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结构规范钢结构规范是指导钢结构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的重要技术文件,旨在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耐久性。钢结构因其高强度、轻质、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现代建筑、桥梁、工业厂房等领域广泛应用。钢结构规范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要求钢结构规范对钢材的种类、性能指标(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以及焊接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还规定了钢材的质量检验方法,确保材料符合设计需求。
2.设计原则钢结构设计需遵循极限状态设计法,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规范明确了荷载组合、内力分析及稳定性计算的要求变电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北京首钢富通电梯有限责任公司与陕西工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联合体),同时考虑地震、风荷载等特殊工况的影响。
3.连接构造钢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规范详细规定了每种连接方式的设计准则、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以保证连接节点的可靠性。
4.构件设计规范对梁、柱、桁架等构件的设计提供了具体公式和计算方法,包括截面选择、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分析等内容。此外,还涉及疲劳设计和防腐蚀处理等方面。
5.施工与验收钢结构施工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包括加工精度、焊接质量、涂层保护等环节。验收阶段则依据规范对结构尺寸、焊缝质量、安装偏差等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6.安全与环保钢结构规范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提倡采用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钢结构规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推动了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技术进步,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需求。
式中 WW一 一按受压纤维确定的对x轴和对y轴毛截面模量; P一 一绕强轴弯曲所确定的梁整体稳定系数,见 4.2.2条。
4.2.4不符合4.2.1条1款情况的箱形截面简支梁,其
图4.2.4葡形截面
4.2.5的支座处,应采取构造措施,以防止梁端截面的扭转。 4.2.6用作减小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的侧向支撑,其支撑力应将 梁的受压票缘视为轴心压杆按5.1.7条计算。
4.3.1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组合梁宜考虑腹板 屈曲后强度,按本规范第4.4节的规定计算其抗弯和抗剪承载力; 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吊车梁及类似构件或其他不考虑屈曲后强 度的组合梁,则应按本规范第4.3.2条的规定配置加劲肋。当 h/t>80√235/f,时,尚应按本规范第4.3.3条至第4.3.5条的 规定计算腹板的稳定性。 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计算腹板的稳定性时,吊车轮压设计值 可乘以折减系数0.9。
组合梁腹板配置加劲助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3.2):
图4.3.2加劲助布置 向面幼列12一级网前劲剪:3一短施到店
1当h/t≤80√235/f,时,对有局部压应力(o.≠0)的梁, 应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助;但对无局部压应力(o.=0)的梁,可不 配置加劲肋。 2当ho/t,>80√235/f,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其中,当 ho/t,>170√235/f,(受压翼缴扭转受到约束,如连有刚性铺板、 制动板或焊有钢轨时)或h。/t,>150√235/f,(受压翼缘扭转未 受到约束时),或按计算需要时,应在弯曲应力较大区格的受压区 增加配置纵向加劲肋。局部压应力很大的梁,必要时尚宜在受压 区配置短加劲肋。 任何情况下,ho/t均不应超过250。 此处h。为腹板的计算高度(对单轴对称梁,当确定是否要配 置纵向加劲肋时,h。应取腹板受压区高度h.的2倍),t为腹板的 厚度。 3梁的支座处和上翼缘受有较大固定集中荷载处,宜设置支 承加劲助。 4.3.3仅配置横向加劲肋的腹板(图4.3.2a),其各区格的局部 稳定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A 一用于腹板受弯计算时的通用高厚比; 当梁受压驾缘扭转受到约束时:
h。 梁腹板弯曲受压区高度,对双轴对称截面2h。=ha 2)ta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A 用于股板受剪计算时的通用高厚比 当a/hg≤1.0时:
.4同时用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加强的腹板(图4.3.2 其局部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0
75√235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 64V
75√235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 64√235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
式中 4 一纵向加劲肋至腹板计算高度受
56√235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
短加劲助的最小间距为0.75h;。短加劲肋外伸宽度应取板 向加劲肋外伸宽度的0.7~1.0倍,厚度不应小于短加劲肋外伸宽 度的1/15。 注:1用型钢(H翻钢、工字钢、槽钢、肢尖焊于腹板的角钢)做成的加劲助,其报 面惯性矩不得小于相应钢板加劲助的惯性矩。 2 在腹板两侧成对配置的加劲肋,其截面惯性矩应按繁腹板中心线为轴线进 行计算。 3在腹板一侧配置的加劲助,其截面惯性矩应技与加劲励相连的膜板边缘为 轴线进行计算。 4.3.7梁的支承加劲助,应按承受梁支座反力或固定集中荷载的 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其在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此受压构件的截面 应包括加劲肋和加劲肋每侧15r√235/f,范關内的腹板面积,计 算长度取h。 当梁支承加劲肋的端部为朗平顶紧时,应按其所承受的支座 反力或固定集中荷载计算其端面承压应力(对突缘支座尚应符合 本规范第8.4.12条的要求):当端部为焊接时,应按传力情况计算 其焊应力。 支承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焊缝,应按传力需要进行计算。 4.3.8梁受压翼缘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之比,应符合下式 要求。
2受拉置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的区格:
当梁受压震缘扭转受到约束
A 87√235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
当计算梁抗弯强度取Y.=1.0时,b/t可放宽至15√235/了,. 箱形截面梁受压翼缘板在两腹板之间的无支承宽度.6。与其 厚度:之比,应符合下式要求:
对a:/h;>1.2的区格,公式(4.3.5)右侧应乘以 (0.4+0.5)
劲肋、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加劲肋不应单侧配置。 横向加劲肋的最小间距应为0.5he,最大间距应为2h。(对无 局部压应力的聚,当ho/t≤100时,可采用2.5h。)。纵向加劲肋 至腹板计算高度受压边缘的距离应在h./2.5~h./2范围内。 在腹板两侧成对配置的钢板横向加劲肋,其截面尺寸应符合 下列公式要求: 外伸宽度:
b≥+40 (mm)
4.4组合渠腹板考虚感曲后温度的计算
合梁腹板考虚感曲后温康的计
4.1 腹板仅配置支承加劲助(或尚有中间横向加劲助)而考 曲后强度的工字形截面焊接组合梁(图4.3.2a),应按下式验 弯和抗剪承载能力:
式中 梁截面模量考虑题板有效高度的折减系数; I、一 按梁截面全部有效算得的绕r轴的惯性矩: h— 按梁截面全部有效算得的腹板受压区高度: Y.一 梁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腹板受压区有效高度系数。
纵向加劲肋的截面惯性矩1,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当a/h≤0.85时
纵向加劲肋的截面惯性矩I,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当a/hg≤0.85时
当α/hn>0. 85 时:
当0.85 当0.85<入≤1.25时: 5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V、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入≤0.8时 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除高强度螺栓摩擦 处外,应按下式计算: 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的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对设中间横向加劲肋的梁,Q取支座端区格的加劲肋间距 对不设中间加劲肋的腹板,a取梁支座至跨内剪力为零点的距离。 H的作用点在距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h。/4处。此压弯构件 的截面和计算长度同一般支座加劲肋。当支座加劲肋采用图 4.4.2的构造形式时,可按下述简化方法进行计算:加劲肋1作为 承受支座反力R的轴心压杆计算,封头肋板2的截面积不应小于 按下式计算的数值: [4. 4. 2 3) A 扭转屈曲的换算长细比: I 毛截面抗扭惯性矩: 1。 毛截面扇性惯性矩;对T形截面(轧制、双板焊接、双 角钢组合)、十字形截面和角形截面可近似取1.=0: A— 毛截面面积; , 扭转屈曲的计算长度,对两端接端部截面可自由 翘曲或两端嵌固端部截面的翘曲完全受到约束的构 件,取1=l 单角钢截面和双角钢组合T形截面绕对称轴的入,可采用 简化方法确定: 1)等边单角钢截面(图5.1.2a): 构件长细比入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A/(1/25.7+1/ 式中 截面形心至剪心的距离; 。— 截面对剪心的极回转半径 构件对对称轴的长细比: 式中b、t分别为角钢肢的宽度和厚度。 2)等边双角钢截面(图5.1.2b): 当b/L≤0.58l/b时: q/gdw 11628-2016 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导则3)长肢相并的不等边双角铜截面(图5.1.2c) 当b/1≤0.481/b时: loyt 当b/t>0.48iey/b时: lyt2 4)短肢相并的不等边双角钢截面(图5.1.2d): 当b/t≤0.56lo/b,时,可近似取x,=A,。否则应取 4单轴对称的轴心压杆在绕非对称主轴以外的任一轴失稳 时,应按照弯扭屈曲计算其稳定性。当计算等边单角钢构件绕平 行轴(图5.1.2e的u轴)稳定时某名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用下式计算其换算长细比A 并按6类截面确定值: 当6/1≤0.69l/b时: 当b/t>0.69l/b时 受拉构件: 80i。 i为截面回转半径、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当为图5.1.5a、b所示的双角钢或双槽钢截面时,取一个 角钢或一个槽钢对与填板平行的形心轴的回转半径; 2当为图5.1.5c所示的十字形截面时,取一个角钢的最小 同转半径。 受压构件的两个侧向支承点之间的填板数不得少于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