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备管道安装基本工艺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备管道安装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准备:在安装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明确设计图纸要求,并准备好所需材料、设备和工具。同时,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管道预制与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管道进行切割、套丝、弯制等加工处理。对于金属管道,应进行防腐处理;对于塑料管道,则需注意避免过度加热或弯曲,以免影响性能。
3.管道敷设与连接:管道敷设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管后支管”的原则。管道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以及热熔连接等收费站地下通道冬季施工方案,具体选择需根据材质和使用环境确定。安装过程中要保证管道的坡度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设备安装:采暖系统中的锅炉、散热器,给排水系统中的水泵、阀门等设备需要按照设计位置精确安装。设备基础需稳固,且与管道连接处应采取柔性接头以减少振动传递。
5.试压与冲洗: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水压试验以检测系统的密封性,确保无渗漏现象。随后应对管道系统进行冲洗,清除内部杂质,保障水质和供热效果。
6.保温与防腐:为减少热量损失并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应对采暖管道进行保温处理;同时对外露管道实施防腐涂层保护,防止锈蚀。
7.调试与验收: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调试,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经业主及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以上工艺流程环环相扣,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确保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管道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应设防水钢套管(钢性或柔性防水套管)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管道在室内穿墙和楼板时应设 一般钢套管或塑料套管
根据所穿墙体的厚度及管径尺寸确定套管的规格、长度,下料后套管内刷防锈 漆一道。当管径<80mm时,套管比管道大两号,当管径>80mm时,套管比管道大 号。用于楼板的套管应在适当的部位焊好架铁。管道安装时,把预制好的套管穿好 穿楼板的套管上端要高出地面20mm,厨房及厕浴间套管要 高出地面50mm,下端与楼板面平;穿墙套管两端与墙饰面平。预埋上下层套管 时,中心线要垂直,管道安装完毕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 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 目端面应光滑。
Q/ZXJZ J501—2004
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00mm
表7.7孔洞尺寸(mm)
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7.4.2防水钢套管:
Q/ZXJZ J501—2004
按设计或图册要求分别进行预制加工,将预制加工好的套管在浇注混凝土前按 设计要求的部位,校对坐标、标高、平整度,合格后一次浇注。
7.5支、托、吊卡架安装
7.5.1型钢吊架安装:一般用于楼板下及吊顶内非靠墙、柱安装的水平管道安装。
Q/ZXJZ J501—2004
Q/ZXJZ J501—2004
A型、A型吊架材料表
Q/ZXJZ J501—2004
Q/ZXJZ J501—2004
A型、A型吊架材料表
Q/ZXJZ J501—2004
3 5 10 12 15 20 25 30 公称直径 15 25 32 40 0 0 ) O 5 Q 门 0 Q 1. 2 4. 8. 支架的 保温 5 6 S 8 5 5 5 最大间 2. A 6. 9. 距(m) 不保温 3.5 3 5 6 6 8 11 12 5 5 5 5
当采用钢支架时,管道与支架间应设软隔垫。
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Q/ZXJZ J501—2004
当立管管径
个,距地1.5米~1.8米;当层高>4米时,每层安装2个,匀称安装。在同一房间 内,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立管卡应分别装在同一高度上。对沟槽式连接的消防管 道,在连接件两侧500mm~1000mm范围内补加支架。 7.6.2按印记剔直径60mm左右、深度不少于80mm的洞,用水冲净洞内杂物,将M50 水泥砂浆填入洞深的一半,将预制好p10×170mm带燕尾的单头丝棍插入洞内,用碎 石卡牢找正,上好管卡。 7.6.3填堵孔洞: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及时用不低于结构标号的混凝土或水泥砂 浆把孔洞堵严、抹平,为了不致因堵洞而将管道移位,造成立管不垂直,应派专人 配合土建堵孔洞。 堵楼板孔洞宜用定型模具或用木板支搭牢固后,往洞内浇点水再用C20以上的细 石混凝土或M50水泥砂浆填平捣实,不许向洞内填塞砖头、杂物。
蔽部位的管道安装完毕按设计和规定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系统试压是在全部干、立、支管安装完毕,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7.7.2联接试压泵一般设在首层,或室外管道入口处。 7.7.3试压前应将预留洞口堵严,关闭入口总阀门和所有泄水阀门及低处放风阀门 打开各分路及主管阀门和系统最高处的放风阀门。 7.7.4打开水源阀门,往系统内充水,满水后放净冷风并将阀门关闭。 7.7.5检查全部系统,如有漏水处应做好标记,并进行修理,修好后再充满水进行 加压,而后复查,如管道不渗、漏,并持续到规定时间,压力将在允许范围内,应 通知有关单位验收并办理验收记录。
7.7.6拆除试压水泵和水源,把管道系统内7
7.7.7冬季施工期间峻工而又不能及时供暖的工程进行系统试压时,必须采取可靠 措施把水泄净,以防冻坏管道和设备。
Q/ZXJZ J501—2004
7.8.1室内排水管道的埋地铺设和吊顶、管井内及有保温要求的隐蔽管道,在隐检 前都应进行闭水试验,内排水雨水管道安装完毕亦要进行闭水试验。 7.8.2闭水试验前应将各预留口采取措施堵严,在系统最高点留出灌水口。 7.8.3由灌水口将水灌满后,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规定时间对管道系统的管材、管 件及捻口进行检查,如有渗漏现象应及时修理,修理好后再进行一次灌水试验,直 到无渗漏现象后,请有关单位验收并办理验收记录。 7.8.4楼层吊顶内管道的闭水试验应在下一层立管检查口处用橡皮气胆堵严,由本 层预留口处灌水试验。
7.9.1管道系统的冲洗应在管道试压合格后,调试、运行前进行。 7.9.2管道冲洗进水口及排水口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并能保证将管道系统内的杂物 冲洗干净为宜。排水管截面积不应小于被冲洗管道截面60%,排水管应接至排水井或 排水沟内。 7.9.3冲洗时,以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直到出口处的水色和透 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为合格。
8.1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8.2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形成记录; 8.3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 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8.4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8.4.1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8.4.2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间; 8.4.3对丝扣连接管道可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8.5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 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8.6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 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8.7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8.7.1位置正确,构造合理,埋设平整、牢固,排列整齐;
某车间高炉、热风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Q/ZXJZ J501—2004
8.7.2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紧密,固定应牢固; 8.7.3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
8.12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Q/ZXJZ J501—2004
Q/ZXJZ J501—2004
8.12.2热熔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 凹不匀的现象。 8.12.3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 2°. 8.12.4法兰联接应对接平行、紧密,与管道中心线垂直,螺母在同侧,螺杆露出螺 母长度一致,且不大应于螺杆直径的二分之一,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 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8.12.5螺纹连接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2~3扣的外露螺纹,多余的麻丝应 清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 8.12.6管道焊接的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烧穿、结瘤、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8.12.7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应捻入并密实饱满 环缝间隙均匀,灰口平整,灰口面凹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8.12.8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 应平直,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
各系统(各子分部工程)、各检验批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按各系统(各子分部工程) 的施工技术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执行。
10.1预制加工好的管段,应加临时管箍或用水泥袋纸将管口包好,以防丝头生锈腐 蚀。 10.2预制加工好的干、立、支管,要分项按编号排放整齐,用木方垫好,不许大管 压小管码放,并应防止脚踏、物砸。 10.3经除锈、刷油防腐处理后的管材、管件、型钢、托架、卡架等金属制品师范专科学校中央空调投标样本及施工组织设计,宜放 在有防雨、雪措施、运输畅通的专用场地,其周围不应堆放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