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的做法

施工缝的做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41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43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缝的做法

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留置的接缝。它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措施,用于解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时间、空间限制或其他原因无法连续浇筑的问题。合理的施工缝处理可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避免裂缝和渗漏等问题。

施工缝的做法简介

1.位置选择施工缝的位置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通常设置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如梁的三分之一跨度处、柱与基础交接处、墙与板的连接处等。避免将施工缝留在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

2.清理与凿毛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旧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首先清除浮浆、松动石子及杂物,然后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加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凿毛深度一般为510mm,并用水冲洗干净,确保表面湿润但无积水。

3.界面处理为了提高施工缝的抗渗性能和粘结强度,可在凿毛后的表面涂刷一层水泥浆或专用界面剂。这一步骤能有效增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能力,减少渗漏风险。

4.止水带安装(适用于防水要求高的部位)对于地下室、水池等有防水要求的工程,应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带或止水条。常用的止水材料包括橡胶止水带、钢板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带应固定牢固,避免偏移或损坏。

5.混凝土浇筑新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振捣密实,尤其是施工缝附近区域。振捣棒需插入一定深度至旧混凝土内,以消除分层现象并确保整体性。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速度,避免离析。

6.养护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养护尤为重要。应保持湿润状态至少7天(冬季施工时适当延长),以促进混凝土充分硬化,确保结构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缝的质量,减少因施工缝引发的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和规范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精心收集整理...│

厨房地面施工交底│严禁盗链本站一切资源!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举报QQ:41290086│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