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表格D-30 细集料(砂)含泥量(筛洗法)试验记录细集料(砂)含泥量试验是评估砂中粒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的重要检测方法,其目的是确保砂的品质符合工程要求。表格D30记录了采用筛洗法进行砂含泥量试验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以下是关于该试验的简介:
一、试验目的通过筛洗法测定砂中粒径小于0.075mm颗粒(通常称为泥或粉状物质)的含量,以判断砂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对含泥量的要求。过高的含泥量会影响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二、试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砂样置于水中浸泡并充分搅拌,使砂中的泥土颗粒与粗颗粒分离。随后通过冲洗和筛分操作,将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收集起来,计算其占总砂样的质量百分比。
大厦空调施工组织设计三、主要设备1.标准筛:孔径为0.075mm和1.25mm的方孔筛。2.称量工具:精度不低于1g的天平。3.搪瓷盘或玻璃皿:用于盛放砂样。4.洗砂容器:容量不少于10L的水桶或盆。5.其他辅助工具:刷子、温度计、干燥箱等。
四、试验步骤1.取样:从砂堆中均匀取样,称取约500g作为试样。2.筛分:用1.25mm筛筛除粗颗粒,保留通过的砂样。3.浸泡与搅拌:将砂样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揉搓,使泥土松散。4.冲洗:将悬浮液倒入0.075mm筛中,反复冲洗直至水清为止。5.烘干与称重:将筛上残留物及筛下泥粉分别烘干至恒重,并称量其质量。6.计算:根据公式计算含泥量:\[含泥量=\frac{m_2}{m_1}\times100\%\]式中:\(m_1\)为原始砂样质量;\(m_2\)为小于0.075mm颗粒的质量。
五、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例如,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得超过3%(具体数值视用途而定)。若超出限值,则需采取措施降低含泥量或更换合格材料。
六、注意事项1.浸泡时间必须足够长,以保证泥土完全分离。2.冲洗过程中要避免砂样流失,确保数据准确性。3.烘干温度控制在(105±5)℃,防止高温影响材料性质。
表格D30详细记录了上述试验的每一步操作及结果,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