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是指导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技术规范。该规程主要涵盖了从线路路径选择、杆塔设计、导地线选型到绝缘配合、防雷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首先,在路径选择方面,规程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与已有设施的协调等因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工程造价。其次,杆塔设计需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兼顾运输和施工便利性。对于导地线的选择,规程规定了材料性能、截面积及机械电气特性等方面的标准,以适应不同电压等级和气候条件的需求。
此外,规程还详细阐述了绝缘配合原则,包括空气间隙、绝缘子串长度等参数的设计方法,用以保障线路在各种工况下的电气绝缘性能。针对雷击问题,规程提出了有效的防雷措施,如架设避雷线、降低接地电阻等手段,提高线路抗雷击能力。
总体而言,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为实现高效、安全的电力输送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推动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安居工程春晖小区1号住宅楼施工方案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表11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最小线间距离
表11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最小线间距离
第44条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长度超过100km的线路,均应换位。 换位循环长度不宜大于200km。 如一个变电所某级电压的每回出线虽小于100km,但其总长超过200km,可采 用变换各回线路的相序排列或换位,以平衡不对称电流。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为降低中性点长期运行中的电位,可用换位或 变换线路相序排列的方法来平衡不对称电容电流。 第七章杆塔型式 第45条送电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类。直线型包括直线杆塔和直 线转角杆塔:耐张型包括耐张、转角和终端杆塔。
布V 第45条送电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类。直线型包括直线杆塔和直 线转角杆塔;耐张型包括耐张、转角和终端杆塔。 直线转角杆塔的转角,不宜大于5°。 第46条杆塔的型式,应考虑运行安全和维护方便,注意施工和制造条件,因 地制宜地进行选择。 注:第47条,根据水利电力部(84)水电电规字第45号文取消。 第48条在平地、丘陵以及便于运输和施工的地区,应首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杆。在运输和施工困难的地区,宜采用拉线铁塔;但不适于打拉线处,可采用铁 塔。 第49条转动横担和变形横担不应用于检修困难的山区、重冰区以及两侧档距 或标高相差过大容易发生误动作的地方。 第50条在设计冰厚15mm及以上的地区,不宜采用导线非对称排列的单柱拉 线杆塔或无拉线单杆。 第51条直线型单柱拉线杆塔,不应采用三根拉线
第52条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的运行情况、断线情况及安装情况的荷载。 第53条各类杆塔的运行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 一、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二、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三、最低气温、无风、无冰、未断线(适用于终端杆塔和转角杆塔)。 第54条直线型杆塔的断线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适用于单回路或 多回路杆塔): 一、断一根导线、避雷线未断、无风、无冰。 单导线的断线张力应采用表12所列数值。 表12单导线的断线张力
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表12 争线的断线张力
①最大使用张力系指综合拉断力除以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般采用2.5。 ②冲击系数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③转动横担、变形横担的启动力应满足运行和施工安全的要求,110kV及以下的线路一般采用200~300kgf 220kV线路一般采用500~600kgf。
注:①最大使用张力系指综合拉断力除以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般采用2.5。 ②冲击系数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③转动横担、变形横担的启动力应满足运行和施工安全的要求,110kV及 以下的线路一般采用200~300kgf,220kV线路一般采用500~600kgf。 两分裂导线的断线张力,对于平地应取一根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40%,对于 山地应取一根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50%。 二、一根避雷线有不平衡张力、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避雷线的不平衡张力应采用表13所列数值。 第55条耐张型杆塔的断线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适用于单回路或 多回路杆塔): 一、在同一档内断两相导线、避雷线未断、无风、无冰。 二、断一根避雷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丰12院雷线的不平衡张力
在断线情况下,所有导线张力均取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0,所有避雷线张力均 取避雷线最大使用张力的80%。 第56条各类杆塔的安装情况,应按安装荷载、相应风速、无冰条件计算。 导线或避雷线及其附件的起吊安装荷载,应包括提升重量(一般按两倍计算) 和安装工人及工具的重量。导线及避雷线的紧线荷载,应包括紧线张力和安装 工人及工具的重量。 注:①验算杆塔组立的荷载,仅计及杆塔的自重和安装工人及工具的重量。 ②验算水平材,应同时计及100kgf活动荷载 ③安装情况的计算,应计及临时补强措施(如采用临时拉线及个别部件临时 补强等)。 第57条终端杆塔应按进线档已架线及未架线两种情况计算。单回路终端杆
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V W =CF 16
0.6 1.4 1.4(1+7) 1.2(1+7)
1.4(1+n) 1.2(1+7)
7为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一般采用表14所列数值; 中 杆(塔)身侧面的构件投影面积(m2); V—设计风速(m/s)。
表14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
注:①表中F为桁架的轮廓面积; ②表列数值适用于b/h≤1的桁架,b为桁架前后面的距离,h为桁架迎风面 宽度。 各类杆塔均应计算以下三种风向(包括杆塔身及导线、避雷线): 一、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转角杆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二、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60°和45°。 三、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第61条导线和避雷线的风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x一一垂直线路方向导线或避雷线的风荷载(kgf)
V2 Wx=aCdL sin²θ p16
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表15风速不均匀系数α
两分裂导线的风荷载应取单导线风荷载的2倍。 第62条高杆塔的塔(杆)身风荷载应分段计算。导线和避雷线的风荷载。应按 导线和避雷线的平均高度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一般采用表16所列数值。 表16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z
表16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
n以上的杆塔应考虑阵风的振动作用塔(杆)身风 风振系数取1.5,拉线杆塔取1.25。
第64条各类杆塔应按线路的运行情况、断线情况和安装情况所受的荷载,进 行强度、稳定、变形和抗裂计算。 第65条计算各类杆塔所用的荷载根据不同情况还应乘以相应的荷载系数。 荷载系数一般采用下列数值:
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件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允许应力设计方法。 第67条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7。预应力混 凝土构件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8。 第68条拉线(镀锌钢绞线)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拉线的设计强 度,应按国家规定的抗拉强度乘换算系数取用。拉线的截面,不宜小于35mm2。 拉线棒的直径,应按允许应力设计方法计算,并应根据土壤的腐蚀程度,适当 加大2~4mm,且不得小于16mm。 第69条在长期荷载(无冰、风速5m/s、年平均气温)作用下,杆塔的计算挠度 (不包括基础倾斜和拉线点位移)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无拉线直线单杆 杆高的5/1000; 无拉线直线铁塔 塔高的3/1000; 直线型拉线杆塔的杆(塔)顶 杆塔高度的4/1000; 直线型拉线杆塔,拉线点以下的杆(塔)身拉线点高度的2/1000; 转角及终端塔 塔高的7/1000。 设计中应根据杆塔特点提出施工预偏要求,预偏数值应保证单柱杆塔不向双 线侧倾斜,转角杆塔不向转角内侧倾斜。 第70条在运行情况荷载作用下,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计算宽度,不应 超过0.2mm;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1.0。 第71条钢材、螺栓及焊缝的允许应力,应采用表17所列数值。 第72条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应采表18所列数值。 表17钢材、螺栓及焊缝的允许应力
表17 钢材、螺栓及焊络的允许应力(kgf/cm
(*1kgf/cm2=98000Pa)
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注:表中钢材孔壁压应力适用于构件端距为1.5d(螺孔直径)的情
注:表中钢材孔壁压应力适用于构件端距为1.5d(螺孔直径)的情况 表18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
注:表中钢材孔壁压应力适用于构件端距为1.5d(螺孔直径)的情况 表18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
煤棚网架施工组织设计表18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
第73条钢筋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应采用表19所列数值。 表19钢筋的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
第77条60m以下的铁塔一般装设脚钉。高于60m的铁塔可装 凝土杆和拉线铁塔的登杆(塔)设施,应根据运行经验确定。 第78条杆塔构件使用钢材的厚度,不应小于表21所列数值 表21杆塔构件使用钢材的最小厚度(mm)
本标准由武汉鄂电电力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转载
水闸及高港桥施工组织设计表21杆塔构件使用钢材的最小厚度(mm
第79条杆塔的铁构件,应尽量热镀锌,以增加使用年限和减少维护工作量。 第80条拉线棒应热镀锌。在腐蚀严重的地区,尚应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第81条杆塔基础的型式,应结合线路沿线地质特点、施工条 考虑确定:一般采用装配式预制基础;在粘性土或砂性土中, 出;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岩石基础;交通运输困难的山区, 第82条杆塔基础应根据线路的地质资料进行设计。重要杆塔或 设应有塔(杆)位的勘探资料。 第83条杆塔基础的上拔和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按极限土抗力 数值: 直线杆塔 1.5 耐张杆塔 1.8 转角、终端和大跨越杆塔2.2 第84条重力基础的上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直线杆塔 1.2 耐张杆塔 1.3 转角、终端和大跨越杆塔1.5 重力基础的上拔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