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屋面工程的技术规范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的技术规范和验收规范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屋面质量与功能的重要依据。屋面工程涉及防水、保温、隔热、排水等多个方面,其技术规范主要规定了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要求,而验收规范则明确了工程完工后的检查标准和方法。
验收规范简介:屋面工程验收规范是对施工完成后各项指标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功能性测试及安全性能评估。外观上,要求表面平整、无裂缝、起砂或渗漏现象;功能性方面,需通过蓄水试验或淋水试验验证防水效果,并检测排水系统的通畅性。同时,保温隔热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通过热工测试予以确认。验收还需核查施工记录、材料合格证及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确保所有环节符合规范。
综上,屋面工程的技术规范和验收规范共同保障了建筑屋面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2 接缝密封防水,每50m应抽查一处,每处5m京沪高速铁路五标段镇江京杭运河特大桥主跨连续梁拱施工方案,且不得少于3处。
3 细部构造根据分项工程的内容,应全部进行检查。
说明:3.0.12 本条文规定了屋面工程中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批的抽查数量。各种屋面工程包括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及保护层等,均为每100m2抽一处,每处抽查10m2,且不得小于3处。这个数值的确定,是考虑到抽查的面积占屋面工程总面积的1/10有足够的代表性的,而且经过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大家认为还是可行的,所以本次制订质量验收规范时仍沿用这一数据。
至于细部构造,则是屋面工程中最容易出现渗漏的薄弱环节。据调查表明,在渗漏的屋面工程中,70%以上是节点渗漏。所以,对于细部构造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允许渗漏的。如水落口不管有多少个,一个也不允许渗漏;天沟、檐沟必须保证纵向找坡符合设计要求,才能排水畅通、沟中不积水。鉴于较难用抽检的百分率来确定屋面防水细部构造的整体质量,所以本规范明确规定细部构造应按全部进行检查,以确保屋面工程的质量。
4 卷材防水屋面工程
4.1.1 本节适用于防水层基层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沥青砂浆的整体找平层。
说明:4.1.1 卷材屋面防水层要求基层有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和刚度,目前大多数建筑均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故应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或沥青砂浆找平层作为防水层的基层。
4.1.2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
说明:4.1.2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均沿用原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和现行作法,但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予以提高,不低于C20。
4.1.3 找平层的基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板端、侧缝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 板缝宽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应设置构造钢筋。
3 板端缝应进行密封处理。
说明:4.1.3 目前国内较少使用小型预制构件作为结构层,但大跨度预应力多孔板和大型屋面板装配式结构仍在使用,为了获得整体性和刚度好的基层,所以对板缝的灌缝作了详细具体规定。
当板缝过宽或上窄下宽时,灌缝的混凝土干缩受振动后容易掉落,故需在缝内配筋。板端缝处是变形最大的部位,板在长期荷载下的挠曲变形会导致板与板间的接头缝隙增大,故强调此处必须进行密封处理。
4.1.4 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说明:4.1.4 屋面防水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在完善设防的基础上,应将水迅速排走,以减少渗水的机会,所以正确的排水坡度很重要。平屋面在建筑功能许可情况下应尽量作成结构找坡,坡度应尽量大些,过小施工不易准确,所以规定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时,为了减轻屋面负荷,坡度规定宜为2%。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能过小,否则施工时找坡困难而造成积水,防水层长期被水浸泡会加速损坏。沟底的落差不超过200mm,即水落口离天沟分水线不得超过20m的要求。
4.1.5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表4.1.5的要求。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表4.1.5 转角处圆弧半径
说明:4.1.5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是防水层应力集中的部位,转角处圆弧半径的大小会影响卷材的粘贴;沥青卷材防水层的转角处圆弧半径仍沿用过去传统的作法,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柔性好且薄,因此防水层的转角处圆弧半径可以减小。
4.1.6 找平层宜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4m。
说明:4.1.6由于找平层收缩和温差的影响,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预先留设分格缝,使裂缝集中于分格缝中,减少找平层大面积、开裂的可能;沥青砂浆在低温时收缩更大,所以间距规定较小值。同时,为了变形集中,分格缝应留在结构变形最易发生负弯矩的板端处。
4.1.7 找平层的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
4.1.8 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用水平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4.1.9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且整齐平顺。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4.1.9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出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按本规范第4.1.5条的规定做成圆弧形,以保证卷材、涂膜防水层的质量。
4.1.10 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4.1.10 由于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对找平层质量不够重视,致使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表面有酥松、起砂、起皮和裂缝现象,直接影响防水层和基层的粘贴质量或导致防水层开裂。
对找平层的质量要求,除排水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外,并规定找平层要在收水后二次压光,使表面坚固、平整;水泥砂浆终凝后,应采取浇水、覆盖浇水、喷养护剂、涂刷冷底子油等手段充分养护,保护砂浆中的水泥充分水化,以确保找平层质量。
沥青砂浆找平层,除强调配合比准确外,施工中应注意拌合均匀和表面密实。找平层表面不密实会产生蜂窝现象,使卷材胶结材料或涂膜的厚度不均匀,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
4.1.11 找平层分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4.1.11 调查分析认为,卷材、涂膜防水层的不规则拉裂,是由于找平层的开裂造成的,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开裂又是难以避免的。找平层合理分格后,可将变形集中到分格缝处。规范规定找平层分格缝应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4m。因此,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1.12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说明:4.1.12 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是根据普通抹灰质量标准规定的,其允许偏差为5mm。提高对基层平整度的要求,可使卷材胶结材料或涂膜的厚度均匀一致,保证屋面工程的质量。
4.2.1 本节适用于松散、板状材料或整体现浇(喷)保温层。
说明:4.2.1根据材料形式划分,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整体现浇(喷)保温材料均可用于屋面保温层。
4.2.2 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说明:4.2.2 保温材料受潮后,其孔隙中存在水蒸汽和水,而水的导热系数(λ=0.5)比静态空气的导热系数(λ=0.02)要大20多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也必然增大,若材料孔隙中的水分受冻成冰,冰的导热系数(λ=2.0)相当于水的导热系数的4倍,则材料的导热系数更大。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对加气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进行测试,其结果见表4.2.2。
上述情况表明,当材料的含水率增加1%时,其导热系数则响应能够增大5%左右,而当材料的含水率从干燥状态(ω=0)增加到20%时,其导热系数则几乎增大一倍。还需特别指出的是:材料在干燥状态下,其导热系数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而材料在潮湿状态下,当温度降到0℃以下,其中的水分冷却成冰,则材料的导热系数必然增大。
含水率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颇大,特别是负温度下更使导热系数增大,为保证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就有必要保温层含水率限值。保温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因空气的湿度而具有一定的含水率。由于每一个地区的环境湿度不同,定出一个统一含水率标准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将自然干燥不浸水的保温材料用于保温层就可以了。
4.2.3 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某块地别墅区施工组织设计,应采用排汽措施。
说明:4.2.3 当屋面保温层(指正置式或封闭式)含水率过大、且不易干燥时,则应该采取
措施进行排气。排气目的是:(1)因为保温材料含水率过大,保温性能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2)当气温升高,水分蒸发,产生气体膨胀后 使防水层鼓泡而破坏。
4.2.4 倒置式屋面应采用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1147.公园建设一期工程登山道路工程 (1),应干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
说明:4.2.4 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上面,保温层的材料必须是低吸水率的材料和长期浸水不腐烂的材料。目前符合上述要求的有闭泡沫玻璃、聚笨泡沫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几种保温材料。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直接暴露在大气中,为了防止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人为的损害,以及防止保温层泡雨水后上浮,故在保温层上应采用混凝土块、水泥砂浆或卵石作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