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计算书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计算书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40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997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计算书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计算书是建筑工程中用于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施工过程中用电、用水资源的重要文件。其目的是确保施工现场的电力和水资源供应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同时避免浪费和安全隐患。

一、临时用电计算临时用电计算主要依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用电负荷、照明需求及生活用电情况。首先统计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包括塔吊、搅拌机、电焊机等大型设备,以及手持电动工具和照明设施。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计算出总用电量和最大用电负荷。然后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配电系统,确保供电稳定可靠。此外,还需考虑线路损耗和安全裕度,以防止过载或短路。

二、临时用水计算临时用水计算基于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如混凝土养护、砂浆拌制)以及消防用水的需求。通过分析施工人员数量、施工工艺要求和现场环境条件,确定每日用水量。例如,生活用水按每人每天50100升估算,施工用水则根据具体工序计算。同时,需设计合理的供水管网布局,确保水压和流量满足实际需求。

三、节能与安全措施在计算书中还应提出节能和安全保障措施。例如,选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用电用水计划,设置分级保护装置,定期检查线路和管道,防止漏电漏水现象。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总之南方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临时用电、用水计算书为施工现场提供了明确的资源配置方案,是实现绿色施工和安全管理的基础文件。

(2)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

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0.6m,小于1.5m。

(3)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

(4)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撞击、强烈震动、

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5)配电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严禁堆放任何妨碍操作及维修工作的物品;

(6)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有防雨、防尘设施,必须有门锁。

3,配电箱开关箱装设的电器要求:

(1)常规的箱内安装是左大右小,大容量的控制开关和熔断器装设在左面,小容量的开关电器安

(2)配电箱内的电器,应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安装板上。

(3)配电箱、开关箱及其内部开关电器的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均应作可靠的保护接零。保

护接零必须采用标准的黄/绿双色线及专用接线板连接,与工作零线应有明显的区别。

(4)配电箱、开关箱电源导线的进出为下进下出,不能设在上面、后面或侧面,更不应当从门缝

(5)导线的进、出口处,应加强绝缘,并将导线卡固。

(6)配电箱、开关箱内优先选用铜线。为了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保护零线应采用绝缘铜线。

(7)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

(8)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4.总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

(2)总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和分路

自动开关);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适应。

(3)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总电度表及其他仪表。

5.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

(1)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应与总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以及配电线路相适应。

(2)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路 (或自动开关和分路

自动开关);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适应。

6.开关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

(1)开关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应与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以及配电线路相适应。作为施

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第一级,也是最主要的防漏电措施,所以开关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2)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

接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3)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各实行电源隔离。开关箱必须设

(1)当人员触电时,在尚未达到受伤害的电流和时间内即跳闸断电。

(2)若设备线路发生漏电故障,应在人尚未触及时即先跳间断电,避免设备长期存在隐患,以便

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如末排除故障,则无法合闸送电)。

(3)可以防止因漏电而引起的火灾或损坏设各等事故。

2.漏电保护的接线方法

(1)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却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2)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O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

(3)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

于l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

(4)在干燥环境下工作的36V及36V以下的用电设备,可免装漏电保护器。

(5)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

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功能。

(6)"漏电保护器,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和使用。对搁置已久又重新启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

电保护器,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1.照明器使用的环境条件

(1)在正常的空气相对湿度时使用,可选用开启式照明。

(2)在潮湿或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选用密闭型防水防尘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

(3)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防尘照明器。

(4)对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必须按危险场所的等级选择相适应的照明器。

(5)在振动较大的场所,应选择防震型照明器。

(6)对有酸碱等强腐蚀场所,应采用防腐蚀型照明器。

2.特殊场合照明器的安全电源电压

(1)有高温、导电灰尘和灯具离地低于2.4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

(2)在潮湿易触电体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3.行灯使用要求

(1)电源电压不得超过36V。

(2)灯头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

(3)灯头与灯体结合牢固,灯头上无开关。

(4)灯泡外侧有金属保护网。

(5)金属网、反光罩、悬挂吊钩应固定在灯罩的绝缘部位上。

4.照明系统中灯具及插座的数量

在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中,灯具和插座的数量不宜超过25个,并应装设熔断电流为 l5A

及l5A以下的熔断器保护。

(1)单相及两相线路中,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

(2)在逐相切断的三相照明电路中,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若数条线路共用一条零线时,零

线截面按最大负荷相的电流选择。

(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 (板)内,必须装设漏电保

(2)室内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钠、钝、铜等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应在离地面5m以上;灯

线应固定在接线柱上,不得靠近灯具表面;灯具内接线必须牢固。

(3)路灯的每个灯具应单独装设熔断器保护,灯头线应作防水弯。

(4)油库、油漆仓库,除通风良好者外,其灯具必须为防爆型,拉线开关应安装在库门外。

(1)室内灯具的设置应不低于2.4mo

(2)'室内螺口灯头的接线,其相线应接在与中心触头相连的一端,零线接在与螺口相连接的一端;

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破损和漏电。

(3)在室内的水磨石、水泥砂浆墙地坪现场,食堂、浴室等潮湿场所的灯头及吊盒,应使用瓷质

防水型,并应配置瓷质防水拉线开关。

(4)在用易燃材料作顶棚的临时工棚或防护棚内安装照明灯具时,灯具应有阻燃底座,或加阻燃

垫,并使灯具与可燃顶棚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引起火灾。安装在存放易燃材料的场所和危险品仓库的

照明器材,应选用符合防火要求的电器器材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5)任何电器、灯具的相线,必须经过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或电器。

(6)工地上使用的单相220V生活电器,如食堂内的鼓风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应使用专用漏电

(7)对民工临时宿舍内的照明装置及插座,应严格管理。严禁私拉乱接。

(八)避雷针装置及其安装

1.避雷针装置由避雷针、导(防)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2.施主现场避雷针的安装对象,如塔吊、井字架、施工电梯等机械设备。

1.人体触电伤害事故的易发

(1)在保护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易发生人体触电伤害事故。

(2)施工人员违章操作时,易发生人体触电伤害事故。

切断电源开关;另二种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

(2)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

体 (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接触触电者。

t/cssg 001.4-2020 市域网格化治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第4部分:标准编写(十)建立健全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1.必须建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现场的电器技术人员负责其建立与管理工

2.施工现场不仅要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而且应做好以下资料记录

(1)修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料;

(3)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4)电器设备的试验、检验赁单和记录;

高炉冷却壁施工组织设计(5)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

(6)定期检 (复)查表;

(7)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