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台施工工艺

桩承台施工工艺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 M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128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桩承台施工工艺

桩承台是建筑物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桩上。桩承台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明确地质条件、桩位布置及承台设计要求。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承台位置和尺寸,并完成场地平整、放线定位等工作。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搅拌机等)。

2.基坑开挖与清理根据承台的设计标高,使用机械或人工开挖基坑,确保开挖深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完成后,需清除基底的浮土、杂物及积水,保证基底平整且坚实。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调整方案。

3.桩头处理对已完成的桩基进行检查,确保桩顶标高、垂直度和质量符合要求。然后对桩头进行凿除或截断处理,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面,并清理桩头表面的松散部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交底,以确保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牢固。

4.钢筋绑扎与模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并绑扎承台钢筋网,注意控制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及锚固长度。随后安装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成型后的承台尺寸准确、表面光滑。

5.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浇筑混凝土前,需再次检查钢筋、模板及预埋件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湿材料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6.质量验收与回填承台施工完成后,需按照规范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指标。验收合格后,可进行基坑回填,并做好后续防护措施。

桩承台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满足承载力和耐久性要求,为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5.1  安装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不得攀踩钢筋。

    5.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50mm。其钢筋垫块不得遗漏。

    5.3  冬期施工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5.4  拆模时应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和钢模板。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蜂窝、露筋:由于模板拼接不严,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振捣不按工艺操作,造成振捣不密实而露筋。

    6.2  缺棱、掉角,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养护不够,都会导致混凝土棱角损伤。

    6.3  偏差过大:模板支撑、卡子、拉杆间距过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胀肚、错台、倾斜等缺陷。

    6.4  插铁钢筋位移:插铁固定不牢固,振捣棒或塔吊料斗碰撞钢筋,致使钢筋位移。

    6.5  对于地震设防区,当承台梁采用支模浇筑时压力管道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承台梁侧面应按设计要求回填土并夯实。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  钢筋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验收单抄件。

    7.3  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7.4  模板标高、尺寸的预检记录。

园林技术交底    7.5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7.6  结构用混凝土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7  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