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491-2017 电动车组司机室设计规范

TB/T 3491-2017 电动车组司机室设计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B/T 3491-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221441
VIP资源

TB/T 3491-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B/T 3491-2017 电动车组司机室设计规范

3.1.5.1上车脚应尽量设置在同一垂向平面内且彼此之间间隔符合人机工程要求。 3.1.5.2 脚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0mm,底部的脚高度应高于限界允许的最低值350mm。 3.1.5.3 脚的宽度应相同,最小深度为150mm。 3.1.5.4脚踏应防滑。

1.6.1司机室侧门的两侧应设置扶手。从扶手的下端到上端的距离不应超过1 顶端到司机室地板平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200mm。

40mm~60mm.扶手应易清洁。

3.1.7.1司机室的地板应平坦

LY/T 2062-2012 防虫胶合板3.1. 8司机室车窗

3.1.8.1车窗的安排和尺寸

3.1.8.1.1前窗的尺寸应保证司机能够正确地观察轨道和(视觉)信号。 3.1.8.1.2司机室内所有车窗的位置设计时应参考外部视觉信号和内部光源等,使工作人员处在正 常工作位置时不被反光误导或因反光引起不便。 3.1.8.1.3司机室前窗采用无色透明安全玻璃,具有除霜、除雾及防冻功能,在最低工作环境温度 下,能满足动车组运行的望要求,且眩光不应影响司机操作

3.1.8.2司机室侧窗

若司机室无侧门则司机室两侧应设侧窗,侧窗至少满足500mm×400mm的通过尺寸,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司机能够从侧窗撤出司机室。

3.1.8.3车窗的材料

3.1.8.3.1车窗应由安全玻璃制造,确保玻璃被打碎*能降低伤害的危险。 3.1.8.3.2用于司机室前窗的安全玻璃类型(可加热,以防止结霜)不应改变信号颜色。当玻璃(通 常夹层玻璃)被击打或打破时,玻璃仍留在原来位置,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护和足够的视觉,以使列 车继续行驶。列车供电应能满足前窗持续加热保证除雷效果

3.1.8.4其他车窗配

3.1.8.4.1司机室前窗应设有可调遮阳装置 (员可保护自己不被阳光、前灯等照得目眩。 3.1.8.4.2司机室前窗应设置雨刮器,雨刮器的行程应确保其能够作用到司机室视野范围内,雨刮 器应具备高速、低速调节功能:雨刮器关闭*刮片能自动回位.应具备洗涤清洁功能

3.1.9司机室内的照明设备和亮度条件

3.1.10空调设备(在司机室内)

3. 1. 10. 1一般要求

3.1.10.1.1司机室各门窗应能完全封闭。 3.1.10.1.2司机室空调应具有温度调节功能。 3.1.10.1.3列车运行时,司机室内允许有微小的正气压。 3.1.10.1.4司机室内空气压力变化应同时满足:在1s的时间内最大压力变化不大于500Pa,在3s 内最大压力变化不大于800Pa,在10s内最大压力变化不大于1000Pa,在60s内最大压力变化不大 于2000Pa。

3.1.10.2.1应保证新鲜空气流量满足30m/(h·人),司机可调节气流。 3.1.10.2.2在正常通风情况,司机头部气流速度不应超过0.3m/s。 3.1.10.2.3司机室空调应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当司机室空调故障时,应有向司机室提供通风的 措施。

3.1.10.3司机室预热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车辆无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加热系统应能够在车内外温 70min内将内部温度加热到+18℃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车辆无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加热系统应能够在车内外温度为0℃时, in内将内部温度加热到+18℃

3.1.10.4司机室预冷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暴露于太阳下(800W/m)和周围温度30 的力 空调系统应能保证将司机室的内部空气温度在70min内从+40℃降至+28℃。

3.1.11.1司机室应设置司机警惕装置,司机警 3.1.11.2司机室应设置风笛,风笛应符合TB/T3051.2的要求。 3.1.11.3 司机室前方应设置前照灯和标志灯,当采用LED灯或氙气灯时,应符合TB/T2325.1、 TB/T2325.2的要求。 3.1.11.4司机室应设置火警检测装置,并配置至少5kg的灭火装置。 3.1.11.5 司机室应设置紧急制动装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 3.1.11.6若设有紧急逃生窗则司机室应设有安全锤、紧急窗逃生扶手及逃生用软梯。

3.1. 12其他附件

司机室内至少应设置2个衣帽钩。

3.1.13色彩和表面蒙皮

3.1.13.1应在人类工程学标准的基础上选择色彩设计方案。

a) 控制台(可视显示板除外)为0.3~0.5; b) 可视显示板最大值为0.15; c) 侧墙和车门为0.3~0.7; d) 地板至少为0.15; e) 顶板至少为0.5。 注:反射系数也可用亮度系数表示,亮度系数等于反射系数乘以100。

司机室内应保持尽可能低的噪声水平,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隔声、吸声)限制噪声,各速度等级车 的噪声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车辆静置,辅助设备运转并且车窗、车门关闭时司机室内30min测量的等价连续噪声水平L≤ 68 dB(A) ; b) 动车组以200km/h~250km/h的速度在平直空旷的轨道上运行时,在司机室内30min测量 的等价连续噪声水平L.≤75dB(A)为"优";L≤77dB(A)为“良”; C 动车组以300km/h的速度在平直空旷的轨道上运行时,在司机室内30min测量的等价连续 噪声水平L..≤77dB(A)为“优”;Leg≤79dB(A)为“良”; 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在平直空旷的轨道上运行时,在司机室内30min测量的等价连续 噪声水平L.≤79dB(A)为“优";L≤80dB(A)为“良”。

的噪声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车辆静置,辅助设备运转并且车窗、车门关闭时司机室内30min测量的等价连续噪声水平Le.≤ 68 dB(A); b) 动车组以200km/h~250km/h的速度在平直空旷的轨道上运行时,在司机室内30min测量 的等价连续噪声水平L.≤75dB(A)为"优";L≤77dB(A)为“良”; C 动车组以300km/h的速度在平直空旷的轨道上运行时,在司机室内30min测量的等价连续 噪声水平L.≤77dB(A)为优”;L≤79dB(A)为“良; d) 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在平直空旷的轨道上运行时,在司机室内30min测量的等价连续 噪声水平L.≤79dB(A)为“优";L≤80dB(A)为“良”。

应符合GB/T24338.4的要求。

司机眼睛的参照位置参见附录A。当司机以坐姿驾车时,司机眼睛的位置应以一 黑衣闻米猫 述,参照表面的中心位于司机操控台纵向轴上,见附录B。司机坐姿尺寸参照附录C或按照CB10000 中规定的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4.2司机视野要求

司机从位于附录B确定的参照表面内的坐姿状态的每一点处应能看见距车钩连接平面10 0m以外的线路中央右侧或左侧2.50m处的高处信号和线路上方6.30m的高处信号,见

3.4.2.2低处信号的可见要求

司机从位于附录B确定的参照表面内的坐姿状态的每一点处应持续可见距头车车钩连接平 n或15m以外的线路运行平面内距线路中心左右达1.75m的低处信号,见附录B。 司机操控台和主要操作设备及控制系统

3. 5. 1基本要求

测量值为基础,其次是以执行的确切任务(设备的运转和监视)为基础的。 司机操控台及其操作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布置应能使司机保持正常资势不妨碍其自由活动

3.5.2司机操控台相关尺寸要求

3.5.2.1司机操控台的形状和尺寸应允许司机在座位上易于操作,并且腿和膝盖活动起来 自由度。 3.5.2.2关于司机操控台和座椅的尺寸和公差值.参考附录D中给出的数值作为最常用的

3.5.3操作设备和控制系统

3.5.3.1操作设备和控制系统应以实用和合理的方式布置,两者独立但相互间有关联。 3.5.3.2司机理想的操作和视觉范围(参考附录D和附录E)应只包含在运用中或者在危急情况下 需要操作或监视的操作设备和控制系统。这些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应使司机能准确识别这些设备和系 统的位置并进行操作(即使在黑暗中),而且在白天或夜间也能毫不困难地(例如,没有目眩的危险)读 取设备。应清楚地标注操作设备和控制系统。

3.5.4操控台功能区域

操控台主要由仪表盘功能区、台面功能区和搁脚台区构成,仪表盘功能区主要布置各系 备等;台面功能区主要布置牵引/制动控制器手柄,行车过程中重要的操作开关等;搁脚台区 司机警惕脚踏开关等

3.5.4.2操控台设备要求

操控台上的设备应防止误操作、误碰,左右侧外门开闭控制开关分别布置在操控台上对小 两侧,开关按钮等通过颜色、文字标识或通用图示区分,重要操作按钮采取适当措施如加保护 少误操作。紧急制动按钮、司机钥匙等布置合理.防止误操作

3.5.4.3司机控制器

操控台设司机控制器,司机控制器应符合TB/T1391的要求

3.5.4.4仪表盘布置

对于仪表盘区域的主要设备的布置建议如下: a)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显示器是列车安全系统显示器,应置于仪表区的最佳操作区。 b) 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显示器显示了列车的牵引、制动、高压系统、车门、故障导向等信 息,应置于较方便观察的仪表区域。 c)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显示器及话筒是列车司机在行车过程中与车站调度联络的工 具,应置于司机较易操作和拿取的位置,应确保司机操作此设备过程时,依然能够控制制动握

作手柄。 d) 为了防止显示器故障,影响列车运营,ATP和TCMS分别设置2块显示器。备用显示器的主 要功能是主显示器故障**余显示用。 e)操控台关键操作设备、按钮开关的名称统一,并适当设置标识。 3.5.4.5司机室操控台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见附录F。

司机眼睛的参照位置示意如图A.1所示。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司机眼睛的参照位置

图A.1司机眼睛的参照位置示意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司机眼睛的参照表面位置和信号可见度条件

照表面位置和信号可见度条件示意如图B.1所

B.1司机眼睛的参照表面位置和信号可见度条

司机就座位置人体尺寸示意如图C.1所示

图C.1司机就座位置人体尺寸示意

控台与座椅推荐的配合尺寸示意如图D.1所示。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司机操控台与座椅推荐的配合尺寸

图D.1司机操控台与座椅推荐的配合尺寸示意

司机手臂触及的半径位置示意如图E.1所示。

HJ 2024-2012 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池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司机手臂触及的半径位置

图E.1司机手臂触及的半径位置示意

TB/T 34912017

操控台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见表F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操控台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

表F.1操控台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

TB/T 34912017

JJF 1594-2016 携带式洛氏硬度计校准规范表F.1操控台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续)

[11UIC651.2002机车、动车、动车组和驾驶拖车的司机室设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