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76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2168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是水利工程中用于指导隧洞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该规范主要涵盖了水工隧洞的规划、设计、结构计算、施工方法以及安全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隧洞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1.适用范围水工隧洞设计规范适用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引水、泄洪、排沙等用途的隧洞设计。它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也适用于改扩建及修复工程。根据隧洞的功能和地质条件,规范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2.主要内容地质勘察与分析:规范强调对隧洞沿线地质条件的详细勘察,包括岩体性质、地下水分布、地震活动等。这些数据是确定隧洞线路、断面尺寸和支护形式的基础。水力学设计:规范明确了隧洞流速、流量、水头损失等参数的设计方法,并要求考虑水流稳定性及防冲刷措施。结构设计:针对不同围岩等级,规范提供了衬砌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混凝土衬砌厚度、钢筋布置、接缝处理等。同时,还规定了抗渗、抗冻等特殊要求。施工技术:规范对隧洞开挖、支护、灌浆等施工工艺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安全监测与运行管理:为确保隧洞长期稳定运行,规范要求设置变形、应力、渗流等监测系统,并制定应急预案。

3.技术特点安全性优先:规范充分考虑了极端工况下的结构安全,如超标准洪水、地震等。经济性兼顾:通过优化断面形状、衬砌厚度等设计参数,降低工程造价。环保理念:强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水资源和周边环境。

4.发展趋势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水工隧洞设计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例如,引入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复杂工况分析,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防水材料型钢悬挑外脚手架施工工艺要点,115页可下载,提高隧洞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总之,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6.2.9设置竖曲线时,对高流速隧洞,其型式和半径宜通过试 验决定。对低流速无压隧洞的竖曲线半径,不宜小于5倍的洞径 (洞宽),低流速的有压隧洞可适当降低要求。竖曲线之间的连 接斜并布置应考虑米用的施工方法。 6.2.10隧洞的纵坡,可根据运行要求及水力学条件,沿线建筑 物的基础高程、上下游的衔接、施工和检修条件等确定。沿程纵 坡不宜变化过多,不宜设置反坡。

6.2.11有压隧洞全线洞顶处的最小压力,在最不利的运行条

DL / T 5195

下,不宜小于0.02MPa。设计在明满流过渡条件下运行的隧洞不 受此限制。 采用有压尾水隧洞时,应研究是否需要设置尾水调压室。 6.2.12对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长隧洞,应考虑设置施工支洞。支 洞的数目及长度,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对外交通情况、 隧洞的工程量、工期及出渣方便等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6.3.1进出口的布置,宜根据应用要求、枢纽总布置、地形地 质条件,使水流顺畅,进流均匀,出流平稳,有利于防淤、防冲 和防污等。 6.3.2洞口宜选在地质构造简单,风化、覆盖层及卸荷带较浅 的岸坡,应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山崩、危崖、滑坡及泥石流等地 区。 6.3.3洞脸宜避免开挖高边坡,若无法避免时,应分析边坡的 稳定性,视需要采取边坡的加固和防水、排水措施。 6.3.4在强地震区,宣米用岸塔式或竖并式进水口。 6.3.5发电引I水隧洞的进口布置应符合SD303的有关规定。 6.3.6进流方式可采用开散式和深水式。

6.3.1进出口的布置,宜根据应用要求、枢纽总布置、地形地

1开式进口,过水边界须圆滑平顺。直立墙的弧线曲率 半径不宜过小,扭曲墙的顺水向长度不宜小于闸前最大水深的2 倍。 2深式短管进口,工作闸门与检修闸门设在进口建筑物内。 工作闸门前压力段的长度不宜小于3倍的孔口高;检修闸门入口 段的长度控制在1.0倍工作闸门孔口高以内。工作闸门前压力段 应为收缩型,段内压力分布要求达到沿程平顺递减,且要满足过 水能力的要求。 3深式长管进口,宜采用顶部和两侧三向收缩,且具有椭 圆曲线的型式。孔口高宽比宜取1.5左右,侧墙椭圆曲线的短半

轴应大于五分之一的孔口宽。 4各种进流方式均应避免在进口前产生旋涡和回流。 6.3.7抽水蓄能电站的洞口布置应适应水流双向流动的要求 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

1出口断面积宜收缩为洞身断面积的85%~90%。若沿程 体型变化多,洞内水流条件差,收缩率宜采用80%~85%。对 于重要的隧洞工程,应进行水工模型试验验证。 2出口渐变段的体型,宜根据水流条件、工作闸门型式和 布置,以及启门方式决定。 3出口洞段的底坡宜平缓,如需侧向扩散则宜平顺,并与 下游良好衔接。 oeltitlllileil

6.3.9对有压隧洞排水补气、充水排气和无压隧洞水市

6.4.1选择隧洞布置方案时,可根据隧洞的应用条件,研究临 时与永久相结合及一洞多用的可能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6.4.2对于临时与永久相结合的隧洞,洞口位置、洞线、纵坡 及支护型式等,除满足临时过水要求外,应能满足永久运行中的 要求。 彩水

6.4.5若泄洪隧洞采用洞内消能(如孔板、漩流竖井

6.4.5若泄洪隧洞采用洞内消能(如孔板、游流竖井消能等) 时,必须通过试验论证。

DL/T 5195 — 2004

7.1.1水工隧洞按洞内有无自由水面分为有压隧洞和无压隧 洞。按流速大小分为低流速隧洞和高流速隧洞。有压隧洞按内水 压力大小分为低压隧洞和高压隧洞。 对高压隧洞,须重视其防渗及抗水力劈裂问题。对高流速隧 洞应考虑空蚀、磨蚀和冲击波等问题。 7.1.2洞身的横断面形状和尺寸,应根据隧洞的用途、水力 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应力情况、围岩加固方式、 施工方法(钻爆法、掘进机法)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

低流速的泄洪隧洞,允许在校核洪水位时段出现明满流交替 的流态。 导流隧洞,允许出现明满流交替的流态。

7.1.4对于明满流过渡的隧洞,应加强工程措施。

7.2.1有压隧洞宜采用圆形断面,若洞径和内、外水压力不大

7.2.1有压隧洞宜米用圆形断面,若洞径和内、外水压力不大, 也可采用更便于施工的其他断面形式。 无压隧洞宜采用圆拱直墙式断面,圆拱中心角90°~180° 若地质条件差,或洞轴线与岩层夹角小于6.2.1的规定者,宜选 用圆形或马蹄形断面。 7.2.2断面的高宽比,可根据地质、地应力及水力条件选用,

无压隧洞宜采用圆拱直墙式断面,圆拱中心角90°~ 若地质条件差,或洞轴线与岩层夹角小于6.2.1的规定者, 用圆形或马蹄形断面。

般取1.5。若水平地应力大于垂直地应力,或遇有层间结合疏

公的高倾角薄岩层时,宜采用高度小而宽度大的断面;若垂 应力大于水平地应力或遇有层间结合疏松的缓倾角薄岩层时 采用高度大而宽度小的断面。

松的高倾角薄岩层时,宜采用高度小而宽度大的断面;若垂直地 应力大于水平地应力或遇有层间结合疏松的缓倾角薄岩层时,宜 采用高度大而宽度小的断面。 7.2.3对于较长的隧洞,在洞轴沿线可采用多种断面形状及对围 岩的多种加固措施,但不宜变化频繁。不同断面或不同加固型式 之间应设置渐变段。渐变段的边界应采用平缓曲线。有压隧洞渐 变段的圆锥角以采用6°~10°为宜,其长度不宜小于1.5倍的洞 径(宽),两渐变段之间的长度不宜过短。高流速无压隧洞渐变 段的体型,应通过试验选定。

7.3.1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和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 的断面尺寸,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7.3.2泄洪隧洞的断面尺寸,应考虑隧洞在各种可能运行条件 下都能够保证规定的过水能力。 7.3.3导流隧洞的断面尺寸,应根据导流流量、进口高程、围 堰高低、施工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7.3.4灌溉输水隧洞的断面尺寸,可根据隧洞的出口高程和灌 溉的加大设计流量确定。 7.3.5隧洞横断面的最小尺寸:圆形断面的直径不宜小于 2.0m;非圆形断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 1.8m。 7.3.6在低流速的无压隧洞中,若通气条件良好,在恒定流情 况下,洞内水面线以上的空间不宜小于隧洞断面积的15%,其 高度不应小于0.4m;在非恒定流情况下,计算中已考虑了涌波 时软基换填施工方案,上述数据允许适当减小;对长度大于1.0km的隧洞、不衬砌 和锚喷隧洞,上述数据可适当增加。 对有通航和过木要求的隧洞,过水断面尺寸和水面以上的空 间、转弯半径和转角,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7.3.1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和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 的断面尺寸,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7.3.2泄洪隧洞的断面尺寸,应考虑隧洞在各种可能运行条件 下都能够保证规定的过水能力。 7.3.3导流隧洞的断面尺寸,应根据导流流量、进口高程、围 堰高低、施工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7.3.4灌溉输水隧洞的断面尺寸,可根据隧洞的出口高程和灌 溉的加大设计流量确定。

2.0m;非圆形断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 1.8m。 7.3.6在低流速的无压隧洞中,若通气条件良好,在恒定流情 况下,洞内水面线以上的空间不宜小于隧洞断面积的15%,其 高度不应小于0.4m;在非恒定流情况下,计算中已考虑了涌波 时,上述数据允许适当减小;对长度大于1.0km的隧洞、不衬砌 和锚喷隧洞,上述数据可适当增加。 对有通航和过木要求的隧洞,过水断面尺寸和水面以上的空 间、转弯半径和转角,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DL/T 5195 2004

7.3.7高流速无压隧洞断面尺寸应通过试验决定,并应考虑掺气 的影响,在掺气水面线以上的空间,宜取为横断面面积的15%~ 25%。采用圆拱直墙断面,当水流有冲击波时应将涌波波峰限制 在直墙范围内。

DL/T 5195 —2004

8.1水力计算原 则

地面道路改造工程排水施工方案8.1.1发电、抽水蓄能及输水、泄洪等隧洞根据不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