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 某酒店空调通风系统工程施工设计

0010 某酒店空调通风系统工程施工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3.98 KB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41816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0010 某酒店空调通风系统工程施工设计

某酒店空调通风系统工程施工设计旨在为酒店提供高效、舒适且节能的室内环境。该工程主要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通风管道的设计与布置以及新风系统的配置,以确保各功能区域的温湿度适宜、空气质量优良,并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VRF),根据酒店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区控制,如客房区、餐厅区、会议室及健身房等。通过精准调节送风量与温度设定,实现能源节约的同时保证宾客体验。此外,新风系统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加热或冷却处理后送入室内,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提高空气品质。

在通风系统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噪音控制及气流组织优化,合理布局主风管与支风管,避免冷热气流短路现象。同时,选用低噪声风机设备,结合消声器装置,减少对客人休息的影响。排风系统则针对厨房油烟、浴室湿气及地下停车场废气分别设置独立管道,配备高效净化装置,确保排放达标。

整个施工过程严格遵循绿色建筑理念,注重材料环保性与施工安全性,力求将能耗降到最低中国石化安技〔2018〕33号-罐顶油气连通安全技术要求,打造一个健康、智能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酒店空调通风系统。

6.5.4.2水管安装时应保证水管支架的间距,成排支架安装整齐。管道的支吊托架必须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在穿过支吊托架处应镶以垫木。设置支吊托架的具体形式和设备位置,由安装单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做法参见国标88R420。

6.5.4.3冷水管道穿越墙身和楼板时,保温层不能间断。在墙体或楼板的两侧,应设置夹板,中间的空间,应以松散保温材料填充。

6.5.4.4冷凝水管应设排放坡度,风机盘管出口段最小i=0.01,水平管段最小i=0.008,不得倒流。

6.5.4.5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安装前必须进行内壁去锈,并用清水净后再行安装;管道与设备或阀门等附件连接采用法兰时,法兰接口须垫石棉橡胶板。

6.5.5管道试压与冲洗

6.5.5.1冷冻、冷却水管安装完毕后,应分层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0.0kg/cm2,压降0.2kg/cm2/10min为合格。

6.5.5.2在试压时应进行巡视、检查是否有局部滴漏现象。如发现螺纹或零件有小的渗漏,可上紧至不漏为合格,如有大漏需要更换零件时,则应将水排除后再进行修理。

6.5.5.3分层试压合格后,进行系统试压,试压合格后应保压,直至试压合格,冷凝排水管多台设备做排水试验直至合格。

6.5.5.3经试压合格后对系统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排出水中不夹带泥沙、铁屑等杂质,且水色不浑浊时方为合格,在进行冲洗之前,应先除去过滤器的滤网,待冲洗工作结束后再行装上,管路系统冲洗时,水流不得经过所有设备。

6.6.1.1新设备:运至现场后,及时组织开箱检查,检查时厂家及甲方代表均应到场,并作好开箱检查记录。主要检查设备的外观质量、铭牌参数是否与设计值一致,技术资料是否齐全,装箱单中的零配件是否齐全及质量情况。检查完毕后应恢复包装,以利二次搬运。

6.6.1.2原有设备利用:乙方进场后提交业主设备试机移交计划,业主按时向施工单位移交能正常工作的设备,以免影响安装和调试进度。

设备检查基础复核设备就位找平或支架复核设备固定附属管道部件安装 电气检查 电气接线设备试运转设备测试调整

6.7.1.1涂漆施工一般在管道试压合格后进行。未经试压的大直径钢板卷管如需涂漆,应留出焊缝部位及有关标记。管道安装后不宜涂漆的部位,应预先涂漆。

6.7.1.2涂漆前应清除被涂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

6.7.1.3涂漆施工宜在5~4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并应有防火、防冻、防雨措施。

6.8.1系统调试主要有以下内容:设备单机试运转,风口风量测试调整,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水系统流量测试调整,冷水机组试车,系统联合试车等。在风系统、水系统调试完毕,冷水机组试车完毕后进行系统联合运转,测试空调室内参数,并调整达到设计要求。

设备电气检查→设备试运转→设备单机调试→风系统风量测试调整

→冷水机组试车→系统联合试车

通风、空调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一览表

拟配置在本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情况一览表

项 目 经 理 简 况

男,本科,高级工程师职称,贰级项目经理资质,任公司项目部经理,长期从事建筑工程、中央空调设备及安装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格守承诺,守法经营,并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

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保证措施

9.2.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主抓质量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各专业由专业工程师负责。划分质量分层、分级责任制,形成完整的质量检查组织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

9.2.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决不准理入下工序的控制手段,按下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执行:

9.3.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坚持按图施工,做好技术及安全交底,保证工人在施工时对施工方法、操作工艺和质量要求心中有数。对关键部位,重点项目要预先交待质量保证重点及相应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9.3.2把好材料入库质量验收关,不合格产品严禁入库、使用。

9.3.3不违规指挥生产,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作业,确保质量和安全。

9.3.4施工中认真进行技术复核,做好工序的交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把问题带入后道工序。

9.3.5做好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检查,坚持自检、互检和专检制,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和分项工程检查验收。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主要工作内容,交底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划分如下几个方面:

9.4.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设计交底会。

9.4.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9.4.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生产经理、施工员、班组长)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9.5.1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9.5.2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9.6.1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质量。

各类建筑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9.7.1工程管理计量员负责本部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9.7.2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阻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9.7.3损坏的计量器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9.8.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在下道工序施工前上道工序问题整改完毕。

9.8.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项目经理确认,最终评定表由公司工程部专职质量员核定。

9.8.3项目经理每周组织一次施工班组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

9.8.4公司工程部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经理负责在指定限期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公司工程部。

9.9.1项目经理负责工程工期间的产品保护,凡因施工造成的产品破坏均应由项目部赔偿,由发包方监督实施。

9.9.2本工程交付发包方使用后(若分阶段交付,分别以分阶段交付日算起),承包方在六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工程质量回访,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直至保修期满。

9.9.3工程质量回访后(在二年内随叫随到)凡属于承包方在施工时造成的质量问题,均由承包方负责维修,不留隐患,一切费用由承包方负责。凡不属于承包方造成的问题,而发包方要求维修的,承包方协助解决,费用由发包方承担。

9.9.4在回访维修期间进行修理后的工程,应由发包方签字确认。

施工进度计划和确保工期的组织保证措施

暂定工期为8个月,可根据业主的要求安排清水镜面混凝土的应用及施工工艺,我司完全配合。

10.4.1结合本工程特征,我公司将本着立体、交叉、流水作业的施工安排原则,充分利用有效的作业空间,风水管制安交叉进行,形成各工序的流水作业。

工程进度落后的处理措施

确保安全的组织保证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谁管生产谁就管安全的原则。班长及小组安全员要加强安全检查兖州府河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对工人进行安全考试(尤其是青工、合同工),施工员要对有关重点部位施工的安全进行文字交底。签订安全责任状,参加施工的人员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特别是刚入队的新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施工队教育,现场岗位教育。

建立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制度,班组每日自检,经理部每周组织检查,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隐患,并结合现场特点,重点检查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对象打击等措施落实情况。

风管及部件安装安全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