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高层建筑的倾斜观测高层建筑的倾斜观测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其结构复杂性和受力情况也更加多样化。由于地基沉降、地震、风荷载、施工质量等问题,高层建筑可能会发生倾斜,进而影响使用功能甚至威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高层建筑进行定期倾斜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倾斜观测主要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变化。常用的观测方法包括全站仪法、水准测量法、激光铅垂仪法以及卫星定位技术(如GPS)。这些方法能够精确记录建筑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相对偏移量,并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判断倾斜趋势。此外,现代技术还引入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从而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观测结果可为建筑设计、施工及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当发现异常倾斜时,可通过调整地基加固方案或优化结构设计来防止进一步恶化。同时,倾斜观测也是评估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总之,通过对高层建筑倾斜的有效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如图2,矩形建筑物底顶四个角点分别为A、 B、C、D与A'B'C'D。选BC方向为基本方向,分 别向外量适当距离L,得BC,并延长CB到O(B 0之距自定),O为测站(原点),采用假定坐标 系统,OBC方向为坐标纵轴方向,测出ABC坐标A B'C坐标。
xa=(xg+xc) Yo=(Ys+rc)
2 (YA.+YB.) ? Y2
也可根据D、C、A三点求中心坐标,再取平均 值。 建筑物倾斜率i
0,02 X2 0,02 +△r² 0,0 H H
以上总倾斜计算,也可求单一方向(AB、BC) 的倾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坐标计算公式略有区 别。
(1)分别以BC为起点,沿AB平行方向向外量 L得,BC两点,并延长CB到O。 (2)在O设站,安置仪器,在OC方向精确定 向 (3)在金站仪上,设置0(0,0),oc 0°00’00”即原点及坐标纵轴。 (4)分别对A,B,C(A'B'C')观测,显示 其坐标值。 (5)H的测量,用全站仪测出O到B的水平之 距D,及竖直角B'OB=6,H=D·tg6。 (6)按原理中公式计算(也可编程直接计算)。
2 00 O02 m²+tg8²m+(Dsec²8)²m² m, H
关于建筑物倾斜观测只是通过以上方法,进行 了初浅的探讨。若是其它形状的建筑物可参考这种 原理进行观测,其最终结果可根据公式进行编程, 并在计算机中计算。
支护例型和变形防护措施的关键参数是作用于井壁的矿山 压力。并壁附加应力的测量一般基于公式(1)具体方法只是 根据所采用的传感器不同而异。由于井简中作业相对比较 困难,在并壁上钻孔和安装传感都很不容易,且观测也不方 便,所以采用收敛计法直接应用公式(4).即通过测量井简直 径变化量确定井壁的附加应力场。用收敛计测量井筒直径 的伸缩量,不但测量精度高,而且操作也较方便。
我国煤矿立井井简变形和破坏的事例较多,而对该问题 的研究和认识目前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开展对立井变形的 现场观测研究,不仅对今后指导井壁设计、软岩支护、并 壁损坏的维修与防护,还是对地下开采引起的井简破坏,以 及并柱的合理留设等问题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由于开筒贷穿上覆岩层、研究它的变形规律,对于完
建筑物的倾斜,一般在规程上都有倾斜率的限 值。但观测精度的高低,需根据不同观测方法求 得。由于使用全站仪,我们可根据不同型号仪器, 利用已知参数,求它的精度。 若全站仪测纵横坐标的中误差为已知,设为m (也可根据坐标计算原理求得)。 即:m=m=my 全站仪测距精度为mD; 测竖直角精度为m; 则倾斜率的中误差为:
作者简介吴贵才,男,41岁。1984年毕业于原阜新矿业 学院矿山测量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阜新煤校担任教学工 作。曾讲授《建井工程测量》、《生产矿井测量》、《控 制测量》、《工程测量》等课程。1997年评为中等专业学 校高级讲师。现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作者简介吴贵才,男,41岁。1984年毕业于原阜新矿业 学院矿山测量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阜新煤校担任教学工 作。曾讲授《建并工程测量》、《生产矿井测量》、《控 制测量》、《工程测量》等课程。1997年评为中等专业学 校高级讲师。现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收稿日期:2002年3月4日
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收稿日期:2002年3月4日
[11隋惠权等.受开采影响煤矿立井损坏的分类与评价.阜新矿业学 院学报.1996,15(2) [2]隋惠权等.立井罐道测斜仪的研制.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94, 13 (4 ) [31铃木光岩体力学与测定 北京 980
第一作者简介隋惠权,男,1960年生,硕士,副教授,现在 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任教。曾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 采损害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开采损害评价与治理工程研究室主 任,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开采沉陷与治理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 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02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