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工程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旨在通过科学计算和合理布局,确保建筑物、桥梁、机械设备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荷载(如重力、风力、地震力等)及内部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式,优化构件尺寸与连接方式,以实现结构的力学平衡。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结构需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而不发生破坏;适用性——保证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和振动在允许范围内;耐久性——抵抗环境侵蚀,延长使用寿命;经济性——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现代结构设计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如有限元分析),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如参数化设计、BIM技术),使复杂问题得以高效解决。
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绿色结构设计逐渐成为趋势,强调使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并减少碳排放。无论是土木工程中的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还是机械领域的航空航天器、汽车零部件,结构设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安全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 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 (kN/m2);
(2) 面层厚度 mm钢筋砼框架轻钢顶结构成品库施工组织设计,自重标准值 (kN/m2);
(3) 底粉或吊顶(含吊挂灯具风管重) ,标准值(kN/m2);分项系数。
静载合计 标准值 (kN/m2)
(1) 活载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2) 等效隔断 kN/m2,分项系数。 特殊楼面:机房、贮藏、库房等活载大的
(3) 隔墙计算:q= kN/m2,hioxqi= kN/m 其中hio(净高)
(1) 防水层,标准值 kg/m2,分项系数
(2) 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3)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4)屋面板,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静载合计: kN/m2
检修活载:标准值0.7kN/m2,分项系数
注:不上人的屋面活载平屋面建议标准值1.0kN/m2,斜屋面为0.5kN/m2。
饰面,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刚性面层(50厚),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找平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防水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屋面板,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吊顶或底粉,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合 计: kN/m2
(1) 楼板自重标准值,分项系数。
(2) 饰面自重标准值,分项系数。
(3) 底粉自重标准值0.5kN/m2。
合 计: kN/m2
(1) 持力层选择,基础底面标高。
(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3) 底层柱下端内力组合设计值(可以用平面图代替)。
(4) 基础底面积计算、地基变形计算
应归纳总底面积,总垂直荷载设计值,供校对用。
(5) 基础计算书:冲切、抗剪、抗弯计算。
(1) 静载试验值。
(2) 承载力设计值计算与选用值。
(3) 、(4)、(5)同天然地基。
(1) 结构计算,取出柱底内力;
(2)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计算(分别按钻孔计算)
(3) 桩数计算 ;总桩数,总荷载设计值。
(4) 静载试验分析,桩位调整。
(5) 承台设计计算(冲切、剪切、抗弯)
2. 内力分析:侧板、底板。
(1) 强度控制顶板。
(2) 裂缝控制,结构自防水底板、周边墙板。
2 周期、振型、地震力
4 轴压比与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简图
5各层楼面及墙、梁荷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3).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现在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北京地区的京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并不能用在厕所处。
(4).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的相交处极易裂缝。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顶层阳台必须设雨搭。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钢筋,给工人以下脚的地方,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
(5).楼梯布置。采用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也较美观。
(6).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
(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 洞边加暗梁。
(9).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
(10).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
3.基础平面图及详图:
(1).在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时,可做一大厚板将其跨过。
(3).混凝土基础下应做垫层。当有防水层时,应考虑防水层厚度。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可在筏板区格中间挖空垫聚苯来调整高低层的不均匀沉降。
(5).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8).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条基。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板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9).采用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面积不大的独立基础宜采用锥型基础,方便施工。
(10).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1).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2).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13).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
(14).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15).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
(16).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倒置。
沥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 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
(1).沟盖板在遇到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洞口大于400时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某道路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10.41.49,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6).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