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 某某医院给排水技术标

0020 某某医院给排水技术标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82 M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1832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0020 某某医院给排水技术标

某某医院给排水技术标旨在为医院的日常运营提供安全、稳定和**的给排水解决方案,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与安全。本技术标书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内容展开:

1.给水系统设计:采用分区供水方式,确保生活用水、医疗用水及消防用水的独立性和安全性。通过变频供水设备实现恒压供水,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选用优质管材(如不锈钢管或PPR管),保证水质清洁无污染。

2.排水系统优化:根据医院特殊需求,设置污水与废水分类排放体系。对含有医疗废弃物的污水进行预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避免环境污染;普通生活污水则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雨水收集利用: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在屋顶安装雨水回收装置,用于绿化灌溉或道路冲洗sy/t 6994-2020标准下载,体现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

4.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给排水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网运行状态、*量压力变化以及漏水报警等功能,提*维护*率并降低故障风险。

5.施工质量保障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从材料采购到现场施工均实施全程监督,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

综上所述,我们以专业态度和技术实力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符合现代化医院需求的**给排水系统,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19)若采用金属管卡固定管道时,金属管卡与管道间应采用塑料或橡胶隔垫。

4.埋地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施工做法:

1)水泥采用425号水泥。

2)管及管件下沟前,应清除承口内部的油污飞刺铸砂及凹凸不平的铸瘤;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承插口的内工作面、插口的外工作面应修整光滑,不得有沟槽、凸脊缺陷;有裂纹的管及管件不得使用。

3)沿直线安装管道时,管径公差组和*小的关节组对连接,接口的环向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3mm。

4)石棉水泥在填打前拌和,石棉水泥的重量配合比应为石棉30%,水灰比宜小于或等于0.20;拌好的石棉水泥应在初凝前用完;填打后的接口应及时潮湿养护。

5)石棉水泥做接口外层填料时当地下水对水泥有侵蚀作用时应在接口表面涂防腐层。接口填打后,管道不得碰撞及扭曲。

6)水泥接口冬期施工时,要求有保温措施。

5.热水铜管焊接连接施工做法:

1)将铜管切成需要之长度,切割时应防止操作不当而使管子变形,管道断面必须与管子轴线成垂直,用钢锉将*面毛刺锉平、修光。当管径DN≥40mm时,可用砂轮锯切割;当管径DN≤32mm时,宜用手锯或割刀切割,避免管口变形。

2)将铜管*部、配件内表面的油污清除干净,用0号金刚砂布或不锈钢丝绒打光。

3)装配套接。调整铜管自由*和铜管接头承口处的装配间隙,使其尽可能均匀。铜管接头以及铜管由于击落等变形引起的情况,应进行必要的修正后,再进行装配。

(2)用加热的焊条(钎料)粘取适量焊粉(钎剂)均匀地抹在缝隙处,并尽可能快速将母材加热。

(3)当温度达650℃~750℃时,送入焊条(切勿将火焰直接加热焊条)。毛细管作用产生的吸引力使熔化后的液态焊条往缝内渗透,当焊条全部熔化时停止加热。

a.钎焊结束后,黄铜管件自然冷却,紫铜管件应用湿布冷却和拭揩连接部分,以稳定焊接部分,同时可去掉钎焊产生的熔渣。

b.加焊粉焊接的接头应在焊缝处用10%的柠檬酸溶液清洗残渣,然后再用热水毛巾擦净。

c.钎焊后用*水冲洗管道,以免残余熔渣滴在管路内,引起管内污染或事故。

5)铜管焊接注意事项:

(1)DN≤32mm的铜管及管件接头可不加焊粉;

(2)火焰调节的*小以使火焰本身包围小直径管子和配件为准。应先加热管子,后加热配件,火焰在管子和配件上来回交替加热,以得到均等的热量,不得在管子或配件上某*位置停留过久,以免引起钎剂干涸,管子变形及配件开裂等现象。焰心的**不得接触金属表面,火焰应保持运动状态,使热量均匀分布在尽可能*的区域里;

(3)当焊缝处焊条全部熔化时即停止加热。由于钎料*动性比较好,若继续加热,钎料会不断往里渗透,不容易形成饱满的焊角;

(4)避免铜管接头的温度过*,加热时间过长,而使铜管接头强度降低;

(5)安装时尽量避免倒立焊。当遇到此情况时,可采用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a.将焊炬火焰对准接头上部加热进行倒立焊。为避免焊料下淌,可使用石棉绳扎在焊件下面进行阻*。

b.局部拆卸避免倒立焊。将该立管倒立焊点以下部位管件的向上承口二次加热,待钎料熔化后,抽出该段立管,将该段立管**装配焊接完毕后,重新插入原承口管件,再次加热焊接。

(1)铜管穿承重墙和楼板时均要求加套管,套管*出地面50mm,穿墙套管两*与饰面平,套管与工作管间隙填塞油麻,并用密封膏封闭严密。

(2)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预埋防水套管。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应采用柔性防水套管,*般可采用刚性防水套管。

(3)埋地铜管宜加防护套管,套管与铜管间隙填塞油麻。

(4)套管规格:*般穿墙套管,套管内径至少应比工作管外径*25mm。穿楼板套管及防水、防护套管,套管应比工作管*2号,或套管内径比工作管外径*40mm。

由于目前厂家配套支架调节性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场变化,故建议管卡均单独加工。

(1)由于立管穿楼板处均设套管,故立管每层设管卡,层*H≤5m时,每层设*立管卡,管卡距地1.5~1.8m;当4m≤H≤5m 时,DN15铜管每层至少设2个管卡;当H>5m时,每层至少设2个管卡。2个管卡可对称安装。

(2)铜管支架的**安装间距如下:

(3)立管卡或水平托架:

(a)DN≤25mm的立管,可使用普通扁钢单、双立管卡固定;DN≤25mm水平管距墙不超过60mm时,可采用普通扁钢单、双立管卡作托架,在拐弯及易受外力变形部位需加设管卡。如果沿用钢管扁钢单、双管卡,由于钢管外径较同规格铜管外径*4~6mm,故管卡内需衬垫б=3mm厚胶皮或厂家提供的专用白色塑料管壳。

(b)DN≥32mm时,可采用镀锌扁钢“U”形卡,立管还可采用C3型镀锌扁钢抱卡,用内丝膨胀螺栓与墙生根;DN≤25mm水平管距墙超过60mm时,可采用镀锌扁钢“U”形卡,包塑铜管可直接使用圆钢“U”形卡。

(a)包塑铜管:*般管径DN≤25mm的铜管可直接用圆钢吊环。

(b)无包塑铜管:*般管径DN≥32mm的铜管可采用镀锌扁钢吊环。为便于吊环内衬垫胶皮及安装方便,建议扁钢吊环制作成带转轴或扣的开式吊环。

(c)吊架生根可采用透眼、膨胀螺栓及预埋铁件生根等方法,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DN≥100mm时建议不采用膨胀螺栓生根。

(d)在设有圆钢吊架之类安装的水平长管段上,每隔12米应设固定支架以免管道摆动。

(a)2根及以上铜管并行时,调整各规格管道坐标,使管道间距*致,安装整体型钢支架。

(b)整体型钢支架间距尽可能按小管道**支架间距考虑,如果小管道与其它规格管道支架**间距相差较*时,小管道可在适当位置增设支架。

(6)镀锌扁钢管卡与无包塑的铜管间垫δ=3mm石棉板(热水)或橡胶垫(冷水)。

6.薄壁不锈钢管式连接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安装前,施工人员应了解工程的结构构造形式、与各类管道的关系,且应根据设计施工方案,确定土建工种和其他设备工种配合措施。

2)施工安装人员应掌握和了解薄壁不锈钢管材、管件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和连接技术,管道安装应尽量做到*次断料、连接成功,安装工人应培训上岗,必要时应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

3)管道工程施工前应配合土建做好管道穿越墙体、楼板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和必要的凿洞及凿槽工作。留洞、留槽尺寸应按设计图进行,做到洞位、槽位和管径正常无误。

4)管材管件已经过内外表面质量检查,管材表面污物己清除,合格管材按品种堆放整体。施工所用的专用工具能保证正常施工,且不得作为也用。

5)管道断料:DN≤50mm管材宜使用专用割刀手工断料,或机械切割机进行断料;DN≥50mm管材宜使用专用机械切割机断料。手工割刀应有良好的同回圆形。

6)管材在安装前发现有纵向弯曲的管段,应采用手工方法进行校直,道在施工中不得抛、摔、踏踩。

7)管道不得用于挂、攀、支、吊,不得系安全带、搭搁脚手架,也不得有其它损伤管道的行为。

8)管道与管道附件连接应采用带KG螺纹的管件。管材外壁不得以任何方式加工螺纹。

9)管道安装时应将表示管材的介质工作温度、产品标志等字样处于醒目位置。

10)管道系统安装完成或告*段落时,应将管口开敞处,采用专用材料及配件及时封堵,以免污物侵入。

11)管道系统安装应做到很平竖直,横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泄水点或配水点。

12)管道转弯宜采用管件连接。DN≤50当采用质管材折曲转弯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12DN,冷热水管道应采用金属管卡和支吊架,卡吊支座应与墙体结构牢固固定,明装管道管卡与管材固定的卡环采用不锈钢材质。

13)室内管道敷设应按规定合理选用管件,采用卡套式连接方法。

14)室内DN≤32明装支管道应在建筑装饰结束后,按以下程序安装:

(1)按木规程规定确定管道和配水点的管卡位置,当饰面为瓷砖时宜将管卡定在砖缝位置;

(2) 根据管径选定各种管道与装饰面净空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保持饰面与管中心线*致;

(3) 管材正确断料并配置管件,先加工分段组合件,再按设计安装到位;

(4)管道在管卡位置坚固前应进行横向及竖向的安装质量检查db46/t 574-2022 绿色工厂评价技术规范,合格后紧固管卡并清理管道表面污物;

(5)管道试压或管道冲洗结束,宜采用合理措施保护成品。

15)支吊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立管和横管**支承间距(m)

注: ①立管穿越楼板层应为固定支承点,热水管穿越楼层在楼板上或楼板下设固定支承;

②配水点两*应设支承固定,支承件离配水点中心间距不得*于150mm;

③管道折角转弯,在折转部位≤500mm位置应设支承固定;

sgbz-0343墙面贴陶瓷锦砖施工工艺标准④立管应在距地(楼)面1.6~1.8m处设支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