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是指导火力发电厂化学系统设计的重要规范文件,旨在确保电厂化学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该规程涵盖了电厂化学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水源选择与处理、水汽品质控制、化学药剂使用、废水排放及回收利用等。
在水源选择方面,规程要求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电厂用水需求合理选择水源,并对水源水质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适当的水处理工艺。对于水处理系统,规程明确了除盐、软化、脱气等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参数,确保供水满足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运行要求。
规程还强调了水汽品质监控的重要性,规定了不同等级机组的水汽品质标准,以及在线监测仪表的配置要求。同时,针对腐蚀与结垢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化学清洗方案,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规程注重环境保护,要求电厂化学设计应符合国家环保法规,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鼓励水资源循环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化学设计,可有效降低电厂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绿色发电提供技术保障。总之,该规程为火力发电厂化学系统的规范化设计提供了全面指导。
5.3.1澄清器(池)、过滤池、清水箱(池)宜布置在室外。高 寒或风沙大的地区,澄清器(池)、过滤器(池)可布置在室内。 布置在室外的澄清器(池)顶部可设小室。 5.3.2相邻澄清器(池)的顶部应有连接通道及防护栏杆。 5.3.3各类过滤器(池)宜设检修爬梯及顶部防护栏杆。 5.3.4超(微)滤装置应布置在室内,并应为超(微)滤膜更换 留出足够的空间。 5.3.5加药装置宜集中布置在室内。有粉尘的车间应有通风除尘 设施,并与其他车间分开。
5.3.1澄清器(池)、过滤池、清水箱(池)宜布置在室外。高
6.1.1水的预脱盐包括反渗透法、蒸馏法(多级闪蒸、低温多效 蒸馏、压汽蒸馏等)等工艺。 6.1.2对于含盐量较高的水源或机组对给水品质有特殊要求时, 一般采用反渗透工艺进行预脱盐。 6.1.3海水淡化可以采用反渗透法或蒸馏法等技术,经技术经济 比较确定。 6.1.4反渗透装置的进水水质要求应根据所选用的膜种类、原水 特性、膜设计导则以及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具体进水水质要求参 见表6.1.4。
表6.1.4反渗透的进水水质“要求
项目 单位 中空纤维膜 醋酸纤维膜 复合膜 水温 C 5~35 5~40 5~45 阳值 一 4~6(运行) 4~11(运行) 3~7(清洗) 2.5~11(清洗) 浊度 NTU <1.0 <1.0 污染指数 SDI <3 <5 <5 游离余氯 mgL <0.1,控制为0 <1.0.控制为0.3 <0.1.控制为0.0 (Cl) 铁(Fe) mgL <0.05(给水溶氧>5 5mg/L时) 当反渗透系统设有保安过滤器时,反渗透系统的进水水质是指保安过滤器的入口 水质。 同时满足在膜寿命期内总剂量小于1000h·mg/L。 铁的氧化速度取决于铁的含量、水中溶氧浓度和水的pH值。在投加某些阻垢剂时 可以允许有较高值,需要核实阻垢剂性能
6.1.5多级闪蒸蒸发器对进水浊度一般无要求:低温多效蒸发器 根据厂商资料,进水浊度一般为20NTU~300NTU;若淡化水用 作饮用水时,进水余氯应控制小于0.1mg/L。 6.1.6单级反渗透装置的水回收率应根据进水水质、节水要求等 条件选定,一般天然水取75%~85%,海水取30%~45%。 6.1.7蒸馏法海水淡化的水利用率为25%~40%。
6.1.5多级闪蒸蒸发器对进水浊度一般无要求:低温多效蒸发器 根据厂商资料,进水浊度一般为20NTU~300NTU;若淡化水用 作饮用水时,进水余氯应控制小于0.1mg/L。 6.1.6单级反渗透装置的水回收率应根据进水水质、节水要求等 条件选定,一般天然水取75%~85%,海水取30%~45%。 6.1.7蒸馏法海水淡化的水利用率为25%~40%。
6.2.1反渗透预脱盐系统应根据原水特性、预处理方式等合理选 择系统配置。一般由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组件、监测仪 表、清洗系统、加药系统等组成。 6.2.2反渗透系统的出力应与后续系统用水量相适应。当作为锅 炉补给水系统的预脱盐系统时,宜按系统正常出力的130%~ 150%设计 6.2.3反渗透装置宜按连续运行设计,不宜少于2套。 6.2.4反渗透装置的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膜装置等宜按单元制 设计。 6.2.5反渗透装置应设置不合格进水、不合格产水排放措施。 6.2.6反渗透装置宜设停机自动冲洗措施。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 宜用淡水冲洗。 6.2.7反渗透各段应分别设置清洗接口。 6.2.8反渗透系统保安过滤器的精度不应低于5um。保安过滤器 的滤芯应便于快速更换,不宜采用带反洗功能的保安过滤器。 6.2.9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应设置能量回收装置。 6.2.10反渗透的高压泵出口应装设电动慢开阀门。 6.2.11反渗透的高压泵应该设置进水低压保护和出水高压保护 开关,装置淡水侧宜设置爆破膜。 6.2.12反渗透膜元件宜选用涡卷型的复合膜:当水源污染严重 时,可选用抗污染的复合膜。当反渗透进水为受海水倒灌影响的
表、清洗系统、加药系统等组成。 6.2.2反渗透系统的出力应与后续系统用水量相适应。当作为锅 炉补给水系统的预脱盐系统时,宜按系统正常出力的130%~ 150%设计 6.2.3反渗透装置宜按连续运行设计,不宜少于2套。 6.2.4反渗透装置的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膜装置等宜按单元制 设计。 6.2.5反渗透装置应设置不合格进水、不合格产水排放措施。 6.2.6反渗透装置宜设停机自动冲洗措施。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 宜用淡水冲洗。
6.2.7反渗透各段应分别设置清洗接口。
0.2.7反诊返各技应力别议直消几按目。 6.2.8反渗透系统保安过滤器的精度不应低于5um。保安过滤器 的滤芯应便于快速更换,不宜采用带反洗功能的保安过滤器。 6.2.9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应设置能量回收装置。 6.2.10反渗透的高压泵出口应装设电动慢开阀门。 6.2.11反渗透的高压泵应该设置进水低压保护和出水高压保护 开关,装置淡水侧宜设置爆破膜。 6.2.12反渗透膜元件宜选用涡卷型的复合膜:当水源污染严重 时,可选用抗污染的复合膜。当反渗透进水为受海水倒灌影响的 18
酸洗系统和各类水泵等。 6.2.26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最高操作温度一般小于70℃。系 统设置海水过滤器、蒸发容器、蒸汽压缩喷射器、启动喷射器、 海水预热器、冷凝水和产品水冷却器及各类水泵等。冷凝水和产 品水的出口温度应根据用水要求确定。 6.2.27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应根据原料海水悬浮物含量、装置类 型及其对进水的水质要求等,选择确定合适的预处理系统。 6.2.28蒸馏淡化装置产品水作为饮用水时,应考虑进口海水余 氯和加热蒸汽中含联氨的影响。 6.2.29蒸馏淡化装置产品水箱的容积可根据系统出力、淡水用 量、蒸馏装置检修周期和时间等因素确定,其台数宜不少于2台。 6.2.30反渗透和蒸馏装置出水直接作为工业用水时,应考虑水 pH值的调节措施。
6.3.1反渗透装置宜布置在室内,并应考虑膜元件更换空间。 6.3.2反渗透装置产品水静背压不得超过膜元件厂家的规定,浓 水排放管的布置应保证系统停用时最高一层膜组件不会被排空。 6.3.3海水淡化蒸馏装置、产品水箱及辅助设施可布置于室外, 布置位置应为蒸发器检修和更换换热管留有足够的空间。 6.3.4寒冷地区的海水淡化蒸馏装置应考虑防冻措施,必要时可 设置封闭设施。 6.3.5海水淡化蒸馏装置应设置防盐雾设施及人身防护的措施。
水排放管的布置应保证系统停用时最高一层膜组件不会被排空。
7.1.1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应根据进水水质、给水及锅炉水的 质量标准、补给水率、设备和药品的供应条件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应采用系统正常出力和全年平均进水 水质,并用最坏水质对系统及设备进行校核。 7.1.2汽包锅炉正常排污率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一一凝汽式发电厂,1%; 一一供热式发电广,2%。 7.1.3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出力,应满足发电厂全部正常 水汽损失并考虑在一定时间累积机组启动或事故一次非正常 水量。 发电厂各项正常水汽损失可按表7.1.3计算。
表7.1.3发电厂各项正常水汽损失
楚天.逸品塔吊桩基专项施工方案7.1.4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离子交换法、 预脱盐加离子交换法或预脱盐加电除盐法等除盐系统。离子交换 除盐和电除盐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见表7.1.4。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可参见附录C。
表7.1.4 离子交换除盐和电除盐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
7.1.5预脱盐后处理方案应根据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经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 当采用反渗透预脱盐时,一级反渗透后处理宜采用一级除盐 加混床系统。 当采用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时,其后处理宜采用一级除盐加 混床或混床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采用一级反渗透 加电除盐系统。 当酸碱供应困难或受环保要求限制时,宜选用两级反渗透加 电除盐系统。 7.1.6离子交换除盐系统进水的CODM>2mg/L时,可选用抗有 机物污染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7.1.7当进水中的强、弱酸阴离子比值较稳定时,一级除盐可采 用阳离子交换器先失效的单元制系统,此时阴离子交换树脂装入 量(体积)宜为计算值加10%~15%裕量。 7.1.8当进水中的强、弱酸阴离子比值变化较大及除盐系统设备 台数较多时,一级除盐设备可采用母管制系统。母管制系统中的 每种离子交换器为6台及以上时,设备宜分组或在每台离子交换 器进出水口加手动隔离阀。 7.1.9设计离子交换除盐系统时,应在保证出水质量前提下采用 能降低酸、碱耗量和减少废酸、碱排放量的设备和工艺。排出的 清洗水及酸、碱废水宜处理后回收利用。 7.1.10对无预脱盐的离子交换除盐系统,碱再生液宜加热,加 热温度可根据阴树脂的耐温性能确定,一般可为35℃~40℃。 7.1.11除盐系统对流离子交换器配制再生液及置换所用的水, 宜为除盐水。 7.1.12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顶压用气和混合离子交换器用气的 气源,应无油及有稳压装置。 7.1.13过滤器、交换器反洗进水或排水应有限流措施。 7.1.14除盐水第宣设置减少水被空气污染的措饰可采用浮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