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法.满堂红脚手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支撑体系,主要用于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及大型结构施工。它通过在施工区域内搭建密集的立杆和水平杆形成一个整体性强、稳定性高的脚手架系统,以确保施工安全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施工方法简介
1.施工准备:在搭建满堂红脚手架之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高压防护施工方案,明确地基承载力要求,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同时,准备好所需的钢管、扣件、底座等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规范。
2.地基处理:满堂红脚手架的基础必须平整、稳固。通常需要铺设垫板或混凝土垫层,以分散荷载,防止因地基沉降导致脚手架失稳。
3.立杆布置: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立杆的间距(一般为1.2~1.5米)。立杆底部安装可调底座,以适应地面高低差。立杆垂直度需严格控制,确保整体稳定性。
4.水平杆连接:在立杆之间设置纵横向水平杆,通常每隔1.2~1.8米设置一道。水平杆与立杆通过扣件连接,形成网格状结构,增强整体刚性。
5.剪刀撑设置:为了提高脚手架的抗侧移能力,在外侧和内部适当位置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宜为45°~60°,并沿高度方向连续布置。
6.验收与使用:脚手架搭建完成后,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立杆垂直度、扣件紧固程度以及整体稳定性等。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拆除注意事项:拆除时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上至下逐层进行,严禁一次性拆除多层或整体推倒。
满堂红脚手架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承载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安全可靠。
2) 脚手架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高出操作层不宜大于一步架。
3) 垫板、底座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面积不宜小于0.1m2,宽度不宜小于220mm,木垫板长度不宜小于2跨,厚度不宜小于40mm。
4) 立管的排距和间距按计算确定。
5) 底部立管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立管的联接必须交错布置,相邻立管的联接不应在同一高度,其错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50mm,并不得在同一步内。
6) 大横杆应水平设置,钢管长度不应小于3跨,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联接,内外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上下两个相邻接头应错开一跨,其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当水平管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其固定的间距不应少于400mm,相邻扣件中心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7) 每根立管的底座向上200mm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管固定。
8) 20m以下脚手架从转角起,每间隔6跨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20m以上脚手架应在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副剪刀撑跨越立管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与纵向水平杆呈45~60°角。
9) 立管一般应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用刚性固定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固定件布置间距垂直方向不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6m。
(4) 脚手架的拆除
1)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接固定、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及现场情况编制拆除方案并经有并部门批准;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清除脚手架中留存的材料、电线等杂物。
2) 拆除架子的工作地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3) 拆架前,应有现场施工负责人批准手续,拆架子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做到上下呼应,动作协调。
4) 拆除顺序应是后搭设的部件先拆,先搭设的部件后拆,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拆除做法。
5) 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拆除至最后一节立管时,应先搭设临时支撑加固后db37/t 5017-2014标准下载,方可拆固定件与支撑件。
6) 拆除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从空中抛掷。
7) 运至地面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清理、保养。根据需要涂刷防锈油漆,并按品种、规格入库堆放。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关系着现场施工全体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说明:消防喷淋管是要在高空作业施工中,必须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本方案是安装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吉林至荒岗公路js01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其它项目施工方法与措施详见总安装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