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泥粉喷桩的施工技术探讨

关于水泥粉喷桩的施工技术探讨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987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关于水泥粉喷桩的施工技术探讨

水泥粉喷桩是一种地基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专用的粉喷桩机将水泥粉以高压状态喷入土层,与原状土体混合,在原位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柱状加固体。这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并增强抗滑稳定性。

施工工艺1.前期准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勘察,确定水泥掺量、搅拌深度及施工参数。同时,清理施工现场并布置桩位。2.钻孔阶段:利用粉喷桩机的钻杆穿透土层至设计深度,过程中保持垂直度和钻进速度的稳定。3.喷粉搅拌:到达预定深度后,启动粉喷系统,将水泥粉均匀喷入土层,同时钻杆反转提升,使水泥与土充分拌合。4.复搅提升:为确保加固效果,通常需要对已喷粉区域再次搅拌,直至达到地面。5.养护检测:施工完成后,需对粉喷桩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一般为28天),随后通过取芯或载荷试验检验质量。

技术优势环保性:不使用水和浆液高新区西塘安居示范小区水电施工方案,避免了泥浆污染问题。经济性:相比其他桩基形式,成本较低且材料消耗少。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软弱土层,如淤泥、粉土和黏土等。

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喷粉量、搅拌均匀性和施工偏差,防止因参数不当导致加固效果下降。此外,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需结合现场试验优化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

关于水泥粉喷桩的施工技术探讨

论文摘要:水泥粉喷桩广泛应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粉喷桩的质量必须满足软土地基的加固要求,文章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介绍了利用粉喷桩进行软基处理时,就如何保证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应采取哪些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1 概述     粉喷桩也叫加固土桩,它是利用粉状水泥(或石灰)等作加固化剂,在钻孔过程中使用特制的深层搅拌将固化剂喷入软土地基的深层,经搅拌使原位土与固化剂均匀混合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承担上部荷载的粉喷桩复合地基。由于粉喷桩具有能有效减少总沉降量、能承受较大的加荷速率、抗侧向变形能力强、可大大缩短施工期等优点,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   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中常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水泥用量难控制;均匀性差、强度低;沉降得不到有效减少,达不到设计意图;甚至还有沉降量反而增大了等,影响了加固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采取何种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粉喷桩处理软基的加固效果,成为了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  2 前期准备工作      2.1 原材料的进场试验   粉喷桩水泥一般选用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施工中所用的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购进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室抽检,满足规范的要求。   水泥的堆放应该符合防雨、防潮的要求,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   2.2 机械设备的   每台桩机必须配置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粉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或操作时间、深度、喷粉重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防止伪造施工记录。   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2.3 正式开工前的工艺试桩   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条件,为了克服施工的盲目性,确保粉喷桩加固地基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粉喷桩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试桩,试桩数量不应少于5根。试桩的目的是:   提供满足设计喷粉量的各种操作参数。如管道压力、灰罐压力、钻机提升速度、搅拌叶片旋转速度、搅拌速度等。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确定该地质条件下,符合质量要求的合理掺灰量。确定该地质条件下,合理的工艺流程。确定进入持力层的判别方法。   3 施工工艺控制   粉喷桩在公路工程中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施工的整个全过程,施工员的技术旁站是最主要的工作,技术旁站重点要控制好三个重要施工环节和日水泥用量、日进度两个指标。   3.1 三个重要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3.1.1 桩长按进入持力层控制   粉喷桩宜尽量打至持力层上,要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强度相对较高的持力层,并且进入持力层50cm左右,在施工过程中,桩底设计标高往往与持力层并不一致,施工单位容易出现桩长以设计标高控制的现象,如在桩尖下尚留几米软土,则会有较大的工后沉降量,由于排水不畅,预压很长时间也很难稳定。故粉喷桩实际施工桩长应按进入持力层控制。判别是否进入持力层的方法可由钻机钻到最深时的下钻速度和电流表的读数来判定,这两个参数是在工艺试桩时确定的,一般是下钻速度0.5米/分,电流值是额定电流值的125%以上。   3.1.2 粉体计量控制   粉喷桩的质量好坏与水泥掺入量的多少及喷粉的均匀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来计量粉体是控制的关键。目前一般较为常用的是电子称重法与钻机深度相结合的计量装置,它能在记录上反映深度、相对应每延米的喷粉量、总灰量等。粉体计量控制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   要保证喷粉的均匀性,关键是掌握好钻头的提升速度。因水泥喷入为人工控制,必须避免出现为满足每米喷粉量的要求,施工人员根据记录器显示凑数字,而导致出现喷粉不均匀的现象。对于直径一定的粉喷桩来说,粉体发送器单位时间内水泥的喷出量Q与搅拌轴提升速度可由下式来确定:   Q=π/4.D2.R.S.V   其中:D:钻头直径(m);    R:软土的容重(t/m3);    S:水泥掺入比;    V:钻头提升速度(m/min)   从开始喷灰到钻头处出灰有一定时间,钻机钻至桩底后,必须预喷停留一段时间,方可提钻。停留时间由管道长度等确定。喷灰时,水泥在管道内的输送速度大约为1m/s,如管道长40米,钻至桩底后即喷粉提钻,则桩底实际少灰长度接近1米,反而搅动破坏了桩底原状软土,使沉降量加大。   3.1.3 复搅控制   水泥与土搅拌均匀程度是关系到粉喷桩桩体强度的关键因素。大量的施工实践已充分证明粉喷桩复搅与不复搅的质量相差甚大。钻头喷出的粉体往往呈脉冲状,若不充分搅拌,粉体在桩中呈现层状,形成一种“夹生”,这样的桩即使水泥掺入量再多也没有强度。复搅的作用在于通过充分的搅拌使粉体与土及水得到比较完全的接触与作用,促使桩体的形成。为了确保搅拌的均匀性,施工时要严格掌握好钻机提升速度、搅拌叶旋转速度等,并应尽量采用全桩复搅以保证质量。   3.2 日水泥用量与日进度指标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抽查钻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钻进深度、喷灰深度、停灰标高、复搅深度、喷灰的管道压力、灰罐内的水泥加入量、剩余水泥量等,并作好相应检查记录。   现场应及时收取记录器打印记录,并校核时间、桩号的连续性等,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现象。每日施工结束后,所有打印记录应由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签字认可。   现场应在每日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水泥用量和记录器打印记录中的水泥用量加以、对比,并记录在当天的施工日志中。当两者误差大于5%时,必须查明原因后方可在打印记录上签字认可或采取补桩等处理措施。   现场应核对前后左右的桩的深度和成桩时间,如果深度相差较大或相同深度的桩成桩时间相差很大,则认为存在搅拌不匀或弄虚作假,并应采取补桩处理。   现场应根据钻杆的提升速度、每台桩机的日工作数等,确定每日完成延米数和每根桩的施工时间。如果某台桩机完成的延米数超过规定值较多或某根桩记录器打印记录显示时间少于规定值较多,则认为存在搅拌不匀或弄虚作假,并应采取补桩处理。    4 质量检测措施   粉喷桩施工完成后,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时,对取芯、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的桩,应由监理工程师指定。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如未穿透软土层、部分断灰、喷灰不均匀、强度不足等,应严格进行加密、补桩等处理。   取芯时,取芯位置应取在桩径1/2处,而不应取在桩中心处,因粉喷桩桩体中心是钻杆占据的空间,成桩后中心部位强度较低,易造成桩体强度偏小的假象;钻孔取芯时要注意保持钻机平衡,避免因钻杆倾斜而造成斜孔,导致取芯失败;取芯长度应比桩长长50cm左右,以检验桩底土性状。   在粉喷桩检测方法中,应以取芯试验为主,通过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掌握整个桩体的完整性、搅拌的均匀程度、桩体垂直度、桩长、是否达到持力层、含灰量的多少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确保粉喷桩的施工质量,我们必须做好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阶段的全程控制,只有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并严把材料质量关,才能确保粉喷桩的最终质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