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正文)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正文)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748.28 KB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41891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正文)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版)是为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需求而制定的重要技术标准,旨在确保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该规范系统地规定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涵盖了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及运营维护各阶段的测量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护、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线路测量、轨道铺设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等。规范强调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等,以满足高速铁路对精度的极高要求。同时,明确了各级控制网的精度指标,确保全线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规范还特别关注高速铁路的特殊性,如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测量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可有效保障高速铁路的建设质量,为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该规范体现了我国在高速铁路测量领域的技术水平,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墙外保温技术交底注: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边长短于500m时,二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5mm,三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 3.5mm,四等、一级边长中误差应小于5mm,二级边长中误差应小于7.5mm。 2导线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主: 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

3.1.7各等级三角形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7的规定,

表3.1.7 三角形网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角形网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角形网水平角和边长测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1.6条规定, 3当三角形个数超过20个时,应按式(3.1.7)计算三角形网测角中误差:

式中1 mp——测角中误差("); W一—三角形内角和闭合差(");

3.2 框架控制网(CPO)测量

1、控制点宜应设在适合于GPS观测作业的地点,周围200m范围内不得 有强电磁干扰源或强电磁反射源,点位距离线路中线不宜大于10km。 2、控制点标石应设在基础稳定,不受施工和其它人为活动的干扰,且必须 能够长期保存的地点。标石规格和埋设标准按附录A.2的要求和标准执行。 3、标石理设完成后,应现场填写点位说明,丈量标石至明显地物的距离, 绘制点位示意图,按附录D的要求作好点之记。新埋标石应办理测量标志委托 保管书,一式二份,标石保管单位/个人和测量单位各存一份

3.2.4CP0构网联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3观测时段的分布尽可能昼夜均匀,夜间观测时段数应不少于1个。每个 观测时段不宜跨越北京时间早8点(世界协调时0点)。 4天线安置应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对中误差应不大于1mm。天线高应在测 前(开机之前)和测后(关机之后)各量取一次,每次应在相同的位置从天线 三个不同方向(间隔120°)量取,或用接收机天线专用量高器量取。单次天线 高重复量取的读数互差不大于±2mm时,取平均值作为单次天线高观测值;测 前和测后天线高观测值读数互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作为天线高最终观 测值。 5同一时段的观测过程中不得关闭并重新启动仪器,不得改变仪器的参数 设置,不得转动天线位置。 6观测过程中若遇强雷雨、风暴天气应立刻停止当前观测时段的作业。 3.2.6CP0数据处理软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线向量解算应使用适合长基线的高精度GPS解算软件:

dx≤3√2Rx dAY≤3√2R dz≤3√2R△z ds≤3√2R

n=(≤WD,w) 開 W=√W²+W²+W²

D一闭合环(线)中第j条基线的方差一协方差阵。 要求:

VAx≤30 VaY≤30 VAz≤30

dVax≤2o dVy≤2 dVAz≤20

5无约束平差应输出ITRF或IGS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下各点的三维坐标、 各基线向量平差值、各基线的坐标分量、改正数及其精度; 6整体约束平差应输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各点的地心坐标和大地坐 标、各基线向量平差值、各基线的坐标分量、改正数及其精度。 3.2.10CP0复测的方法和精度应与原测相同。CP0复测成果转换为平面坐标后 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限差为±20mm,当较差满足限差要求时,采用原 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

3.3.1CPI控制网宜在初测阶段建立,困难时应在定测前完成,全线(段)应 一次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 3.3.2CPI控制网应按表3.1.1的要求沿线路走向布设,并附合于CP0控制网 上。控制点宜设在距线路中心50~1000m范围内不易被施工破坏、稳定可靠、 便于测量的地方。点位布设宜兼顾桥梁、隧道及其他大型构(建)筑物布设施 工控制网的要求,并按附录A.2的规定埋石。标石埋设完成后,应现场填写点 位说明,丈量标石至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制点位示意图,按附录D的要求作好 点之记。 3.3.3CPI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 网。在线路勘测设计起点、终点或与其它铁路平面控制网衔接地段,必须有2 个及以上的CPI控制点相重合,并在测量成果中反映出相互关系。CPI控制 网宜与附近的已知水准点联测。 3.3.4CPI控制网应与沿线的国家或城市三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点联测,一般每 50km宜联测一个平面控制点,全线(段)联测平面控制点的总数不宜少于3 个,特殊情况下不得少于2个。当联测点数为2个时,应尽量分布在网的两端; 当联测点数为3个及其以上时,宜在网中均匀分布。 3.3.5CPI控制网应按本规范第3.1.5条中二等GPS测量要求施测。 3.3.6CPI基线向量解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时印现测生的料期明验交六上工100

W≤3√ng W≤3√ng W.≤3√ng W<3√3ng

3.3.7CPI控制网平差及坐标转换应符合下列规定:

3.4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测量

3.4.1CPⅡI控制网宜在定测阶段完成,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施测, 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第3.1.2条的要求。 3.4.2CPⅡ控制网应按表3.1.1的要求沿线路布设,并附合于CPI控制网上。 CPIⅡI控制点宜选在距线路中线50~200m范围内、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 并按附录A.2.的规定埋石。标石埋设完成后,应现场填写点位说明,丈量标石 至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制点位示意图,按附录D的要求作好点之记。 3.4.3在线路勘测设计起、终点及不同测量单位衔接地段,应联测2个及以上 CPⅡI控制点作为共用点,并在测量成果中反映出相互关系。

3.4.5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CPII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

2导线点宜充分利用洞内施工平面控制桩,单独布点时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 安全稳固、方便设站、便于保存的地方,点间视线应距洞内设施0.2m以上。

3.5.1CPIⅢI平面网测量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控制网设计应符合表 3.1.1的规定。 3.5.2CPIL平面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峻工,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后施测。CPILI测 量前应对全线的CPI、CPⅡI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后合格的CPI、CPII 成果进行CPIⅢI控制网测设。 3.5.3CPIII平面网应附合于CPI、CPⅡ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400~800m) 应联测一个CPI或CPⅡI控制点,自由测站至CPI、CPⅡI控制点的距离不宜 大于300m。当CPⅡI点位密度和位置不满足CPIⅢI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扩展 方式增设CPⅡI控制点。 3.5.4CPⅢI点应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连接件的加工误差不应大于0.05mm, CPIIL棱镜组件的安装精度应满足表3.5.4要求:

标志棱镜组件安装精度要

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5.5CPIII平面网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

1使用的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 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土 (1mm+2ppm)。 2观测前须按要求对全站仪进行检校,作业期间仪器须在有效检定期内。 边长观测应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元素改正,温度读数精确至0.2℃,气压读数

精确至0.5hPa。 3.5.6CPⅢI标志按附录A.4的要求,一般埋设于接触网杆基础、桥梁固定支座 端的防撞墙、隧道边墙或排水沟上,相邻CPⅢI控制点应大致等高,其位置应高 于设计轨道面0.3m。同一条铁路应采用统一的CPIⅢl棱镜组件。 3.5.7CPIⅢI控制点号和自由测站的编号应唯一、便于查找。编号规则应符合附录 A.4.5的规定。 3.5.8CPIII平面网观测的自由测站间距一般约为120m,自由测站到CPIⅢI点的最 远观测距离不应大于180m;每个CPIⅢI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 距离观测量。并按附录F.3的要求填写观测手簿,记录测站信息。 3.5.9CPIL1平面网水平方向应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如采用分组观 测,应以同一归零方向,并重复观测一个方向。水平方向观测应满足表3.5.9 的规定。

CPIIL平面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

5.10CPIⅢI平面网距离测量应满足表3.5.10的规 3.5.10 CPIII平面网距离观测技

注:距离测量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

例08-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楼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50例)注:距离测量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

3.5.11CPIⅢI平面网与CPI、CPⅡ控制点联测时,应至少通过2个自由测站或3 个以上CPIⅢ点进行联测。 3.5.12CPIⅢI平面网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区段长度不宜小于 4km,区段间重复观测应不少于6对CPIⅢI点。区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范围内。 3.5.13CPIⅢI平面网数据处理软件应通过铁道部主管部门评审。 3.5.14CPIⅢI平面网平差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CPIII平面自由网平差后的主要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