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外给排水管道的施工

浅谈室外给排水管道的施工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230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123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浅谈室外给排水管道的施工

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以下是关于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的简要介绍:

一、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明确地形、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同时,准备好所需材料(如管材、管件、阀门等)和机械设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安全要求。

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路基填方、挖方专项安全施工交底,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确定管道的走向、标高和坡度。这是保证管道安装准确性和排水顺畅的关键步骤。放线时应充分考虑与其他地下管线的交叉关系,避免施工冲突。

三、沟槽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沟槽开挖,注意控制深度和宽度,确保管基稳定。开挖过程中,需做好土方支护,防止塌方事故。同时,设置合理的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影响施工质量。

四、管道敷设管道敷设是施工的核心环节。首先铺设管基,通常采用砂垫层或混凝土基础,以增强管道的承载力。然后将管道按设计要求依次连接,确保接口严密不漏水。对于排水管道,还需严格控制坡度,保证水流畅通。

五、管道试验管道敷设完成后,需进行水压试验(给水管)或闭水试验(排水管),检验管道的密封性和功能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管道系统运行正常。

六、回填与验收试验合格后,进行沟槽回填。回填时应注意分层夯实,避免对管道造成损坏。最后,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涉及多个环节,需要精心组织和严格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后期使用的可靠性。

2.1施工前应具备条件

1)施工用人、材、机已准备齐全,材料、机具检验、试验合格 人员经安全技术教育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方案经监理批准,准予实施。 3)需开挖的部位开挖时应办理动土证,并经监理确认后方可开挖

1)阀门井、仪表井、消火栓井室内装拆部件与井壁和井底的距离 宜不小于300mme 2)穿过井壁的管子与井壁应严密、不漏水;井室穿壁的钢套管应 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砖砌井室应符合以下要求:砌筑用砖宜采用机制普通砖,其强 度不应低于GB5101的MU10;砖缝砂浆应饱满,抹面应压光,不得有裂 纹、空鼓等缺陷;井梯、踏步安装前应做好防腐,随砌随安装。 4)现浇混凝土井室应符合以下要求:管道敷设前施工井室时,应

严格控制井底和预留口标高,以及预留口的方位和坡度;管道敷设后施 工时,井底标高应按已安装管道控制,穿井壁套管应与管子同轴,且固 定牢固;井底和井壁混凝土宜采取一次浇筑法,当分两次浇筑时,相 接处应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光滑,不得有裂 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5)砖砌井室或现浇混凝土井室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井 身长度、宽度或直径:±20mm;井底标高:±10mm;路面井盖标高: ±10mm;非路面井盖标高:±20mm;轴线及管管口方位:±10mm。 6)有密封性要求的排水检查井,应进行管道、井体的联合闭水试验, 土方应在隐蔽验收合格后回填:井室砌筑完成后应及时安装井圈和井盖。

城市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测绘院,广东广州5108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介绍了CIS的一些特点和主要功能,尤其是它在城市测绘领域的应用,作了较具体和深人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全称是GeographicInformmationSystem,一般简称为 GIS,它是一种提供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具体过程可以 看成是,对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进行信息数据采集、贮存、管理和分析的 连续操作。在当今的信息社会,GIS因为有着基于它本身特点的优势,即 是一种结合地理空间特征和统计信息的信息系统,使得它成为了信息高速 公路上的信息节点和基础设施之一,不但受到了社会应用领域的普遍关 注,也逐步成为了国内外地学等学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基于计算机硬软件的平台 之上,对与空间相关的重要的一些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还利用了地理 模型等方法来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能够为地理研究、定量分析和决策 服务提供动态的地理信息,最后建立起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1GIS能够提供的主要功能

1)GIS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地理空间的数据管理中。它能够利用多种 方式进行地理数据的录人,能够以有效的组织形式管理和维护数据库, 能够快速的进行查询检索功能,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提供给决策所需要的 各种地理空间信息 比如,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把 地形图作为基础图形数据.然后叠加地下和地面的八大类管线,这八大管 线包括上水、污水、电力、通讯、燃气、工程管线,还有测量控制网和 规划路等多种基础的测绘信息,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测绘数据的 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地下管线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2)基于CIS的输出功能,GIS能够有效的应用在地图制图中。其实, 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起源,由此,不难理解GIS可以用于地 图的制图这个应用功能了,这个应用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地图数据库。而 与以前的且更新速度非常慢的手工制图作比较的话,基于CIS建立的地图 数据库,能够做到一次投人且多次产出。 3)GIS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处理系统中。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信息 源,目前,很多的GIS已经把图像处理功能融合到自身中去了,并且以 它作为一个子模块的形式存在,能够通过自动影像匹配等技术进行相关 的处理。

2GIS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

2.1要想在城市测绘中使用GIS,必须先建立GIS

数字地图就是指以数字状态这种形式存贮的一类地图,它作为地理 信息系统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得益于测绘科技的重要发展成 果。基于数字地图,规划和测绘设计的相关技术人员才能够获得较为准 确和可靠的信息资源,进而进行资源的共享。由此,要想建立GIS,就 是要建立数字地图,数字地图的建立一般可由两大步完成:即数据采集 和数据编辑。 1)数据采集部分。主要的方法包括有:基于外业实测基础上的自 动记录和数据转换;基于已有地图基础上,然后再输入GIS,常用方法 是对其进行数字化和扫描处理;基于非地图的形式基础上,比如遥感数 据,就目前来讲,它已经变成了CIS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 2)数据编辑部分。可按照图1所示进行编辑。

(1)存储部分,CIS中数据有两类:即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在次 可利用分层技术,也就是指根据地图特征,分为若干的层,把所有层进行 叠加而得到;(2)地理数据的分析与处理,GIS中提供了对地理数据的 管理和分析,其中的空间分析是GIS能够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3)输 出部分,利用适当的方式输出使用者需要查询的结果,或者进行数据分 析后需要出现的结果。

空心板技术交底2.2GIS在城市测绘中的具体应用描述

通常意义下的城市规划的设计是基于测绘人员提供的测绘图件和资 料的,测绘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且用途极为重要的任务。因为城市测 绘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城市规划的,但是又因为测绘与规划设计存在 脱节的情况,这就限制了测绘人员对测绘目标的认识程度,以至于对规划 设计起不到很好的配合作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测绘信息也对规划设计人 员提出了挑战,因为他们并不能十分轻松且准确的了解测绘所能提供的 客观实际的信息,因而不利于整体设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基于 数字地图基础上的GIS的出现和发展,对上述测绘中作中遇到的这种瓶颈 是有帮助的,由于GIS主要是按照数字地图的形式来进行输人和输出的, 使得测绘工作变得易于查询和分析,也变得直观且易于看懂和理解。 使用了GIS系统,由此所得到的城市测绘数据十分的详尽和准确,大 大提高了城市测绘工作的科学性,与以往的城市测绘工作相比较,具有 很大的进步。而且,这种测绘方式是基于计算机的,计算机具有高速的 运算能力和极强的逻辑能力,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多种方案进行比 较和选择增加了城市测绘方案的合理性。另外,因为是基于计算机的, 它能够自动生成表格和报告,数据库的使用又使得删补和更新变得十分的 容易,GIS的使用也增强了测绘人员对自身工作目的的准确把握,即了结 了如何做好测绘工作才能使得城市规划得以顺利进行。

本文对CIP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尤其是对于GIS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证明了GIS系统在城市测绘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也 可看出GIS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好的。GIS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城市规划和环 境监测与保护等领域,已经达到了与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命脉相关的重要 战略位置,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刺激了GIS技术自身的不 断向前发展.成为了目前高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之

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J].地球科学,1998.4 郭晓虹.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2. 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门.地理学报,1991,1.

[1]吴信才施工现场工艺样板施工操作指南,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J].地球科学,1998.4 [2]郭晓虹.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2 [31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1L地理学报.1991.1.

本文针对某工程的室外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施工进行了研究,尤其论 述了管道系统的具体铺设方法和管道的防腐处理技术,对类似工程起到 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1]李公藩.塑料管道施工[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2]黄敬文,等编著.城市给排水工程[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