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设工程经济 公式大全建设工程经济是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以下为建设工程经济中常用的公式及简要说明(400字左右):
1.投资与资金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建设工程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常用公式包括:单利计算公式:\(F=P(1+ni)\)其中,\(F\)为终值,\(P\)为现值,\(i\)为利率,\(n\)为计息期数。复利计算公式:\(F=P(1+i)^n\)复利考虑了利息再投资的效应。年金终值公式:\(F=A\frac{(1+i)^n1}{i}\)其中,\(A\)为每期支付金额。
2.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和效益分析用于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常用公式如下:净现值(NPV):\(NPV=\sum_{t=0}^n\frac{C_t}{(1+i)^t}C_0\)其中,\(C_t\)为第\(t\)年的现金流量,\(C_0\)为初始投资。内部收益率(IRR):满足\(NPV=0\)的折现率\(i\),通过迭代法或软件求解。投资回收期:\(T=\text{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的年份}1+\frac{\text{当年未回收金额}}{\text{当年净现金流量}}\)
db2102/t 0071-2023 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用技术规范3.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单位造价公式:\(单位造价=\frac{\text{总投资}}{\text{建筑面积}}\)直接费与间接费:总造价=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4.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S=\frac{\DeltaR}{R}/\frac{\DeltaX}{X}\times100\%\)其中,\(S\)为敏感度系数,\(R\)为目标值,\(X\)为影响因素。
5.设备更新与寿命分析设备经济寿命:\(L=\sqrt{\frac{2(KS)}{C}}\)其中,\(K\)为初始投资,\(S\)为残值,\(C\)为年运行成本。
C:总成本;CF:固定成本;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Q:产销量
B=p×Q-Cu×Q-CF-Tu×Q
式中 B——表示利润:
p——表示单位产品售价;
Tu——表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不包括增值税);
Cu——表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CF——表示固定总成本。
基本假定:1、产品的产量与产品的销量相等;2、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保持不变;3、单位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
18、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19、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分析
BEP(%)=BEP(Q)×100%/Qd
式中 Qd:正常产销量或设计生产能力
SAF=(△A/A)/( △F/F)
式中 SAF——敏感度系数;
△F/F——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
△A/A——不确定因素F发生变化率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 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1、工资及福利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医保、养老保、失业保等社保和公积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
2、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百分比 或 固定资产折旧额×计提百分比
3、利息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相关的手续费。
24、静态模式设备经济寿命
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备年平均成本,使为最小的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其计算式为
式中 ——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第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
——第N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运行成本。
如果每年设备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即,简化经济寿命的计算:
式中 ——设备的经济寿命;
25、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
在假设所得到设备的收入相同的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租赁成本和购买成本进行比较。根据互斥方案比选的增量原则,只需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部分。从上两式可以看出,只需比较:
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
①附加率法:在设备货价上再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租金。每期租金R表达式为;
式中 P——租赁资产的价格;
N——还款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与还款期数相对应的折现率;
②年金法:将租赁资产价值按相同比率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有期末支付和期初支付租金之分。
·期末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租金(多些)。每期租金R的表达式为:
式中 P——租赁资产的价格;
N——还款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与还款期数相对应的折现率。
·期初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初等额支付租金(少些),期初支付要比期末支付提前一期支付租金。每期租金R的表达式为:
27、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
(一)增量投资收益率法
就是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
现设I新、I旧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旧、C新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
①当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比较费用的大小,来决定优、劣和取舍。
·在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可通过比较各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选择方案,即:
式中 ——第j方案的折算费用;
——第j方案的工程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费、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工资、设备的使用费及修理费、设备的折旧费、施工设施(轨道、支撑架、模板等)的成本或摊销费、防治施工公害设施及其费用、管理费等;
——第j方案的投资额(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
比较时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
·在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资时,,故可通过比较各方案工程成本的大小选择方案,即:
式中 ——第j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总额;
——第j方案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可变成本);
②当方案的有用成果不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方案费用的比较来决定方案的使用范围,进而取舍方案。
首先列出对比方案的工程成本,即:
当(临界产量)时,,则
式中 ——Ⅰ、Ⅱ方案的固定费用;
——Ⅰ、Ⅱ方案的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
当产量x>x0,时,方案Ⅱ优;当产量x<x0时,方案Ⅰ优。
28、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只与预计使用年限有关)
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资产账面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折旧。资产账面价值随着折旧的计提逐年减少,而折旧率不变,因此各期计提的折旧额必然逐年减少。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余额×月折旧率
将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和净残值则各年相同,因此各年提取的折旧额必然逐年递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1)净利润指当期税后利润;
2)净资产指企业期末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
3)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1)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2)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或=(平均流动资产余额×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额
平均流动资产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或=(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成本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1)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2)计算期天数,全年按360天计算,全季按90天,全月按30天;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指能够迅速变现为货币资金的各类流动资产,它有两种方法:
db34/t 727-2018标准下载2、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8、销售(营业)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1354.人防工程专项施工方案4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