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土建部分的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内容隐蔽工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一旦被后续工序覆盖或封闭后将无法进行检查的工程项目。土建部分的隐蔽工程验收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工程地基处理: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换填、夯实、桩基等处理措施的质量。基础钢筋:核查钢筋规格、数量、间距、绑扎方式以及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检查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振捣密实度及是否存在蜂窝、麻面等问题。
2.主体结构工程钢筋工程:重点验收钢筋的品种、规格、尺寸、连接方式(焊接或机械连接)及锚固长度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模板工程:检查模板安装位置、尺寸偏差、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及拆模时间是否符合规范。混凝土工程:确认混凝土浇筑顺序、分层厚度、养护措施及是否存在裂缝、渗漏等问题。
3.防水工程屋面防水:检查卷材或涂膜防水层的铺设方法、搭接宽度、收头处理及细部构造(如女儿墙、天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地下防水:验收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变形缝止水带安装质量及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4.管线预埋工程给排水管道:检查管道材质、规格、坡度及接口密封性,确保无渗漏。电气管线:核查线管敷设路径、固定方式及与钢筋网的绝缘距离是否符合规范。暖通空调管道:验收管道保温层厚度、支架设置及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准确。
5.其他隐蔽项目隔声、隔热材料:检查墙体、楼板内隔声层或保温层的厚度、材质及施工工艺。结构加固:对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植筋、粘钢等加固措施进行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共同参与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3部分:样本库格式要求,并形成书面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土建部分的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内容
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内容(土建部分) 桩基工程 1.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记录; 2.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 3.预制桩接桩,灌注桩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灌注; 4.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若桩顶标高与施工现场场地标高相同时,应在桩基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 基础工程 1.轴线:施工单位填报施工测量报验单(报验申请单),附施工测量放线复核单。 2.挖土(包括设计标高、暗浜、地质、基槽宽度、长度、放坡、坡度):施工单位填报地基验槽记录。 3.基土钎探(包括钎探孔平面布置图、钎探孔处理) 4.垫层(包括标高、长度、厚度、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 5.底板钢筋(包括品种、规格、数量、搭接长度、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数量位置)。 6.混凝土(包括断面尺寸,标高,是否有蜂窝、麻面、露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灌令、混凝土级配单。 7.基础墙(包括标高、大放脚尺寸、砌筑砂浆强度):砂浆级配单。 8.防潮层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 9.架空板安装(包括楼板型号、下底板的离缝、搁置长度、硬找平、软坐灰;架空板锚固筋数量、规格、长度)。 10.回填土(包括土质情况、回填深度、取样部位及取样数量等等)。 主体工程 1.轴线及放样(每一层)。 2.柱、梁、楼梯、板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焊接情况、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预埋件等,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3.雨篷、阳台、空调板等悬臂部位钢筋(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4.混凝土(包括表面质量、强度等级、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5.墙体砌筑(包括柱与墙拉结筋数量、规格及设置情况),砂浆级配单。 6.屋顶水箱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巡视旁站记录。 7.女儿墙压顶钢筋(包括数量、规格)。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1.抹灰工程: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2.门窗工程:预埋件和锚固件;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 3.吊顶工程: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预埋件或拉结筋;吊杆安装;龙骨安装;填充材料设置。 4.轻质隔墙工程: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预埋件或拉结筋;龙骨安装;填充材料的设置。 5.饰面板(砖)工程:预埋件(后置埋件);连接节点;防水层。 6.幕墙工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构件的连接节点;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幕墙防雷装置;幕墙防火构造。 7.细部工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护栏与预埋件的连接节点。 8.楼地面工程:各构造层均须作隐蔽工程验收;变形缝的处理。 屋面工程 1.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 2.密封防水处理部位 3.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作法 4.卷材、涂膜防水层的搭接宽度和附加层 5.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的隔离层 每一分项工程除应包含表中已作说明的内容外,还都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施工单位填报工程报验单,附隐蔽工程验收单、施工单位自检评定表;监理实测实量记录。