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梁设计总结

吊车梁设计总结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6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9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吊车梁设计总结

吊车梁是工业厂房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主要用于支撑吊车的运行荷载。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力学、材料性能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确保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以下是吊车梁设计的总结:

首先,吊车梁的设计需满足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如《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设计前应明确吊车类型、起重量、工作级别及跨度等参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梁的截面尺寸和承载能力。

其次,吊车梁通常采用工字形或箱形截面,材料多为Q235或Q345钢材。截面设计需兼顾抗弯、抗剪及整体稳定性,同时避免局部失稳。设计过程中需计算最大弯矩、剪力及挠度,并进行疲劳验算以保证长期使用性能。

此外,吊车梁与制动结构、辅助桁架及支撑系统之间的连接设计也至关重要。合理的连接方式可提高整体刚度,减少振动影响。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考虑温度变化、腐蚀环境及地震作用对吊车梁的影响。

最后,优化设计是吊车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用高效截面形式、合理布置加劲肋及控制焊接质量,可以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不容忽视,确保安装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吊车梁设计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充分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以实现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吊车梁承受动态荷载的反复作用,因此,其钢材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且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条款3.3.2~3.3.4的要求。

由于吊车荷载为移动荷载,计算吊车梁内力时必须首先用力学方法确定使吊车梁产生最大内力(弯矩和剪力)的最不利轮压位置,然后分别求梁的最大弯矩及相应的剪力和梁的最大剪力及相应弯矩,以及横向水平荷载在水平方向产生的最大弯矩。计算吊车梁的强度及稳定时按作用在跨间荷载效应最大的两台吊车或按实际情况考虑,并采用荷载设计值。

计算吊车梁的疲劳及挠度时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荷载效应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并采用不乘荷载分项系数和动力系数的荷载标准值计算。求出最不利内力后选择梁的截面和制动结构。

3、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承载力验算

假定吊车横向水平荷载由梁加强的上翼缘或制动梁或桁架承受,竖向荷载则由吊车梁本身承受,同时忽略横向水平荷载对制动结构的偏心作用。

对于无制动结构的吊车梁按下式验算受压区最大正应力:

对于焊接组合梁尚应验算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折算应力。

梁的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应力,在选截面时已予保证,不必验算。

对于焊接组合梁,应进行局部稳定设计及验算

当采用制动梁或制动桁架时,梁的整体稳定能够保证,不必验算。无制动结构的梁应按下式验算:

吊车梁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和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桁架可作为常幅疲劳,验算疲劳强度。验算的部位一般包括:受拉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受拉区加劲肋的端部和受拉翼缘与支撑的连接等处的主体金属以及角焊缝连接处。

吊车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要满足给出的容许限值要求。对冶金工厂或类似车间中工作制为A7、A8的吊车梁,按一台最大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或本节5.6.1款取值)产生的挠度不宜超过制动结构跨度的1/2200。应注意的是:在计算竖向挠度时系按自重和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计算。

风管部件制作技术交底6、吊车梁的合理构造设计

吊车梁横向加劲肋的宽度不宜小于90mm。在支座处的横向加劲肋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并与梁上下翼缘刨平顶紧。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上端应与梁的上翼缘刨平顶紧,在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中间横向加劲肋亦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而中、轻级工作制吊车梁则可单侧设置或两侧错开设置。在焊接吊车梁中,横向加劲肋(含短加劲肋)不得与受拉翼缘相焊,但可与受压翼缘焊接,端加劲肋可与梁上下翼缘相焊,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下翼缘50~100mm处断开,其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当吊车梁受拉翼缘与支撑相连时,不宜采用焊接连接。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上翼缘与柱或制动桁架传递水平力的连接宜采用高强度螺栓的磨擦型连接,而上翼缘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或焊缝连接。

吊车梁端部与柱的连接构造应设法减少由于吊车梁弯曲变形而在连接处产生的附加应力。吊车梁的受拉翼缘边缘,宜为轧制边或自动气割边,当用手工气割或剪切机切割时,应沿全长刨边。吊车梁的受拉翼缘上下不得焊接悬挂设备的零件,并不宜在该处打火或焊接夹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