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液压起升法液压起升法是一种利用液压传动原理实现重物提升、安装或拆卸的现代工程技术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船舶、电力等领域,特别是在大型设备、构件的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液压起升法的核心是通过液压系统将液体压力转化为机械力,驱动千斤顶或其他执行机构完成重物的提升、移动或定位。其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封闭容器内的静止液体传递的压力在各个方向上相等。通过液压泵提供动力,推动液压油进入千斤顶缸体,使活塞向上运动,从而实现重物的平稳提升。
与传统起重方法相比,液压起升法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能够实现大吨位重物的精确控制,确保施工安全;其次,液压系统可多点同步操作,适合复杂工况下的协同作业;此外,液压起升设备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可灵活应用于各种地形和环境。
液压起升技术通常分为单点起升和多点同步起升两种形式。单点起升适用于较小规模或单一位置的起重任务,而多点同步起升则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协调多个液压千斤顶,保证重物在起升过程中保持水平和稳定,尤其适合超大型设备的安装。
总之,液压起升法凭借其高效、安全、精准的特点,在现代工程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复杂起重作业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大型储螺施工方法比较
储罐液压提升成套设备及倒装工艺”课题 的研究。1993年北京中建科研院研制成功 了液压提升成套设备。该成套设备于1993 年分别应用于中建一局安装公司承建的北 京乙烯工程东方化工厂罐区1台1万㎡常 压内浮顶罐的倒装液压提升施工和中国化 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承建的南京扬子石化 公司储运厂1台2万㎡储罐的液压提升施 工中进行了应用,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由中建一局编制的“大型储罐倒装施工液 压提升工法”于1994年由建设部批准为国 家级工法(一级工法)。“大型储罐液压提 升成套设备及倒装工艺"于1994年列为建
中,而且又成功地应用于旧罐改造(如旧罐 底板的更新或旧罐的增容)的施工中。 无论是新储罐建造施工中,还是旧罐 改造施工中采用倒装液压提升施工技术 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显示出了 该施工技术确实具有工期短、成本低、质量 优、安全可靠等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采用倒装液压提升施 工技术的工程如表1.4
液压提升成套设备的构成如表2。
2.1.3液压提升机的基本构造及工 作原理 BY160型液压提升机主要由松卡式 千斤顶、提升架、提升杆三部分组成。如图 2.1.3所示。
2.1液压提升机 2.1.1液压提升机主要由松卡式千 斤顶、提升架和提升杆三部分组成。 2.1.2 液压提升机的主要技术性 能: BY160型液压提升机的主要技术性 能: 额定起重量 (kN) 160 提升高度 (m) 2 提升下滑量 (mm) 小于3 外形尺寸 (mm) 510×370X 3520
图2.1.3大型储罐用提升机示意
图2.1.3大型储耀用提升机示意
图2.1.4松卡式千斤顶示意
(1)卡紧装置: 卡紧装置设置在上、下卡头内,为锲块 式结构。它由卡块座、多片卡块、卡块弹簧 等组成。这样的结构使该装置具有单向卡 紧性能,即提升杆向下时被卡住,向上时不 卡住即可自由上升。当选择适当锲角时, 卡紧装置可产生大于轴向力数倍夹紧力, 而且夹紧力与轴向力成正比,因此卡紧提 升杆的性能十分可靠。由于这种特殊的卡 紧装置决定了本液压提升设备不仅满足了 步进式的提升要求,而且在遇到特殊情况 (例如停升修整、停电、油管爆裂等)时,重 物(大型储罐)也不会突然下坠造成损坏。 (2)松卡装置: 松卡装置由松卡螺母、松卡环、松卡螺 栓等组成。松卡时用专用扳手旋转松卡螺 母,推动若干个均布的松卡螺栓带着松卡 环向上运动时,当卡块向上运动时,卡块就 会松开提升杆,从而达到松卡的目的。此 时提升杆可以抽出或落下。当反向旋转松 卡螺母时,松卡螺栓、松卡环以及卡块在
卡块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卡紧装置恢复工 作状态(即卡块卡紧提升杆)。 (3)液压油缸: 液压油缸采用双作用、双出杆等速小 行程(100mm)油缸。由于是双活塞杆结 构,因而导向性能好。液压油缸的密封件 采用了既具有超高压密封性能的、又具有 耐磨性好的先进的密封件。 (4)主要技术性能: SQD一160一100s.f型松卡式千斤顶 的主要技术性能如表2.1.4。
就是导问性不太好,当支承杆不直时,活 塞杆密封处可能会产生渗油现象。因此本 松卡式千斤顶因固定在提升架上的,所以 将整体的改为分离式的结构。即下卡头从 液压缸下部分离出来。这样便于下卡头与 提升杆同心度的调整,也便于下松卡装置 的操作。同时由单作用油缸改为双作用双 出杆油缸,使液压油缸两端的导向性好, 而且也不会产生渗漏现象。本千斤顶的卡 紧装置中卡块的外缘为球面,与卡环内侧 为线接触,有利于卡块与提升杆同心度的 调整,更有利于卡块与提升杆的吻合,因 而卡紧性能更为可靠。松卡装置采用螺旋 机构,使其效果直观,结构简单,而且便 于松卡的操作。所有这些特点,就满足了 重物(大型储罐)液压提升施工的需要。 液压行程定为100mm,主要鉴于两 方面考虑:其一,大型储罐液压提升一层 壁板的高度一般情况为1.8~2.0m。且 1.8m居多。如果我们采用多级伸缩缸或 长行程(2m)的液压油缸,一方面加工难 度大,造价高。另一方面行程过大,油缸 的稳定性控制也较困难,而且油缸容积增 加很多,液压控制柜的油箱也需很大。其 二,液压行程也不能过小,行程过小将增 加千斤顶的提升次数,同时增加液压控制 柜的电磁阀的换向次数,加大其磨损。 100mm行程按1.8m的层高计算,只需 操作约20次即可到位。而且液压提升的 不同步误差也好控制。以1万㎡储罐为 例,假设其直径30m,考虑极端情况(即 一端已提升100mm。另一端为0),罐体 的最大倾斜为3.3%,这点倾斜是很小 的、安全的。而且每台松卡式千斤顶带有 针形阀,每组(若干台)千斤顶也带有针形 阀。针形阀可起调节流量即可控制千斤顶 提升速度,尽可能使各干斤顶提升比较一 致。该千斤顶还具有微降功能(即千斤顶
(5)结构特点: SQD一160一100s.f型松卡式千斤顶 是在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制的 SQD一90一35型松卡式千斤顶(为国家专 利)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SQD一90一35 型松卡式千斤顶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滑模 施工的。滑模施工时,支承杆是不动的, 千斤顶带着重物沿着支承杆往上爬升。而 SQD一160一100s.f型松卡式千斤顶是固 定在提升架上不动的,是干斤顶在液压力 作用下不断地将提升杆带重物往上提升。 卡头结构与其相反的。原干斤顶是整体 的,即上、下卡头均与液压油缸联成整体 的。原来液压油缸结构是单作用的即液压 进油,弹簧回程,这对于液压行程35mm 是可以的,但对于100mm行程的提升干 斤顶是不妥的,否则千斤顶高度就很高。 原来千斤顶是单活塞杆的,存在一个问题
升得高的可以在有效行程内降下来)。 液压千斤顶的额定提升力为 160kN。其相配的提升杆为Φ32圆钢、 其每m重量为6.31kg,3.5m重 22.1kg,人们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考虑 到该千斤顶适应范围为2000m~50000m 的储罐。千斤顶的间距为6.5m~5m这 样所做的间距胀圈材料好找,同时也好干, 如果千斤顶提升力过大.胀圈需要的刚度 也要大、制作起来也比较困难。1万m的储 罐采用流量为36L/min控制柜就可以,1 万m以上的储罐采用60L/min控制柜, 可以同时带40余台松卡式千斤顶,总的 提升力可达到500t左右,可满足4~5万 的储罐液压提升施工。 综上考虑,SQD一160一100s.f松卡 式千斤顶选择的承载能力160kN、液压 行程为100mm是合理的。 2.1.5提升架: 提升架在液压提升机中主要通过松卡 式千斤顶及提升杆起承重及提升导向作 用。 基本构造:提升架主要由支架、滑动 托架、导轨、上顶板和下底板等组成,见 图2.1.3。 提升架要求既能承受重物(大型储罐) 的最大荷载,又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提升架的支架两侧宜选择大槽钢,上下焊 上钢板,支架的后面焊上若干个角钢,以 加强支架的整体刚度。上顶板安装松卡式 千斤顶,下底板与储罐底板焊上,以起稳 定作用。在槽钢的两侧焊上方钢作为导 轨,便于滑动托架沿着导轨上下滑动。滑 动托架在提升过程中托住临时固定在罐壁 上的胀圈以带动罐体随提升杆的提升而上 升。提升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提升架 的后面(即朝向储罐中心的一面)的两侧再 焊上两根斜拉杆,以进一步增强提升架的
稳定性。 2.1.6提升杆: 提升杆是松卡式千斤顶与重物(罐体) 之间的连接件,是一根Φ32钢棒与下托 环焊接而成。也是液压提升施工中的直接 受力件。为确保液压提升施工的安全,宜 选择45钢材料。 2.2液压控制系统 大型储罐液压提升成套设备中液压控 制系统是由液压控制柜、高压胶管总成及 其配套件组成。 2.2.1液压控制柜 液压控制柜为适应1万㎡以下和1万m 以上大型储罐液压提升施工的需要,目前 已有BY一36型和BY一60型两种液压控 制柜。 (1)液压控制柜的液压系统原理: 液压控制柜主要由油泵、电机、电磁 换向阀、针形阀、液控单向阀、溢流阀、 油箱、压力表等组成。 BY型液压控制柜和液压系统原理见 图2.2.1。 (2)液压控制柜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
2.2.2高压胶管总成: 高压胶管是液压提升成套设备中不可 缺少的部分、必须选用与松卡式千斤顶、
gb15834t-2011 标点符号用法图2.2.1BY型液压控制柜液压系统原理图 1.油泵2.电机3.空气滤清器4.溢流阀5.液位计 6.油箱 7.回油过滤器8.放油活塞9.压力表开关1 10.压力表 11.电磁换向阀 12.双向液控单向阀13.针阀14.单向阀
生液压程博化减基尔就尔之团 1.油泵2.电机3.空气滤清婴4.溢流阀5.液位计 6.油箱 7.回油过滤器8.放油活塞9.压力表开关 10.压力表 11.电磁换向阀 12.双向液控单向阀13.针阀14.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