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钢焊缝的手工超声波探伤检测方法及其结果的分级评定。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厚度为8mm至300mm的全熔透对接焊缝,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管道、钢结构等领域的质量检测。
标准主要内容
1.探伤原理手工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金属中传播时遇到缺陷会发生反射或散射的原理,通过接收反射信号来判断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其位置、大小和性质。
3.探伤方法焊缝两侧均需进行扫查,以确保全面覆盖。常用的扫查方式包括直射波法、斜射横波法和表面波法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方法根据焊缝结构和缺陷类型选择。探伤前需对焊缝表面进行清理,确保耦合良好。
4.缺陷评定与分级缺陷按反射波幅和指示长度进行评定,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Ⅰ级:无超标缺陷,质量最佳。Ⅱ级:允许存在一定数量的小缺陷,不影响使用性能。Ⅲ级:存在较大缺陷,可能影响结构安全。Ⅳ级:严重超标缺陷,焊缝不合格,需返修或报废。
5.验收标准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验收等级。例如,对于高压容器或关键部件,通常要求达到Ⅰ级或Ⅱ级标准。
应用意义GB1134589为钢焊缝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确保了焊接接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超声波探伤,可以有效发现焊缝中的裂纹、气孔、未熔合等内部缺陷,从而避免因焊接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同时,该标准也为焊接工艺改进和质量提升提供了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GB1134589已被更新版本替代(如GB/T11345系列),新标准在技术细节和应用范围上进行了优化和扩展,以适应现代工业需求。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