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式中N=≥P:cosα+≥T;sin
μEP;+ Sah Kh 二 ∑T;
式中S*AB面上水平抗力s=(1/2~1/3o; [o]基底地基容许承载力; α*基础的长边; h*AB面的高度; 3.基础深层滑动稳定性的验算 当桥台台后填土较高(*于5m)且地质土质较弱时(如地基土为软塑性的软粘土或 有软弱下卧层)应验算在水平力作用下桥台与路堤*起发生深层滑动的可能性验算方 法参见土力学教材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4.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为了保证桥梁基础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倾覆应使抵抗倾覆的弯矩*于导致倾覆的 弯矩。基础倾覆的原因除了地基的强度和变形外市政配套及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往往发生在承受较*的单向水平推力 而其合力作用点又离基础底面的距离较高的结构物上。因此理论和实践表明若合力偏 心距愈*则基础的抗倾覆的安全储备愈小,因此设计时可以用限制合力偏心距e。来保 证基础的倾覆稳定性。 设基底截面重心至***边的边缘的距离为√矩形截面v=b/2),合力偏心距为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Ko = ≥[K,] eo
式中Ko*倾覆稳定性系数; [K。]—容许倾覆稳定系数。 验算抗倾覆稳定性时对浮力的考虑同滑动稳定性验算。 缩粘性土可认为已完成5%~20%。在软土地基上埋深5m左右的高层建筑箱型基 础在结构竣工时已完成其*终沉降量的60%~70%。
三、斜坡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3.5b d * tanβ d α≥2.5b tanβ
上二式中b*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m; d*基础埋置深度m; β*—边坡坡角(°)。 当基础底面外边缘至坡顶的水平距离不满足式(7-1-13)及式(7-1-14)时,可按 圆弧滑动法进行计算。计算时,作用于土坡上的荷载按基底平均压力计算验算当α、d、 β及基底压力已知时斜坡土体是否会产生滑动面,使建筑物随同土体*起滑动。若验算 不满足土体稳定要求可改变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压力或调整基础距坡顶边缘的距离和 基础埋深。另外当边坡坡角3>45、坡高*于8m时也要进行稳定验算
*七篇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
*二章地基土载荷与弹性检测
**节地基土载荷检测技术
地基土载荷试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包括:载荷试验现场浸水载 荷试验黄土湿陷性试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等。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 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 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² 2.分级加荷至设计荷载当土的天然含水量*于或等于塑限含水量时,每级荷载可 按25kPa增加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含水量时,每级荷载可按50kPa增加。每组 荷载施加后应按0.5h、1h各观察沉降*次,以后每隔1h或更长时间观察*次,直到沉降 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级荷载。 3.连续2h的沉降量不*于0.1mm/2h时即可认为沉降稳定。 4.浸水水面不应高于承压板底面浸水期间每三天或三天以上观察*次膨胀变形 连续两个观察周期内其变形量不应*于0.1mm/3d浸水时间不应少于两周。 5.浸水膨胀变形达到相对稳定后应停止浸水按规定继续加荷直至达到破坏。 6.应取破坏荷载的*半作为地基土承载力的基本值。
三、黄土湿陷性载荷试验
用于测定湿陷起始压力、自重湿陷量、湿陷系数等。有室内压缩试验、载荷试验、试坑 浸水试验。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建筑规范》附录六",黄土湿陷性试验"。 常用方法: (*)双线法载荷试验 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标高处,做两个荷载试验其中*个在天然湿度的土层上进 行:另*个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进行。 (二)单线法载荷试验 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标高处至少做3个不同压力下的浸水载荷试验 (三饱水法载荷试验 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做*个载荷试验。 (四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同*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各点计算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四、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用于确定岩基作为天然地甚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附录八岩土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理藏深度较*时,可采用钢筋混凝 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2.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
*七篇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
可开始试验。 3.加载方式: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荷载分级**级加载值为预估承载力设计值的1/5,以后每级为1/10。 5.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次。 6.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于0.01mmo 7.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时即可终止加载: (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h内沉降速率有增*的趋势; (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8.卸载观测: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级可为三倍。每级卸载后 隔10min测读*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级荷载。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 于0.1mm时即认为稳定。 9.承载力的确定 (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 级荷载即为极限荷载。对微风化岩及强风化岩取安全系数为3对中等风化岩需根据岩 石的裂隙发育情况确定将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2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小于3点取*小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注除强风化的情况外岩石地基不进行深宽修正标准值即为设计值。
轻便触探试验又称轻型动力触探用于检验浅层土(如基槽的均匀性确定天然地基 的容许承载力及检验填土的质量干土质量密度)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静力 触探技术标准》。 其试验要点是: 1.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所需试验土层连续进行锤击贯入触探。 2.贯入时,落距为50±2cm,使其自由下落,将探头竖直打入土层中,每打入土层 30cm,记录贯入锤击数N10o 3.若No超过100或贯入10cm锤击数超过50则停止贯入如需对下卧层继续试 验,可用钻具钻穿坚实土层后再作试验。 4.若需描述土层时,可将触探杆拔出取下探头换以轻便钻头进行取样。 5.本试验*般**贯入深度为4m必要时可在贯入4.0m以后用钻具扩孔再贯入2.0m
六、袖珍型土壤贯入仪试验
六、袖珍型土壤贯入仪试验
是*种微型静力触探工具利用对贯入阻力的快速测定确定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相关的力学指标。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袖珍贯入仪试验规程》。 贯入操作要点: 1.微型贯入仪ptc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般采用弹簧顶杆机构设置的贯入阻力较小(*般为20~40N) 定前应根据土层的软硬程度选择能满足测试范围的、适宜的规格。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2.测试前应将贯入仪探头拧下来用布擦干净后再接回去拧紧上平。每测*次都 应清理*下探头上的泥土,以免探头滑动时将泥土带入套管内。贯入前应将刻度归零。 3.五指平握贯入仪的套管,将探头垂直压入土层中。施力要均匀缓慢,贯入速度 1mm/s连续贯入至到规定的贯入深度(*般为10~20mm) 微型贯入仪贯入深度较小贯入时眼睛要不停地注视当贯入深度刚没到土面时立 即停止贯入。但不可突然松手应逐步放松,以免弹力太*影响数值的准确。 在刻度杆直接读取测试结果(贯入阻力P)。 4.用上述方法在同*试件上取4~5点分别测出相应值P后求出平均值P注意 探头的清理和刻度杆的归零) 现场测试应尽量避免在砾石和裂隙处贯入。
*二节土中弹性波速检测技术
弹性波在土中传播的速度反映了土的弹性性质。这种性质对于工程抗震、动力机器 基础设计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弹性波可以分为两*类即体波和面波。在弹性介质内部 传播的波称为体坡当其传播时如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致时称压缩波如相 互垂直时则称剪切波如弹性波在介质表面或不同弹性介质交界面上传播时除了压缩 波与剪切波仍然存在之外其主要能量由*新的波*面波来传输。在弹性介质的表面 则以瑞利波的形式出现其质点振动轨迹呈椭圆状003室内消火栓系统管道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19221003100005,在介质表面附近瑞利波按逆时针方 向运动。在不同弹性介质的交界面上还存在勒夫波的形式。 在自然界中*多数的岩石可以看作弹性体,但对于土来说只有在小应变的情况下 才被视作弹性体。尤其是对于饱和土,其孔隙中充满了水,水在封闭的孔隙中承受压缩 时表现了*种不可压缩性因此可以传播压缩波水的压缩波波速up=1300~1500m/s还 远*于土的骨架传递的压缩波波速(up=300m/s左右)这种现象启示我们在饱和土中 的压缩波波速并不反映土的骨架的弹性性质,而是水的性质并且是*常数,因此测土中 压缩波波速vp是没有意义的。对于非饱和土随着含水量的不同土的压缩波波速也呈 现*种不确定性因此也不用。只有岩体除外因为岩石的u,可达3500m/s以上远* 于水的波速。但是土中的孔隙水不能承受剪切变形剪切波在土中传播时只受土的骨架 的剪切变形的控制孔隙水不能传递剪切波因此土的弹性波波速测试主要是测剪切波 波速 S° 应当指出,由于瑞利波的特性在地表的剪切波测试中会受到压缩波的干扰故常用 瑞利波波速的测试来代替剪切波测试波速的避免了检测剪切波的困难提高了波速测试 的精度。
*七篇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