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化工安装100问作为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书籍,《化工安装100问》不仅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也能够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和思路启发。其内容紧贴行业标准和最新技术发展,是化工安装领域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和工作助手。
管道敷设的方式有哪几类?其优、缺点是什么? 符合哪些条件的管道.允许将管道直接埋地布置? 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有哪些要求? 11 管廊上管道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11 治塔管道布置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11 塔顶管道设计的要点是什么? 1 塔体侧面管道设计有何具体要求? 12 塔底管道设计有何特点? 12 塔上人孔的布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12 塔的管口方位有何要求? 12 设备管口方位图除表示管口外立方花园基础冲孔桩施工组织设计,还表示什么方位?
39 如何确定卧式容器支座的固定侧? 13 10 卧式容器的管口方位有什么要求? 13 1 卧式容器的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3 12 加热炉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3 2 对加热炉的燃料气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4 14 管壳式和套管式换热设备的管道布置应如何考虑? 14 S 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其管道布置应如何设计? 14 46 立式重沸器的管道布置有何要求? 15 47 管壳式卧式卧式重沸器的管道布置有何要求? 15 48 空冷器的管道设计有何具体要求? 15 19 泵类的管道设计一般要求是什么? 15 Q 泵的保护线有哪几种?其作用是什么? 16 离心式压缩机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6 ? 往复式压缩机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点是什么? 16 2 压缩机的管道氮气吹扫和置换的目的是什么? 16 4 低温管道的设计包括哪些范围? 16 55 低温管道布置要求有哪些? 17 6 管道取样管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17 装置内火炬总管布置有何特殊要求? 17 8 装置内火炬的设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18 9 管道排气、排液的目的是什么?在管道何处需设置排气或排液? 18 Q 对管道上排气、排液管的安装有何具体要求? 18 1 向大气排放的非可燃气体放空管高度应符合哪些要求? 19 2 可燃气体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哪些规定: 19 安全泄压装置的出口介质允许向大气排放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20 4 机泵的地漏及排污沟的设置是如何考虑的? 20 65 工艺装置内甲、乙类设备高于15m 的构架平台,消防给水竖管的设置应符合哪 些规定? 20 6 阀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其选用原则是什么? 20 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20 8 呼吸阀的安装有哪些要求? 21 59 调节阀组安装的一般要来是什么? 21 70 什么叫安全阀设定压力、最大标定爆破压力和最大泄放压力?何谓独立的压力系 统? 22 1 哪些设备应设安全阀?哪些设备不宜设安全阀? 22 72 为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哪些压力管道上应设安全阀? 22 3 安全阀的安装及其管道布置设计的要点是什么? 23 4 管件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23 2 阻火器的设置和选用有什么要求? 23 6 阻火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24 过滤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24 过滤设备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24 补偿器的布置对管道有什么要求? 25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25
流量测量仪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压力测量仪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温度测量仪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液位测量仪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塔上液面计和液面调节器的管口方位设计有何要求? 安全防护设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在管道设计中如何设置安全防护和措施?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房顶或墙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配管专业向管道应力专业提出的应力分析条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装置中的工艺管道常用的伴热介质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何? 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对于两个成型的管道附件相连接时,宜装设一段直管段;直管段的长度有何要 异径管的布置有何要求? 阀门的布置有何要求? 阀门手轮的布置有何要求? 存在汽液两相流动的管道布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管道类别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选择法兰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哪些管道应考虑保温或保冷?
装直以备布直设计的一放安求定什公? 答:(1)满足工艺流程要求,按物流顺序布置设备; (2)工艺装置的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5.1.10的要求,符合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 (3)应考虑管道安装经济合理和整齐美观,节省用地和减少能耗,便于施工、操作和维修; (4)应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要求;装置主管廊和设备的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图上 的位置以及有关装置、罐区、系统管廊、道路等的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 调; (5)根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条件确定设备、设施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6)设备应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在管廊两侧按流 程顺序布置设备、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处理腐蚀性、有毒、粘稠物料的设备宜按物性 分别紧凑布置; (7)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应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区布置。为防止结焦、 堵塞、控制温降、压降,避免发生副反应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可靠近布置; (8)设备基础标高和地下受液容器的位置及标高,应结合装置的坚向布置设计确定; (9)在确定设备和构筑物的位置时,应使其地下部分的基础不超出装置边界线; (10)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布置,应在设备布置设计时统筹规 划。 装置中主管廊宽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管廊的宽度: 1)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道的数量和管径的大小确定。并考虑一定的预留的宽度,一般主管
应在构架上设置检修吊装设施。 (2)塔与其关联设备的布置要求: 塔与其关联设备如进料加热器、非明火加热的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回流罐、塔底抽出 泵等,宜按工艺流程顺序靠近布置,必要时可形成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设在一个区内,这 样便于操作管理。 4 沿管廊布置的塔和立式容器与管廊的间距如何确定? 答:沿管廊布置的塔和立式容器与管廊的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1)在塔与管廊之间布置泵时,应按泵的操作、维修和配管要求确定; (2)塔与管廊之间不布置泵时,塔外壁与管架立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m。 塔与塔之间或塔与其他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如何确定? 答:塔与塔之间或塔与其他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除应满足管道、平台、仪表和小型设备等 布置和安装的要求外,尚应满足操作、维修通道和基础布置的需耍。两塔之间的净距不宜小 于2.5m。 不 塔和立式容器的安装高度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塔和立式容器的安装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利用内压或流体重力将物料送往其他设备或管道时,应由其内压和被送往设备或管 道的压力和高度确定; (2)当用泵抽戏时,应由泵的汽蚀余量和吸入管道的压力降确定设备的安装高度; (3)带有非明火加热重佛器的塔,其安装高度,应按工艺要求的塔和重沸器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操作要求确定; (4)应满足塔底管道安装和操作所需要的最小净空,且塔的基础面高出地面不应小于 200mme ? 换热设备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1)与分馏塔关联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如塔底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等。宜接工艺流 程顺序布置在分馏塔的附近; (2)两种物料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宜布置在两种物料进出口相连的管道最近的位置; (3)一种物料与几种不同物料进行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应成组布置; (4)用水或冷剂冷却几组不同物料的冷却器,宜成组布置; (5)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宜取支座基础中心线对齐,当支座间距不相同时,宜取一端支 座基础中心线对齐。为了管道连接方便,地面上布置的换热器也可采用管程进出口管嘴中心 线对齐; (6)换热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地面上,但是换热设备数量较多可布置在构架上: 1)浮头式换热器在地面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浮头和管箱的两侧应有宽度不小于0.6m的空地,浮头端前方宜有宽度不小于1.2m的空 地; ②管箱前方从管箱端算起应留有比管束长度至少长1.5m的空地。 2)浮头式换热器在构架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浮头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0.8m; ②管箱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1mn,平台采用可拆卸式栏杆,并应考虑管束抽出区所需的 空间; ③构架高度应能满足换热器的管箱和浮头的头盖吊装需要。 (7)为了节约占地或工艺操作方便可以将两台换热设备重叠在一起布置。但对于两相流介 质或壳体直径大于或等于1.2m的换热器不宜重叠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