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5/T 1937-2020 灌木林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1m×1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内用25cm×25cm、高度5cm的种子库 采样器分别采集0cm~5cm和5cm10cm的土壤样品。
7.2. 4. 2观测方法
将采集的土壤种子库样品充分混勾后平铺于20cm×30cm容器中GB/T 33812-2017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应变控制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法,在室温下进行萌发实验。适 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逐日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对萌发的不同幼苗进行标记,待能鉴别出植物种 后除去,萌发培养持续1月时间。萌发结束后计算 单位面积地表有效种子数。
7. 3. 1±壤容重
7.3.1.1取样方法
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1m×1m的样方,样方内随机设置3~5个采样点,用100cm环刀进0~5 cm层和5cm10cm层进行取样。
7.3.1.2测定方法
按照GBT50123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土壤容重测定。
7.3.2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填养分测定
7.3.2.1取样方法
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1m×1m的样方,样方内采用对角线法布设5个采样点。采样前清除地表 古落物等杂质,清除完成后用直径2.8cm土钻分0~10cm和10~20cm分别获取土样。每层样品混 合后四分法分取300~500g置于布袋内带回实验室后室内风干。风干过的土样过20目筛去掉粗根、砂 石等杂物,颗粒较大土粒可以先碾碎后再过筛
7. 3. 2. 2指标测定
壤机械组成与土壤养分指标测定参照国家现行标
7.4.1枯枝落叶层蓄水量
7. 4. 1.1 采样方法
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1m×1m的样方,将样方内现存调落物按照未分解、半分解和分解层分 装入尼龙袋内,带回实验室进行测定。
7.4. 1. 2测量方法
参照LY/T2497,7.1.2.2执行
7. 4. 2 ±壤含水量
DB15/T19372020
在每个监测点进行土壤含水率连续监测,测定深度分别为体让表层以下10cm、20cm、30cm、 cm、80cm、100cm、150cm和200cm,数据记录间隔为1次/1h。
7.4.3冠层截流水量
JG/T 318-2011 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4.3.1雨量简安装位置
7.4.3.2测定方法
母次降雨后对采用雨量计(日记、 月记等)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截 S=P (4) 式中: 冠层截留水量,单位为毫米(mm); 林带间或空旷地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林带内或片林内穿透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海次降附后对来用附重计(口记 S=P 式中: 一冠层截留水量GB 23200.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噻节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单位为毫米(mm); 林带间或空旷地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林带内或片林内穿透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义器安装后定期进行标定和维护,以保证数据质量
每次监测完成后立即分析监测数据,出现离群数据后剔除离群数据,尽快安排补测,以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