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落度试验方法

坍落度试验方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9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12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坍落度试验方法

坍落度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简单而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测量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的坍塌程度来评估其流动性能,适用于塑性混凝土和流动性混凝土的测试。

试验方法如下:首先准备一个标准的坍落度筒,其形状为上小下大的截头圆锥体,高度为300mm,底部直径为200mm,顶部直径为100mm。将坍落度筒放置在平整、湿润的钢板上,并用脚踩住两侧踏板以固定筒体。接着分三层装入混凝土拌合物,每层约占据筒高的三分之一。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插捣应从边缘向中心进行,且捣棒需垂直插入,避免倾斜。装满后刮平表面,移除多余的混凝土。

完成装填后,迅速垂直提起坍落度筒(约3~7秒内),让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坍塌。随后测量筒顶到坍塌后混凝土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坍落度值,单位为毫米(mm)。根据坍落度大小,可将混凝土分为低塑性、塑性、流动性等不同类型。

坍落度试验操作简便,但仅能反映混凝土的部分工作性特征,对于干硬性或过稀的混凝土可能不适用。此外,试验结果还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试验方法全面评价混凝土性能。

3、其它: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和钢平板等。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150s。

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至1mm。

4、当混凝土的一侧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5、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6、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予记录。

(1)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 三级:

“上’:表示插捣容易;

“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2)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

“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中”:表示抹五六次才使表面平整无蜂窝;

“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3)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4)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

“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3#学生公寓楼六层砖混施工组织设计,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无”: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