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7-2004_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_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923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61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CJJ17-2004_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是中国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资源利用率。该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1.选址要求:规范对填埋场的选址提出了明确要求,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便利性以及与居民区的距离等因素,确保填埋场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设计要求:规定了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气体导排与处理系统等关键设施的设计标准,以防止污染物渗漏和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3.施工要求:明确了填埋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确保防渗层、衬垫系统等关键部分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4.运行管理:强调填埋场在运行期间的日常监测、维护和管理,包括渗滤液处理、填埋气体收集利用、覆盖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5.封场及后期管理:对填埋场封场后的生态修复和长期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填埋场关闭后仍能保持环境安全。

该规范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技术水平,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推动了填埋场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后续相关技术标准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位不消优干可不用销基膨润工至督代膜下防参保护层。 6.0.5人工防渗材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铺设HDPE土工膜应焊接牢固,达到强度和防渗漏要 求,局部不应产生下沉拉断现象。土工膜的焊(粘)接处应通过 试验检验。 2在垂直高差较大的边坡铺设土工膜时,应设锚固平台, 平台高差应结合实际地形确定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报审表,不官大于10m。边披坡度官小王

7.0.5集液井(池)宜按库区分区情况设置,并宜设在填理

7.0.6调节池容积应与填埋工艺、停留时间、渗沥液产生量 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等相匹配。 7.0.7集液井(池)、调节池及污水流经或停留的其他设施: 应采取防渗措施。

8.0.1填理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理气体导排设施,填理气体严 禁目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烨。填埋场不具备填理 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火炬法集中燃烧处理。未达 到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理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

8.0.6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必须小于5%:建(构

,甲烷气体含量严禁超过1.25%。

8.0.7进人填埋作业区的车辆、设备应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

8.0.8填理场应防止填理气体在局部聚集。填埋库区

8.0.8填理场应防正填理气体在局部聚集。填理库区底部及边 坡的土层10m深范围内的裂隙、溶洞及其他腔型结构均应予以 充填密实。填埋体中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隙应及时予以充填密 实。

9.2.2填理应采用单元、分层作业,填埋单元作业工序应为卸

元作业宽度按填理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作业的车辆 数确定,最小宽度不宜小于6m。单元的坡度不宜大于1:3。 9.2.5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进行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 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为20~25cm;每一作业区完成 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 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 30cm 9.2,6填理场填理作业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封场和生 态环境恢复。

元作业宽度按填理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作业 数确定。最小宽度不宜小于6m。单元的坡度不宜大于1:3

9.2.6填理场填理作业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封场和 态环境恢复。

9.3.1填理场应按建设、运行、封场、跟踪监测、场地再利用 等程序进行管理。

9.3.1填理场应按建设、运行、封场、跟踪监测、场地再利用

9.3.4填理场封场和场地再利用管理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的有

30cm;HDPE土工膜,厚度不应小于1mm;膜上保护层、排水层 宜采用粗粒或多孔材料,厚度宜为20~30cm;植被层应采用营 养土,厚度应根据种植植物的根系深浅确定。

10.0.3填埋场封场顶面坡度不应小于5%。边坡大于10%时宜 采用多级台阶进行封场,台阶间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台阶宽 度不宜小于2m。

10.0.4填理场封场后应继续进行填理气体、渗沥液处理及环

1填理作亚达到攻计封场余件委水时,确斋关闭的,必须 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 门鉴定、核准; 2填理堆体达到稳定安全期后方可进行土地使用,使用前 必须微出场地鉴定和使用规划: 3未经环卫、岩土、环保专业技术鉴定之前,填埋场地严 禁作为永久性建(构)筑物用地。

11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11.0.3填埋场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 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的要求。 11.0.4填理场使用杀虫灭鼠药剂应避免二次污染。作业场所宜 酒水降尘。 11.0.5填理场应设道路行车指示、安全标识、防火防爆及环境 卫生设施设置标志。 11.0.6填理场的劳动卫生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 求总则》(GB12801)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结合填埋作业特点 采取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作业人员健康的措施。填埋作业人 员应每年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登记卡。

11.0.3填理场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2.0.1填埋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或招标文件编制施工方案 和准备施工设备及设施,并合理安排施工场地。 12.0.2填理场工程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进行施 工和安装。 12.0.3填理场工程施工变更应按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文件进 行。 12.0.4填理场各项建筑、安装工程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及设 计要求进行施工。 E 12.0.5施工安装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及设计要 求;对国外引进的专用填理设备与材料,应按供货商提供的设备 技术要求、合同规定及商检文件执行,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 相应要求。

12.0.6填理场工程验收应按照国家规定和相应专业现行验收标

1 填理场地基与防渗工程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要求; 2填埋场渗沥液收集与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的要求; 3填埋场气体导排与防爆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4 填埋场封场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的要求。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 接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采用“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 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总则 2? 术语 3 填埋物 1 32 填埋场选址·· 34 填理场总体布置 36 6 填埋场地基与防渗 38 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42 8 填埋气体导排与防爆 14 9 填埋作业与管理 46 10 填埋场封场 48 11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50 12 填埋场工程施工与验收 5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3.0.2本条将原规范的“有毒有害物”修改为“危险废物和放

3.0.4关于填埋物几个重要性状指标的原则规定

在多数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填理物“含水量”、“有机成 分”及“外形尺寸”等几个重要指标仅做了定性要求,没有给出 具体的定量指标。 部分专家提出仅作出定性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也提出“填埋 物含水量应满足或调整到符合具体填理工艺设计的要求”的意 见。但关于“含水量”的高低,对于规定的填埋物、一般不存在 对填埋作业太大的影响,可以不做规定,但对于没有限定的城市

4.0.1本条在原规范4.0.3条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规 定了卫生填理场选址前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的基本内容。补充了应 收集“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资料、城市电力和燃气现状及规

4.0.1本条在原规范4.0.3条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规

应设在的地区。主要修改内容为:

(1)增加了第5款db41/t 842-2013 火探管式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技术规范,即“填理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 机场3km以内的地区”,主要参考美国标准40CFR258.10的要求, 距喷气式飞机机场10000英尺(3048m),距直升飞机机场5000 英尺(1524m)范围内不得建设填理场。 (2)将原条文第4、5款关于距离规定中的“填理区”改为

4.0.3本条系原规范4.0.1条的部分内容,规定了城市生活垃

5.0.1关于填理场宜考虑分期和分区建设的规定,同时提出了

根据国际上填理场投资的通行做法和填理作业应进行分区作 业的重要原则,填埋场投资应采用建立项目的专项基金进行分期 和分区建设。采用分期和分区建设方式的优点:一是可以减少 次性投资;二是可以减少了渗沥液量,未填埋区的雨水径流容易 和填埋作业区隔离;三是可以减少运土或买土的费用,前期填理 库区的开挖土可以在未填埋区域堆放,逐渐地用于前期填埋库区 作业时的覆盖土;四是专项基金的利息或基金回报还可以补贴前 期的作业运营费用。 调查中发现有些填埋场的库区使用面积小于场区总面积的 60%,造成工程投资增加,但可以通过优化的总体布置提高使用 率。根据国内外大多数填埋场的实例,合理的库区使用面积基本 控制到70%~90%,故本规范用语为“宜为”,同时规定不得小 于60 %。

5.0.2关于填埋场场地类型和总体布置的一般规定。条文从方

条文中的“功能分区”一般包括:进场区(包括门卫及检 查、地秤、停车场、洗车设施、油站、维修间等)、生活区(住 宿或值班宿舍、食堂等)、管理区、填理库区、污水处理区等, 有的还可以设置填理气体处理及利用区、分选区、再生利用区 等。

5.0.3关于填理场总图中主体设施构成内容的规定。

建标 168-2014 国家储备成品油库建设标准5.0.4关于填理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自

本条是在原规范6.5.3条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增加了消 防、环境监测两项内容,并将原规定的“分析化验”设施的用语 “应”,修改为“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