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是规范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技术文件,旨在确保项目总投资的合理性和可控性。该规程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和审查设计概算的过程进行指导,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设计概算编审规程的核心内容包括:1)明确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2)规定概算文件的组成与深度要求,如总概算表、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及单位工程概算表等;3)提出概算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标准以及市场价格取定的合理性;4)强调概算与可行性研究估算的衔接,控制投资偏差;5)规范概算调整的条件和程序,避免随意变更。
通过执行该规程,可实现对建设项目投资的科学预测和有效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悬臂拼装安全技术交底,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它也为后续施工图预算、招投标及竣工结算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保障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目标实现。
1 封面、签署页及目录;
2 编制说明;
3 总概算表;
4 其他费用表;
5 综合概算表;
6 单位工程概算表;
7 附件:补充单位估价表。
<3.1.2> 二级编制(总概算、单位工程概算)形式设计概算文件的组成:
1 封面、签署页及目录;
2 编制说明;
3 总概算表;
4 其他费用表;
5 单位工程概算表;
6 附件:补充单位估价表。
3.2 概算文件及各种表格格式规定
3.2.1 设计概算封面、签署页、目录、编制说明样式见附件A。
<3.2.2> 概算表格格式见附件B:
总概算表(附表B.0.1):为采用三级编制形式的总概算的表格;
总概算表(附表B.0.2):为采用二级编制形式的总概算的表格;
其他费用表(附表B.0.3);
其他费用计算表(附表B.0.4);
综合概算表(附表B.0.5):为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表格;
建筑工程概算表(附表B.0.6):为单位工程概算的表格;
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附表B.0.7):为单位工程概算的表格;
补充单位估价表(附表B.0.8);
主要设备材料数量及价格表(附表B.0.9);
进口设备材料货价及从属费用计算表(附表B.0.12);
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表(附表B.0.13)。
3.2.3 调整概算对比表:
总概算对比表(附表B.0.10);
综合概算对比表(附表B.0.11)。
3.3 概算文件的编制形式
概算文件的编制形式应视项目情况采用三级概算编制或二级概算编制形式。
3.4 概算文件的签署
<3.4.1>概算文件签署页按编制人、审核人、审定人、法定负责人顺序签署,具体见附件A“签署页”式样。
<3.4.2>表格:总概算表、综合概算表签编制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其他各表均签编制人、审核人。
<3.4.3> 概算文件经签署(加盖执业或从业印章)后才能生效。
<4.0.1> 概算编制依据是指编制项目概算所需的一切基础资料。
<4.0.2> 概算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 设计工程量;
3 项目涉及的概算指标或定额;
4 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或规定;
5 资金筹措方式;
6 正常的施工组织设计;
7 项目涉及的设备材料供应及价格;
8 项目的管理(含监理)、施工条件;
9 项目所在地区有关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
10 项目所在地区有关的经济、人文等社会条件;
11 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以及新技术、专利使用情况等;
12 有关文件、合同、协议等。
5.l 建设项目总概算及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
<5.1.1> 概算编制既明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项目概况:简述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设计规模、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类别、建设期(年限)、主要工程内容、主要工程量、主要工艺设备及数量等。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概算总投资(有引进的给出所需外汇额度)及主要分项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单位投资指标)等。
3 资金来源:按资金来源不同渠道分别说明,发生资产租赁的说明租赁方式及租金。
4 编制依据:见4“概算编制依据”。
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 总说明见附录表:
1) 建筑、安装工程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表;
2) 引进设备材料清单及从属费用计算表;
3) 具体建设项目概算要求的其他附表及附件。
<5.1.2> 总概算表。概算总投资由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及应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中的几项费用组成:
第一部分 工程费用;
第二部分 其他费用;
第三部分 预备费;
第四部分 应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中的几项费用:
1 建设期利息;
2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 铺底流动资金。
<5.1.3> 第一部分 工程费用。按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组成编制,采用二级编制的按单位工程概算组成编制。
1 市政民用建设项目一般排列顺序:主体建(构)筑物、辅助建(构)筑物、配套系统。
2 工业建设项目一般排列顺序:主要工艺生产装置、辅助工艺生产装置、公用工程、总图运输、生产管理服务性工程、生活福利工程、厂外工程。
<5.1.4>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一般按其他费用概算顺序列项,具体见5.2“其他费用、预备费、专项费用概算编制”。
<5.1.5> 第三部分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具体见5.2“其他费用、预备费、专项费用概算编制”。
<5.1.6> 第四部分应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中的几项费用。一般包括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等,具体见5.2“其他费用、预备费、专项费用概算编制”。
<5.1.7> 综合概算以单项工程所属的单位工程概算为基础,采用“综合概算表(附表B.0.5)”进行编制,分别按各单位工程概算汇总成若干个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5.1.8> 对单一的、具有独立性的单项工程建设项目,按二级编制形式编制,直接编制总概算。
5.2 其他费用、预备费、专项费用概算编制
<5.2.1> 一般建设项目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用地费、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工程保险费、联合试运转费、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偿费、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材料其他费、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研究试验费等。计算方法见附件C“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参考计算方法”。
<5.2.2> 引进工程其他费用中的国外技术人员现场服务费、出国人员旅费和生活费折合人民币列入,用人民币支付的其他几项费用直接列入其他费用中。
<5.2.3> 其他费用概算表格形式见附表B.0.3和附表B.0.4。
<5.2.4>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以总概算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和第二部分“其他费用”之和为基数的百分比计算;价差预备费一般按下式计算:
(<5.2.4>)
式中P ——价差预备费;
n ——建设期(年)数;
It——建设期第t年的投资;
f ——投资价格指数;
t ——建设期第t年;
m ——建设前年数(从编制概算到开工建设年数)。
<5.2.5> 应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中的几项费用:
1 建设期利息: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及利率分别计算。
(<5.2.5>)
式中Q —— 建设期利息;
n —— 建设期年数。
[广东]建筑工程钢结构操作架施工方案 2 铺底流动资金按国家或行业有关规定计算。
3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
5.3 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
<5.3.1> 单位工程概算是编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或项目总概算)的依据,单位工程概算项目根据单项工程中所属的每个单体按专业分别编制。
<5.3.2>单位工程概算一般分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两大类,建筑工程单位工程概算按5.3.3方法编制,设备及安装工程单位工程概算按5.3.4方法编制。
<5.3.3>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概算:
1 建筑工程概算费用内容及组成见建设部建标[2003]206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2 建筑工程概算采用“建筑工程概算表”(附表B.0.6)编制,按构成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根据初步设计工程量按工程所在省、市、自治区颁发的概算定额(指标)或行业概算定额(指标),以及工程费用定额计算。
3 以房屋建筑为例,根据初步设计工程量按工程所在省、市、自治区颁发的概算定额(指标)分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墙壁工程、梁柱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保温防水工程、室外附属工程、装饰工程等项编制概算三幢独立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深度应达到《建筑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3)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