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1466-2015 750kV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立作业时,作业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表
表3等电位人员最小安全距离
电位作业人员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出等电位时,人体短接绝缘子片数不得多于4片。耐张绝缘子 体短接和不良绝缘子片数后,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应满足表5的规定
HG/T 3652-1999(2009) 快装管接头表5最小组合间隙和良好绝缘子的最少片数
DL/T14662015
屏蔽服装应做成上衣、裤子与帽子连成体、帽檐加大的式样,性能指标应符合GB/T6568的规定,并 配有屏蔽效率不小于20dB的网状屏蔽面罩。接头必须连接可靠,屏蔽服装衣裤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 均不得大王20Q
5.4.1在75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应使用电位转移棒进行电位转移,电位转移棒长度为0.4m。 5.4.2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电位转移前,应得到工作负责人的许可,并不得失去安全带的保护。 5.4.3 进行电位转移时,人体面部与带电体距离不得小于0.5m。 5.4.4等电位作业人员进行电位转移时,电位转移棒与屏蔽服装的电气连接应良好。 5.4.5进行电位转移时,动作应平稳、准确、快速。
5.5一回带电、在另一回停电线路上作业
作业人员在杆塔上进行工作时, 不得进人带电侧的捕相或在该横相上放置物件 当调度许可的停电回路已改为检修状态(即变电站接地开关已合上),但线路上首、末端未 端接地时,该停电检修回路仍应视为带电线路,采用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作业。 3采用停电检修方式检修上述停电回路时,导线上作业人员穿戴全套屏蔽服装、导电鞋后,直
5.5.3采用停电检修方式检修上述停电回路时,导线上作业人员穿戴全套屏蔽服装、导电鞋后,直接进
DL/T 1466 2015
必须穿戴全套屏蔽服装或静电防护服、导电鞋。 5.5.4停电回路上放线或撤线、紧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由于摆(跳)动或其他原因而与邻侧的带 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 5.5.5停电回路上采用停电检修方式检修更换绝缘子串等工作,在装设提升绝缘子串的工具(双沟、手 扳滑车等)前,检修人员应先挂设好个人保安线后,才可装设提升绝缘子串的工具,个人保安线的挂 拆方法与检修接地线挂、拆程序相同。 5.5.6一回带电、一回停电线路,在停电线路上方架空地线或绝缘架空地线、一点接地架空地线上作业 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与两回都带电时相同。其安全要求按本章执行,不得因下方的线路停电而降低作 业时的安全要求。
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
6.1直线塔进出等电位
6.1.对于直线塔,作业人员不得从横担或绝缘子串垂直进出等电位,可采用吊篮(吊椅、吊梯)法 绝缘软梯法等方式进出等电位。 6.1.2吊篮(吊椅、吊梯)必须用吊拉绳索稳固悬吊。固定吊拉绳索的长度,应准确计算或实际丈量 使等电位作业人员头部不超过导线侧均压环。 6.1.3吊篮(吊椅、吊梯)的移动速度必须用绝缘滑车组严格控制,做到均匀、慢速。 6.1.4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时与接地体及带电体的各电气间隙距离(包括安全距离、组合间隙) 均应满足本标准第5章要求。
NY/T 2196-2012 手扶拖拉机 修理质量6.2耐张塔进出等电位
6.2.1对耐张塔,作业人员可采用沿耐张绝缘子串方法或其他方法进出等电位, 6.2.2等电位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移动时,手与脚的位置必须保持对应一致,且人体和工具短接的绝缘 子片数及最小组合间隙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要求。 6.2.3等电位作业人员所系安全带,应绑在手扶的绝缘子串上,并与等电位作业人员同步移动。 6.2.4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出等电位时,应在移动至距离带电体3片绝缘子时进行电位转移,方可进行 后续操作。 6.2.5带电作业人员与接地体及带电体的各电气间隙距离(包括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和经人体或工具 短接后的良好绝缘子片数均应满足本标准第5章要求,否则不得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出等电位。
7.1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入高电位电场时,速度应均匀且应避免行进过程中身体动作幅度过大,作业人员 与带电体和接地体的组合间隙应满足本标准第5章要求。 7.2等电位作业人员与杆塔构架上作业人员之间传递物品时应采用绝缘工具,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应 满足表2的规定。 7.3屏蔽服装应无破损和孔洞,各部分应连接良好、可靠。发现破损和毛刺时应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 行屏蔽服装电阻和屏蔽效率测量,测量结果满足本标准5.3.1条的要求后,方可使用。 7.4绝缘工具在使用前,应使用绝缘电阻表(2500V~5000V)进行分段检测,每2cm测量电极间的绝 缘电阻值不低于700MQ 7.5使用绝缘工具时,应避免绝缘工具受潮和表面损伤、脏污,未处于使用状态的绝缘工具应放置在清 洁、干燥的垫子上。 7.6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脏污时,应及时处理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带电作业 工器具不得继续使用,应及时检修或报废。
DL/T14662015
7.7带电作业使用的金属丝杆、卡具及连接工具在作业前应经试组装确认各部件操作灵活、性能可靠, 并按现场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操作不灵活的工具应及时检修或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7.8绝缘操作杆的中间接头,在承受冲击、推拉和扭转等各种荷重时,不得脱离和松动,不得将绝缘操 作杆当承力工具使用。 7.9绝缘操作杆前端的加长金属件(即各种小工具),不得短接有效的绝缘间隙。 7.10绝缘支拉吊杆使用中,必须使用专门的固定器固定在杆塔上,严禁以人体为依托使用支拉杆移动 导线。 7.11在杆塔上暂停作业时,绝缘操作杆应垂直吊挂或平放在水平塔材上,不得在塔材上拖动,以免损 环操作杆表面。 7.12直线塔上使用绝缘操作杆时,可在前段杆身适当位置用绝缘绳索悬吊,以防杆身过分弯曲,并减 轻操作者劳动强度。 7.13导线卡具的夹嘴直径应与导线外径相适应,严禁代用,防止压伤导线或出现导线滑移。闭式绝缘 子卡具两半圆的弧度与绝缘子钢帽外形应基本吻合,以免受力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所有双翼式 卡具应与相应的连接金具规格一致,且应配有后备保护装置(如封闭螺栓或插销),以防脱落。横担卡具 与塔材规格必须相适应,且组装应牢固,紧线器应根据荷载大小和紧线方式正确使用其规格。 7.14在更换直线绝缘子串或移动导线的作业中,当采用单吊线装置时,应有防止导线脱落的后备保护 措施。 7.15承力工具应固定可靠,并应有后备保护用具。 7.16上下循环交换传递较重的工器具时,均应系好控制绳,防止被传递物品相互碰撞及误碰处于工作 状态的承力工器具。 7.17使用过程中,传递绳索和控制绳索长度不够,可临时接长,但绳索接续应符合要求。 7.18绝缘绳索应保持清洁干燥,严防与塔材摩擦。受潮的绝缘绳索严禁在带电作业中使用。 7.19带电检测绝缘子时,如发现零值和低值绝缘子,应复测2次~3次,以免误判。 7.20更换的绝缘子串未脱离导线前,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必须采用专用短接线后,方 可直接进行操作。 7.21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出等电位和等电位作业时、中间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有后备保护
8.1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设计应符合GB/T18037的要求,屏蔽服装、绝缘绳索、绝缘杆、绝缘子卡具等应 按照GB/T6568、GB/T13035、GB13398、DL/T463、DL/T878等标准要求,通过型式试验及出厂试验 8.2作业工器具应定期按照DL/T976的试验方法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其试验周期如下: a)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b)机械试验:预防性试验绝缘工具两年一次,金属工具每年一次。 8.3预防性试验项目及要求如下: a)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极间试品绝缘长度为4.7m,耐受电压780kV,时间3min。以无击穿、 无闪络及无过热为合格。 b) 操作冲击耐压试验:试验电极间试品绝缘长度为4.7m,标准操作冲击波(+250us/2500us),电 压幅值1300kV,耐受15次。以无一次击穿或闪络为合格。 C 静负荷试验:1.2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1min。以无变形、无损伤为合格。 d)动负荷试验:1.0倍额定工作负荷下实际操作3次。以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 8.4检查性试验要求如下: a)将绝缘工具分成若干段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每300mm耐压75kV,时间1min。以无击穿、无闪 络及无发热为合格
GB 223.57-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吸附催化极谱法测定镉量)屏蔽服装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均不得大于20
9.1在运输过程中,绝缘工器具应装在专用工具袋、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以防受潮和损伤。 9.2铝合金工具、表面硬度较低的卡具、夹具及不宜磕碰的金属机具(例如,丝杆),运输时应有专用 的木质和皮革工具箱,每箱容量以一套工具为限,零散的部件在箱内应予以固定。 9.3绝缘工器具在运输和保养中应防止受潮、淋雨、暴晒等,内包装运输袋可采用塑料袋,外包装运输 装可采用帆布袋或专用皮(帆布)箱。 9.4带电作业用工器具应存放在专用库房里,带电作业工具库房应满足DL/T974的规定
网 房 型形漆璃 5512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