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筋详细资料普通钢筋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其表面带有螺纹或刻痕,以增加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这种钢筋按强度等级可分为HPB300(光圆钢筋)、HRB335、HRB400、HRB500等,数字代表屈服强度的标准值。例如,HRB400表示热轧带肋钢筋,其屈服强度为400MPa。
冷轧钢筋是通过冷加工工艺生产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节约材料的优点,但延展性稍差,多用于中小型建筑项目。
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绑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为了防止锈蚀,钢筋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如涂刷防锈漆或使用环氧涂层钢筋。总之,钢筋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4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qH W/m2 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深圳河第三期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1m2建筑面积,在1h那,需由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
55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qH。L W/m2 index of design load for heating of buildin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1m2建筑面积,在1h内,需由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由于采暖室外
计算温度低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因此在数值上,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要大于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56 采暖耗煤量指标 qC kg/(m2.an)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1m2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由锅炉设备消耗的标准媒量
57 采暖供热系统 锅炉机组、室外管网、室内管网和散热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58 锅炉机组容量 MW 又称额定出力。过滤铭牌标出的出力。
59 锅炉效率 η 锅炉长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热量与其燃烧的媒所含热量的比值。在不同条件下,又可分为锅炉铭牌效率和运行效率
60 锅炉铭牌效率 又称额定效率。锅炉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
61 锅炉运行效率 η2 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效率
62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η1 管网输出总热量(输入总热量减去管网各段热损失)与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
63 耗电输热比 HER 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全日理论水泵输送耗电量与全日系统供热热量的比值
64 管道最小保温厚度 δmin mm 按经济厚度计算求得的保温层厚度
65 管道保温层的平均导热系数 λm W/(m.k) 管道保温层在其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66 节能投资 I 元 建筑物采取节能措施(如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改善门窗气密性等)所付出的一次性投资
67 节能效率 A 元/an 节能措施实现后,每年节约的采暖用煤。设备维修和人工的价值
68 投资回收期 n an 节能投资和累计节能收益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68 遮阳系数 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3mm透明窗玻璃得太阳辐射得热的比值
69 能效比 制冷机在规定工况下的制冷量与相应输入功率的比值
70 供冷(暖)的水输送系数 供冷(暖)的水循环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与所选配的循环水泵电机的额定功率的比值
建筑常用术语 建筑面积 住宅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
使用面积 住宅的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计算住宅使用面积,可以比较直观地反应住宅的使用状况,但在住宅买卖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积来计算价格。 计算使用面积时有一些特殊规定:跃层式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内墙面装修厚度计入使用面积。计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积计算。
公用面积 住宅的公用面积是指住宅楼内为住户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设置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等所占面积的总和。开发商在出售商品房时计算的建筑面积存在公共面积的分摊问题。
实用面积 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居住面积 住宅的居住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居室净面积之和。所谓净面积就是要除去墙、柱等建筑构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积(即结构面积)。一般作为衡量居住水平的面积指标。
计租面积 作为计算房租的面积。在住房制度改革中,作出统一规定,住宅用房按使用面积计算,包括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过道,楼梯,阳台(闭合式按一半计算),壁橱等。非住宅用房按建筑面积计算。
容积率 容积率是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4。
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队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队面积 +分摊得公用建筑队面积。
开间 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米——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 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进深 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可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套内面积 俗称“地砖面积”。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 动既有章可循,也有利可图,吸引居民和机构投资住房租赁市场。
竣工面积 竣工面积是指竣工的各幢房屋建筑面积之和。房屋建筑的竣工应是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完工,经验收合格的建筑。
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中不直接供住户生活的室内净面积。包括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起居室、贮藏室等。
共有建筑面积 房屋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即为共有建筑 面积分摊系数。 销售面积 销售面积是指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其销售面积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 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在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绿化率 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对购房者而言,绿化率高为好。
绿地率 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层高 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每一层的高度国家在设计上有要求,这个高度就叫层高。它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 净高是指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净剩值。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将建筑物整栋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楼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即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实用率 实用率是套内建筑面积和住宅面积之比,大于使用率。即实用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
标准层 标准层是指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阳台 阳台是指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平台 平台是指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走廊 走廊是指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地下室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满拉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且不超过1/2者
居住区用地 居住区用地是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住宅用地 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是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道路用地 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建筑线 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db4403t 315-2023 停车库(场)预约共享数据接口规范,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