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组成设计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其配合比组成设计是确保其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关于其配合比组成设计的简介:
在混合料性能试验阶段,需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验证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一般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0MPa)。此外,还需考虑抗干缩开裂性能及耐冻融能力,适当调整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如水泥占10%15%,粉煤灰占5%10%),以平衡强度和经济性。
最终,配合比设计应结合实际工程条件,综合考虑施工工艺、气候环境等因素,确保基层材料具备优良的承载力和长期稳定性。
箱涵的施工工艺3、标准击实确定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通过上述混合料掺配比例进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将已筛分的试样用四分法逐次分取,至最后取出约33kg试料。再用四分法将已取出的试料分成6份,每份约5.5kg。应加水量可按下式
Qw——混合料中应加的水量(g)
Qn——混合料中素土(或集料)的质量(g),其含水量为Wn,(即风干含水量)(%);
Qc——混合料中水泥的质量(g) ,其原始含水量为Wc(水泥的Wc通常很小,也可忽略不计)
W——要求达到的混合料的含水量(%)
按下式计算每次击实后稳定土的湿密度:
ρw——稳定土的湿密度(g/cm3)
Q1——试筒与湿度样的合质量(g)
Q2——试筒的质量(g)
V——试筒的容积(cm3)
按下式计算每次击实后稳定土的干密度:
ρd=ρw/(1+0.01w)
w——试样的含水量(%)
分别选用水泥剂量为3.0% 3.5% 4.0%的配合比做击实试验,最后确定3.5%的水泥剂量最大干密度为2.38g/cm3,最佳含水量为7.0%,后附击实试验记录。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数据表
4、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通过击实试验得出数据配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应加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Qw—混合料中应加的水量(g)
Qn—混合料中集料的质量(g),其含水量为Wn,(即风干含水量)(%);
Qc—混合料中水泥或粉煤灰的质量(g) ,其原始含水量为Wc(水泥的Wc通常很小,也可忽略不计)
W—要求达到的混合料的含水量(%)
2)按预定的干密度制件
m1=ρd V(1+w)
W—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
ρd—稳定土试件的干密度(g/cm3)
3)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Rc用下列相应的公式计算:
Rc=P/A=0.000057P(MPa)
P—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N)
A—试件的截面积(A=πD2/4—试件的直径东坡区岷江一桥改造工程系梁施工方案,单位mm)
后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4)根据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所得数据时行数据分析。
根据下面公式进行数据分析:
Rd—设计抗压强度 (基层:3.0 MPa)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应取保证率95%专项施工方案之雨季施工方案,即Za=1.645
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