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框架梁的箍筋如何配置?《规范》有何要求?框架梁的箍筋配置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梁的抗剪能力和约束核心混凝土,从而增强梁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是关于框架梁箍筋配置的主要要求:
1.箍筋布置的基本原则箍筋应沿梁全长布置,但在梁的不同区段(如支座附近、跨中等),其间距和直径可以有所不同。在梁端加密区,箍筋必须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以增强节点核心区的抗剪能力和延性。
2.箍筋间距要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抗震等级较高的情况下,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应不超过梁高\(h\)的\(1/4\),且不大于10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同时不得超过15d(\(d\)为纵向钢筋直径)或400mm。
3.箍筋直径要求箍筋直径应不小于\(d/4\)(\(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且不得小于6mm。在抗震设计中,箍筋直径还应满足最小构造要求,例如一级抗震等级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4.抗剪承载力计算箍筋配置需满足抗剪承载力计算的要求,即\(V_u\leqV_c+V_{sv}\),其中\(V_u\)为设计剪力,\(V_c\)为混凝土抗剪能力,\(V_{sv}\)为箍筋提供的抗剪能力。当梁的剪力较大时,可通过增加箍筋数量或采用复合箍筋来满足抗剪需求。
5.特殊构造要求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应在梁端设置加密区,并确保箍筋对称布置。在梁的腹板高度较大的情况下(如\(h_w>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并用拉筋固定。
综上所述,框架梁的箍筋配置应综合考虑抗剪承载力、抗震性能及构造要求,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框架梁的箍筋如何配置?《规范》有何要求?
1、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支座边缘50mm处;
2、 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3、4 箍筋应有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径和75mm的较大值;
4、 在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5、 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6.3.5 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箍筋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2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其余截面高度的梁不应小于6mm。在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
3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表6.3.5的规定;在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在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 当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0.7ftbh0时,其箍筋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式要求:
5 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其箍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
2)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3)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且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4)当梁截面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截面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