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是中国为港口工程设计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港口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荷载的计算方法和取值原则。该规范于1998年发布,适用于各类港口工程中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码头、防波堤、护岸等的设计与分析。
规范主要内容
1.荷载分类该规范将港口工程中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三大类。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水浮力等长期作用的荷载。可变荷载:如船舶荷载、波浪力、风荷载、雪荷载、冰荷载等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偶然荷载:如地震作用、爆炸冲击力等发生概率较低但影响较大的荷载。
2.荷载组合根据不同工况,规范提供了多种荷载组合方式,用于确保结构在各种可能情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正常运行工况、施工阶段工况以及极端事件工况下的荷载组合。
db62/t 25-3087-2014 绿色公共建筑检测标准(附条文说明)3.具体荷载计算方法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类荷载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取值。例如:船舶荷载:根据船舶类型、吨位及靠泊方式确定其对码头的作用力。波浪力:基于波浪理论和当地海况条件计算波浪对结构的影响。地震作用:结合区域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进行抗震设计。
4.环境因素考虑港口工程通常位于沿海或内河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规范特别强调对风、浪、潮汐、冰冻等环境因素的综合考虑,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实际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部分条款可能已被更新的标准取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最新规范和地方特点灵活运用。
5.1.1作用在港口工程结构上的堆货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堆存货
0.1.1一作用在港口工程结构工的堆货何载标准值,应根据堆存货 种、装卸工艺确定的堆存情况,结合结构型式、地基条件和不同计 算项目并考虑今后港口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海港或河港各类码头在一般装卸工艺条件下的堆货荷载标准 值,可分别按表5.1.1—1和表5.1.1—2选用。 对有特殊使用要求和专业机械化码头的堆货荷载标准值,应 根据使用要求另行确定。 5.1.2堆货荷载标准值9和92的分布范围L、L2、L3和L按 下列规定采用。 5.1.2.1L和L2均按可能出现的最小值采用。 5.1.2.2无门机时,L取10m。 5.1.2.3有门机时,4取值范围按实际确定,无资料时,取码 头前沿线至门机后轨外1.5m范围。 5.1.2.4L2按以下规定确定: (1)对有门机的码头,从L末端起到门机所能堆到的位置 止, (2)对无门机的码头,按实际可能堆存的范围确定。 5.1.2.5L为通行道宽度。 5.1.2.6L为装船机轨距。
海港码头堆货荷载标准值
河港码头堆货荷载标准值
5.1.4采用专业机械堆存散货或有特殊使用要求时·后方堆场堆 货荷载标准值%(kPa)可按下式计算:
后方堆场堆货荷载标准值
采用专业机械堆存散货或有特 标准值4(kPa)可按下式计算 98=yh 货物堆存重度(kN/) 货物堆存平均高度(m)。 无实际资料时,Y值可按附录且 集装箱箱角荷载标准值,可按 层40f箱:76.25kN。堆高二层 系数为0.8,堆高四层时折减系
5.1.4采用专业机械堆存散货或有特殊使用要求时·后方堆场堆 货荷载标准值(kPa)可按下式计算: 3=yh 式中Y一货物堆存重度(kN/) h货物堆存平均高度(m)。 在无实际资料时,Y值可按附录B采用。 5.1.5集装箱箱角荷载标准值,可按如下规定采用: 堆放一层40f箱:76.25kN。堆高二层时折减系数为0.9,堆高三层 时折减系数为0.8,堆高四层时折减系数为0.7。
堆货位置 堆存货种 堆货荷载标准值(KPa) 件杂货 30 底层 散粮、散化肥 40 楼层及平台 件杂货 15~20 站台 件杂货 30
主:①对储存性的专业袋粮仓库当堆高为24包时,可按40kPa采用 ②当计算码头整体稳定时,表列数值应乘以折减系数。件杂货乘以0.7;散货 乘以0.8。
仓库堆货荷载标准值 表5.1.6
5.2.1作用于港口工程结构上的人群荷载标准值q可按表5.2. 1采用。 设计人行引桥、浮桥时,尚应以集中力1.6kN为标准值验算人行通 道板的构件强度。
0大中型客码头9值取表中上
②专业码头人行引桥或浮桥的q值经论证后可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2KPa ③设计钢引桥主桁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不得折减。
5.2.2作用于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可采用1.0KN/m。 X 安全要求高的栏杆,应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应低于1.5KN/m。
安全要求高的栏杆,应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应低于1.5KN/mg
6.1.1起重运输机械荷载标准值,应根据装卸工艺选用的机型及 实际使用的起重量、幅度等确定。 6.1.2轮胎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叉式装卸车、电瓶搬运车和 牵引车的荷载冲击系数,可采用1.1~1.3。 轮胎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时的荷载冲击系数 和门座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的荷载冲击系数可取1.0。
6.2.1门座起重机荷载标准值应按实际机型确定。当缺乏实际 资料时,国产门座起重机荷载标准值根据其最大起重量、最大幅度 和轨距宜按附录C中表C.1和C.2采用。 6.2.2轮胎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在工作或空载行驶状态下的 荷载标准值,应按实际机型经实测后确定。当缺乏实测资料时,其 标准值根据性能和规格可按附录C中表C.3~表C.6采用。 6.2.3履带式起重机荷载标准值应按实际机型经实测后确定。 当缺乏实测资料时,其标准值根据其性能和规格可按附录C中表 C.7采用。 6.2.4叉式装卸车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其最大起重量控附录C中 表C.8采用。 6.2.5牵引车荷载应按其最大牵引重量确定。当缺乏实际资料 时,其标准值可按附录C中表C.9采用
6.2.6牵引平板车、电瓶车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其最大重量确定。 当缺乏实际资料时,其标准值可按附录C中表C.10和表C.11采 用。 6.2.7集装箱半挂车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其载重量和自重,按附录 C中表C.12采用。
7.0.1铁路列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应采用中一活载。其计算图 式如下:
注:按以上图式计算结果取大值。
安以上图式计算结果取大值,
7.0.2使用中一活载加载影响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7.0.2.1使用中—活载加载影响线时,按图7.0.1计算并按 其最不利的情况截取任意数量的荷载加载。 7.0.2.2被加载的影响线同号区不连续时,将同号各段影响线 分别按上项规定加载,然后将内力叠加。 7.0.3港口码头上铁路竖向荷载,应根据各港实际使用的机车、 车辆及通过码头运输的机车类型,并应结合码头结构型式按下列 规定确定。 7.0.3.1对承受铁路荷载的结构和梁、单向板及轨枕等构件,港 口铁路荷载的标准值,应将中一活载分别乘以荷载标准值调整 系数K,其取值按下列规定采用: (1)通过调车机车时,K=0.85; (2)通过干线机车时,K=0.90
(1)通过调车机车时,K=0.85; (2)通过干线机车时,K=0.90
图7.0.1中活载计算图式
(3)通过运输重件的特种车辆时,K值应根据梁的计算跨度 和运输重件重量考虑特种车的荷载标准值调整系数,K值应按表 7.0.3一1采用。当荷载组合中有特种车辆时,应将其分项系数降 低0.1。仅在其中一股线路上考虑特种车荷载。
(3)通过运输重件的特种车辆时,K值应根据梁的计算跨度 和运输重件重量考虑特种车的荷载标准值调整系数,K值应按表 7.0.3一1采用。当荷载组合中有特种车辆时,应将其分项系数降 低0.1。仅在其中一股线路上考虑特种车荷载。
主:①调车机车指轴重力不大于200kN、机车整备重力不大于1520kN的蒸汽机车 或轴重力不大于230kN整备重力不大于1400kN的内燃机车, ②干线机车指轴重力不大于210kN、机车整备重力不大于2600kN的蒸汽机车 或轴重力不大于230kN整备重力不大于1750kN的内燃机车
7.0.4在码头上,可不考虑由铁路竖向荷载产生的冲击力。 7.0.5在码头上,可不考虑由列车产生的离心力,制动力或牵引 力。对港内高架栈桥结构所受的离心力、制动力或牵引力,应按现 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规范》JBI2)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计算铁路荷载产生的土压力时,其作用于两根钢 载的标准值,根据港口通过的机车类型、运输重 .0.3一2采用
铁路竖向线荷载标准值
8.0.1作用在港口工程结构上的汽车荷载提升架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2,应包括各级汽车和平 板挂车荷载。 8.0.2汽车荷载按单辆汽车总重量可分为:10t、15t、20t、30t、55t 汽车五个等级,其荷载标准值及平面尺寸见表8.0.2和图8.0.2。 总重量小于10t的汽车的荷载,可按附录D表D.1采用。
汽车荷载标准及平面尺寸
8.0.3平板挂车荷载标准值应按实际选用的车型确定。当缺乏 实际资料时,国产平板挂车荷载标准值可按附录D表D.2选用。
8.0.4车辆在码头上,应按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排列。总重量 30t以下的汽车可按两辆排列,30t以上汽车和平板挂车可按单辆 布置。相邻两车箱横向净距不应小于0.1m;纵向前后两车的轴距 不应小于4.0m。 8.0.5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可按下列原则采用:对填料厚度小 于500mm的透空式结构可取1.1~1.3;对实体式结构或填料厚度 大于500mm的透空式结构,可不计冲击系数。 注:当装载钢铁重件或用抓斗装散化肥及用门座起重机、集装箱装卸桥装汽车时, 冲击系数取大值。
8.0.4车辆在码头上,应按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排列。总重量
图8.0.2各级汽车的平面尺寸尺寸单位;m (a)10t、15t、20t汽车平面尺寸; (b)30t汽车平面尺寸;(c)55t汽车平面尺寸
8.0.6对引桥或栈桥结构,汽车引起的制动力或离心力,可参照 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O21)的有关规定,并 应结合港口的具体情况市政道路、排水、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适当降低后采用。对载重量在1000t以 上的大型平板车荷载,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U11)的规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