摊铺设备、碾压设备的配备及工艺参数。将试验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正式施工地段进行实施。

在全面铺筑混合料之前进行检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保证下承层的表面干燥、清洁和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与杂质。如有软弹、松散的地方均挖除,使其恢复原状,并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

(1)施工前对基层的的中线、纵断面高程、横坡度、平整度、强度、养生和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变形、外观质量等情况作全面检查。

(2)保证原材料规格的均匀稳定。施工前,通过试验确定粗细集料、填料、外加剂的料源。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抽样检验,保证原材料性状、规格与试验室采用的材料符合。

(3)施工前对搅拌、摊铺等设备进行试运转,保证施工体系内各机械及机械各部运转正常、稳定且相互匹配,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须有一定余地,特别是运输能力应大于摊铺能力,确保施工的不间断连续施工。

(4)碾压设备配套适用,热拌热铺,压实遍数符合要求。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步骤进行,严格控制碾压温度。施工前铺设试验段确定碾压参数,在施工中根据检测结果和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5)选择保温性好、容量大的运输车辆,运输中加盖雨布,加强现场装、运、摊之间的调整与配合,尽量减少等候摊铺的时间。

(6)摊铺机使用前,仔细检查和调整,使摊铺机及找平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试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

(7)现场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每次在摊铺之前,应有不少于5部卸料车在机前等候,以确保摊铺机的作业连续均匀。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不中途停顿,不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为防止沥青砼发生离析,在摊铺现场为每台摊铺机后配备一台储量不小于20吨的沥青砼二次转运车。

(8)严格控制路面各个结构层的平整度,执行工序间的交验制度。

(9)严禁在未成型的油面层上急刹车及快速起步,合理选择振频、振幅。

(10)沥青储运及拌和时将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别存放,不混杂。使用期间,沥青储存罐温度控制在130℃~180℃。冬季低温状态下存放的沥青在使用前进行抽样检查,符合质量要求方可使用。道路石油沥青在储运、使用及存放过程采取防水措施,且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罐或储油池中。

按照部颁有关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检验与试验的方法、频次、标准,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材料、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工程试验室所有仪器定期由计量部门标定,在由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其进行技术资质审查合格并确定其试验范围后,进行试验检测工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室进行现场工程试验室检测项目以外的检测试验工作。试验工程师长期从事试验工作,经验丰富并持有资格证书。

施工前对土建工程路面基层压实度、中线、标高、横坡、平整度等的检查验收。

①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及改性剂等原材料进场前与施工中的抽检。

③试验段检测,铺筑压实度、平整度、抗滑性、高程、宽度、横坡、厚度等。

1.5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防治措施

(1)集料的选用:骨料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同时应尽量降低骨料的含水量。

(2)混合料级配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是两对矛盾,相互制约,照顾了某一方面性能,可能会降低另一方面性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情况做具体分析,尽量互相兼顾。

(3)沥青路面施工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工序管理,明确责任,对施工全过程,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评定,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

①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

②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透油层渗入基层5mm以上。在进行各层铺筑前,保持顶面清洁。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不能流淌和形成油膜,更不能有空白,并立即撒布石屑或粗砂,用压路机稳压一遍,将多余的浮料扫走。

③提高面层摊铺质量。在摊铺混合料时,运距不能过远,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下卧层表面温度及摊铺材料按规范要求控制,速度控制在2m/min左右,碾压遍数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孔隙过大;一般不能进行补料,尤其是下面层;基层雨后潮湿未干,不得摊铺,更不得冒雨摊铺;纵向、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各幅之间重叠的混合料应用人工铲走。

2.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路基工程路堑开挖及路基填筑均为土方。进场后先将全标段路基工程边界按设计要求贯通清理地表,修通便道并开辟出施工场地。对填方路基,选定试验段进行填筑,取得对应填料、机械设备配置合理参数后再进行全标段的路基填筑。

标段内路基土石方尽量就近调配利用,需远运调配或弃方时,首先充分利用已成形路基作运输道路,减少便道临建工程。为了减少边坡暴露时间影响稳定,采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施工措施,先施工堑顶截水沟以拦截水流。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土方配方案,结合地形条件确定施工顺序。

由路基工程队负责路基土方开挖和填筑施工,并根施工进度和工程特点配足爆破、挖掘、运输、摊平、辗压机械设备。路基防护工程也由路基工程队负责施工。

本标段桥梁由桥涵工程队负责施工。结构形式主要为:上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简支转连续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肋式台、U台、钻孔桩基础、明挖基础。根据工程特点、工期要求,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分述如下。

桥涵工程队设预制场负责全标段桥梁及小型构件预制,简支转连续混凝土箱梁,采取拖梁车运输,大吨位吊车架设;其余预制构件拖车运至各桥,汽车吊架设。桥涵队设混凝土拌和站一处。搅拌罐车运输砼,泵送入模。桩基础采用冲击钻钻孔,泥浆护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墩身采用半圆形定型钢模,顶帽、台身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扣碗式脚手架支立。

2.1.3涵洞、通道工程

涵洞、通道采取“快施工,早回填”的施工方案。涵洞、通道混凝土在拌合站生产,混凝土罐车运输,泵送入模,砂浆就地拌制。涵洞盖板在预制厂预制,汽车运输,吊车吊装就位。

详见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2.1.5防护及排水工程

根据路基施工情况及时进行防护和排水工程的施工,顺序按路基施工的顺序,以保持排水畅通和路基边坡的稳定。

2.2.1.1场地清理

2.2.1.2土质路堑开挖

按照运距长度不同,100米以内采用推土机纵向推运的方法施工;100米以上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施工。

路堑施工前先修好地表排水系统,开挖从路堑最高处自上而下逐层纵向进行。双壁路堑挖方从两侧边坡顶部开挖线开始,先挖边缘后挖中心,以保证设计的坡率及边坡坡面平顺。开挖时工作面设微小的纵向排水坡,以利排水。半壁路堑开挖由外向边坡方向逐层开挖。

施工时按照开挖长度、深度,制订相应方案,开挖与路堑边坡加固紧密配合,做好永临结合的防排水设施。

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的软弱土层,将底部整平;如果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本段软基处理采用砂砾换填。

半填半挖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防止局部积水、淤水。

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2.2.1.4路床掺灰处理

摊铺土料: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用摊铺机摊铺土料并粗平,洒水闷料后整平,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

摊铺石灰:将消石灰过筛,消除大于5mm颗粒及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然后根据计算用石灰数量,将石灰均匀地摊铺在整平的土面上。

拌和:用路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拌和深度深入下承地基5~8mm,并使土和石灰充分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消除“素土”夹层。

碾压:路拌均匀,并整型合格后,立即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进行压实,连续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

接缝处理:两工程段衔接处采用搭接拌合,前一段拌和后留50~80c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一个路段完成后按规定做密实度检查,合格后施工上一层,石灰土施工完毕后,加强养生,并实行交通管制。

2.2.1.5土质路基填筑

根据工期要求和工程总量,合理划分施工段落、配置机械设备。填土路基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压路机压实、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坡以及适度宽填宽压的方法进行。

土方填筑时采用检测合格的填料,按监理工程师及规范规定铺筑试验段,确定摊铺厚度、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工序组合等参数。

施工准备: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资料无误后,现场实测地面标高,准确绘制横断面图交监理单位审核,据此进行线路中线水平测量,放设路基边桩。根据工期要求和工程总量,准确计算、合理配置机械设备。路基填筑前严格按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程序报检签证。

填土路基施工:路基填筑集中取土,分段平行交错进行。路堤填土在路基全宽范围内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同层选用同种填料。施工中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序进行操作。即: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

施工时各区段和流程内只允许做该段或该流程内的作业,几种作业不交叉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根据使用机械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综合确定,最短不小于40m。采用稳定性的细颗粒填料回填时,其压实度与周围填料压实度相同,监测试验结果,做好记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填筑时安排好车辆走行线路,专人指挥自卸车将运至工作面的填料按试验段确定的卸料间距卸成梅花状,卸车间距要严格控制,避免卸土过多层厚超标。

卸土完毕后用推土机大致摊铺整平,摊铺时直线段按2%~3%控制横坡,同时要每侧宽出设计0.5米,整平后检测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如果局部地段存在超厚现象,将多余土用推土机推至下一个填筑区段,或装载机装车运至下一个填筑区段。推土机摊铺后检测填料含水率,当位于最佳含水率±2%范围时开始精平,如果含水率不在上述范围时,采取晾晒或洒水办法使其符合要求。然后用平地机精平,精平时直线段先两侧后中央,曲线段先低侧后高侧,至少精平两边后用轻型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出填层表面局部不平整地段后再精平一遍转入压实阶段。

压实时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分初压、复压、光面三个阶段,按直线段先两侧后中央,曲线段先低侧后高侧的走行路线进行。初压和光面采用静压,复压采用22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相邻两行轮迹重叠0.3m,相邻两个碾压区段搭接不小于2m,路基两侧宽填部分与路基一起分层碾压,杜绝贴皮现象。按试验段总结的压实程序和遍数碾压完毕后,自检和监理检查合格后,并采用激振力500KN的拖式振动压路机振压两遍,再进行下层施工。

施工现场先在护坡道以外按设计断面挖出梯形排水沟通往既有排水沟槽,形成完善的临时排水系统以后再填筑路基。填筑过程中先从纵向最低处开始分层填起,尽早形成与路基相同的纵坡,同时各填层横坡适当、表面平整,不出现积水现象。分段填筑时,先填地段在接头处预留缓于1:1的坡度,并且在各填筑层面上预留不窄于2m宽的台阶,便于接头段衔接。每个作业段的同一层选用同种填料,同种填料的厚度不小于50cm。

2.2.2.1钻孔桩基础及明挖基础

根据地质技术资料,钻孔桩成孔采用冲击钻成孔。钻孔桩施工时,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后埋设护筒。首先进行场地平整,贯通全桥的施工便道,钻机就位后进行钻孔;钻孔前确定护筒埋设深度,埋设护筒深度低于河道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米。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应严格控制好泥浆比重,钻孔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清孔和检孔,经监理工程师确定合格后,安装钢筋笼,导管和漏斗,连续灌注混凝土至桩顶设计标高0.8米以上为止,施工全过程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承压和抗拉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钻孔桩灌注完毕后,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拆除护筒,挖基础土方,并凿除桩头浮浆,进行承台及系梁的施工,系梁和承台模板采用特制钢模板拼装而成,钢管、方木、背带支撑。拆模后及时回填并夯实。

明挖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石方采用小炮松动爆破,组合钢模板立模整体浇筑。

桥台施工采用钢模板、钢管背带和扣碗式脚手架,钢筋在加工台座上制作,现场绑扎焊接,模板与钢筋之间用略长于设计保护层厚度的短钢筋焊接支撑,确保保护层厚度及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色调一致。

柱式墩施工采用特制圆形钢模板,由两块半圆形模板组合,沿柱高每隔1.0米设一道环向拉筋,沿环向设4根竖向轻型钢背带与模板柱接牢固。

盖梁采用组合钢模板,特殊部位辅以木模板。扣碗式脚手架或扣件配合架管支撑于碾压密实的地基上,保证模板稳定不变形。

墩台顶帽施工中随时测量,确保支撑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的正确性,保证垫石面平整度,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施工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水平运输,吊车吊装入模,机械捣固。

2.2.2.3梁体预制

A简支转连续混凝土箱梁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一次性台座,箱梁在台座上预制,采用大型特制定型钢模板组合拼装而成。钢筋机械弯制,人工在台座上绑扎形成骨架,预应力管道采用波纹管成孔。混凝土罐车运输,泵送入模灌筑,附着式振捣器配以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固。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强度的100%,且龄期达到10天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法”,以伸长量校核。严格按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张拉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许可后进行压浆作业,达到规范要求。

各跨箱梁架设完毕先达到简支状态,再将梁进行连续。架梁完成后,对横隔板、湿接缝端头进行凿毛,然后将一联内的钢筋整修、绑扎,混凝土表面用高压水冲洗湿润,然后立模依次浇筑箱梁间纵向接缝及桥墩顶部湿接头,混凝土由强制式砼搅拌机拌合,混凝土灌车运输,吊车配合,人工灌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当现浇的各处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桥墩顶模板,张拉墩顶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后压浆,完成一联连续。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施工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箱梁架设安装准确就位。架设前,用墨线标出梁中线及临时支座定位线,安装临时支座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装卸方便,安装墩顶永久支座及底模,底模与永久支座间缝隙密合,采取相应措施严防漏浆;架设时,要严格按标线控制落梁位置,左右偏差不超过2mm。

步骤二:施工墩顶现浇段。对于非连续段的梁端封锚混凝土可先浇筑,连续段的梁端封锚混凝土应与墩顶现浇段一起浇筑。浇注前,按设计要求连接纵向钢筋、横隔板间联结钢筋和绑扎构造钢筋,立侧模,泵送混凝土入模。

步骤三:养生拆模。在墩顶现浇段混凝土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墩顶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连接箱梁间纵向接缝及端横隔板湿接头,逐孔依次拆除模板。

步骤四:体系转换。待砼达到100%强度的后,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拆除作业逐孔对称、均匀、平稳的进行。

B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先张法空心板梁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张拉台座采用框架式结构台座,模板采用的整体式分段组合钢模板,采用充气式橡胶芯模,按照应力应变双控方法张拉,砼由拌和站拌制,插入式振捣器对称分层灌注,浇注完成后顶面进行修整、抹平、拉毛,及时进行养护。在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进行钢铰线的放张,后再进行空心板的起吊和运输,采用吊车或人工用移梁轨道移至存梁场。

2.2.2.4梁体的架设

桥梁架设采用大吨位吊车吊梁,架设在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进行。为保证架设质量及安全,架设时设置可靠临时横向支撑,待上部整体化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时方可拆除。

桥面沿全幅断面先进行钢筋网绑扎,并预留好伸缩缝工作槽,埋设好预埋件,一次浇筑至设计厚度,混凝土整平机整平,平板振捣器捣固。

B防撞护栏:首先对护栏部分梁顶凿毛冲洗,人工绑扎调整钢筋,立模,模板与梁顶缝隙用水泥砂浆抹严,预埋螺栓和铸钢支承架底板,机械拌合混凝土人工灌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拆模,加强养生。

C 沥青混凝土铺装前应对桥面进行检查,桥面应平整、粗糙、整洁。桥面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时应予以处理。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铺筑、碾压、等施工程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I032)的规定。

2.2.3涵洞、通道工程

钢筋在加工场统一制作成型,人力运送到绑扎地点进行绑扎,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闪光对焊、绑扎搭接或机械连接等方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接头外观、力学性能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采用4~6mm钢模板,方木和钢管作背楞,接缝处理采用高压海绵条,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混凝土由临近拌和站供应,吊车吊装浇筑。预应力空心板提前在预制场集中预制,达到强度后平板车运至现场,人工配合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

涵洞工程较相应区段的路基工程先开工,争取早日竣工,为路基填筑创造条件。涵基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基底。基础和边翼墙采用钢模板支立。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吊车吊斗入模。

盖板提前集中预制,达到强度后平板车运至现场,人工配合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立即安装,人工施作防水层,涵背路基填筑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施工。

钢筋砼圆管在预制场进行预制,基础采用机械开挖基坑,人工清除工作面,并做砂砾垫层及基础混凝土,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毕后,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圆管拼装,最后施作涵洞防水层。

详见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2.2.5防护及排水工程

2.2.5.1边坡浆砌防护工程

基坑开挖机械进行,人工辅助。保证槽壁平整坚实,基底平顺,排水畅通,无积水。

墙身人工砌筑,拌和机拌制砂浆。砂浆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浆砌墙表面要平整,各部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砂浆饱满勾缝均匀。

回填:基坑回填采用砂石土填料,在结构物达到规定强度后分层回填,采用内燃式夯实机夯实达到要求的压实标准。

工艺技术要求:砌体坚实牢固,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2.2.5.2拱形骨架护坡

基槽夯拍密实并整平,槽壁垂直。挂线自下而上逐块挤浆砌筑,砌块放平坐稳、整齐美观,砂浆饱满,勾缝严密。砌块两侧用夯拍土挤实。

骨架内坡面回填耕植土,播撒适于当地生长的草籽。

2.2.5.3边沟、排水沟与截水沟

边沟、排水沟随路堤的区段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台阶法分层进行,每层自1.5米起开始搭设脚手架平台,作为施工作业与砂浆、片石场地,施工用料提升运送用固定滑道提升至每个分层平台,然后再水平运输到各个施工工点。截水沟砌筑用砂石料采用固定滑道提升,搭设施工平台作业。砌筑用砂浆采用机械拌制。

各种水沟的开挖砌筑、截面尺寸、标高纵坡一定要符合设计规定和实际排水需要。

砌缝整齐、均匀、严密,沟底平顺齐直,无裂纹、空鼓现象。

水沟的交叉拐角处要用弧形连接,以利排水畅通。

泄水槽设在稳定土层上,按设计图纸中的位置和尺寸施工。施工要保证基础嵌入地面,底部修筑抗滑平台,按设计底面每隔2.5~5米设置凸楔嵌入基底中,每隔1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泄水槽、边沟、截水沟要平顺衔接,保证水流畅通。

3.1 路床掺灰处理施工工艺框图

1)路床掺灰处理施工工艺框图(附后)

2)路床掺灰处理施工工艺框图说明

挖方及零填段路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段落,采用掺灰翻拌、碾压及换填处理。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有关施工参数。

摊铺土料: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用摊铺机摊铺土料并粗平,洒水闷料后整平,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

摊铺石灰:将消石灰过筛,消除大于5mm颗粒及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然后根据计算用石灰数量,将石灰均匀地摊铺在整平的土面上。

拌和:用路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拌和深度深入下承地基5~8cm,并使土和石灰充分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消除“素土”夹层。

碾压:路拌均匀,并整型合格后,立即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进行压实,连续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

接缝处理:两工程段衔接处采用搭接拌合,前一段拌和后留50~80c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一个路段完成后按规定做密实度检查,合格后施工上一层,石灰土施工完毕后,加强养生,并实行交通管制。

3.2 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1)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附后)

2)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说明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到劳力、材料、机械设备落实到位,进行贯通测量、施工放样、测绘路基横断面图,填写各种技术资料,修建挡水埝及临时排水沟槽。

施工前做好试验路段,确定对于每种填料填筑施工时的机械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松铺厚度等数据,为全面施工做好准备。

对路基基底及取土场表层进行处理和清理,清除树木、树根、腐植土、草皮、表土等,并对坑穴等按隐蔽工程的规定要求处理。

路堤填筑采用水平分层法施工,采用分段填筑时,先填地段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每一压实层相互交叠衔接,同时施工时,两段接头搭接范围不少于2米。

当含水量适宜时进行碾压,压实先进行静压,然后振压。碾压由路边缘向路中心进行,每行至少与前行轮迹重叠15厘米以上,碾压遍数根据试验确定。

压实层密实度检测采用灌沙法检测。路基成型后对标高、中线、几何尺寸进行检查。

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成后,进行整修,达到设计与验标要求。

3.3 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说明

1)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2)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说明

(1)下承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中线、水平、高程均符合设计要求,下承层平整、坚实,路拱符合要求。

(2)混合料集中拌和,拌和前先调试好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拌和的混合料含水量适当、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3)采用机械摊铺,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进行混合料的施工。

(4)集料运输车装车时严格控制数量,保持基本相等,严格掌握卸料距离,使混合料装卸均匀。

(5)在最佳含水量时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并且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每一作业或2000m2以内检查6次。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的轮宽,碾压次数6~8遍,碾压速度头两遍控制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

(6)严禁在后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7)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做成横向接缝,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上次摊铺碾压后压实层末端形成的斜坡挖除,并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将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开始摊铺。

(8)施工中,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先洒水然后用土工布(膜)覆盖,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时注意环境保护。施工遇下雨要立即停止施工,除非已摊铺压实的混合料。此时,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

(9)养生期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立即喷洒透层沥青。

3.4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

1)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框图

2)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框图说明

①本工程路面上面层采用90号A级质量较好的石油沥青,下面层采用70A级沥青,均为国产沥青,每批运到现场的沥青均要有制造厂的技术标准试验分析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和规定的试验结果,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②对每批运到现场的沥青进行检验是否达到技术要求。

①采用坚硬、耐磨、抗冲击的安山岩碎石,碎石的粒径规格符合设计图纸面层粗集料规格的规定。均按有关部颁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试验。

②粗集料的磨耗率表面层≤28%、中下面层≤30%,压碎值表面层≤26%、中下面层≤28%,软石含量表面层≤3%、中下面层≤5%。

③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4。

④粗集料(安山岩)其加速磨光值≥40,棱角性要求表面层一个破碎面≥100、两个以上破碎面≥90;中下面层一个破碎面≥90,两个以上破碎面≥80。

面层采用粒径小于4.75mm由石灰岩生成的机制砂,中下面层可采用天然砂或部分天然砂,天然砂与机制砂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1:1。上中面层宜将S14和S16组合使用,S15可在沥青稳定碎石中使用。

(1)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

①各种集料,每批材料取5~6组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筛分然后取其3~4个比较接近的筛分曲线平均值代表此种集料的级配值。

②混合料的集料级配不得从一个筛级的低限变到邻近筛级的高限,而是均匀的级配,并尽量靠近级配范围的中值。各种集料的最后合成级配符合级配指标。

(2)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①在试验路段开工前28天,将推荐的混合料配合比的集料级配、结合料含量、拌合成型温度、稳定度等试验的详细说明GB/T 51334-2018标准下载,以及有关集料的各项试验结果、集料来源、集料颗粒组成、沥青来源和种类等试验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配合比方案中指明拟用的结合料含量及各种集料的含量、拌和、压实温度及马歇尔试验指标,试验按有关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符合有关要求。

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料源发生变化,在使用新材料之前,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③在施工时,厂拌混合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有关要求,检验每天至少两次,

④室内配合比试验时,试验用混合料不少于5组、每组不少于6个试件,

每组试件的偏差系数皆不大于10%。

⑤配合比的确定符合马歇尔试验设计要求的技术标准GB/T 39216-2020标准下载,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