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是由中国水利部制定的一项技术标准,旨在为微灌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该规范适用于农业灌溉、园林绿化、庭院经济等多种领域的微灌系统建设,是推动节水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文件。
主要内容概述
1.基本概念与适用范围该规范明确了微灌技术的定义,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等主要形式,并规定了其在农田灌溉、果树种植、温室大棚及城市绿地中的应用要求。微灌技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将水精确输送到作物根区,具有节水、节能、增产的特点。
2.规划设计原则规范强调微灌工程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高效节水的原则。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水源状况、土壤性质、作物种类以及气象因素等因素,确保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3.系统组成与技术参数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管网系统和灌水器四部分组成。规范对各组成部分的技术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管道材质、流量、压力损失计算方法,以及灌水器的工作性能指标等。
4.施工与安装要求对微灌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材料选择、管道铺设、设备安装和试运行调试等环节。特别强调了防堵塞措施和过滤装置的重要性压力表、温度计安装技术交底,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5.运行管理与维护规范指出,微灌系统的成功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维护。需要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及时清理过滤器和灌水器,监测水量和水质变化,同时做好故障排除和维修工作。
6.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微灌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此外,规范还鼓励结合施肥灌溉(即水肥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总结《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为中国微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和管理流程,促进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农业用水成本,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尽管该规范发布较早,但其核心理念和关键技术仍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