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F-II-3水泥稳定类材料时间、强度、干密度关系图

表格F-II-3水泥稳定类材料时间、强度、干密度关系图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93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1755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表格F-II-3水泥稳定类材料时间、强度、干密度关系图

FII3水泥稳定类材料时间、强度、干密度关系图是一张用于分析和展示水泥稳定类材料在不同养护时间下的强度和干密度变化规律的图表。这类图表通常以时间为横坐标,强度或干密度为纵坐标,通过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反映材料性能随时间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

图表简介

1.时间维度: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会随着时间逐渐发展。图表中的时间通常从0天(即成型后)开始,经过7天、14天、28天等关键时间节点,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或趋于稳定。时间是影响材料强度和干密度的重要因素。

2.强度变化规律:强度是指水泥稳定类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抗压或抗折能力。图表显示,初期(如7天内),由于水化反应迅速进行,强度增长较快;随着养护时间延长(如14天至28天),强度增长速度减缓,但仍呈现上升趋势。28天通常是评价水泥稳定类材料强度的标准时间点。

3.干密度变化规律:干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材料的质量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反映了材料的密实程度。图表表明,干密度在早期可能因水分蒸发略有波动,但随着养护时间增加,材料内部结构逐渐稳定,干密度趋于恒定。较高的干密度通常与较高的强度相关联。

4.实际应用意义:该图表为工程实践中水泥稳定类材料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图表,可以确定合理的养护时间和强度发展预期,从而优化施工工艺,确保路基或基层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5.影响因素:除了时间外,材料的配比(水泥含量、骨料级配)、含水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等也会显著影响强度和干密度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条件对图表数据进行校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