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0033 山东经济学院10号学生公寓工程山东经济学院10号学生公寓工程是该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住宿需求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该工程位于山东经济学院校园内,旨在为在校学生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10号学生公寓楼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6层,设计容纳约800名学生入住。公寓内部设施齐全,每间宿舍均配备标准的床铺、书桌、衣柜等基本生活用品,并设有独立卫生间和洗漱区,确保学生日常生活便利。此外,公寓还配置了公共洗衣房、活动室等多功能区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余生活空间。
在建筑设计方面,10号公寓注重环保节能理念,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同时,项目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可靠,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该项目的建成不仅缓解了学校学生住宿紧张的问题,也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整体生活条件,体现了山东经济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开槽埋管(承插管企口管)施工方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做好三通一平工作; 现场清理和测量放线; 检查验收红线桩、坐标点、水准点, 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
(2) 临时水电管网铺设, 按有关规定设置施工围墙。
(3) 进入施工现场后, 立即将水泥库建好, 钢筋、木材尽量设置在高处,并垫起,以利于排水通畅;砂、石等材料四周砌1m高砖墙挡水, 防止水冲泥土污染砂石, 增*含泥量。
集团公司将选派素质高、能吃苦耐劳、创优能力强的施工专业队伍来承建本工程, 合理安排两*作业班进行昼夜施工。在施工过程中, 我公司进行统一调度、协调,合理安排施工, 保证各工序间合理穿插, 确保工程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
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主要以木工、钢筋工、架子工、瓦工、焊工、安装工为主配备劳力, 分别负责钢筋的加工、绑扎, 模板制安, 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等分项工程的施工。
装饰、装修、屋面工程施工以抹灰工、木工、防水工、油漆工、门窗制作安装工等为主配备劳力。
水、电、暖密切配合土建, 安排各专业工种进行施工, 根据土建安装施工进度,需进行配备各工种劳力, 必须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编制材料的用量及计划安排, 组织主要材料的货源, 及时安排首批材料的进场。
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确定工程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租赁, 运输, 进场及安装。对主要施工机具, 特别是早期施工的土方挖掘,塔吊等*型机械,要早作出计划,落实来源,分期进场。
单位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说明:*为各持续率功率其额定持续率( kVA)
施工现场用水包括机械用水量( Q1)、生活用水量( Q2)、施工用水量( Q3) 和消防用水量( Q4)。
5.5.1 施工机械用水量:因无特殊用水机械, 机械用水量很少, 故不考虑Q1。
5.5.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2) :
其中:P1— 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取260 人)
N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 取60L/人)
K1— 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取1.5)
t— 每天工作班数( 取2)
5.5.3 施工用水量( Q3):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用水量与消防用水量相比, 可忽略不计。
5.5.4 消防用水量( Q4) :
根据施工现场面积小于25hm2, 则查表得Q3 取10L/s。
5.5.5 施工总用水量( Q) :
由于工地面积小于5h2, 且Q1+Q2 +Q3< Q4, 所以, 施工总用水量Q=Q4 =10L/s
5.5.6 管径计算:
要满足施工需要, 需提供主管管径φ100 的自来水水源作为施工用水水源, 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引至各部位, 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楼层引2 根φ40 钢管作为各楼层施工用水的垂直供水线路, 形成循环用水。各楼层设2 个40mm 阀门, 用胶皮管接至使用地点。另外每层设1 个φ40 的消火栓备用。生活与消防用一根主管,接出支管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时关掉生产用水阀门。
5.6.1 根据现场设备总用量的数量及额定功率( kW), 配置总配电箱1 台, 分配电箱4 台, 开关箱数10 台, 达到一机一闸配电系统, 达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全部采用五芯电缆。
5.6.2 用电负荷量计算
考虑结构施工时用电负荷量为**
P=1.05~ 1.1×(K1∑ P1/COSα +K2∑ P2 +K4∑ P4 )
P:用电设备总需容量( 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 kW)
P2:电焊机的额定容量( kVA)
P3:照明容量( kW) 取20kW
K1 . K2 . K3 为需要系数:取K1 =0.6, K2 =0.5, K3 =0.8。
COSα 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取COSα =0.7
P=1.05×(K1 P1/ COSα + K2∑ P2 + K3∑ P3 )
=1.05×(0.6×179.6/0.7+0.5×156+0.8×20)
=1.05×(153.9+78+16)
=260.34 kVA
现场设一台315kVA 变电设备即可满足施工用电。根据现场用电与照明要求, 用电缆线敷设至各用电部位。
5.7.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经现场初步勘察悉知, 场内施工用地较为狭窄, 材料应尽量靠近现场布置, 施工场地内的通道全部硬化。
根据本工程现场上述特点, 在施工总平面的布置上, 力求科学合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以满足各阶段的施工要求,并使场容按“ 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秀工地” 标准实施,为此施工总平面布置将从基础设施、机械布置、现场用电、用水、道路、材料堆放及施工平面管理几个方面来规划。
基础设施主要有办公室、会议室、材料库等, 具体安排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办公区、会议室采用彩板房。
采用彩钢板围墙,另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的位置施工**围墙。
加工设施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 顶棚采用石棉瓦。
材料堆场主要考虑钢筋及周转材料。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主要材料为钢筋及模板。
钢筋、模板按要求架高堆放,砂子、石子四周要砌挡墙围挡,砖摆放整齐, 各类材料分别挂牌标识清楚。
所有材料堆场均应做到排水畅通、利于堆置。
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区域安排。
根据本工程平面尺寸及位置,设置2台混凝土泵车,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整个施工现场以建设单位所定的施工范围为界, 场地全部用80厚C20混凝土硬化。
5.7.2 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规划与使用, 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的原则。
根据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实施动态管理,并设置专人进行规划、协调, 成立文明施工小组进行督促。各配属队伍进场后的场地使用, 均应遵守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 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的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厂调整计划, 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具体措施, 以指令性、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 严格依照执行标准, 奖罚条例, 实现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项目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 总平面使用的日常管理安全员负责。
(3) 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 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以确保工程进度, 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同是将该计划输入电脑, 进行动态调控管理。
(4) 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适时调整情况, 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 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调度会, 经充分协调研究后, 发布计划调整书。安全员负责检查和监督, 确保平面计划的实施。
基础施工阶段重点保证项目:场区内外卫生、安全用电、场内道路有序安排使用、排水系统通畅。
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 应不折不扣的按总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和使用消防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按济南市有关具体要求, 对现场、临舍、材料堆放、安全设施防护、场容管理等诸项内容, 由专职管理员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 加快场地周转利用率, 使工地形成场容整洁、道路畅通、井然有序的作业环境。
出入口均设有门闸,并在非工作时间关闭,均设有警卫看守。
5.8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6.1.1 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测定:基础开挖前, 认真做好轴线标定,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网坐标和高程基准点进行坐标反算, 现场实测得出轴线的位置。再确定本工程的轴线控制桩,作为今后楼层放线的控制依据, 轴线控制桩要便于观测保存。该工程平面控制分单元布设成“十”字形主轴线, 在距施工场地较远处, 布设一条高精度基线( 控制桩) 后, 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等测设控制线。
6.1.2 轴线及竖直方向测定:为保证相对位置及细部轴线正确性v墩连续刚构钢挂叠合箱梁桥施工组织设计, 从基础开挖至轴线传递均由经纬仪进行引测。
(2) 标高传递可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测量至施工层。测量前,应用水准仪根据±0.000水平线,在各传递点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做好水平标记, 标高传递点应不少于4处, 传递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应注意拉力、温度影响。
(3) 根据《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全》, 建筑轴线位置位移不*于10mm, 标高每层允许偏差不*于±15mm, 施工过程中, 通过精确进行垂直度控制、从而达到总体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