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D-37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水泥砼)

表格D-37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水泥砼)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95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1747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表格D-37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水泥砼)

表格D37是用于记录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标准化表格,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该试验旨在测定粗集料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比例,以确保集料的形状符合规范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试验目的针片状颗粒是指长度远大于厚度或宽度的粗集料颗粒。这类颗粒在混凝土中容易断裂或影响骨料之间的咬合力,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因此,通过试验检测并限制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试验步骤简介1.样品准备:从现场采集一定量的粗集料样品,并按粒径分级。2.筛分:将样品过筛,分成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3.测量:使用规定的规准仪或卡尺,分别测定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数量。针状颗粒:长度大于其平均厚度或宽度三倍的颗粒。片状颗粒:厚度小于其平均长度或宽度一半的颗粒。4.计算:根据测得的针片状颗粒数量,计算其占总质量的百分比。5.记录:将试验数据填入表格D37,包括样品信息、试验条件、测量结果及最终含量百分比。

数据分析与应用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如《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或其他行业标准)。如果针片状颗粒含量超标交通安全设施隔离栅施工组织设计,则需采取措施调整集料来源或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需求。

总之,表格D37为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提供了规范化记录方式,是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重要工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