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段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施组2020)

路北段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施组2020)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北段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施组2020)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冀】12S7:专用给水工程(带书签)编 制 单 位 (章):

编 制 日 期:2020年3月20日

总 监 审 批:

监 理 单 位 (章):

建 设 单 位 审 批:

建 设 单 位 (章):

表1.1.1 工程简介表

本电缆隧道工程位于北进路北段道路左侧绿化用地范围内,距离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为30m~44m。隧道实施范围南起于北进路北段道路桩号K0+320,北止于北进路北段与G209国道连接线道路桩号LK0+740,全长3.494Km。工程主要包括主体工艺(含排水工程、标识)、结构工程、电气工程等。

电缆隧道为2.6m×3.1m(宽×高)的单仓钢筋混凝土结构,共设工作井20座(其中端部井1座)、通风井20座、投料井20座。

电力隧道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施工,采用强度等级为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主筋采用HRB400钢筋,辅筋采用HPB300钢筋。隧道内底面设置5cm厚C25混凝土人行步道;结构底部设置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

隧道沉降缝一般按20~25m间距设置,并在工作井、风井等结构外侧、纵坡变化较大处加密设置。沉降缝内埋设带钢边橡胶止水带,并辅以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防水。

1、负荷性质: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排水泵、检修插座箱、新风机等为三级负荷。

2、电源:取自后期建设的10kV箱变(10kV箱变不在本次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单路电源+蓄电池供电,正常时0.4kV外电源负责普通用电负

荷及应急负荷主用电源;应急时,由蓄电池提供不小于180min的应急电源供应急照明用电。

3、配电系统:本工程需要在电缆隧道十九、二十五、三十防火分区中间位置(负荷中心)设置配电总箱,每个配电总箱供五或六个防火分区用电,

,其中第十四防火分区至第十六防火分区由北进路中段建设的第十三防火分区内总箱供电,供电半径约为550米,末端电压不低于正常电压的95%。

整个项目由北向南通过的场地地貌单元包括剥蚀残丘和岩溶准平原,地貌分界线位于K3+780附近。沿线现状主要为村庄、厂房、农田、林地等,地形起伏较大,标高基本在95~155米之间,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大的山体主要为线路终点G209国道两侧山体,沿线有灌溉沟渠、冲沟、鱼塘较多。

场地范围内地表水主要为线路K0+160附近的水沟水和场地内水塘、水田积水。

线路K0+160附近的水沟宽度约10~15米,水面宽4~8米,水深0.5~2米,水流缓慢。

水塘和水田积水分布在场地内零星分布,大部分水量较小,在K2+100~+150、K2+820~+870段有两处较大水塘,水深0.5~1.5m。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场地内地下水主要包括上层滞水和岩溶裂隙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场地覆盖层孔隙中,丘坡地段不发育,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高水头地表水的补给。水量较小,水位无明显分布规律,水位年均变幅为1~2m。该层水无统一水位。

岩溶水赋存于灰岩岩溶裂隙、溶洞、溶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高水头邻区地下水的补给,向低水头邻区排泄,略具承压性,与孔隙水存在水力联系,其发育程度与岩溶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水位、水量呈现不均匀性,岩溶发育则水量大,反之则少,整体水量较小。稳定水位埋深1.4~10.2m,稳定水位标高92.24~103.02m。岩溶裂隙水水位年变幅3~6m。

1.3.4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范围内覆盖层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4ml) 种植土、杂填土、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淤积(Q4h)淤泥质黏土,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Q4dl) 黏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次生红黏土,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Q4el) 红黏土,覆盖层厚度1~15m。下伏基岩为包括石炭系下统大塘阶中段、上段(C1d2、C1d3)灰岩、页岩。各地层特征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1)1层 种植土:灰黑色、黄灰色,松散,主要为黏土,夹少量植物根系。广泛分布于道路沿线的耕地、河岸、山坡表层,钻孔揭示层厚0.2~1.6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级松土。

(1)3层 素填土:浅灰色,棕黄色、黄灰色,松散~稍密,主要为黏性土夹碎石,硬质物含量10~40%,分布不均。潮湿~湿,普遍分布于沿线村庄、道路的表层,密实度分布不均,属高压缩性土,大多为多次堆填形成,堆填时间为3~20年。钻孔揭示层厚0.3~3.4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

第四系全新统淤积层(Q4h):

(2)1层 淤泥质黏土:灰黑色、深灰色、棕灰色,软塑,韧性高,干强度低,含少量腐殖质,稍有腥臭味。本层主要分布于水田、水塘地段的浅部,钻孔揭示层厚0.6~2.0m,层顶埋深0~1.3m。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组,实测锤击数2~4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1.98~4.0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标准值为2.46击/30c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级松土。

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Q4dl):

(3)1层 黏土:黄灰色、棕黄色,硬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局部相变为粉质黏土状,土质均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本层主要分布于K3+800以后的丘坡表层,钻孔揭示层厚2.0~12.6m,层顶埋深0~1.9m。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0组,实测锤击数7~13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5.85~12.49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标准值为9.45击/30c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4)1层 次生红黏土:棕黄色、黄褐色,可塑,干强度高,韧性高,土质较纯净,不含杂质,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本层广泛分布于道路范围的耕地浅部,钻孔揭示层厚0.3~3.1m,层顶埋深0~6.8m。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7组,实测锤击数5~7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4.93~7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标准值为6.12击/30c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级松土。

(4)2层 次生红黏土:棕黄色、棕红色,硬塑,干强度高,韧性高,土体均匀密实,无夹杂物,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泽,无摇振反应。本层广泛于丘谷、溶蚀准平原地段,钻孔揭示层厚0.5~8.3m,层顶埋深0~3.5m。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5组,实测锤击数7~13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6.94~12.06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标准值为9.37击/30c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

(4)3层 含砾次生红黏土:棕黄色、黄褐色,硬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含少量圆砾,粒径2~20mm,含量10%~40%,切面粗糙,无光泽,无摇振反应。本层广泛于丘谷、溶蚀准平原地段的覆盖层下部,钻孔揭示层厚1.0~11.0m,层顶埋深0.7~5.6m。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6组,实测锤击数9~15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8.42~13.92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标准值为11.01击/30c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

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Q4el):

(5)1层 红黏土:红褐色、灰黑色、深灰色,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泽,不含杂质,土体均匀。本层主要分布于起点~K3+900段的岩面附近,钻孔揭示层厚0.2~3.2m,层顶埋深2.3~9.3m。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1组,实测锤击数2~14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1.86~12.01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标准值为3.78击/30cm。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

石炭系下统大塘阶上段(C1d3):

(6)1层 灰岩:深灰色、黄灰色,强风化,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断面风化溶蚀痕迹明显。本层在起点~K3+900段基岩表层普遍分布。钻孔揭示层厚0.1~2.8m,层顶埋深2.3~9.3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软石 。

(6)2层 灰岩:浅灰色、灰白色、深灰色,微风化,中厚层状,隐晶结构,岩体完整,岩质坚硬,局部有小溶孔发育,岩芯多呈柱状,节长5~30cm,采取率约95%,RQD约70%。局部夹白云质灰岩,岩体稍破碎。本层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钻孔揭示层厚顶埋深1.5~19.2m,层顶标高87.61~120.09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类,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Ⅴ级次坚石。

石炭系下统大塘阶中段(C1d2):V

(7)1层 页岩:棕黄色、黄灰色、黄褐色,全风化,原岩结构结构完全被破坏,呈坚硬黏土状,局部夹少量未风化岩块。本层主要分布于K3+800以后的丘坡地段,钻孔揭示层厚1.3~5.3m,层顶埋深2~7.9m。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5组,实测锤击数18~27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16.52~24.79击/30cm,修正后锤击数标准值为19.14击/30c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硬土。

(7)2层 页岩:黄灰色、浅灰色,灰黑色,强风化,薄层状,层理清晰,风化裂隙发育,岩性较脆,岩芯多呈碎块状,遇水易崩解。本层主要分布于K3+800以后的丘坡地段,钻孔揭示层厚0.6~5.1m,层顶埋深2.1~10.7m。局部含炭质页岩夹层,岩质稍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软石。

(7)3层 页岩:深灰色、浅灰色、青灰色,未风化,薄层~中厚层状,局部夹炭质页岩层,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节长5~20cm不等,采取率约95%,RQD约70%。本层主要分布于K3+800以后的丘坡地段,钻孔揭示层顶埋深6.1~22.0m,揭示层顶标高85.01~127.22m。局部含炭质页岩夹层,岩质稍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公路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软石。

1.3.5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1、混凝土、钢材等主要材料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就近确定2家以上企业信用资质良好、混凝土品质稳定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钢材采用业主合格名录内钢材生产厂家。

沿线主要道路有G209国道、君武路及乡村水泥路,场区内道路所经一些机耕土路,仅为区域内部联系,道路偏窄,路况差。北进路北段目前已完成路基施工,必要时可利用通行,整体交通较便利。

供电就近从国家电网接入,设置变电箱及一级配电柜,在钢筋和木工加工棚设置二级配电箱,在用电点位设置三级配电箱;并设置3台50KV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应急使用。项目驻地供水从就近市政供水管网接入,施工用水采用附近村庄自来水供水系统进行供水。

2.1.1施工建设合同

表2.1.1 施工建设合同

表2.1.2 设计文件

2.1.3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表2.1.3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2.1.4应用的主要法规

表2.1.4 应用的主要法规

2.2.1严格按合同文件中各项技术标准和条款进行编制。

2.2.2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程、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

2.2.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

2.2.4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前后兼顾的原则。

2.2.5减少各部位、各工序、各工种相互干扰的原则。

2.3.1在认真、全面、系统地理解合同文件的基础上,深刻领会设计施工图纸的各项要求而编写。

2.3.2施工过程中,如有工程变更,项目部将针对变更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改和补充相应的施工方案和质量管理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取得认同后方予以实施。

本项目合同施工总工期52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20年3月21日,竣工日期2021年8月23日。项目部将严密组织流水施工,保证优质、高速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满足建设单位要求。项目总工期目标争取提前完成。工期情况详见施工进度计划(附件1)。

3.1.3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无任何重大安全事故;无人身伤亡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施工机械及设备事故;无重大交通运输事故;无重大职业卫生伤害事故;轻伤害事故频率不超过2‰。现场整洁文明,工完料净场地清。

3.1.5环保卫生、噪音管理目标

空气、水源、噪声污染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柳州市有关规定,不扰民、无投诉。

3.1.6消防、保卫目标

确保在施工期间按治安综合治理要求达标,工地无火灾事故。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安保工作。

3.1.7信息管理目标

对业主提出的要求和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要求,按规定时间及时回复。各种报表竣工资料填报编写,及时、准确、完整。

3.2总体施工程序与进度安排

3.2.1总体施工程序

本次电缆隧道全长3.494km,拟分成三个施工段,每段长度约1.2km。第一段桩号K0+320~K1+580;第二段桩号K1+580~K2+680;第三段桩号K2+680~LK0+740。投入三个作业队,下设土方班组、支架模板班组、钢筋班组、混凝土班组及防水班组,三段同时施工。

1.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移改和加固

(1)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况管线调查

进场后应依据建设方所提供的的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及影响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地面建筑物等有关资料,查阅有关专业技术资料,掌握管线的施工年限、使用状况、位置、埋深等数据信息。

(2)对于资料反映不详、与实际不符或在资料中未反映管线真实情况的,应向规划部门、管线管理单位查询,必要时在管理单位人员在场情况下进行坑探查明现状。

(3)对于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地下建(构)筑物,必须查阅相关资料并经现场调查,掌握结构的基础、结构形式等情况。

(4)将调查的管线、地下建(构)筑物的位置埋深等实际情况按照比例标注在施工平面图上,并在现场做出醒目标志。

(5)分析调查、坑探等资料,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的依据。

(1)必须对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地面建(构)筑物可能出现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识别重要危险因素,评价其危险程度,制订中、高度危险因素的安全技术措施。

(2)对于重要的地下管线、地面与地下建(构)筑物必须进行基坑开挖工况影响分析,确定影响程度,以便在施工措施中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开挖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管线及各种构筑物的安全。

(3)重要的基坑开挖方案需要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后执行,并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的施工方案实施。

3.现况管线改移、保护措施

(1)对于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管线,与建设单位、规划单位和管理单位协商确定管线拆迁、改移和悬吊加固措施。

(2)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地面建(构)筑物的安全受施工影响,或其危及施工安全时,均应进行临时加固,经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施工。

(3)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召开工程范围内有关地上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管理单位的调查配合会,由产权单位指认所属设施及其准确位置,设明显标志。

(4)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专人随时检查地下管线、维护加固设施,以保持完好。

(5)观测管线沉降和变形并记录,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4.应急预案与抢险组织

(1)对于具有中、高度危险因素的地下管线、地面建(构)筑物,必须制订应急预案和有效安全技术措施。

(2)建立应急组织体系,配备应急抢险的人员、物资和设备,组织体系应保证在紧急状态时可以快速调动人员、物资和设备,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应急演练。

(3)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管理单位人员到场处理、抢修。

3.4项目组织机构图和项目部成员管理职责

3.4.1项目组织机构图

3.4.2工作岗位及其职责

1.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工作岗位

为了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经公司研究决定,抽调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素质高的施工人员组成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和施工操作队伍进场组织施工。

表3.4.1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计划表

2.项目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①代表公司履行同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②代表公司全面负责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移交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处理项目对内对外事项,协调同业主、建设监理等方面的关系;

③确保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并完成合同规定的施工内容;

④确定项目组织机构,选择合适人选并上报上级主管批准;

⑤确定项目经理部各人员的职责;确定项目工作方针、工作目标、组织项目员工学习,要求项目员工按规定的职责及程序工作,并监督考核;

⑥主持项目工作会议,审定或签发对内对外的重要文件;

⑦对重大问题包括施工方案、人事任免、技术措施、设备采购,资源调配、进度计划安排、合同及设计变更等会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决策,组织项目有关人员制订“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⑧制定项目安全责任制;

⑨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本工程中的运行工作;

⑩审查并批准现场人员工资名单、工程费用报告及财务报告;

⑪安排竣工后的结算工作和竣工资料的移交及其后续工作;

①与设计、监理保持沟通,保证设计、监理的要求与指令得以贯彻实施。

④主持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并进行质量职能分配,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确定项目质量记录及项目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确定相应的技术参数和实施措施及决策,负责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控制,负责解决施工中技术上的问题。

⑤主持技术会议、研究和处理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和安全操作问题,负责处理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并提出技术鉴定和处理方案。

⑥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设备的供货质量进行监督、验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⑦负责项目部的质量和技术管理,确保项目部质量目标的实现;对出现的不合格品按程序进行追溯,分清责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⑧组织施工方案的优化和经济技术对比分析,满足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要求,监督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⑨组织指导正常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和技术资料的完善及归档工作。

⑩定期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之满足项目部技术发展的需要。组织定期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

①协调各专业队伍的劳动力使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使工程施工有组织按计划进行。

②编制施工规划,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③对现场施工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

④组织好各道工序衔接、交接工作。

⑤实施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指导,确保工序管理的顺利实施。

⑥有序地组织平面、立体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堆放等工作。

⑦按合同进度编制进度目标计划,对工程进度实施控制,随工程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安排。

⑧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现场的验收、检查工作。

⑨协调各专业施工班组之间施工程序上的矛盾。

⑩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设计、监理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⑪协助技术负责人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⑫按国家有关资料标准管理文件,对项目技术资料进行系统化管理。

①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产品行使质量否决权,不受任何干扰。对质量隐患、质量问题,及时用书面形式发出整改通知或停工通知。

②对施工队组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③按合同要求,负责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监督工作。

④负责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中间交接和隐蔽工程的检验签证和评定核定工作。

⑤收集、整理工程质量信息和各类质量记录。

⑥参加制定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并监督施工方案的实施。

⑦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与评定。

⑧坚持实行“三检制” ,做好各部各项工程评验,严格按设计及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不遵守规范、操作规程和存在质量问题的及时进行纠正,有权责令返修和返工。

⑨发生质量事故,协助项目经理进行事故调查,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①负责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及各种安全规章制度。

②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有权制止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向项目安全负责人汇报,配合项目有关部门迅速排除隐患。。

③负责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④负责各项安全措施到位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

⑤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参与项目组织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现场监督实施。

①按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案,提供合格的机具、设备与材料,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

②强化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及使用率,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③严格控制无质保文件和不符合技术规范指标的材料投入施工,对不合格材料一律拒之门外。

④实施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对材料设备的堆放安置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⑤对危险化学品按要求实施控制。

⑥建立健全各种帐、表、单据、手册等现场资料,做到帐单、帐表、帐册、帐物五相符。

⑦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按施工员提供的核算单进行计划采购和供应,监督和控制队组节约使用材料。

⑧坚持每月盘点、月底核算,按规定完成统计报表和核算报表。

⑨进场材料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堆放。各种材料按《物资保管规程》进行分类堆放、标识、保管。督促队组在施工中做到“边做边清,谁做谁清,工完场清” ,实现文明施工。

①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竣工资料的制作与传递,资料归档。

②工程资料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确保工程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③负责项目部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之间往来文件、信函、工程资料的收发、登记工作。

④工程施工资料要在工程竣工验收前整理、编排、汇总完成。

①熟悉工程招投标文件,熟悉工程合同规定的有关项目。  

②据预算定额,施工进度计划及建安经济规章,技术措施,编好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 

③认真进行分部、分项、各班组成本分析,工料分析。  

④收集整理好竣工资料,编制施工决算。负责审核工程预算和决算,审核预算时应分析、汇总、列明项目人工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间接分类等管理数据。

⑤编制单位工程材料控制计划,上报编制临时设施费指标和现场经费指标,上报公司,参与项目部管理责任状制定。

⑥参与工程投标工作,主管报价编制,提出保本控制方案和经济对比分析,对标价保密。

②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图纸会审。

③协助项目部测量主管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④参加中标工程的交接桩并做好交接桩记录。

⑤在工作过程中,爱护并保养好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

⑥完成所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放线并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测量主管复检。

⑦对施工队组进行书面的测量交底。

⑧协助项目部测量主管进行测量放线成果的编制及报验工作。

4.1.1定位和测量放线

1、测量人员及仪器配备

2、施工准备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仪器的专业检测,检测仪器本身的一些系统误差,作好记录。

(2)对设计单位所提供得控制点、水准点逐个核对编号、级别、桩类、方位、牢固程度、可靠性进行周密调查。

(3)建立平面、高程的专业施工控制网

①平面坐标控制网的布设

布网之前,应进行现场的踏勘,了解现场地形、地物情况是否与总平面图相符,查看保存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对永久性测量标志和地质、地震观测桩等应予保护,未经有关部门的批准,不得随意移动或损坏。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施工图纸等资料和现场地形情况,拟布设一条一级导线,具体视现场和控制点情况而定。在控制点密度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布设二级导线加密。

导线精度和具体技术要求如下表: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现场情况,现拟沿线布设5个水准点,按三等水准的精度测设一个闭合或附合水准网。考虑现场实际情况,部分水准点和座标控制点桩位合二为一,在重点部位附近应布设水准点,以利于今后施工和变形监测。在部分地点也可用四等水准网加密。布设的所有控制点都应加以保护,并作出明确的标志记录:标明坐标、高程和方位角等数据。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

(1)测量仪器属计量工具,应按规定定期送计量管理单位进行检测,并在周检范围内使用。每次测设的仪器应固定,每次测设前,应将仪器作一次严格检验,特别是照准部分的水准管轴,应严格垂直于竖轴,防止因仪器本身的缺陷造成测量误差。

(2)建立的野外测量控制桩和楼面的控制测点,必须认真加以保护。

(3)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4)使用钢尺操作时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

(5)所有测量数据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6)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测角采用三测回;定点测量时,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

(7)测量由专职并且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负责进行。

4.1.2具体测量方法

隧道施工前,应利用RTK测量技术,将全线原地貌进行复核,是否与设计相符。基坑开挖前,根据隧道基坑底面标高与原地面标高,计算出基坑开挖边线,再采用RTK技术放出开挖边桩(地形较好处间距20米,地形较为复杂处应适当加密),并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跟踪复测基坑开挖边坡坡度及开挖高程,基坑底面标高控制应采用DS3水准仪精确控制。隧道结构、井室轴线及边线坐标放样应采用全站仪,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仪。隧道结构轴线放样平直段间距20米一点,曲线段应加密至5米一点,结构边线应采用“双线”(结构边线及钢筋安装边线)控制。

4.3.1基坑支护形式

对于现场场地开阔,基坑开挖线内无既有构筑物及建筑物的段落,采用自然放坡开挖。土质为普通土时,按1:0.75进行放坡;土质为岩石时,按1:0.25进行放坡。最上一级边坡开挖高度0.5~2.5m,其下按3m一级进行放坡,每一级设置2m宽台阶。

钢板桩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打设钢板桩—开挖基坑土至第一道支撑底—围檩支撑—分层开挖基坑土至第二道支撑底—铺设垫层—主体结构底板施工 —混凝土底部支撑施工—拆除第二道围檁支撑—主体结构侧墙顶板施工—基坑分层回填—拆除第一道围檁支撑、拔出钢板桩—桩位土体压密注浆加固。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检查中要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由测量人员精确放样出钢板桩支护结构的轴线及边线,并用白灰撒出边线位置,作为打设钢板桩的控制线。每隔20m(曲线位置10m)定出控制桩。

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即“施工围檩”。

导架通常由导梁和导桩等组成,采用单层双面导架(下图所示)。导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m,双面导梁之间的间距一般比板桩墙高度大8~15mm。

导架的位置不能与钢板桩相碰。导桩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下沉或变形。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工效,要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控制导梁的位置和标高。

钢板桩打设方法采用单独打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板桩墙的一角开始,逐块(或两块为一组)打设,直至该段结束。这种打入方法简便、迅速,不需要其他辅助支架。钢板桩打设步骤如下:

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随时用全站仪加以控制。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同时在围檩上预先算出每块板块的位置,以便随时检查校正。

打桩时,开始打设的第一、二块钢板桩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它可以起样板导向作用,一般每打入1m应测量一次。打桩时存在的问题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①、阻力过大不易贯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坚实的砂层、砂砾层中沉桩,桩的阻力过大;二是钢板桩连接锁口锈蚀、变形,入土阻力大。对第一种情况,可伴以高压冲水或改以振动法沉桩,不要用锤硬打;对第二种情况,宜加以除锈、矫正,在锁口内涂油脂,以减少阻力。

②、钢板桩向打设前进方向倾斜:在软土中打桩,由于锁口处的阻力大于板桩与土体间的阻力,使板桩易向前进方向倾斜。纠正方法是用卷扬机和钢丝绳将板桩反向拉住后再锤击,或用特制的楔形板桩进行纠正。

③、打设时将相邻板桩带入:在软土中打设钢板桩,如遇到不明障碍物或板桩倾斜时,板桩阻力增大,会把相邻板桩带入。处理方法是:用屏风法打设;把相邻板桩焊在导梁上;在锁口处涂以黄油减少阻力。

4.3.3围檁支撑安装

为加强钢板桩墙的整体刚度,对钢板桩设置围檩支撑,采用I25a工字钢切割成牛角作为拖件,间距1.5m,热轧窄型H型钢HN400*400*13*24双拼形成围檁,Φ609*16钢管作为支撑间距3.0m,支撑与围檁采用焊接连接,预加轴力120KN。

1、围檁支撑基坑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采取全断面分层开挖的方式,第一次开挖至第一道围檁中心以下0.5m后停止开挖,进行围檁支撑后再继续向下开挖。第二次开挖至第二道围檁中心以下0.55m后停止开挖,待第二道围檁支撑完成后,再继续向下开挖至沟槽底。开挖一段应及时支撑一段,开挖时应注意避免机械触碰支撑及板桩;开挖深度过深不易开挖的,可采用长臂挖掘机配合开挖。

隧道基坑分段开挖、分段施工,以每50m为一个开挖段,每一段分别开挖至基坑底高程(沟底预留30cm)。基坑上下通道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每段设置两处。

(2)地表水、雨水的排除

基坑开挖前,完成地面临时排水系统的施工,基坑开挖中,要保持地面排水系统的完善,将基坑地表水、雨水及坑内水采取明沟、集水井、水泵系统排入市政地下排水系统,具体做法:

①、基坑坡顶外1m处设置0.3m×0.3m,壁厚0.1m,C20混凝土排水明沟,纵向坡度1%流入集水井,再通过沉淀池与市政地下排水管连接。

②、基坑内,在两侧坡脚设置排水沟,断面为0.4m×0.4m排水沟,每隔20m设置一个集水井,井深1m,断面1000×1000mm,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台潜水泵,抽水到坡顶外排水明沟。

③、临时明沟、集水井、沉沙池做法:沟底、井底或池底浇筑50mm厚C10砼,沟侧、井壁或池壁用50号水泥砂浆砌120mm厚红砖,面抹20mm厚的1:2.5混合砂浆。

土石方开挖遵循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采用强力液压破碎机挖掘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坑的开挖,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外运出场,辅推土机推土及人工修整边坡和基底。

(2)基坑土方的开挖必须配合喷锚支护及分层、分段施工,第一次土方,开挖最面层2.4m深的土方。为第一层喷锚支护施工创造条件,待第一层喷锚支护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第二次土方开挖待第一层喷锚支护施工完成施工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开挖深度控制2.4m以内,以后每层土方标高均按此类推,严禁超挖、严禁挖掘碰撞边坡支护体系。

(3)机械开挖后,人工及时修坡。人工修坡必须严格按支护设计文件进行修整,严禁突出或内凹,以确保基坑尺寸和表面的平整,人工削坡的余土及时清理干净与基坑土方一同外运出场。

(4)对部分基坑有集水的情况在土方开挖时在基坑内每隔20m左右挖降水坑1个,坑深约1.0m,壁厚0.1m,C20混凝土浇筑,在开挖的同时放入水泵抽水。随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加深降水坑的深度。基坑开挖完毕后,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400*200mm,壁厚0.1m,C20混凝土浇筑。在隧道集水坑的部位设置集水坑以便排出集坑内积水。

(5)基坑开挖前(在坑四周采用C15砼进行地面硬化,),在坑顶设一道排水明沟,一方面排出坑内抽出的积水,另一方面阻断外界水流进入坑内。汇集水排入市政管网前需进行三级沉淀池进行沉淀。

(6)由于在施工钻孔不可避免会造成水渗透到未开挖土壤内,车辆可能在基坑内难以行驶,因此,部分位置必须铺设钢板,以确保土方外运顺利进行。

用挖掘机首先挖除石方表面的软弱部分,然后用堆土机松土器松土,挖掘机清除松方后,再用破碎机分30cm一层破除,破除时从临空面向边坡方向分台阶破除,破除后即时用挖掘机收拢归堆,1.6m3反铲挖掘机装入5t全封闭渣车运至弃土场。

(1)隧道分段开挖、分段施工,以每50m为一个开挖段,每一段分别开挖至电力基坑底高程(沟底预留30cm)。下基坑坡道分四次设置,坡道宽度为6m,坡道表面松软土层段铺筑一层20cm厚建渣。如因下雨或坡道土质太弱可在坡道处铺设一层钢板,钢板尺寸为6000×3000×20mm,表面横向设置防滑钢筋φ20@200。

(2)第一次挖掘土基坑内坡道长度10m,第二次挖土基坑内坡道长约20m,第三次坡道在第二次坡道上延伸长10m,第四次坡道在第三次坡道上延伸长10米,在土方开挖坡道成型后,利用挖掘机平整成型,铺设建渣,若建渣板仍不能行车,再铺设钢板(此措施视土质情况而定)。

(3)开挖至基坑底后,逐次开挖坡道土方,临近坡道端部处土方难以挖除,除采用反铲挖掘机接力开挖外。在开挖坡道时,此处土方开挖也必须坚持分层开挖,禁止超挖。

(1)土方开挖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等规定。

(2)挖出的余土必须及时外运,严禁堆于基坑边。

(3)土方开挖前沿基坑顶周边设置钢管安全护栏。护栏立杆高度不小于1.5米,间距不大于2米,横杆距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cm;横杆应涂刷“黄、黑”或“红、白”相间的警示漆,并满挂密目网。

(4)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确保夜间安全施工,应设专人指挥协调。

(5)车辆出场必须经过冲洗和覆盖,严禁轮胎带泥上路,控制粉尘飞扬。

(6)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专人测设高程、尺寸,严禁挖斗碰撞支护结构、严禁超挖,基坑底部300mm厚土层必须人工开挖,尽量减少扰动。

4、地表水、雨水的排除

基坑开挖前,完成地面临时排水系统的施工,基坑开挖中,要保持地面排水系统的完善,将基坑地表水、雨水及坑内水采取明沟、集水井、水泵系统排入市政地下排水系统,具体做法:

(1)基坑坡顶外1m处设置0.3m×0.3m,壁厚0.1m,C20混凝土排水明沟,纵向坡度1%流入集水井,再通过沉淀池与市政地下排水管连接。

(2)基坑内,在建筑物四周边开挖0.2m深的排水沟,断面为0.4m×0.2m排水沟,每隔20m设置一个集水井,井深1m,断面1000×1000mm,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台潜水泵,抽水到坡顶外排水明沟。

(3)临时明沟、集水井、沉沙池做法:沟底、井底或池底浇筑50mm厚C10砼,沟侧、井壁或池壁用50号水泥砂浆砌120mm厚红砖,面抹20mm厚的1:2.5混合砂浆。

4.3.5自然放坡开挖边坡支护

锚杆喷锚施工工艺:人工修整壁面→锚杆施工→挂网筋→焊接主筋→→喷射细石混凝土→下层土方开挖……以下工序循环进行直至基坑底部。

(1)锚杆间距及长度详见设计文件:锚杆布置依据现场情况按设计方案进行调整,锚杆采用Φ22钢筋。

(2)人工修整土壁:待挖掘机按开挖线挖出工作面后,人工修整土壁,修至平整及满足设计放坡要求。

锚杆在施工前,主要进行以下锚杆试验工作:

a、通过室内试验筛选2~3组满足设计要求的砂浆配合比并编写试验大纲报批进行生产性试验。

b、注浆密实度试验:选取与现场锚杆的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倾斜度相同的锚杆和塑料管(或钢管),采用与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比拌制的水泥砂浆,并按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7天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不同类型和不同长度的锚杆均需进行试验。试验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并按批准的计划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监理人旁站。试验段注浆密实度不小于90%,否则需进一步完善试验工艺,然后再进行试验,直至达到90%或以上的注浆密实度为止。

②钻孔(采用干成孔工艺)、清孔

a、布设孔位:沿边坡坡脚按照部设计图布置第一排锚杆孔位,孔位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放点位。

b、钻头选用要符合要求,钻孔点有明显标志,开孔的位置在任何方向的偏差均应小于100mm。

c、锚杆孔的孔轴方向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施工图纸未作规定时,其系统锚杆的孔轴方向应垂直于开挖面光面;局部加固锚杆的孔轴方向应与可能滑动面的倾向相反并与可能滑动面的倾向。锚杆呈15°的交角,钻孔方位偏差不应大于5成孔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孔深偏差值不大于50mm。

d、砂浆锚杆的钻孔(φ120孔)孔径应大于锚杆直径。当采用“先注浆后安插锚杆”的程序,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15mm以上。当采用“先安插锚杆后注浆”的程序时,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25mm以上。

e、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清洗,将孔内松散岩粉粒和积水清除干净;如果不需要立即插入锚杆,孔口应加盖或堵塞予以适当保护,在锚杆安装前应对钻孔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清洗。

f、钻孔结束对每一钻孔的孔径、孔向、孔深及孔底清洁度进行认真检查记录。

a、锚杆原材进行检验合格后按照设计图纸的长度进行加工。

在钻孔内注满浆后立即插杆,锚杆插送方向要与孔向一致,插送过程中要适当旋转(人工扭送或管钳扭转);

b、锚杆插送速度要缓、均,有“弹压感”时要作旋转再插送,尽量避免敲击安插。

d、浆液一经拌和应尽快使用,拌和后超过1h的浆液应予以废弃。

e、无论因任何原因发生灌浆中断,应取出锚杆,并用压力水在30min内对灌浆孔进行冲洗。如果在重新安装时发现钻孔被部分填塞,应复钻到规定的深度。

f、注浆完毕后DB44/T 1847-2016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 大板梁检验与安全性能评价标准.pdf,在浆液终凝前不得敲击、碰撞或施加任何其它荷载。

④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照试验要求,对锚杆做拉拔试验。

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钢筋网应在初喷砼后挂设,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且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钢筋网应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被钢筋网卡住时,应清除后再喷射砼。

(5)焊接主筋:在钢筋网的外面铺设Φ22主筋,并与锚杆焊接起来。

(6)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GB50414-2007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施工顺序:初喷4cm混凝土→坡面挂网→复喷4cm(或8cm)混凝土封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